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贵女成长记 >

第36部分

重生贵女成长记-第36部分

小说: 重生贵女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林氏手上动作顿了顿,“世子?世子正妻侧妃的位置都满了啊?柳娘进府就只能当个普通的妾室,连上玉蝶都不行。大哥怕是不愿的。”

    不耐地放下茶盏,“我还活着呢!柳娘的婚事自然是我们说了算。靠着世子,有王府撑腰,今年留京把握至少涨五成。”看徐林氏还不为所动,徐雴加了筹码,“留在京里,哥儿也能上个好点的学院。再者,今上无子,以后王爷登基,世子就是太子,等太子再登基,咱们也算国舅了。”

    “可是……”自己虽然更疼儿子一些,女儿也是自己的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

    “还什么可是可是的?一个小娘子而已,嫁出去就是外人了。依着柳娘那容貌,还不把世子爷迷得团团转?到时候你好好教教她你在娘家学的那些手段,得宠了也好多帮扶父兄。”此时屋里屋外都没什么人,徐雴提高嗓音吼道。

    成亲十来年,经历许多风风雨雨,徐林氏打心眼里觉得还是儿子更可靠些,犹豫着着道,“那我改日去探探陈尚书夫人的口风?”世子妃姓陈,工部陈尚书的嫡幼女。

    徐柳将身上的大氅裹了裹,眼里说不出的狠意,亏我躲着满府下人,就为了来给你们一个惊喜。结果你们却在那儿商量着卖女儿!小心地绕过仆人,徐柳回到自己院子,将黑灰的大氅往地上使劲一扔。

    在梳妆台边上抄抄写写的如意连忙停笔,“哎哟我的小娘子,这要是被人看到,又得说您了。”

    徐柳几步走到妆镜前,打磨得光滑的铜镜映出一张秀丽精致的小脸,“后院的那些妖精如今再豫州呢,谁能说到我头上!”

    如意将大氅拾起,抖下落雪挂起来,“是是是,府里如今就您一个小娘子呢。见到老爷了?老爷又给您带了什么新奇玩意?”徐雴为官不怎么样,对几个子女尚可,办个差都能给儿女带回几个泥人。对儿女也是不偏不倚的。

    以前如意这么说,徐柳铁定得意洋洋地展示自己新得的小玩意。这回如意却捅到马蜂窝了。

    “哼!再稀罕的玩意儿我也不稀罕了!你以前说的那些故事果然没错,这世上的爹娘,心都是偏的。”徐柳脑海中不断闪现那几句话。外人外人,难怪说得那么好听,想叫我去做妾给你儿子铺路?没门儿!

    如意低着头,“二娘子别气啦,老爷夫人之前让你选个王府做侧妃,实在是二爷的身份不够,做不得正妻,又怕您在寒门小户吃苦受罪。”

    徐柳咬牙,什么不得已?如今都要把我送出去当妾了!“话那么多,还不出去打水!我要歇下了!还有,那二十遍的女戒女则,明天拿给我。”

    “是是是,奴婢这就去给娘子打热水来!”如意快步退出,长吁一口气。作为徐柳的贴身丫鬟四年,她可不希望徐柳随随便便地给人当了妾室。妾室的丫鬟?如意摇摇头,快步向大厨房走去。

    舒舒服服地烫了脚,徐柳躺在床上,睡意一点都没有,脑海中浮现的都是那些正妻各种折腾小妾的画面。

    夜里,如意将几本还带着墨香的话本放在枕头下,想着明日里又能给二娘子讲新故事了。

    用凉水浸透的帕子往脸上一抹,徐楹顿时神清气爽,提了鞭子就往后面的小院去。不想此时小院子已经有了人。

    即便只看哥哥耍了几遍长枪,徐楹仍能看出此人枪法不错。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偏偏还能杀气腾腾。徐楹站在百米之外的地方,都还能感觉到阴寒的凉意和冷冽的气息。也许是今天太冷了。徐楹默默安慰自己。

    一个收势完美落下,仲君禹对徐楹微微颔首,拿着长枪便离开院子。徐楹拍拍心口,长长吐出一口气。仲君禹用纯白的棉布细细将长枪擦拭了一遍,无意间瞥了一眼窗外。院子里舞鞭的少女招招到位,姿势优美。

    辰正,徐楹几人坐在小客栈的大厅用餐。徐楹左右看了看。惹来华玄旻的嗤笑,“小徒弟,人家将军早走了!看不到咯。”

    “谁是你徒弟了!小女子不过是个打杂的。华佗传人,我可高攀不起。”徐楹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见这人就想一鞭子过去。

