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反转修真时代 >

第105部分

反转修真时代-第105部分

小说: 反转修真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谓狸猫上树之式,如阵图瓜牙之形,又剪子股式,如擒拿。

    再变变崩拳式,先垫右足,再极力进左足出右手,左手拉至心口左边,右足随后紧跟步,手足用劲与两足相离远近仍与崩拳相同,不可相差分毫,停住再回身。

    此谓直形,追风赶月不放松!

    再变回身狸猫上树之式,仍与崩拳回身剪子股式相同,停住。

    此式如同行军,败中取胜之式,故名狸猫倒上树。

    在常乐的五行连环拳之下,光头少女可以说是,完全无法还击,但是却也没有被击中,只是看着样子狼狈罢了。

    常乐眼神一凝,知道这五行连环,奈何不了光头少女,于是拳势再变。

    这形意拳中除了五行拳外,还有十二形拳,据说是此拳的创立者,跋山涉水,考查水陆。

    择性残力猛的大动物,选飞翔灵敏的小飞禽,按照它们适应环境,自卫觅食的特殊本能,以锻炼人的心身,使人体用兼备、智勇双全。

    以动物之所长,益人类之所短,不但能健康身体,而且有抵御外侮侵犯的要意。

    同时也能训练人的智、体各育,得到优越的发展。

    如虎有扑食之勇,又有坐窝之势,有跳跃之猛,又有越岭之能。

    鹰为猛禽,力威而猛,捉拿展翅是其功能。

    猴生长在山林,其攀援纵跳、眼光捷速,体躯活泼,世间无有出其右者。

    蛇乃阴类,其性最毒,虽说有拨草之巧,而其盘旋曲伸、气之吞吐、节之灵通世间少有,其独能者,未着物时似甚无力,气则收敛,一与物遇,则一触即发,胜于勇夫。

    鸡虽禽类,其独立沉静,神光寂暇之势,世间也莫过于此。

    凶龙乃麟虫之长,其或大或小,伸缩自由,遍体灵妙,变化不测之奇能,是其天然之性能……

    不论虎扑、龙游、马奔、熊靠、蛇的拨草、猴的纵跳刁抓、鼍的浮水之精、的竖尾之力、鹰的捉拿之劲、鹞的穿林之术、鸡的欺斗之勇、燕的抄水之妙,都有它们擅长一技的本能,全都悉取而习之。

    在日常锻炼中做实际操演的功夫,使人精神一贯,意志集中,坚实其内,整饬其外,不徒力争,要以智用勇。

    不只是健康身体,而且还要取胜于人,不受他人的无理欺辱。

    拳谱上讲“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拳术始教,即凡全体之式,万物之形,莫不由于数式数形,而时习之,以求乎其术。至于用功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万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拳术之大用无不明,十二形拳法能于此领悟故不难也。”

    这十二形拳中,首取虎形。

    虎是山中食肉类动物,它身长大,扑食勇猛,下定决心,毫无顾虑。

    即取它这一本能特长,象形取意,演练而成拳,作为强身制敌之用,命名为虎形拳。

    虎打堆身之劲,发于臀尾。

    拳顺可清气上升,拳逆则浊气不降,督脉不通。

    督脉为百脉之源,督脉通百脉皆通。

    督脉又有阳脉之首之说,所以练虎形拳,有虎离穴之势,即是本着这个道理。

    其要领在于要练出骨的勇气,骨是勇的根本,勇从骨而出,骨不支勇,则勇无从而生。强项怒目,双掌猛扑,抱头前进安全五行鼻、目、耳、舌、口,腰为主宰,丹田用劲。

    常乐横拳出势,做防敌出冷手的准备。

    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在前者应敌,在后者防守,其身体中正,不偏不倚。

    若敌从左侧攻击,即将左手收回,顺其力的方向,引进落空,使他无着力的地方。

    同时,先寸踩左足,急进右足,抢身抢上和敌人成十字形状,这时若敌人失利,即乘机反攻,举起两臂,形如抱石投水,手由心而起,由口而落,闭住五行向前猛扑,形成虎抱头之势。

    “三口并一口,打人如同走。”若敌目标转移,即随机应变,以防不测,总之,口对口一直走,虽看正是斜,看斜却是正。

    落势接上势,两拳由胸部钻出举起,势如霸王举鼎,到口变掌翻落,形成老虎坐窝之势。同时,右足在前进,左足猛蹬,以速度和体重逼人,足先手后,手扑身坠,也可说虎打堆身之劲。

