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反转修真时代 >

第243部分

反转修真时代-第243部分

小说: 反转修真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劈下,左掌随之向上摆起,屈肘成横掌。

    他左脚蹬地跃起前脚尖先外撇,右手持刀先撩后劈,撩刀要贴近身体右侧,掌握后上下肢结合起来完整连贯完成,先慢速后快速。

    常乐左脚蹬直使上身立起,左掌屈肘收于右肩前方,右手待刀臂内旋,刀尖朝下,使刀背沿左臂外侧向后绕行,同时左脚向前摆起,右脚蹬地纵起,左掌此时从右肩向左侧平摆。

    常乐身在空中,右手持刀做缠头动作,从背后向右,向前,向左胁处绕环平扫,左掌随之屈肘上举至头顶上方成横掌,同时右脚用脚跟向前蹬踢,左脚此时即用前脚掌落地。

    这缠头和箭踢的动作,必须先后相应地协调进行,缠头要快速,箭踢要有力,膝部要伸直。

    常乐上身右转,右手持刀从左胁处向前,向右,向后下方斜劈,左手左斜举,手心向上。

    他右腿屈膝收回,右手持刀臂外旋,刀尖朝下,使刀从右肩外侧向背后绕行。

    然后常乐身向右后转,同时左脚蹬地纵起,右脚趁势下落,右手持刀在纵步之同时从背后向左肩外侧绕行,左掌随之屈肘附于右手腕的拇指近处。

    他右腿屈膝全蹲,左脚在左侧方落步,左腿伸直平铺成仆步,右手持刀与左掌同时向下按切,左手附于右手腕,刀尖朝左,刀刃朝下。

    这向右后方劈刀要快速有力,纵跳和向右后转身要借助劈刀的惯性。

    常乐在做仆步时,左脚尖里扣,两脚外侧和脚跟均不可离地掀起,上身略向左前方探倾。

    他右腿蹬直立起,左膝提起成独立,持刀向右后拉回,左掌向左前方伸出,掌指朝上。

    然后身左转,常乐右手持刀从后向前由左膝下方朝左裹膝抄起,左掌屈肘附于右前臂,右手持刀从左肩外侧向后沿肩背绕行,左脚即向左斜前方落步,左掌向左平摆,掌心朝下。

    他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膝伸直,成左弓步。右手持刀从背后经右肩外侧向前,向左肋绕环平扫,至左肋时顺扫刀之势臂内旋,将刀背贴靠左肋,左掌随之屈肘上举至头顶上方成横掌。

    常乐这一连串动作,虽然看似打出了许多招式,但是实际上归根结底,其实都是一个动作。

    扫刀!

    他就是用这个刀,像扫帚一样扫来扫去,前扫后扫,左扫右扫,上扫下扫,这么一路狂风暴雨般的扫,要把敌人当灰尘一般扫掉。

第484章 元极学() 
“元极学?”

    正当常乐练刀法入迷时,信息中的最后一段内容,却不由他抗拒的主动出现在他眼前。

    原来这元极学,是研究天地万物之形成,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来指导人类,返朴归元的一门人天科学。

    据说在天地未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混沌,无日无月,没有人和万物,只有三元存在。

    所谓三元,是宇宙间的原始物质,三元的运动极化规律是生、化、返,这也是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

    三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极细极微极妙的物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出入于有无之间。

    元极学将其简称为元,即所谓的道。

    自古以来,无数人一直都在研究道,乃至形成各家学说。

    道家以“数”起论,有金木水火土之说,以研究天道。

    佛家以“缘”起论,有生老病死苦之教,以研究人道。

    儒家以“德”起论,有仁义礼智信之言,以研究世道。

    元极学集诸家之精华,以“心”起论,有净定观运真之戒,以研究人天科学,亦乃人天之道。…天、地、人位列三才,气光音三元在其极化运变中,循生、化、返的运化规律,产生对立而又统一的两种运动,即无形无象的运动和有形有象的运动,古人称之为阴阳的化变。

    无为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

    无,先天,阳,先天三元。

    有,后天,阴,后天三元。

    无、有的运化亦可视为阴阳的起源!

