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

第721部分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第721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天剧组休息一天,我准备去李洋那边看看,怎么着?你和我一起去?”

    张园闻言连忙摇头:“你快拉倒吧!我这本来就郁闷着呢,要是再跟你去李洋那边走一趟,我非得抑郁症不可!”

    宋铮不禁笑了,张园说的不错,和李洋那号人在一起,不得抑郁症,只能说明心态真的很强大。

    “李洋听见你这句话,肯定以为你是在夸他呢!”

    就连宋铮当初在跟着李洋拍《盲井》都差点儿抑郁了,那厮就是个疯子,彻头彻尾的疯子,他不单单一个人疯,还变着法的让整个剧组的人,跟着他一起疯。

    “走了!”

    张园看着宋铮离开,也没有起身送送的意思,是哥们儿,就没必要玩儿那些虚的!

第九百六十八章 疯子() 
第九百六十八章  疯子

    宋铮见着李洋的时候,这个疯子正在片场拍一场戏,头发乱糟糟的,但从形象上来说,就连一个最寻常的场工,都要比他体面。【。aiyoushenm】

    宋铮没急着过去,而是在一旁远远的看着,置身事外,他突然发现李洋的工作状态真的充满了喜感。

    “停!”

    李洋突然大喊了一声,拉长了脸,就跟便秘了n久一样走到了场中,对着演员先沉默了一会儿,接下来也没发脾气,而是絮絮叨叨的跟着演员说起了,这个场景当中,人物应该展现出来的情绪。

    说是演员,可宋铮知道,整个《盲山》剧组,除了女主角之外,也仅有几个为数不多能够和演员这个职业挂上钩的,余下的都是这个小山村的村民,甚至还有真的被人从大山外面拐进来的妇女。

    真正的原生态,中国敢这么玩儿的导演真心不多,李洋算是其中最为奇葩的一个了。

    单单看这演员阵容,谁都能猜到,这“破”diàn ying百分之百的又是一个赔钱货,当初李洋在找到宋铮之前,也曾去找过别人拉投资,可任谁一看到这个故事,第一个反应就是拒绝。

    宋铮选择投资的理由,其实和他投资《看上去很美》一样,遇见了一个好故事,真的是按耐不住啊!

    毫无疑问,《盲山》就是一个好故事,而且整部片子虽然看上去很闷,但却处处都透着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一般来说,有创造力的diàn ying往往有某些特质,其中的一个特质总会体现在diàn ying的结尾,hé ping庸而寡淡的diàn ying相比,它从来不追求大团圆,或者影片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能妥善得到解决。

    有创造力的diàn ying总会让观影者思考,这个人物在diàn ying结束后会怎样延续生活?

    这个故事在影院亮灯后会有何种发展?

    这就是所谓的“引起思考”,而李洋的两部“盲系列”diàn ying可谓是国内的代表作。

    李洋作为国内“折腾一代”的导演,很少有人知道,两部“地下diàn ying”体质的《盲井》、《盲山》其实只是李洋很小一部分的野心,虽然他的diàn ying因为题材现实,导致过审相当困难,但处女长片《盲井》一出手就在柏林diàn ying节上大放异彩。

    也正是这种能折腾的劲头儿,让他一出手的《盲井》和现在这第二部的《盲山》,对目前国内社会的一些社会顽疾做了彻底sǎo miáo。

    在宋铮看来,李洋的“二盲”系列和国内第六代导演的粗粝风格算是一个路子,所不同的是,它更加先锋,也更加象征化,这个从《盲井》开始的前两个场景便能看出李洋出色的画面感。

    第一个镜头是煤矿工人从四面汇聚而来,一个缓慢的横摇镜头便轻松的完成了场面调度,不拖沓,有味儿;第二个有意思的场景便是三个工人下矿井的纵深镜头,慢拉的长镜头手法使得这个画miàn ju有危险性,中国人所谓的“下地狱”在这里算是得到一个印证。

    但是很明显,大多知道“二盲”系列的影迷,关注的都是影片本身的现实因素,《盲井》说的是煤矿井内的谋财害命,《盲山》则是关注内地贫困地区隐而不宣的妇女拐卖,两个现实问题发生的背景毫无例外,都是公共社会的权利很难触及的区域,黑而幽闭的矿井,亦或是广而穷厄的深山。

