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故兮 >

第1部分

故兮-第1部分

小说: 故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江湖,心中的江湖。受人恩惠,以命亦相还;伤身之仇,拼死必相报。剑术无双,大开杀戒的老者。努力练剑,初涉江湖的孩童。身世成迷,未来难料的少女。身负深仇,以仇为担的杀手。江湖之大,又有多少故事?故事太多,又将怎样走下去……希望,我有我所表达,你有你所欣赏。故事展开的有些慢,没有网文的套路,却想认真的讲一个好故事。希望朋友们可以耐心多看几章,我相信你会喜欢这个故事的。也希望喜欢的朋友们可加群交流。QQ群号码:136815917。欢迎朋友们的加入。
 146480

第1章 翠山深壑藏草庵() 
千树争荣,万花斗艳,翠山深壑藏草庵。

    古长安西北,有云岭万重山,其中一座名曰厄山。千崖壁立,秀色可餐。山间有壑,壑内藏有一座草庵。草庵旁有山泉溪水,自山顶而来,依草庵而过,于壑内汇成一潭。山溪有时断,而潭水不枯。

    草庵说小不小,说大不大。若在城乡百姓群聚而居之地,草庵略显小气;而在古山深壑草木乱生、鸟兽胡来之处,草庵又略显咋眼。不过,小也罢,大也罢,在深山幽谷之中,无人问津,又有谁来评价?

    只有居住在这草庵中的人吧!

    草庵里有何许人?

    一老翁,一少女,一孩童。

    老翁鬓角头发已白了,胡须已白了,一双带有漂亮双眼皮的漂亮的眼睛之上的浓密眉毛也已白了。不仅如此,漏在白衫外的手也很白。全身上下大概也只有腮间略显红润之色了。

    少女大概十一二岁吧。身材匀称,双腿修长。

    孩童也有七八岁了。穿着有几分破烂,但少女却为他洗得很干净。

    老少三人,竟居住在这群山密林之中,不可不谓为怪事。

    不过,有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不是绝对。

    但怪异之人必有怪异之故。这句话大概就没什么错误了。

    哪一个正常人会如此生活呢?

    这老少三人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清晨,幽谷内、草庵前,还十分幽暗。少年准时醒来,穿衣,到草庵不远处水潭洗脸,洗完脸回到草庵,少女已做好早点。

    早点很简单。肉,各种鸟兽的肉。正所谓,靠山者吃山,靠水者吃水。老少三人住在这幽谷之中,米面果蔬自是求之亦不可得的东西。

    孩童吃的很快,不过每一口都细嚼慢咽,但是他咀嚼的很快,吃起饭来也就很快。

    孩童坐在桌子前吃,少女在一旁看着。很快,孩童吃完了。他对少女说道:“姐!我去了。”

    少女没有回答。

    孩童也没有等少女回答。起身取了一把短剑,离开了。

    少女呆呆望着,望着一步步走出草庵的孩童,不觉出神。

    她每一天早上都望着这孩童出去。

    她每一天早上也都会呆呆出神。

    孩童背负一把短剑出了草庵,走到溪水边。开始沿着溪水山泉,自谷壑内向山顶间攀爬。

    山很高,他也知道山很高。但是他不知道山到底有多高,因为他并没有爬到顶过。

    以前没有,以后也许会有。

    他安静的攀爬,一言不发。

    爷爷不让他多说话,不喜欢他多说话。不仅不喜欢他多说话,也不喜欢别人多说话,甚至自己话都很少。

    少到教他武功的时候,都不会讲第二遍。

    他不快不慢的攀爬着,阳光慢慢的蒸发着花草树叶间的露珠。

    在一处小溪溪面突然变宽的地方。他停住了脚步。

    略微下蹲,跃起,拔剑,收剑。

    流云行水。他砍下一条树枝来。一条跟他身高一样长的树枝。

    他并不是每次都能砍下跟他身高一样长的树枝。有时候也会差很多,那他只有再砍,只有砍下跟自己身高一样长的树枝后,才开始训练。

    训练科目很枯燥——拿树枝抽草。

    要求很简单,在草的叶子跟它的主干连接的地方,将草抽断,树枝不能断。即便是抽到了一万株草,也必须都抽在同一个位置。既便抽过了一万株草,树枝也不能断。

    当然,他还不能达到这些要求。他会抽偏位置,他也会抽断树枝。

    爷爷让他回去时,把抽断的树枝全带回去,以便验看。

    其实他知道,爷爷就在不远处,只是自己发现不了罢了。

    “咻!”