    回身势左扑则右后转身,右扑则左后转身,步法和炮拳回身相同。

第203章 戳脚对龙虎() 
常乐出手虎形之后,又将拳势一变。

    龙虎必相随,这其二却是龙形。

    龙是最灵、最神的爬虫类动物,身长气壮,升降自如,且有搜骨之法。

    取它这一本能特长,象形取意,演练而成拳,意欲使人身体伸缩、曲折自如,收升降灵敏运用莫测的效果。

    其劲起于承浆,和虎形的气轮回相接。此拳练顺了,可使心火下降,身体灵活。

    练的逆了,就要阴火烧身,动作呆滞。

    其要领在于升降自如,盘绕曲折,身势空穹,如沾细雨,如披清风。全身化劲,注意心神,不拙不滞,搜骨法精。

    常乐横拳出势,提起左足尖向左斜横,足心离地,足小趾着力。

    再右足扭直,足掌着地,足跟提起。

    两臂起如肩平,左手收回,右手前出,随曲就伸,引进落空。

    小腹放在左腿上,两目注视前敌,右手大、食、中三指向前爪拿,就如龙下降一样。

    同时头领虚顶,含胸实腹,穹腰束胯,提肛挺项,引气注于丹田,徐徐四达,至于五心,即两手足心和头顶心,心平气和,不用拙力、怒气、填胸助长。

    换势由前势右手收回,复向前伸出右手,同时腰中挺劲,两肋齐举,身向上升。

    两足前后互换,如龙高起的形状。落下时,前足先落,后足后落和前势一样唯左右互换,右手收回,左手探爪,小腹放在右腿上,左手大、食、中指向前爪拿,如龙形下降一样。

    换势时,头随身上顶,腿随手向上,下腭微向前伸上提,成手顾足踢之势。

    回身势收势仍还原出势,右手左足在前,则身向右后转,仍把右手伸出顾敌,用左手打出,形成龙形之势。

    常乐出手变化,而那光头少女也不示弱,同样变化。

    那少女拳势一变,与先前所施展的拳法,即像又不像。

    戳脚翻子拳,又叫九枝子,九翻子。

    它独特的腿法叫“踢趟子”、也叫“趟子踢”。

    所谓“一见屁股掉、便是戳脚到”,这拳向后踢腿的方法很多,如九翻鸳鸯腿、后外摆腿、后蹬腿、后撩腿、后偷腿、蝎子势、蹶子腿等。

    因为这些腿法,在踢击落回时要求,以前脚掌重重地,反戳在地上,戳脚拳的定势叫“戳丁”、将重心落在支撑的脚上、来击发腿以前脚掌向下反戳着地、脚后跟上跷、两腿似成一“丁”字形。