    太极图是运用阴阳学说来阐释天地万物,元极图则将阴阳学说向前推进了一步,揭示了三元的生、化、返的规律。

    阴生阳,阴中阳、阳化阴,真阴返真阳。…

    元极图认为宇宙的原始物质是元气、元光、元音。

    自然的、内在的三元运动,产生了无形无象和有形有象的运化,具体落实则是阴阳的运动。

    阴阳学说认为,混沌初开,分阴分阳,于是产生了天地。

    而元极学认为,三元生化“清升者为天,浊降者为地”,所谓“丑地人寅子生天。”是也。

    子丑寅的发展变化称为会,子会一阳生而“天”生,丑会一阴生而“地”成,阴阳的交合而产生新的体系,寅会阴阳相合于中而有“人”出。

    人生存于宇宙之间,头顶天,脚踩地,这种“顶天立地”的形式,揭示了人与天地间的密切关系,元极功法通过修炼,将人天重新连成整体。…

    天有三宝日、月、星。

    地有三宝水、火、风。

    人有三宝精、气、神。

    元极图概括出天地人原始三宝是气、光、音。

    “三三寓九”就是元极外景图所揭示的人天机理。

    天地的运动,物质的演化,产生了先天和后天的概念。

    人出生后,重在后天,因此世人只重视有形有象的运动,而忽视了无形无象的运化。

    天地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有象化无象,无形生有形。

    天有阴阳,人有性命。性为情感、欲望、思维等主观意识。

    命为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客观运动。

    人体五脏属阴,六腑属阳,阴阳化合本性真,通无化有万象明。

    一年有十二个月,正月至六月属阳,七月至十二月属阴。

    人有十二经脉,贯通五脏六腑,连接元极十二修真窍穴。…

    天地每月都有两个节令,如正月有立春、雨水……,一年共二十四节气,而炼功也须把握节气之阴阳。

    初一一阳生,十五一阴生,阴阳转化,节令应时而生,人体顺自然,自然亦应时而化。元极功法的修炼,以脊锥的二十四骨节来配二十四节气。

    炼功到了化炼的阶段,三元就会沿着脊椎向上一步一步地贯通。…

    天地阴阳生化无穷,与天地相应,人体也有阴阳之分。

    相对而言,胸腹部属阴为任脉,上有“三田一宫”等窍,即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和膻宫,背部属阳为督脉,上有“三关一门”等窍,即玉枕关、夹脊关、尾闾关和命门,由“阴阳精合太极中”而形成中脉,上有“三庭一殿”等窍,即上黄庭、中黄庭、下黄庭和黄金殿,这些统称人体十二窍。

    常乐只觉眼前金光一闪,出现一副元极内景图,对十二窍指出了修真的位置,说明其在人体的作用。

    第一窍为上丹田,又名玄关,也叫神庭、祖窍、天目等,有“万两黄金不卖玄关”之说,不明玄关,就谈不上开关展窍。

    贯顶开天目就在于点开此窍,可见其重要性,故又称为总窍。

    玄关是本性聚合之处,也是末性聚合的地方,炼功顺其自然,展示玄关的奥秘,有可能展发原始潜能。

    但也不可追求过甚,否则适得其反,出现副作用,即人称“走火入魔”。

    守玄关要若有若无,绵绵不绝,念念不断,走火入魔者,往往是守总窍掌握不准所致。

    这守玄关还易出现幻听幻视,这个时候要以正除幻,保持心态平衡,使幻尽出真,若守好玄关可望直上长生路。…

    第二窍为膻宫,在膻中穴处,炼功达到化变的第二层次时,在该窍内可能显示出一个人盘坐形象形如自身,此为元音所化,这种现象在元极修真图中已经作了暗示。…

    第三窍为中丹田,又称命蒂,即肚脐,在神阙穴处。

    肚脐是先天转化为后天的枢纽,是炼功的要冲。

    人在母体内先生肚脐,后生命门,再依次生成其他窍穴。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肚脐为先后天转化之枢纽,胚胎在母体内依靠命蒂吸收精微,聚合先天三元而发育成形。

    其同时应十二时辰,化十二窍穴,形成特定的运化节律。

    十二窍穴胎音贯通、不断充实贮存气、光、音,十月怀胎以应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窍穴以应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耦合而成的六十甲子同期运化,揭示出人天的运化奥秘,十二窍完备,十月胎足,人具足性命,由先天而转入后天。…