    仿佛知道自己惹人嫌,华玄旻只又提醒了一句多穿点衣服,就没再多说话。

    天气太冷,小镇上的人大多不愿意出门,一上午就接到几个急诊,还是朱老先生看的。华玄旻依旧是无所谓的样子,徐楹虽然多少有些失落,经年的修养,也不会让她把情绪摆在脸上。只是中午回客栈的时候步子迈的缓了。

    客栈里,意外地在客栈门口碰到早上就离开的仲君禹一行人,这些人手里个个都还提着不小的猎物。

    “哟,将军这是带着人打猎去了?”永远不要期待非工作状态的华大夫说出好听的话。

    “不是。”仲君禹领着拧了猎物的护卫进了店,徒留华大夫在门口吹着西北风。徐楹和几个丫头都捂着嘴,没有发出一丝笑声。华玄旻光看那几双弯弯的眼睛,就知道这几人心里指不定怎么偷笑。

    这时候还是紫竹出马,寻了个好说话的问出。原来他们本来打算直接赶往嘉峪关的。只是积雪封了路,赶过去太危险。打算看看情况,先清一条路出来再走。一行人愣了愣,这路要是堵上了,他们怎么走?

    华玄旻不得已,让岳小五打探了一下情况,结果除了回京的方向,其余各处的路都堵上了。吹了一下午的西北风后,华玄旻回客栈找到仲君禹。

    “将军,别来无恙啊?”华玄旻笑眯眯地打招呼。仲君禹略一点头,继续看手中的兵书。华玄旻又套近乎几次,仲君禹除了点头摇头,连个眼神都欠奉。华玄旻只得直接道,“将军还会在镇里歇息几天?”

    “两天之内。”仲君禹斩金截铁道,自己的属下自己清楚,两天时间足够二十人打听好情况,准备好工具,并开出一条能走的路。

    “到时候在下能否与将军同行?”心里一喜,华玄旻问道。天知道这个地方冷就算了,食物种类却不多。菜只有白菜萝卜,肉只有猪肉和鸡肉。最关键的是,肉菜天天少得不得了。

    放下手中的兵书,仲君禹认认真真地上上下下扫视了一番华玄旻。“可以,嘉峪关住三个月。”

    “什么意思?要我带着徒弟到你那嘉峪关住三个月?”华玄旻觉得自己脑袋不够用了,有这么拐大夫的吗?

    哪知仲君禹点了点头,确认了自己确实就这么说的。

    “阿楹可是你好友的妹妹!”华玄旻不敢说徐桓是仲君禹的好兄弟,怕仲君禹来一句,我九族之内就剩下我一个,没有兄弟。

    “这地方也不错。”仲君禹继续翻看兵书。军里缺医少药不是一两天了,能拐一个是一个。哪怕是个蒙古大夫,处理外伤总比新兵蛋子强吧!白干活谁愿意干。又翻了一页,更何况这人解毒解的不错。别以为自己说话少就消息不灵通了。

    “这嘉峪关物产丰富吧?”华玄旻不确定道。

    “当然!”这个仲君禹倒十分肯定。嘉峪关附近有与天相接的沙漠,也有清水河流,虽然物产总量算不上大,种类着实多,当然物产丰富。

    “好吧,你和你那路人马要负责好我们这几人的安全,还有我们每到一个镇地方要义诊三天……”华玄旻无奈接受,条件那是一个接一个的来。

    “一天。”仲君禹当然不是傻瓜。

    “一天?你开玩笑呢!”华玄旻嚷嚷道。

    抬头盯着华玄旻,“你可以在这儿继续等着。”

    好吧,完全的敌方市场,己方唯一的卖点是对对方有那么一丢丢用。华玄旻无奈地应下。没办法,自己这边能打能杀的满打满算四个。铲雪开路,小五大约能算一个?同人家的正规军出身的,拍马都赶不上。至于商队,估计等个一两月会有吧。

    稍晚,一行七人在小院子里开了个小会。主要内容一是通知两天后跟着仲君禹的队伍离开小镇,以及将会在嘉峪关留三个月;二是说说明后两天的安排。

    “继续义诊。”华玄旻如是说。结果遭到大家的强烈反对。诸如,镇上没人愿意这个天来看病、被西北风吹得头疼、这几天身子不舒服,千奇百怪的理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最后,协商了一下,义诊一天,最后一天出去打打猎,收拾行李。

