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玄黄演义 >

第15部分

玄黄演义-第15部分

小说: 玄黄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岳哪里能让她如意?施展轻身功夫,一跃数百上千米,速度虽然未必快过对方,但这缩地成寸的功夫,同样惊世骇俗,不容小觑。

    “大衍之数五十,遁去其一,只留一线生机,古人之言,诚不欺我!”许御似有所悟,连声招呼都不打,抬腿就走,纵入通道中,眨眼就不见了身影。

    虚剑看到许御走了,似有所感,也连忙驾驭飞剑飞向通道。

    说来也奇怪,这里的巨大怪物,竟没有一个追出来,反而个个都朝这绝色女子和高岳消失的方向奔去。这些怪物,个个都有几十上百米高,有的甚至达到了五百米的高度,只要走出去一尊,当真是我朝太祖所言“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另一版写照,拳打山峦,脚断大河,去到城市区域,发起疯来,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这些巨怪奔跑起来,速度自然也不慢,这样的场面,当真是骇人眼球,只不过此时却无人有心思来观赏这个画面了。

    高岳追着那绝色女子,速度并不占优势,相反,他已经用了全力,却也无法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但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现在的场面虽然已经有些不受他控制,但只要将这个小世界的怪物首领镇压,那么一切都好说,否则,他这一决定,将会以失败收场。

    原来,那“四大不动明王大阵”在高岳和姬翟交手中遭到破坏之后,高岳本想以“道境之术”暂时稳住局面。同时召唤出五尊五丈金身罗汉,用来阻挡那群小怪物冲出去。本来,他的应对之法也没有错,但他却低估了那片血污之地。

    他万万没有想到,那片血污之地,只不过是这座上古神阵的冰山一角。想来,当初是有一位大能,以极大神通,开辟了一方小世界,但不知道为何,这方小世界破损了一角,使得神阵出现瑕疵,让其中一个血泥潭现世。

    这血泥潭现世的时间其实已经不短了,千百年下来,闯入这里的高手不知凡几,这一点从当初留在那里的各种各样的降魔大阵的阵纹和图案可以推测到。甚至还有绝顶高手莅临过,比如摆下“四大不动明王大阵”的那位;再比如,布置“八荒乾坤阵”的莲花生大师。这个“八荒乾坤阵”姬翟不明所以,说成是当年莲花生大师来此还在这个阵法中吃过亏,但高岳的眼力劲自然不是姬翟可比。种种迹象表明,莲花生号称藏传佛教中的“佛上佛”,降魔神通不说第一,至少是一把好手,这“八荒乾坤阵”虽然玄妙,但依高岳推断,还阻挡不住莲花生这样的神通者。换而言之,两位布阵者,都是绝顶高手,却都选择了相似的应对手段。一个搞出六道门户,封了六道轮回;一个则来了个大障眼法,封了整座巨峰,不让其被外人能够轻易发现。

    至于这二位为什么要这么做,即便是高岳也无从推断。

    当然,他也不想在这上面做文章,别人怎么做,那是别人的事,或许其中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天大内幕,但高岳就是高岳,他成长到这一步,行事作风,自成一派。或者说,守护者一脉,每一代人的行事作风都自成一派,和外界大多数教派作风迥然不同。

    只可惜,这一次,高岳面临的挑战,是上古大能留下的神阵,是一片当今世界任何人看到都十分陌生的领域。面对这样的挑战,即便是高岳,也无力回天。

    别说“四大不动明王大阵”搞出的六道门户被破坏了两道,高岳无法彻底恢复,即便能恢复,也没有用。这两道门户刚被破坏,就像是被拉动了引线,这个血泥潭的小怪物兴奋了,想要冲破牢笼还是小事,高岳能稳住局面,重点是,整座上古神阵一经牵动,就是个惊天的火药桶。