    守好中丹田,则真阳不漏,所谓“时时守丹田,后天必定是神仙”。

    既便是危重病人,守好中丹田,也可以延长寿命,守中丹田,生发出能量,还可以镇痛。

第485章 十二窍() 
第四窍为下丹田,在脐下四横指处,是阴中阳生发之点,于子时生发开窍,修炼下丹田,可激发各人的“活子时”,即体内一阳生发。

    久久行功,则体内的“活子时”逐渐与天地子时相合,这“活子时”的发功是万物生长之伊始,此时需要静养,天动地静,男清女浊,以静来吸收元阳。

    以阴吸阳,以阳助阴,互生互化,此时,下丹田最忌寒凉刺激,恐气血受阻于下丹田,尤其是在炎热之季受寒凉刺激则损害更甚。

    第五窍为尾闾关,也是修炼的第一关,有关就要通,冲关是修炼的关键点。

    即使真正通了一个关,那上面还有三个关口,一齐打通,才算小周天通。

    信息中认为小周天通为地仙层次,可知前晓后。

    通关不是容易的事情,每个关门里有九个层次,从皮毛、肉、骨、髓依次递进深入。

    所谓“九龙喷水纷纷洒”,既是指九窍,也是指窍中的九层,穿透九层才能为小周天通。

    有人说自己通了小周天,实际上仅是意念通,表皮通,通关要靠各人的功力和念力,还与功德等因素直接相关,心德功整体修炼,才能为通关创造条件。…

    修炼尾闾关,可内视到窍内有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或内视到一个黑球和白球,皆为阴阳二气所化。

    这时便要用慧剑斩魔,慧剑,一是定力,一是默念的无字真经,把黑白二者斩掉,叫开关展窍。

    在冲关过程中,会出现疼痛难忍,好象刀子在里面割的感觉,有的人只要一个时辰就行了,有的人则需要数日。

    在冲关时,尾闾关内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十分激烈,所谓“风雷震破出苦轮”便是了。

    此时,如同听到里面雷声滚滚,狂风怒号,内视有雷电交加,“砰”的一声,尾阁关如同撕开一般,但觉一股元阳之气直向上冲。…

    在能量冲上后,即有神清气爽,走路轻飘飘之感这一层的内景展示后,又有新的内景关窍内层层有关门,处处有关口。

    在小周天通后,会有特殊的感觉:“九龙喷水纷纷洒,洗出当年万劫尘”。

    第六窍为命门,此窍很是独特,其左右各生一肾,命门居其中,形成平面中的元极图。

    肾为先天之本,左肾为阳中阴,右肾为阴中阳,命门居中,为造化之主。

    故命门为造精之处,传宗接代之所,本质上是先天和后天聚集之窍,命门生发先天能量,又可济生后天能量。

    若命门能量枯竭,则神去人亡,腰直头正可使之元气通达,有利先、后天能量在命门交接。身正本性才能正,性正则命可续,有的病人靠正身静坐就可以痊愈,可间接证明这番道理。

    第七窍为夹脊关,此为阴阳交会之处,是十字关口,内有一个朝天门。

    过夹脊关要靠动功配合才能过关,双手活动,是动在夹脊关,动功促进通关,炼功之所以要动静相兼,是因为动静结合可促进能量的转化。…

    在修炼过程中,从尾闾关到夹脊关,往往会有岔道,故名十字街头。

    功入此步,若入岔道,表现为功力易于速成,但显凶相,与功德增长不同步,便违背了元极修炼之根本,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若不明此,不予警觉,反而得意,则会步入歧途,有的人修炼几十年,严守戒律,勤修苦参,但在晚年,偶因通夹脊关误入岔道,“酒色财气烟”五魔都来了,有的甚至胡作非为,最终身败名裂,前功尽弃。

    如不明白动静相兼的道理,本性不能得到平伏,过夹脊关误入岔道,就会邪念泛滥,理性难以控制。

    所以,修炼元极者千万要注意,平常要强调养德,以“和”制服一切,这样在关键时刻就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这夹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