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带着经典必背在异界 >

第34部分

带着经典必背在异界-第34部分

小说: 带着经典必背在异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朱紫、大红者也有之,依服章形制大略看去,此时殿中不仅有近百督导、五十余讲郎在此,还有六系十八位教习、六位教谕到场,大殿正中首座空缺,居于次席的是冯副山长。

    山风轻轻吹动殿外枝叶,偶尔有几个捧着书册的书生匆匆走过;烛芯火焰跳动,间或迸射出一两点火星,殿中安静非常,只能听得嚓嚓的翻书声和笔过纸面的沙沙声——细心缜密是批阅者们的状态,安静有序是这里的主题。

    新人们文试的试卷皆在殿中,到了此时,已经是经过了讲郎初批、教习复阅两个环节,近两千份试卷的优良高下已然判出,此刻正在进行的是讲郎复查与二百优卷成绩的最终审定。

    至于武试那就简单的多了,因为都是当场出成绩,现在需要的只是统计与整合,等着文试卷子去除糊名两试成绩合一后厘定名次。

    双月从树梢缓缓升至中庭,朦胧红色与皎洁银纱悄悄相融,沙漏翻转了又翻转,时间来到亥时二刻。

    殿中讲郎复查结束,并没有从中挑选出能够上升一档的落卷,这个结果是在意料之中的,毕竟是经过了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的十八教习复阅,出错几率微乎其微,保持三阅这个环节与其说是查缺补漏,还不如说是保持元一书院一直以来严谨负责的传统治学之风。

    三阅完毕后的讲郎们整理好手中事物,安静的看着一侧被帘子遮挡的书阁门口,此刻的阁内有围着一长条方桌列席而坐的十八位教习,有六系主管教谕还有冯副山长,在文武两试成绩合并后,书阁内即将选出进学元一的八十名幸运与天赋并存的学子,这间普普通通的书阁才是今晚元一殿中的焦点。

    书阁内长桌上文试试卷在元气激发下闪耀着各色光芒,文章灵气如月华星光般褶褶生辉,这二百份优等卷以转桌的方式批改打分,每位教习阅后在每一项后面标注等次并盖名章。

    这里的批改以圈、尖的方式进行,一个圈代表极其优秀,为二之一,即是零点五分,一个尖代表优秀,为五之二,即是零点四分,一篇文章转桌下来,最多可得十八个圈也即是九分,最少得分是十八个尖也即是七点二,当然进入这个环节的试卷皆是超人一等多有超卓出彩之处,除非有明显的大忌讳,全然为尖的极其罕见,怎么也得有八分向上。

    文试五科,每科满分十分,但这里十八个圈最高才是九分,肯定会有人疑惑那剩下的一分去了哪里,最后这一分的确有其着落,但并不常用到。据说这是因为,有书院前辈曾观日月之行,见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感念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叹盈仄之理日月尚存,更况于人乎!

    此理延伸到书院新人入试中,曾有学子入试得十分自满而生骄最终目空一切,心性生变落得个叛逃异域的下场,故而自那之后书院入试有了条不成文的规矩——起于一、极于九;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十为盈、盈则亏、必不可轻得也。

    当然除了日月盈仄之理外,还有另一考量。俗语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与武试当场直接出成绩那样简单明了不同,文试中判断一张同级别试卷的优劣并不容易,尤其是察觉其细微差别优中选优,更何况是评判这种全是主观创作题的试卷,到底是婉约缠绵的辞章好些呢?还是大气磅礴的诗文更应该给高分呢?是写意风格的山水好呢,还是写实的白描好呢?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因此在最终争持不下、确定不了等次、分不出高下的时候,这最后一分由六系教谕给出,六系教谕有且仅有一次加分的权力,非此即彼。

    纵观书院入试,惟有文试的评分机制复杂,需要初阅、复阅、三阅、审核、终审等诸多环节,之所以将文试评分机制作的如此繁复,是因为诗词文赋及杂科的特殊性,想要在这不确定的主观中求得公平,不得不如此;更何况两试中武试展现身体素质决定起步基础,而文试表现出的才华代表未来所能达到的高度,决定着上限,紧要如斯,不得不慎重!

