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血宋 >

第171部分

血宋-第171部分

小说: 血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

    “不错!”另一个苍老的声音感慨道,“你们这帮不成器的大宋子民!国难当头,难道还要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自相残杀么?”

    徐晟听得清楚,这分明就是周侗的声音。由于周围的人实在是太多,却一时找不到他在哪里。看其余的五个高手时,除了张千和迟述宗眼镜骨碌碌地望着四周,似是心有不甘,其余三人都受到了真正的触动,呆呆地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见场上已经没了再打下去的可能,徐晟悄悄退出了五行阵,回到文菁身边——此刻她已经在关心薛道源的伤势了。

    二人一起把他扶起,问道:“薛伯伯,你怎么样了?”“我还可以!”薛道源长舒了一口气。“薛伯伯,你可千万不要勉强啊!”文菁显然还是有些不放心,急道。薛道源伸出左右手食指,分别封住自己后背的两处穴道,说:“小丫头放心,我是医者,知道自己的状况。”

    人群慢慢地让出一条道来。徐晟看时,除了周侗,来人还有塞外侠僧和吴邦。显然,第一声他觉得有些熟悉的怒吼就是出自于侠僧。

    周侗和塞外侠僧走在前面,没几步,两人都是老泪纵横,喃喃道:“大宋亡了大宋亡了”声音不齐整,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叹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动容不已。

    “大宋亡了大宋亡了”紧接着,就是郑长老带领着丐帮的众弟子,开始呼天抢地了起来。

    “两位前辈!你们都说大宋亡了,可是当真?”终于有人稍显理智地问道,听声音是白行之。

    “不错!”吴邦遗憾道。在这寒冬腊月之中,他的满脸大汗证明了是刚刚赶路回来。“金人入寇,汴京城破,二帝出使金营,想必也是凶多吉少!”吴邦将整个事情概括成一句话,简单却又无比地严重,令人心痛。

    周侗怅然涕下,无法抑制住情绪,不能自已道:“这是我大宋的国难,所有的内部恩怨都应该在这一刻化解,有志之士联合起来,驱除金贼,收复京城!”“对!驱除金贼,收复京城!”丐帮众弟子都一下子停止哭泣,齐声喊道。

    “周老前辈,这魔教教主是你的女婿,是否要第一个清理呢?”郑长老也收了眼泪,愤然道。“这话从何说起?”不知道其中故事的周侗自然是疑惑不已。

    郑长老道:“那好,周老侠,今天当着众人的面,你先说一句,绝不会偏袒任何一个人!”周侗知道文范嵩对十多年前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一心想着东山再起,心中暗道:“难道从中真的在这国难当头做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想到这里,他变得踟蹰不已。郑长老洋洋得意道:“连周老侠都不敢作此保证,这魔教心中肯定有鬼!兄弟们,我丐帮虽然本事低微,纵是竭尽全力,也要阻止他们的阴谋!”“你们少在这里血口喷人!”徐晟实在是看不下去,挺身而出道,“若是明教真有勾结金人的行为,我当自裁以谢华夏儿女!”

    “就是他们两个!在太原破城时帮着金贼打开了城门!”郑长老指着徐、文二人,更加激动道。

    本来,在徐晟站出来说话时,周侗还有些担心,生怕他是不懂其中的真相而冒然出来理论;现在听到这样的指控,心中不禁感到可笑,因为以自己对两位后辈的了解,是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的。

    “既然你发下如此毒誓,那今天就当着天下英雄的面,问你们几个问题,可否如实回答?”郑长老想用在汾州的伎俩,来个故技重施。

    “不必如此麻烦了!”忽然又有一老者的声音道,“贵帮一向以忠义自诩,如今却如此糊涂,无法明辨是非,真为你们感到羞愧!”听声音,徐晟觉得有几分耳熟,蓦然想起,真是前几天在那个镇上小店里帮过的那个老丐。

    “难道他知道什么内情?”文菁心中却变得警觉了起来,“那老者是提前潜入明教的么,目的就在于这个时候作伪证,来个反戈一击!”想到这里,她有些懊悔,虽然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更不可无,应该多想想各种可能,不能这么轻易就将外人收留进明教。

    那老者义正言辞地问道:“你们丐帮——知道太原的真相么?”“那就请老人家说个明白!”郑长老很有耐心道。

    老者悲愤道:“他们明明是前去救援太原——”“哼,你说的这些我早就知道了,他们表面上去救,实则早就和金狗串通好了,最后来个里应外合!”郑长老傲慢地说道。

    “岂有这样胡说八道的道理?”老者怒道。这一声,着实让徐晟心中暗自喝彩道:“总算有个明白人了!”