    这个时候,不要说是四大不动明王大阵,就算是四大明王本尊亲临,也阻挡不了神阵的开启。

    因为高岳发现,这四大不动明王大阵从被破坏的那一刻起,就触动了上古神阵的某个禁制,使得埋藏了无数年的上古神阵,开启了全部运作,他只能干瞪眼。

    滔天魔焰席卷而出,打开了唐古拉山的出口,这个小世界,重见天日。

    这么大的动作,要说外界一点都不知情,那是不可能的。相反,其动静之大,在某些国度的卫星摄像显示中,造成的震惊程度,不亚于一场天大的风暴。而本土之上,国家机器也是在第一时间布下防线,火力全开,企图将无数的怪物,阻挡在城镇之外。不过这样的被动防御,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

    此次高岳在唐古拉山之行,所造成的恶果,暂表不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24章 高岳的顾忌() 
高岳深知,这上古神阵之中,必然还存在着一些禁制。因为这布置上古神阵的大能者,不会无缘无故的开辟一方小世界,还豢养了这么多怪物,目的性不言而喻。

    那些巨大体型的怪物,即便因为体型上的增长,使得它们已经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但一对巨大翅翼,却依然能够大幅度增强敏捷度。寻常等闲的超然高手,甚至对于像许御这样的地仙般的存在,对付起来,都极为棘手。换句话说,这方小世界,其实是一段流传至今的上古神迹,保留的还算完整。

    高岳对付这些巨怪,同样也颇感棘手,因为这些巨怪的数量也并不少,理论上,一旦被它们包围,即便是高岳,恐怕也得力竭而死。

    不过理论归理论,高岳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已深得守护一脉的真传。当年守护者第一代创派者黄龙道,之所以力压群雄,和蜀山剑派的开山祖师一样,并非他们的修为盖过别人。因为环境使然,神话时代过去后,历代能够坐地成圣的人,屈指可数,何况飞升成仙?更何况,飞升成仙的人都失踪了,谁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记载,至少表面上看来是这样。

    所以,在没有飞升之前,黄龙道的修为,不可能当世无双。即便他修为到了某个极致,超越同一时代的人,但别忘了,坐地成圣的老家伙还有很多尊,这些人不说当真能够永生不死,至少每个都探索到了长生的秘密,活个几百年是可以的,黄龙道的修为最多只能和这些老家伙持平。

    但结果就是,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诸子百家,风声鹤唳,各大教派,封山闭户,不敢与之为敌。

    这是蜀山剑派的开山祖师长眉道人也没有达到过的高度,可见黄龙道的赫赫威名。

    这一脉的传承,其实倒没有经历过许多代,高岳这一代,正是第四代。黄龙道飞升或者失踪后,大剑侠李雪寒也飞升或者失踪后,第三代倒是没有出代表人物,因为李雪寒没有亲传弟子,两百七十岁收了七位记名弟子之后,就再也没有面世。这第三代七位记名弟子,就是后来的“剑神阁七子”,虽说没有一个达到第一代和第二代的高度,但七人尽职尽责,加上有七个人共同打理守护一脉的任务,倒也没人胆敢小觑。

    到了高岳这一脉,守护一脉的弟子同样有七个,就是上一代七子各人的嫡传弟子。

    什么叫嫡传弟子?

    不是手把手教导,传几本功法秘籍就能叫嫡传,这样的弟子,说到天,也只能算亲传。像一些武馆和一些武校,一般招收的弟子和学生,大多数都只是请几个颇有水平的老师来教一些基本功,一般馆长是很少下来教拳的,除非看到好一点的苗子,指点一下拳法上的窍门,但即便是这样,连记名弟子都算不上,因为记名弟子都还需要走个过场呢,可不是交点学费就行了。

    换句话说,一位拳术大师,可以开武馆,甚至武校,大量招收学生,然后打几个广告说会传真功夫。其实那些广告都是骗人的,这些人学到的本事,强身健体没有问题,所谓的真功夫,其实和做体操差不多,最多就是攻击性这方面稍微占优一些,真要打起来,还未必能打得过专业搞体操的人;当然,拳术大师在外面也只会说这是他的学生,不会说是他的徒弟。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便是拳术大成的大师级人物,也是一样。不可能收几十上百个徒弟,出师了一批又去教一批。

    当然,这样的奇葩人物也不能说没有,不过,只是极个别才会那么做。没听说有那么个别武学大师徒弟满天下吗?