    树枝划破空气。

    老翁确实在孩童不远处。

    不过他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关注抽草的孩童,他做的更多是把玩一块玉佩。

    一块未挂在腰间而藏在胸间的玉佩。

    这是块什么玉佩?

    孩童猜过很多次。

    但并没有询问过。

    老翁手捻着玉佩,从一边滑向另一边;他口吻着玉佩,从一面转向另一面。

    目光深邃,深邃得似翠山幽谷。

    终日也没有几个时辰太阳。

    他也不需要太阳。因为太阳并不能驱逐出他心中的晦暗。

    来自玉佩的晦暗。

    老翁把玉佩放回胸间。

    目光转向抽草的孩童。孩童的动作还有不完美的地方,孩童的力道还有很多不足,孩童并不是每一下都抽的认真、总有那么两条树枝毁于孩童对枯燥无味的练习而泄愤的出手。

    一切,都被老翁看在眼里。

    晚上回去,老翁会纠正孩童的错误,却从来不会在孩童练习时上去指导。

    老翁说,剑法,靠修,亦靠悟。

    能悟到自然是好的。悟到了,才能开始谈山谷外的广阔天地。悟不到,那又有什么方法呢?

    悟不到,只得轻叹一声吧!

    轻叹还少吗?在华夏千年的兴衰过往里,谁又没有过一声轻叹呢?

    秦王一统、二世而崩的惨痛,霸王一败、自刎乌江的悲壮不胜枚举!不胜枚举!只是这些都早已过去了。

    过去事,轻叹也好,回忆也罢,都无关紧要了。

    关乎紧要的是没过去的。

    关乎紧要的是过不去的。

    如他怀中的玉佩。

    如抽草的孩童。

第2章 谁人可道悲与欢() 
少女的饮食也以肉为主,所以发育的很好,也很有力气。

    所以她可以自己剥下打来野兽的皮。

    她轻轻的抚摸着已经死去的狼。一匹孩童杀死猎来的狼。

    死狼身上创口很多,孩童打猎时并不能做到一击致命,尤其是对付一匹狡猾凶狠的狼。

    狼总是狡猾凶狠的。它们成群结队时不惧怕任何生物,狮子老虎也会成为它们的腹内晚餐;它们万里独行的时候也不惧怕任何困难,到人类哪里去寻求一碗羹汤也是平常的事情。

    少女数着狼身上的创口,创口流出的血和着毛凝结。一块块黑色的结晶,惊着她心灵。

    她晚上时常听到狼群的吼叫,尤其在月圆之夜,狼吼不绝于耳。她总是听的心惊胆颤,她总是害怕狼群会向这座草庵袭来。

    那时候她该怎么办?谁能阻挡它们?它们的声音是那么强壮!那么凶狠!充满野性与活力!

    然而,它还是死了。死在一位孩童手里。面目狰狞,眼间泛红。

    少女也害怕孩童的力量。八岁多的孩童竟然可以杀死一头狼?林间又哪有那么多孤狼?

    她不信。

    可又不得不信。

    孩童抽草时总是要专心致志的,他从来不会因为少女的怀疑而打喷嚏。因为打喷嚏时手会歪,歪到打不准位置。

    不过他也同意少女的怀疑,如果少女把她的怀疑说给他说的话。

    他也总想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同狼搏斗,他总感觉狼在每一次扑倒他的时候,都可以咬碎他的咽喉。

    但是狼并没有能做到。

    它和它的伙伴每次都会咬偏,或是咬到他肩膀,或是咬到他手臂,但总是咬不到他咽喉。

    这也让他很高兴,因为死的并不是他,而是狼。而且他也好久没被狼咬到肩膀了。

    老翁也很高兴,高兴孩童跟狼搏斗时勇敢无畏,高兴孩童跟狼搏斗时虽伤不退、虽死不逃。也高兴自己打向狼身上的石子越来越少。

    老翁也很担心,担心孩童会不会发现有石子打在狼身上。

    他希望孩童不要发现,却有时也因孩童没有发现而生气。矛盾。

    一份透着偏执希望的矛盾!

    他希望孩童的成长,有朝一日,能像狼一样,比狼还强!