    接着,那老者如数家珍一般,将太原发生的事情尽数说了出来。当说到徐、文二人都是被晕过去之后才送出城外时,两人互望了一眼,都自觉有点不自在。

    等他说完后,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心想:“他能说得那么详细,分明就是从城中出来的!”文菁仔细地想了想,在太原时并未见到过这个老者,但也觉得合情合理,那么多人,她不可能每个都见过,最后破城时,就算金人再凶残,也不可能把城里的人尽数杀尽。

    忽然间,响起了疏疏落落的掌声。徐晟看时,是郑长老带着几个弟子稍稍拍了几下手,笑道:“魔教真是费尽周折,还派了你这么一个老头子出来,编了个让我们差点就的故事!”

    那老者笑道:“我沿路乞讨着南下,和贵帮底层弟子有过一些接触,听说了你们对于明教勾结金狗的传言。今天,我也知道你们会不相信老朽这个将死之人的话。”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回头道:“沆儿,你过来!”

    跟着他回头的方向望去,一个只有三四岁的小孩慢慢走了出来。不同于徐、文二人几天前初次看到时的景象,这个小孩子已经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裳,脸色也变得红润了许多。

    那孩子显然只是刚刚记事,似懂非懂地走到他身边。老者指着孩子道:“你们都知道他是谁么?”

    “真是太像了,还搬出了个小孩子!”郑长老先是冷笑,尔后又拱手对周围的人道,“各位豪杰,可千万不要被魔教给蒙骗了!”

    “他可是王将军唯一的孙子——王沆!”老者变得声泪俱下,以颤抖的语气说道。听到这句,徐、文二人也顿时惊呆了,特别是文菁,她只能不好意思地朝着徐晟笑了笑,觉得是自己之前多虑了。

    “这孩子竟然是王禀将军的血脉?”陈箍桶上前问道,“那你怎么加入了我教?”老者摇摇头,道:“还得全仗着教中公子和小姐的庇护,才让老朽和小少爷吃了顿饱饭!”“休得听他胡言乱语!”郑长老愤怒不已,身形想前,就朝着小孩子抓去。

    见势不妙的徐晟身形上前,反手一记,就将他打倒在地,呵斥道:“只会欺负老人和小孩,真是将‘天下第一大帮’的名声都给丢尽了!”

    由于徐晟并没有下重手,只是有些吃痛的郑长老很快地就爬了起来,恼羞成怒道:“老头,你说的这些可都有证据?”

    那老者未料到他会问这样的问题,后退了几步,不知该怎么回答。郑长老笑道:“没有证据,也就意味着没人可以担保,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如此一来,还是魔教的人在演戏而已!”

    一时间,众人都沉默了下来。“有人可以担保!”老者突然说道。“谁?”郑长老显得有些紧张。

    “我自己的性命!”老者平静地说道。趁着所有人都在回味这句话的含义时,掣出一把短刃,朝自己的脖子奋力一抹,身体倒了下去。

    文菁眼睁睁地看着,想喊时话却卡在了喉咙里,无论如何都无法发声。徐晟一个箭步想前,托住他的上半身,大声道:“老人家——”“好好照看那个孩子,在在他的怀里有一个王将军的官印,可可以”话还没说完,就咽了气。

    徐晟手一松,那老者的身体重新倒了下去。此刻,所有人都觉得他的身影如如此得伟岸,令人肃然起敬。

    由于刚刚老者说话的声音甚小,徐晟重复道:“孩子的怀里有王将军的官印,可以作为物证!”文菁上前,蹲下安慰了王沆几句,很快就找到了老者所说的那个官印。陈箍桶从她手里接过,展示给众人看后,大声道:“人证物证俱在,你丐帮还有什么好说的?”

    “魔教没有勾结金人?魔教没有勾结金人?魔教没有勾结金人?”郑长老如同失魂落魄一般,连着自问道。

    身边的吴使者问道:“长老,那我们到底要不要撤?”郑长老连着摆摆手,瘫坐在地,一时说不出话来。

    陈箍桶上前,清了清嗓子道:“各位英雄,虽然鄙教是受丐帮误会,但有一个帮派,他们真正地勾结了金贼,与他们狼狈为奸!”

