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都督 >

第120部分

大明都督-第120部分

小说: 大明都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腿。

    而为了尽快收集物资,毛文龙拿出了后世招标采购的办法,派出人向滞留在铁山里的所有各地商贾以及坐地户发出采购邀请帖子,就在自己的小院子里,进行一次集体招标采购。

    一转眼又有接近半月没有回到这个小院了,走进来的时候,这里依旧洁净,进了堂屋依旧是纤尘不染,整个给人的感觉就让人神清气爽。

    问了下身后的王强:“你妹妹呢?”

    王强憨厚的回答:“分得了银子,找了几个姐妹去街上采购去了。”

    毛文龙就一笑,女孩子天性购物,有了钱不出去花了,简直就见了鬼了。

    吩咐跟在身后的两小:“准备烧水招待客人吧。”

    这里水还没烧开呢,院子外面已经有脚步声响,不一会院门口就出现了一群赶来的铁山商贾,为首的一个精干老头,毛文龙却是和他打过交道,竟然是铁山节制使李光道的管家。这采购的事情可和他无关,自己可没给他下通知啊。

    一见毛文龙,这个管家就尴尬的解释:“听说毛帅要采购些物资,我就不请自来,老家里有些产出,乡邻也有些货物寄存在这里准备发卖变现,所以就来问问毛帅所需。”

    其他商人就跟在他的后头连连恭维点头称是。

    毛文龙立刻明白了,感情这李光道还是个官商,看样子还是那些商贾的头。

    也是,毛文龙现在也算是官府采购,商贾们是心怀矛盾忐忑的。

    对于请柬上那海量的采购物资,大家当然眼热心动,但商贾卑微,深受汉家文化熏陶的朝鲜也不能免俗,万一这毛文龙给大家来个吃干抹净强买强卖,那大家可就连哭都找不到地方了,所有公推了这个节制使的管家来,也算是有个靠山把握。

    毛文龙却想,既然人家是来卖货的,要是能从他手中购买,更少了许多麻烦,交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渠道,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于是毛文龙欢喜的拱手:“某现在窘迫,正需要老先生帮衬,一会我将我需要的开列成单子给大家,如果老先生有的,必定以您的为先。”

    老管家就笑着回答:“承情,承情。”

    院子不大,人来的不少,转眼间就将小院子挤的满满当当,参军吕一学搬了一个桌子,拿了纸笔,就开始登记各位所携带的货物品种,林林总总的,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东西,这道让毛文龙省了许多的心。

    大家寒暄了一番之后,所有的商贾就都望向了老管家,老管家坐在不多的一个椅子上,讪讪的问到:“不知道这次毛帅采购多少,是暂时商借呢,还是现银给付。”

    这个得问清楚,在这年月,大明的军队所到之处,所需物资都要当地官府供应,但向毛文龙这样不是公派的,所采购的也都是赊欠,然后朝鲜人再拿着赊欠的单子去山东或者是辽东巡抚那里讨要。

    赊欠的价格虽然高,但讨要也非常难,中间奔波靡费不说,还要给足巡抚里的漂没,就是“损失回扣”。虽然卖出的加价甚高,但最终弄不好也弄成亏本,这得事先说明白了。

    毛文龙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关窍。

    自己也想赊欠让朝廷还,但是不成啊,现在的自己,原先的靠山王化贞倒了,划归登莱巡抚府管辖,一个是登莱巡抚不愿意接手,还有一个,随着关宁战役的结束,陶浪先也将被东林污蔑下狱,现在自己就是一个没娘的孩子,即便赊欠了,也没人认这笔帐。

    还有一个,如果赊欠,就不可能顺利的购买到自己所需的物资,这是不能拖的。

    好在毛文龙这次有足额的缴获,所以也就底气十足。

    “诸位也知道,这次本帅去了趟辽东,反攻了一下建奴,达到了牵制后金的战略目的之外,也算发了一笔小财,呵呵,呵呵了。”

    大家就眼睛一亮,毛文龙去辽东的目的大家都心知肚明,高喊着牵制后金,杀奴报国口号,但就凭明军那尿性,抢掠发财才是他们的根本目的,看来这个毛文龙还算厚道,他说发笔小财,看那得意洋洋的脸就知道,肯定少不了。

    然后毛文龙就对王强吩咐:“将银子抬进来,给大家交个底。”