    不过少女并不知道孩童同狼搏斗时的恐惧,也不了解打在狼身上的石子,她只记得她第一次剥皮的害怕。

    她不敢。

    她不敢把细长的刀子攮进狼的肉里。她不敢看狼皮与肉一丝丝带血的分离。她不敢拿刀去剁狼的骨头,更不敢看没有了眼睛的狼头。甚至不敢摸刚刚死去的狼的皮毛。

    但是——人世间总是有着但是。

    但是她现在敢了,虽然第一次的恐惧刻骨铭心。但是不妨碍她变得淡定从容。

    现在的她可以从容的咀嚼狼肉,也从容的为其他猎物处理后事。从容的像大家闺秀在念诗作画,从容的像乡下女孩在织布纺纱。

    “但是那些女孩子是真正的从容吧!”

    她时常这样想。

    “她们有爹娘啊!”

    她时常这样想。

    想也没用,想也只能是想。她出不去山谷。也并不是没有过尝试,她尝试过。没有成功。

    不只是因为山路崎岖难行,狼虫虎豹为数太多。更多的还是因为老翁让她在这里。

    老翁让她在这里,她就只能待着这里。草庵里有的书里也曾说过,这叫做“宿命”。

    什么叫“宿命”?她不知道。

    她只知道,草庵里有很多刀剑。她还知道草庵里有很多剑谱。

    幸运的是老翁教给她识字。老翁每晚调教孩童时她也一直陪伴在旁。

    这一切无疑是天大的幸运。

    她找到了打发一个人无聊时光的方法。当孩童还只是拿树枝抽草的时候,少女就已经开始舞剑了。

    当然,对于少女每天在草庵里做什么,老翁是不知道的。他每天悄悄的跟随着孩童,没有多少功夫关心少女的事情。

    直到他看见少女手上的伤。并不明显,但老翁知道是极快的剑伤的。幸而使剑的人速度太慢、力量太小,不然不会留下一只完整的手。

    他猜想少女会说是做饭伤到的。

    少女说的果然也同他猜的一样。

    他不再多说什么,他一贯也不多说什么。他知道那把放在草庵简陋架子最上面的剑,他也知道叫做“往而不就、欲拒还迎”的剑招。

    但是他没有说话,也没有望向少女的眼睛。他转身走去了。

    少女怕老翁不说话,更怕老翁的眼睛。比她第一次为狼剥皮更刻骨铭心的是她尝试逃出山谷失败后,老翁望着她的眼神。

    不是草庵旁水潭冬天结的冰,比冰还冷;不是一头狼将要死去时的哀嚎,比那更惊心。

    但是老翁走开了,她继续做饭,孩童依旧狼吞虎咽,一切都跟往常一样。安静,祥和,山水美如画,草木胜蓬莱。

    直到篝火燃起,她静静的去看老翁调教孩童的招式。

    她看见老翁出剑,直直的向前刺去,像林间穿过的风,温和却不可阻挡。无论如何,风都会吹过去,老翁的剑也是这样,除非是老翁不想让风吹过去。他可以旋转他的手腕,他可以让剑前往而不达到人们预计达到的地方,他可以一下把刺剑同收剑做成一个动作,收剑之后又快速的刺出,比前一次出剑更快,更不可阻挡。

    老翁握剑的时候,剑的世界里已经出现了一只蝴蝶,老翁出剑的时候,蝴蝶已经扇动了它的翅膀。

    少女呆住了,凝视着老翁手里那把剑。心头微颤!

    她震惊的并不是老翁这一招的威力。而是这一招的名字。

    往而不就,欲拒还迎!

    老翁识破了他

    慢慢的,慢慢的。少女慢慢将眼光收回来,嘴角却有一丝上扬。

    她笑了。

    少女心惊之后又笑了。她很想仰天大笑,但是她不敢。尽管如此,她还是在心里仰天大笑。

    因为她知道,这一次后,她舞剑可以更加肆无忌惮了。这一次后,她使出“往而不就,欲拒还迎”的时候,大概再也不会伤到手了。

    天下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

    这简直比一月见不了几次的月光还要好!

    简直比白天林间飞来飞去的小鸟还要幸福!

第3章 春秋常换日月改() 
山中无甲子,岁尽不知年。

    对于少女来说,日月一替便是一循环。

    她从不说她讨厌这循环,因为讨厌早已不足以表达她内心的憎恶。

    她恨着循环。

    她诅咒这循环。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