    翌日,徐楹晚起了两刻钟,到小院的时候正巧遇上回屋的仲君禹。二人错过身两步,仲君禹突然道,“你的药膏很好用。谢谢”

    想了一圈,徐楹想到是之前送的桂枝膏,“啊?不客气。那个啊?其实桂枝熬水就行了。做成膏药只是方便罢了。”冻疮大多因太冷而行血不畅形成。桂枝活血,一小把桂枝熬水后,不是很烫的时候拿药汁来搓手,症状慢慢就能减轻至痊愈。

第54章 病人() 
卡着时间,陶四在仲君禹将长枪放回架子上时,捧着一堆文书来到仲君禹的房间。同行的是队长秦初。

    “主上,这些是这个月整理出来的情报。”陶四小心地将文书放在房间里唯一的案几上,跟秦初一同静默地站在一边。

    仲君禹一目十行地看过,从中间部分挑了几张自己感兴趣的着重看了几遍,就推过去,示意秦初再看看,自己的目光有意无意地看向窗外。秦初是自幼便跟在仲君禹身边的,按着军师培养的,这些情报自然是他先看过整理后再交给仲君禹的。放在最上面的,自然是重要的。

    抽出来的几张算不得多特别,只是江南那边今年生意场上的变动。秦初不是主要处理生意山的事,自然注意不到。倒是站在他下首的陶四见了,“咦”了一声。秦初遂把疑惑的目光投过去。

    陶四生得秀气,穿上长衫一股子书生气,在侍卫队最不受待见。偏偏做生意是一把好手,西北一带,说起陶爷那是个个都得称赞声“儒商、好人”。每年能拿得出大把的银子给军队用、又能得好名声,陶四这方面的眼力自然不会少。

    “江南到京城,这一路的镖局竟然整合成一家了!谁家出了这么多银子?”陶四瞠目,夺过几页纸从头到尾认认真真过了一遍。“这背后之人好手段!”

    不待另二人问过,陶四就开始解释。这商场如战场,消息同样排第一,其次是运输,而后才看各家的手段。整合了几家镖局,至少江南这一片随便跑,省时省力,不用担心劫镖不说,别人家有什么新货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最后,陶四的目光胶在南来北往那四个字上。

    “这家店背后是什么来路可清楚?”陶四问道。仲家主要在在西北活动,江南那块一般就知道些大大小小的新鲜消息罢了。特别是如今,陶四总觉得有谁在有意无意地侵蚀手中的产业。

    “属下怀疑有延宁伯府在后面插手。”秦初对上仲君禹的眼睛,立刻低头沉声道。江南那边生意场今年依旧压榨不断。唯一与去年相异的地方就是江南苏家插手了。而且插手的商户,受益方都与京城的南来北往有联系。比如一家染坊,如果不是有苏家人随时看着,差点被对手一把火连锅端了。那家染坊出的布料,如今只有一家店供货。京城,南来北往。

    而江南苏家,秦初因为兵器的原因跟苏家人打过不少交道,那就是一群只顾着怎么打好铁的粗犷汉子。哪儿会有心思弄那么个铺子。

    “主子,你的意思是让我们控制北边的货源,然后与南来北往合作?”听了半晌,陶四出声道。将军如今官职越来越高,加上仲家开国就得到的能蓄养私兵的恩旨,军费上的开支越来越大。想要重现仲家军的辉煌,银子是万万不能少的。

    仲君禹点点头,吩咐道,“十天内谈成,顺便查查那个华佗传人。”

    “属下领命。”秦初和陶四齐声应道。秦初起身离开时,目光扫过窗外。火红的身影还未停歇。

    这几天,紫音紫韵和紫兰紫竹几人混得熟悉了,分工明确了很多。紫音紫韵外出经验丰富,打点行装就是二人的事。紫竹到哪儿都能跟人打成一片,又是个爱现的,做事却仔细,一日三餐便交由紫竹负责。紫兰是几人里面唯一看书不头疼的,自然接过帮徐楹处理医案的工作。

    晨练后,紫竹照例到厨房给徐楹点餐。

    “米大哥!苗大哥!今天给你家主子蒸包子啊。”紫竹朗声道。米十,苗十一,仲君禹以及侍卫队的御用厨子。

    米十长得白白胖胖地,完全符合其姓氏和职业,只是很难想出那副身体在马上的样子。此时米十刚捏好一个包子,笑得跟个弥勒似地,“紫竹姑娘来啦?今天给你家主子点了些什么?”

    “紫薯小米粥,酸辣萝卜丝,凉拌鸡丝,再来两个大哥的拿手菜。我家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