第61章 争论……中正 豪放 婉约之风() 
时光流逝,试卷流转,十八位教习每个人都在二百份试卷上标注了等次,也盖上了名章,综合统计下来有单项最低的十圈八尖八点二分也有单项最高的九分,依照次序由低到高排列,最终的焦点聚集在了三份试卷上。

    三份试卷名字籍贯处是完好无损的九秦紫金封泥,每份五张,此刻正整齐的排列在长桌的正中央,长桌呈长方形这三份试卷距离教习们有远有近,但对于每个教习而言,这点距离并不算的上什么,真灵到处挥手即可取之,不比平日品茗饮酒费事。

    清濛、赤红、暖玉三色聚于三份试卷之上,淡泊、激昂、轻柔,这是三种不同的灵光,也代表三种不同的文风。三份试卷评判皆是四篇十八个圈,一篇十七圈一尖,即为四十四点九分,那唯一的尖兴许是由教习们文风喜好不同而带来的微微差距。

    时间到了此刻,经过几轮慎之又慎的审阅,教习们探讨的焦点聚集了到了最后三份卷子的排名上。

    是的,这三份试卷无分优劣,只论排名。

    原因无他,这三份试卷代表了今次新人入试的最高水平,即便相差仿佛但是也要分出个子丑寅卯,排出个一二三四,正如同时下大宋各种诗会文会上都要决出个文魁三甲一样。

    如今文试前三甲已经决出,何者在前何者在后也即将在诸位教谕大人行使一分加权后揭晓。

    “我认为玄水癸辰卷不与旁者所同,其诗词文赋理法辞气兼备,外推内究,体大思精,内有清朗之风外无喧嚣之意,儒雅君子之道也不过如此;再观其所书,点画独到,正倚相合,险中求稳,笔法不与时人相类,几可自成一家,堪称上上之选,九分之外还请诸位教谕大人多加考量。”

    一个淡淡却清晰的女声突兀的打破了书阁中的宁静,看那声音来处,黑衣黑袍、紫荆花的纹绣,乌发中一支普普通通的木钗,开口的正是甘露院教习沈箜篌。

    带待话音落下,在座的其他教习皆是颇为意外的看向她,向来以冷清少言著称的箜篌教习此刻竟是罕见的在文试最后遴选环节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往年这时候箜篌教习不都是默默无语,不参与任何意见吗。

    “箜篌教习此言差矣,天庚金戊卷辞藻精妙间抒情达意,慷慨激昂中锋芒毕露,读之若北沧之水从天而降,又似太阿之石崩于前,滔滔热烈之意溢于言表,吾以为其可为上上之选,不知诸位以为然否?”

    开口者衣衫一角有竹简毛笔纹绣,那是文韬阁的教习林碣石,其一向欣赏浩浩汤汤之文,今次也不例外,他推荐的是红芒闪烁的玄金庚辰卷。

    “我与二位看法稍有不同,此天木壬卯卷精理为文,秀气成采;清华郎润,迥异浮嚣;温婉天成,词意兼美,上上之属当为此卷。”

    声音略显嘶哑,说话者是一华发老妇,从她衣袍上鹰隼纹绣可知是御灵峰的教习,人称顾婆婆,乃是大多教习的前辈,资历可比六系教谕。

    评卷之时,虽身份不同、见解不同,但公心为上,一时间十八位教习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就三份卷子的等次问题展开了讨论。

    教习们的声音传到书阁之外,殿中一众督导和讲郎们皆是屏息凝神,阁内有讨论的声音,那就代表终审评卷即将得出结果。

    “咳咳……”

    清咳声传来,十八教习顿时止住了讨论安静下来看向书阁正前方,那里坐着的是冯副山长。

    “一点一划,皆为少年才思所凝;一字一句,皆是学子心血所聚;一诗一文皆乃诸生前途所系,吾等评卷当惟谨惟慎,以切己之心量彼之辞章,不可轻判尔。”

    定下最终评判的基调后,冯副山长语气稍作停顿便又道:“适才诸位所评三份试卷,在吾观之,可谓梅兰竹菊各有擅场、各俱所长,于此孰先孰后吾亦不可擅专,根据书院成例,此时当由六系教谕共商判定。”

    冯副山长言罢向下首的六位教谕点了点头,示意其读卷行使那一分加权。

    六系教谕中,排名最先的是文韬阁教谕方安极,身着朱紫袍头戴紫竹冠,华发便生却丝毫不乱,双目有神且精神矍铄,虽有六十之龄但却不显,看上去倒像是三四十岁儒雅博学的中年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效果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听得冯副山长的安排,教谕方安极点头应声,于此同时份属文韬阁的教习林碣石取过试卷呈放到教谕们的书案上。