    “是谁?”即刻又有丐帮的人义愤填膺地问道,“我们绝不会放过他们!”

    徐晟心下暗觉可笑:“每次叫嚣得最凶的总是你们!刚刚天禁帮在的时候你们无动于衷,现在跑了反倒这么激动。”就在刚刚,几个武功高的人都发现张千和迟述宗带着手下悄悄离开了,而苦于丐帮还在喋喋不休,只能任由他们。

    陈箍桶也发现了北派和天禁帮尽数溜了,无奈笑道:“方才他们还在的,只可惜啊”吴使者带着几个弟子转了几圈,议论道:“谁?谁跑了?天禁帮么?”

    陈箍桶道:“是谁做贼心虚,我想,各位英雄都心知肚明了吧!”“天禁帮!”吴使者骂道,“迟老儿你个乌龟,出来和我们算账!”

    “闹够了没有?”如晴空里的霹雳一般,周侗吼道,“这是大宋的国殇!”“你们一个个都有什么仇怨,非要在今天解决么?”塞外侠僧的声音如醍醐灌顶一般,触动着心底,让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无言以对。

    “是啊,大宋怎么如同那随风飘落的飞絮一般,说凋零就凋零了呢?”怀着这样的想法,文菁心中感慨万千。

第296章 地老金瓯缺颜新北固修(1)() 
虽然说,汴京城破震撼着每一个知情人,但对大多数愚昧却又朴素的百姓来说,日子没什么变化,毕竟这里地处江南,离金人的铁骑似乎还很遥远。

    很快,金瓯缺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灵通人士”的饭后谈资。

    “你说,这皇帝是怎么被天子抓去的?”茶楼里,一个长得贼眉鼠脸,头戴一顶歪帽的人问道。

    “哼,那皇帝像个小孩子一样,很容易地就落入了金狗的圈套!”另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人回应道,语气中充满了蔑视。“那请兄台详说!”那歪帽子说着,又吩咐店家来了两壶好茶。

    虽然早在十多天前,就已经从吴邦那里得到了最准确的消息,但徐、文二人再次听到此事,不由得又打起了精神,想听一听民间对此事的传言。他们早早地来到了疏影楼,找了二楼的雅座,此刻刚过辰时,一楼的堂中只有寥寥几个客人,所以下面的谈话也能听得清楚。而两人来这里的原因却是方百花说了今天疏影楼有大事要发生,请她来“把把关”。当看到二人特别是徐晟一脸紧张的神情时,方百花却“扑哧”笑道:“你们两现在真有点多疑了,放心,这次绝对不会有什么危险,弄不好还会成为一桩喜事。”

    带着满腹狐疑,文菁和他来到这儿,却没见到什么特别的,心想着可能来早了。既然来了,两人就在楼上慢慢品茶,权当作散心。

    徐晟又望了一眼楼下,只见那络腮胡子抓起了面前与他极不相称的精致小盏,将里面的茶一饮而尽,才缓缓启口道:“此事一言难尽了!”

    “只要兄台肯详说,这苏州城最名贵的疏影楼,哪怕从早坐到晚,都是值得的!”歪帽子似乎很感兴趣,还在极力讨好他。

    徐晟晃了晃手中的茶水,小声道:“如此说来,咱们光靠掌握的情报,连续在这里坐个几天几夜都没问题咯?”文菁微微笑道:“你现在想待个几天几夜也可以啊!”徐晟摇摇头道:“疏影楼虽好,但也不及出自菁儿亲手沏出来的茶。”文菁嫣然笑道:“菁儿的茶喝惯了,偶尔也要喝一下别人的来换换口味。”徐晟同样回以一笑,示意且听楼下那人如何讲述。

    “本来,金贼虽然将汴京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却也无计可施,只能干巴巴地在外面看着,等勤王军一天天地逼近。如果说,照这样的势头下去,倒不见得城破,我大宋也不会因此而亡!”果然,那络腮胡子是从头讲起。他的话也同样引起了楼下几人的注意,纷纷放下了手中的东西,侧耳倾听。

    “这么说,大宋本来气数未尽咯?”那歪帽子问道。

    络腮胡子突然变得神秘了起来,道:“怎么说呢?这其中的玄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