第225章 龌鹾的交易() 
十万两银子抬进来,堆在了院子中间,那白花花的闪光,立刻晃花了所有人的眼睛。

    说实话,十万银子在大明内地的商贾富户手中,其实不算什么的。大明从穷人出身的洪武爷开始,就执行的是穷国富民政策,当然,现在指的这民不是百姓,而是士绅豪强地主商贾,其中有确切历史记载的就是,北京城门边上的一个杂货铺的身家就有十万两,可见大明“民间”之富。

    但朝鲜不同,弹丸小国,深受汉家文化熏陶,将汉人内斗的精髓学了一个十足十,屁大的地方,什么三国,战国,什么夺嫡篡位,藩镇造反等等,反正中原上演过的戏码,他们全部学了个足。

    上下几千年,一直被中原王朝欺负,现在南面一直被日本欺负,北面又被大金欺负,整个就是一个受气的命。而小国寡民,还只能忍耐大国的欺凌,就比如后世,毛文龙驻扎在皮岛,也不是白驻扎的,朝鲜是要每年供应毛文龙物资军饷的,据说朝鲜为了支援皮岛的花费,占了该国一年支出的三分之一,并且朝鲜政府对平安道和黄海道的居民征收的“毛米”一直持续到19世纪。所以可谓是民穷财尽,即便是这些所谓的巨商大贾,也从来没一次性见到这么多的银子。

    “银子就在这里,十万两,如果不够,我还有,就看大家手中的货物多少,就看大家的价钱是否公道。”毛文龙得意洋洋的说,有钱就是爷,我有钱,就看你们的表现了,可别惹我不高兴噢。要是我不高兴了,我是会拒绝收购的哟,亲。

    有钱好说话,大家立刻拿过吕一学开列的单子,浏览上面是不是有自己对口的。

    争争吵吵之后,大家开始上报自己的货物品质以及价格,当时大家为了挣得这份份额,真的是踊跃无比,各种报价在袖子里是你来我往,十指翻飞,就好像大家的袖子里,钻进了无数老鼠。

    因为是现银,不但没有因为毛文龙巨大的采购而抬高价格,反倒被他们自动的拉低了价格,这让毛文龙感慨,只要集团采购采购者不玩猫腻,是绝对能采购到低廉实惠的商品的,至于为什么后来的集体采购反倒价格高昂的不忍触睹,大家都是知道的。

    价格谈妥,当场交割银两,双方皆大欢喜,送走了其他人等,毛文龙特意挽留下了李光道的管家。

    这次李光道的管家拿了大头,真的是赚了几年没有赚过的利润,心情是无比舒爽的,见毛文龙挽留自己,当然知道毛文龙这是有事情还要求自己做,毕竟自己代表的可是节制使大人啊。

    两个人回到了屋子里,两小送上茶点,毛文龙与管家客气一番之后,毛文龙先开言:“这次得了节制使大人帮助,本帅在皮岛站住了脚跟,但皮岛不能生产粮食,以后指望过海去山东天津运输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在粮食供应上,我还准备委托给您家采买,到时候老管家还要辛苦一二啊。”

    老管家一听,当时幸福的差点晕过去,这是毛文龙在将皮岛粮食供给这巨大的一块蛋糕切给自己啦,如此一年下来,那就是海量的进账啊。

    晕乎了一阵之后,还是清醒过来,毛文龙抛出如此大的一块给自己,绝对是有他的目的的,大明的文人说话都爱说最后的那个但是,只要一说但是,绝对就没有什么好事。

    “毛帅,现在你我一家,也不要客气,你就说但是吧,但是是什么?”

    毛文龙就很高兴这位的知情达趣,于是就郑重的:“但是,我还要请您转告节制使大人,请他帮助我办点事情,当然,这其中若有利润,也是有您一家好处的。”

    一听不是白干,老管家就拍着胸脯答应:“小事我便可以做主,大事也可商量,您继续但是吧。”

    毛文龙就一笑:“第一,未来辽东有难民过来,请节制使就拦截在铁山,不要让他们过去定州,然后将他们引导到我的皮岛上去,可好?”

    这事情立刻让老管家高兴轻松不少。

    现在朝鲜北部最头疼的就是这些逃亡过来的难民,实在是太多了,就比如定州,最多的时候,汉人难民占据到定州人口的八成,大家都不知道这是朝鲜啊,还是大明了。没办法,大家不止一次的施行驱赶难民的动作,但也是不能治本的。

    这下好了,毛文龙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正是求之不得的呢。

    “还有吗?”