    是的,这个大师,是武学大师,而不是拳术大师。别看这看起来没区别,实际上区别还是很大的。譬如“拳术”这两个字,就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否则,岂不是还有“掌术”,还有“腿术”?

    这拳术大师,只不过是个笼统的叫法。

    为什么有的人学了十几年所谓的“武艺”,打起功夫来,虎虎生风,拳拳到肉,一招一式,看起来比师傅的动作还标准多了,但碰到人家学了三两年拳术的人,几招就被人弄瞎双眼,断胳膊,废命根?

    看通其中的门道,人们自然就能知道“拳术”的本质所在。一个是套路,是架子,是表演派,说句不好听的话,吓唬吓唬人还是可以的。而另一个是杀敌之道,攻敌之所短,制敌的法门。

    所以拳术大师收徒弟,绝不主动追求量产。

    因为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不要说几十上百个徒弟了,有的拳术大师,一生只教出区区数个徒弟,最后都不得善终,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学武之人,好勇斗狠,倘若只是教授徒弟怎么练武,却忽略了教徒弟怎么做人,那么徒弟惹是生非之后,谁去擦屁股?有时候你不去擦屁股都不行,“拳术大师”这四个字,江湖上谁没有抛头露面过,流过血,然后打死打残过一批对手,谁敢自称“拳术大师”那是找死。所以“拳术大师”这四个字,通常都是含金量很足的,为了保住这块金字招牌,自家徒弟出事了都不去擦屁股,那以后就不用在这个圈子混了,找个深山老林躲起来养老吧。

    对于这样的亲传弟子,都是劳心劳力,更何况是衣钵传人,也就是嫡传弟子呢?那当真是比自家孩子还要自家孩子。教出个衣钵传人,那是要替自己接班的人物。招牌是师父打出来的,但师父会老,会有打不动时候,怎么办呢?为了这块招牌,师父可没少将人打死打残,这不能说师父心狠手辣,而是每个练家子都不可避免的一段过程。很少出现那些狗血的桥段,什么以德服人,什么以武会友。真要动了真格,断手断脚那是家常便饭。所以人家的后辈可不管你老不老,有的人就是等着那一天来复仇呢?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来着?

    这时候,衣钵传人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毕竟不论出于何种原因,谁也不想自家师父的招牌被人踩烂吧,这不是让外人看笑话吗?

    守护一脉,并不是每一代都是嫡传。第二代:大剑侠李雪寒。真要算起来,也只是得到了黄龙道的传承,并不能算完全继承了第一代的衣钵,而他的制敌手段,和黄龙道也风格迥异,因为他是剑修。第三代:剑神阁七子。每一个都是剑道高手,但真正的看家本领却也未必是用剑制敌。高岳这一代,真正走守护一脉传承的人,恐怕也只有高岳。

    这并不是说其他人就没有得到传承,而是说高岳对传承黄龙道留下来的东西,最为契合。高岳算是嫡传中的嫡传了,至于其他师兄弟,先不谈成就如何,至少每个人都是偏了出去,有的人,武道理念,甚至有很多地方和黄龙道的道统违背。毕竟只有真正合适自己的东西才是好东西,所以,高岳走的路,其实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了守护一脉第一代和第二代道统。他在传承上的契合程度,即便是剑神阁七子,也没一个比得上。

    每个人的天赋,有高低之分,但剑神阁七子,一生之中,每人都分别只收了一个嫡传弟子,可见高岳这一代,当真是个个都天赋异禀,这是必须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西海荒原之上,高岳看到才子的时候,略显失望的原因所在。毕竟才子虽然是一代拳术宗师的存在,但却还远远不足以肩负守护者一脉的使命。

    以高岳“道境之术”上的造诣,其实如果想去推演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都并不算太难,当然,只不过是初步推演而已。高岳这次重出江湖,按理说,解决师门恩怨这样的大事,本该召集同门才对,但他并没有那么做。他只将道境之术用在了一个人身上,那就是当初和才子提起过的“老三”,还让才子去五台山上看一看的那个人。

    在他看来,众多师兄弟中,也只有那个人,才有资格和他并肩作战。

    可惜,有时候,命数终归是不能如人愿,即便是高岳的武道修为,已达到当年佛祖得道时的武学境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