    戳脚翻子之所以为翻,是指拳脚并用之变化、即上翻下、左翻右、前翻后、阴翻阳、肘翻手、手翻足、虚翻实、刚翻柔等,一手翻三手、三盘翻九手。

    戳脚翻子并非单独的翻子拳,也非单独的戳脚,若是单独拆开来叫,那便不是戳脚翻子了。

    翻子拳,原名八闪翻,又名翻拳。

    戳脚拳是古老的四大门,赤、伯、蠢、温中的温家流派,是洪、留、枝、名、磨、弹、查、炮、花、龙,这十大拳种之一。

    戳脚拳分文武趟子拳,武趟子即戳脚,文趟子即翻子拳。

    武趟子是手脚并重突出腿法,文趟子是手脚并重突出手法身法,形成不同的风格特点。

    戳脚拳风格特点是,手脚并重突出腿活,动作舒展,架势较大,攻防方法明显,硬攻直进,快速勇猛,放长击远。

    光头少女使来,腿像胳膊那样灵活多变,运用自如。

    技击攻防时手领脚出,手到脚到,手防上脚踢下,手脚并重,上下配合。

    翻子拳是戳脚的文趟手,又称九翻子拳。

    其风格特点是架势较小,动作严谨,灵活多变,干净利落,先柔后刚,刚柔相济,攻防方法含蓄,手法多变,虚中藏实,实中有虚,虚实莫测,力从内发,发寸劲。

    戳脚翻子拳极注重腰腿,认为脚者,身体之基也,脚站稳则身稳,眼有监察之精,手有投转之能,脚有行程之力。

    脚前进身随之,脚后退身亦随之,脚里进身斜之,脚外进身伏之,脚踢手颁,手为先锋,脚为主帅、拳打六路,脚踢八方。

    见到光头少女变拳,常乐冷哼一声,也随之亦变。

    他却是使出了十二形中的猴形。

    猴本猿属,心敏意捷,善于纵山越岭,跳跃灵活。

    此拳即取它这一本能特长,作为以灵敏而制笨拙,以足智多谋而胜勇猛鲁莽。

    猴形拳练人的心脏。

    练的顺了则心神安静,足智多谋而形色纯正。

    若练的拳谬,则心摇神乱,而形色失和,手足无措。

    其要领为心平气和,身体灵动,足智多谋,神志坚定,敏捷迅速,灵活机动。

    由横拳出势左手左足在前,右手右足在后作防守之势。

    敌从左面攻击,即外应其动,以左手捉拿,以右手抓打,同时右足垫步,提起左足用膝打。立即将左手和左足齐落,做到手抓足踩。

    敌人从左侧进攻,即将左足向后方撤退,成步踩三角以解对方攻击之危。

    同时右足提起足尖点地,右手自左肘下钻出,暗用刁扒,但两手要平,不宜一高一低。敌从右攻,即用左足垫步,提起右膝攻敌小腹,左手抓打。

    同时右手和右足齐落,形成手抓足踩之势。敌人右侧进攻,即将右足向后撤退,步踩三角以卸对方进攻之力。同时,左足提起足尖着地,左手自右肘下钻出成倒撵刁扒之势。换势左右相同,最后练到正面,进左足垫右足,提起左膝攻击,同时以右手抓打,左手置于心前,紧连左手左足齐落成抓踩之势。

    回身势左手左足在前则右后转身,右手右足在前,则左后转身。

    右转身时,右手刁扒,同时,左足后退,右足足尖着地同时垫左足提右膝,左手上抓,紧连右手右足落,成抓踩之势。

    使完了猴形,常乐又使马形,马虽为家畜,原系野生草原山野,是食草类动物。

    马体力健壮,四蹄如铁,疾奔如飞,如遇敌时,宗尾乱乍,踢撞爬扒,敢和虎豹作斗。

    成家畜后,性情良驯,任重致远,持久不怠,一旦上阵,奔跑迅猛,有疾蹄之功。

    马形拳练人体脾脏,脾藏意,脾动大力攻,马形拳练的顺了,则意定气平,有毅力有持久力,耐力强。

    拳练谬了,则意妄气乖,缺少信心和耐力,动作缓慢,手足不灵。

第204章 马踏飞燕() 
这马形其要领为,提气用力,合于意气,节制呼吸,施于四体,双拳齐出,俯身崩击,意定理直,气势磅礴。

    由横拳出势左手和左足在前,右手和右足在后,前者应敌,在后者防守。

    敌从左侧进攻,则先寸左足,扼敌前进,复急进右足,有义马引路之意。

    然后再进左足攻敌,双掌变拳由两腮打出,但要两拳相平,不可一高一低,拳由口落闭住五行,一顾一打不可分离。

    落势两手起钻落翻,护腮而下,成阳盖阴打的拳势。

    回身势左足在前,则右后转身,右足在前,则左后转身,转身的动作和虎形相同。

    到了出势的地方,先退右足,后退左足,两腿并拢靠齐,还于原地。

    紧接着又是鼍形拳,鼍是甲介的一类,乃鳄鱼之属,为两栖类动物,俗称一猪婆龙。

    长逾数丈,爪牙鳞甲都很锐利,凶猛异常,善于浮水,而捉食鸥鸟是它灵捷的技术,超过一般动物。

    此拳在人体内配肾,肾水上升能散心火,消饮食,活泼周身之筋骨,融化身体之拙气拙力。

    拳顺筋骨能转弱为强,易笨拙为灵巧。

    若拳谬,则手足拘束而筋骨固涩不通,于身体有害。

    其要领灵通于背,活泼于腰,调筋练气,曲中求直,左右分合,连成一气。

    由横拳出势先将左手收回,置于心前,变作守势,是用分力化彼之劲,而做守势。

    同时随曲就伸,一顾就打,左手和左足齐向左方前进,左足着地右足后跟,形成了顾中有打的攻势。

    但在未打之前,先将左手起于左侧,由心口钻出而外翻,右臂随至胸前,如鹰捉形势。两肘下垂较重,大拇指和食指伸开,余指都要弯曲。

    左右互换练习,动作相同。虽有手之分合,臂有曲直,劲有刚柔,总是一气连环不断,上下一致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