    “还有就是我看我的皮岛和东南炭岛之间有一处港湾,可停大船,能避风浪,所以我将开辟成港,接纳东来的大明商船停靠,在那里收取一点点军事捐助,到时候如果在这里有上岸的货物,还请节制使大人给予方便。”

    管家就一皱眉。

    现在大明施行海禁,严打海上贸易,也通知了朝鲜给予配合执行,毛文龙这么做,就是要大张旗鼓的走私啊,这个责任可不小,万一大明责难,自己家可吃不了兜不起啊。

    毛文龙看出了老管家的心思,就宽慰他道:“老管家放心,我将以筹措军饷,抚养流民的名义向我们的皇上恳求适度开海的。”

    “这事情能成吗?”

    “能成。”毛文龙就肯定的回答了他。

    老管家就一拍大腿:“既然能成,那我们就配合你,只是这上岸还是需要缴纳有些税收的。”

    毛文龙就道:“那是当然,但为了吸引更多的船只在这里停留,为恳请节制使大人将正税率调低一些,嗯——就从原先的十五税,调到五税吧。”

    老管家一听,当时炸毛了,十五稅自己家还落不了多少呢,这突然落到五税,这不是拿我们家的钱,买你家的方便吗,于是当时就坚决拒绝:“此议不可,王庭有法度在,我们岂敢变更?如果税收减少,这是要掉丢官的事情啊,我等绝对不敢为。”

    毛文龙当时就是一阵腹诽,谁不知道你是怕你家收入减少没有了油水?但毛文龙也懒得和他解释降税不一定少得税的科学,于是就笑着道:“老管家不要着急,我只要您家大人答应,戒严全铁山管辖的沿海,只放开一个我们皮岛和铁山大陆的一条通道,那就是铁山原和我皮岛最近的那个角,现在我已经给那个地方取名叫起凤里,这个非常吉利的名字,那么您就在那里设立税官,按照这个数目收,如果您认为您没办法向上面交代,您也可以这样,将这个上岸口岸的税收包给我们,你不要管我能收多少税,我都足额按照往年的数目给您。”

    听到这样的条件,老管家立刻想到,这里一定有什么猫腻,于是就将茶碗端起来,借着挡住脸,眼睛却乱转想着这里到底有什么猫腻。

    看看老管家犹豫的样子,毛文龙干脆投出一个大的:“我按照两年的数目给如何?”

    老管家就一个晃悠,差点一碗茶水全灌到鼻子里去。

    各地上缴王庭的税赋是有定额的,完成了,就是一个上佳的考评,多余的就都可以截留地方使用,而毛文龙将多给一倍的银子,那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落尽自己东家的腰包,这绝对是一笔大数字啊。

    不行,这里绝对有猫腻,既然如此,自己必须敲竹杠。

    于是老管家就一脸扭曲的,也不知道是痛苦的还是高兴的咋舌:“封锁其他地方,需要镇营将的官军——”

    “我每年出两万两银子补贴他。”

    猫腻,绝对有巨大的猫腻,竹杠啊——

    “百官也需要笼络——”

    “我给您节制使府捐助两万两。”

    猫腻,太大的猫腻,这竹杠啊——

    不好,他看到毛文龙已经手握刀柄了,猫腻就猫腻吧,可别把这个原先的兵痞,现在的财神爷惹毛了。“既然如此,我就尽力向我家老爷进言吧。”然后就拿眼睛死死的盯住毛文龙。

    毛文龙的手从刀柄上收了回来,转眼间手中就多了个布包:“十两黄金,还请老管家买双鞋穿。”

    十两黄金买一双鞋?能买一个鞋铺了,当时老管家就笑的见牙不见眼了。

第226章 大搬运() 
敲定口岸的事情,毛文龙是有着打算的,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恳请天启为自己开海禁,这是必须的,当时也是行得通的了,但在充实了毛文龙的军饷的同时,因为只顾着收税了,却放任那些南方豪族贩运过来的物资,通过皮岛登岸朝鲜,转而被贩运给了后金资敌,结果就出现后世大家诟病毛文龙资敌大帽子了。要说毛文龙资敌,那可真的冤枉他,当时毛文龙穷的时不时就得带着他的一群叫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