    让人欣慰的是“二盲”即便没有彻底揭破这个社会的老底,同样,也没有给人太多的希望,就像是古希腊的悲剧,适度的人物悲剧才会带给人以道德上的震撼和洗涤。

    但“二盲”关注的倒不是这部diàn ying中具体的人,而是人物所代表的符号:《盲井》中两个凶手的恶,元凤鸣的善;矿井代表恶的藏匿地,大烟囱象征焚化恶的希望灯;在《盲山》中也一样,白雪梅是知识和进步的,而山区村民则是愚昧和落后的;女性代表着宿命和悲剧,男性则象征着支配和暴力。

    可以说,整个二元对立的人物架构才让“二盲”麻利地发展下去,即使人物性格出现转变,也是用二元对立来完成,比如《盲井》中宋金明从一开始shā én不眨眼的凶手,到后来同情元凤鸣,继而最后和唐朝阳自相残杀,也是用了唐朝阳和宋金明这两个人物的二元对立。

    但是这些人物元素说到底也只是“小技”,并非大道,就像人们看“二盲”的过程中,尽管是咬牙切齿,更能义愤填膺,可是并不会过多思考这个故事背后的社会,和社会的未来,李洋让这两部diàn ying发挥最大功效的手段在于,他并不打算让观众“舒舒服服地看完diàn ying”。

    《盲井》的结局是,唐朝阳和宋金明互相残杀,最后意外被矿井掩埋,元凤鸣倒成为了最终受益人,从影片一开始的“害人”,到最后的“害己”,diàn ying在故事结构上算是走了一个圈,完成了一个中国人所谓的“善恶终有报”的轮回。

    但是diàn ying如果只是这么想,那只剩下了对罪恶的戏谑和调侃,社会顽疾也在这里完全解构了,这样的表象只能说是创作者的意淫,很显然,只求射的开心,不求**质量的导演,就是在对着观众耍liu máng。

    幸好,李洋并不是liu máng,而是个严肃的思考者,脱开这层表象,继续往下想,便会细思恐极,那就是一个元凤鸣是意外活着,且发了“横财”,但是千万个元凤鸣呢?

    他们都有这样的“好运气”吗?

    《盲山》也一样,白雪梅是逃出来了,可是和白雪梅一样的春丽姐呢?

    她们不还是在大山里面吗?

    解救了一个白雪梅,不代表所有的白雪梅都能平安回家。

    所以,“二盲”的结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团圆”结局,恰恰相反,它用一个“小团圆”拖拉出来千万个“大分离”和“大悲剧”,这样的diàn ying才真正的让人胆寒,就好像一个人在流落大山,饥渴数天,好不容易逮着一只兔子,算是可以报餐一顿了,但是明天呢?

    “你这~~~~~宋总!什么时候来的啊!?”

    宋铮正在想心事的时候,李洋不知道什么时候蹦到了他的面前。

第九百六十九章() 
第九百六十九章

    宋铮只是和李扬简单的聊了几句,就让李扬继续工作了,他则找了把椅子,坐在李扬身后,看着那些出现在监视器里的画面。【。aiyoushenm】

    昏暗的光线,略带着摇晃的镜头,还有麻木的人脸,每一哥画面都像是狠狠地在敲击着人的心脏。

    如果说《盲井》还仅仅是撕开了人们心头的伤口,那么李扬现在拍的这个《盲山》,则是在撕开的伤口上,又洒了一把盐。

    李扬的“二盲”系列,宋铮上辈子都看过,今生还有幸出演了《盲井》,相比较来说,宋铮显然更加喜欢《盲井》,《盲山》虽然也是难得的佳作,但是这部diàn ying却没有带给他《盲井》那样的激动,只是充满了感官上的伤痛和遗憾。

    宋铮承认《盲山是一部好diàn ying》,但是,他并不喜欢,因为这个diàn ying在很多问题上欠缺了起码的考虑,特别是对于当今社会和国人而言,在国人的视角下,具有与西方人完全不同的审美观和兴奋点。