    由方安极开始翻看,依次向下是讲武堂教谕秦川景、天工馆教谕金陵子、御灵峰教谕万木春、甘露院教谕蓝柯和陶朱台教谕金玉勒。

    教谕们看得很仔细也很快,不过是一盏清茶的功夫就已经悉数翻阅完毕。

    “呵呵,玄水癸辰卷初阅和复阅的评语很长啊……典雅精结、神完气足、理法严谨、辞气皆通……吾观之这批语有讲郎的、有教习的,看来诸位对这份卷子都很是赞赏,唔,可列榜首,箜篌女娃,这几个字是你写的吧?说说你的看法。”

    文韬阁教谕方安极最为年长,修为也最为高深,在六位教谕中也是头一个开口发言,笑呵呵的样子温和且慈祥,打破了书阁中颇为紧张的空气,让人们不由得放松了下来。

    “方老慧眼如炬,正是晚辈所书,晚辈认为其咏物诗竹石一首,既言观九秦山竹之情,又显高洁之风骨;其临帝京一首,风格生变,煌煌大气;待到题画词中,那西江月宛如阿泉之水潺潺清澈如许;那临江仙真如仙人降世化作沧浪钓叟看这世间分分合合……”

    既然破例出口,沈箜篌也不在吝啬溢美之词,一改往日平静恬淡的性子,细细逐条分析再次推举这份试卷。

    “哦?箜篌教习所赞太过了吧,玄水癸辰卷我也看了,但也未必就是那般完美无缺,在我看来其竹石锋芒毕露傲气十足,临帝京一篇中规中矩,两手题画词前者不过写乡间小调失之平平,也就意境好些;当然我承认那临江仙的确是妙诀,但不过十六之龄哪来的如此眼界,这怕不是来之前请教名家所作,今次不过是恰恰用到罢了……”

    沈箜篌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见一个声音针对她的说辞一一反驳起来。

    螓首轻移看向来处,说话的依旧是文韬阁教习林碣石,看到女教习清冷莫名的目光,林碣石并不在意,他不喜欢的多变的文风。

    林碣石所好文风——同险峰临渊、似高台击筑、若大漠狂沙、如塞外秋风!

第62章 再论子曰() 
双月当空,群星闪烁,星辉捧月亦或是月华拂星,此刻星光月色交相辉映,就这般缠缠绵绵的洒落在雄壮的中州城内,也洒落在巍峨的九秦山上。

    “……为文行事当爽直磊落,自是慷慨激昂、豪迈洒脱可嘉也!如此才能振聋发聩启迪世人,这一点上吾窃以为天金庚戊卷做得更好。”

    烛光摇曳,间或一两束星辉月华穿窗而入,在元一殿内的书阁中,教习林碣石滔滔不绝的话终于言罢,他最终落点是在推荐那份闪着红芒的玄金庚辰卷。

    “咳咳,碣石教习可否听老身一言,若说惊醒世人启迪民众,怎能不提神书所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说,其言也温温,其语也婉婉,惊人之语往往有哗众取宠之嫌,教谕万民或有不当,还是那温婉之语潜移默化来的好些,这份天木壬卯卷就是这般……”

    听到林碣石提起教化民众一事,御灵峰的顾婆婆也再次提出了自己看法。

    “我认为天庚金戊卷为好,我赞同碣石教习的看法……”

    “不疾不徐,温文施教;雷厉风行,惩奸除恶;面对普罗大众能有温润之语,身处宵小之前可做雷霆之言,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风,才是吾辈所求,故我认为玄水癸辰卷可为上上,我赞同箜篌教习之言。”

    “天木壬卯卷其诗文令人读之如身沐春风,诵之若醍醐灌顶,让人不知不觉身临其境,这才是教化之言,我赞同顾前辈的见解。”

    ……

    各抒己见也罢,你方唱罢我登台也罢,终归都是在为自己支持的试卷站台,书院内诸位教职人员平日里虽然都是温温和和,但此刻事关学术观点、文风立场,那都是难以相让的。

    教谕方安极静静的看着诸人争论,总而言之不过是豪放派、婉约派与中正平和派三者之争,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继续探讨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于是他和身旁的几位教谕交换了下眼神后,双掌一击。

    “啪!”

    听得击掌声,十八教习们顿时止住了争论看向台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