    《盲山》这样的diàn ying可以让西方观众赞赏,但是对于中国观众而言,这是一次额外的伤害与触痛。

    这部diàn ying讲了一个中国社会常见的故事类型,被拐骗的妇女,在异乡挣扎,反抗与生育,甚至落地发芽。

    但是《盲山》这个diàn ying挑选了一种更加极端的方式和内容,比如对于一个22岁的女大学生,与一个40多岁面貌丑陋的光棍农村人,这样的对比是在起点的不公平,这样的极端和特别确实容易使得观众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反感和悲伤。

    但是事实上,在现实的中国社会,一个个案,特别是这样类型的个案,真的无法完全表述其他的事实。

    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下,生育和繁衍后代是人生命历程的一个必然选择和过程,无论是谁,都似乎要将婚姻以及性生活与繁衍下一代相联系起来,这样“种”的繁衍和血缘的传承,在世界任何范围内都是一种常态,但是对于中国的农业社会,这样的常态显得有些特别和沉重。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拐卖妇女的合法性来源,而仅仅是其重要的原因,同时因为中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在性成为一种资源后,落后地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的自给自足的。

    在《盲山》这样一个diàn ying中,依然是在生育与繁衍后代的要求下,出现的买卖妇女,当然这次的“妇女”很特别,让人天然的心理压抑。

    可是这个主题想要告诉人们什么呢?

    中国存在这样的事实,并且很严重?

    宋铮并不这样看,他认为李扬这次是故意的将一种事实进行了艺术性的夸大,似乎是用力的撕了一道口子,渗出鲜血之后给观众去看。

    但是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至少是对于宋铮自己而言,在道德上是缺位的,就是说,他一辈子也不会遇上这样的事情,所以他只是在旁观一个和自己没关系,或者不知道和谁才有真实关系的人在受苦和磨难,而他所抒发的同情、气愤、伤心、反抗的暴力倾向等等,都是虚幻的,就是说,这个题材的特殊性在于,这样的事情并不必然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缺乏了一种大时代和大环境下的共鸣。

    另外,前世在看完这部diàn ying之后,宋铮有三个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一个大学生咋就这么容易被拐卖了,是不是有点儿太讽刺大学生的智商了,还是李扬觉得用大学生做代表,更具对这种事件的可憎性。

    不可思议在那个穷乡僻壤,也膜拜者“金钱至上”,他们只认钱,不认法。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公安机关去救人竟然还要看当地村长的脸色,到底还有没有法律的公平与尊严了?

    显然是没有的,而正是这些不可思议反应了现实社会的种种无奈,一种对当地老百姓只认钱理不认法理愚昧的无奈,一种对由物质贫困带来精神贫困恶性循环的无奈,一种对社会在救助和管理妇幼拐卖犯罪问题上,缺乏查处与力度的无奈。

    显然在整个片子里,那个远处有着郁郁松柏覆盖着的连绵不绝的雄伟山脉,村边有着潺潺溪水流淌着的铺满鹅卵石的山涧小溪的小山村,不在是人们脑海想象的美丽纯真的村落了,而更像是一座充满愚昧、暴力、欺骗的人间炼狱炉,而在这么一个险境,被拐卖的女子雪梅几经设法逃离,次次被抓回,并遭受毒打。

    雪梅的遭遇是所有被拐妇女都曾经历过的,是整个被拐卖妇女群体意识形态上的代表。

    李扬正是通过对雪梅这一个人物的塑造,来诠释被拐妇女的几种遭遇,一种是像雪梅这样,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逃离这个山村,遭受的心智磨练似乎并不比《肖申克的救赎》来的差。

    还有一种是像陈姐这样的,想要逃离的心已经死,漠然接生活现实的,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屈服终究战胜了挑战。

    像雪梅这样被拐卖的女子其实已经没有了一个正常公民的权利,她们只是一件物品,一件用钱买来的物品,一件只是用来生儿育女的物品,没有钱花,不能进城,面对的只有那一片苍茫的大山。

    既然是物品,能用钱买来,当然也能用钱来赎回,里面出现了好几个桥段都是关于这样的描述,在一次次的描述中,对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在一步步转变。

    第一次是当雪梅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被骗之后,向对方提出来要走的时候,黄家老爸提出只要把七千块钱给他们,就可以放她走,这时,宋铮倒是觉着黄家三口还有点儿原始的善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