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都督 >

第146部分

大明都督-第146部分

小说: 大明都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要给自己寻找好的宅院。这是根本。

    于是,这些家伙就立刻冲进各个管辖的村镇,开始给自己寻找好的房子。

    只是可惜,这皮岛不过是刚刚开发,即便有些房子,也是原先住民的,但也不过是低矮破旧,哪里有内地那样的豪宅美院?这些房子院子根本就不入这些人的法眼。

    既然没有好房子,那就盖好房子吗,按照规矩,他们开始强征徭役,不单不给工钱,还要百姓自带米粮,就这短短的三日,就弄的是乌烟瘴气民怨沸腾。

    百姓已经习惯了现在官府不征召徭役,习惯了被雇佣赚钱粮,结果突然冲出一帮恶吏来倒行逆施,当然也就引起了反抗,于是各地百姓要打要杀,而原先管理这里的乡长村长里正更是火上浇油。双方矛盾迅速升温,这下事情就更糟糕了,于是,有个不开眼的家伙横行乡里惯了,对待百姓更是穷凶极恶,于是,杀了一个百姓。

    这下子算是彻底的捅了马蜂窝,百姓开始驱赶那些酷吏恶奴。

    毛学礼看看事态差不多了,于是就出马,将这些酷吏恶奴一起抓了,今日带上来,要求大帅办理。

    毛文龙就黑着脸转头对监军王大用道:“监军大人,你是如何管教你带来的人的?”

    被一顿暴揍已经没了嚣张气焰的王大用现在已经明白了,在别处,监军就是太上皇,在自己这里,监军就得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牌位本份,要不这家伙真的不给半分面子,这时候再听这一问,当时再是书呆子,再傻也明白毛文龙问的目的——御下不严,纵容行凶,杀伤百姓,这些罪名第一个就要扣在自己的脑袋上。

    这些罪明可不是闹着玩的,每一个扣严实了,都是丢官罢职,严重点都是掉脑袋的大罪,尤其这次还激起了民变,这个绝对是掉脑袋的事情,这个锅必须甩。于是立刻艰难的挪出来,理直气壮的道:“这些人随着我来的不假,但我已经将他们交割给了大人,这些人就是你的了,和我无关。”

    此话一出,坐在一旁监督观察的王洪亮和冯世宝就不屑的摇头:“那些人也不知道给了你多少好处,才能跟着你来抢军功捞前程来的,结果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按照律法,一个激起民变的大罪,那都是要杀头掉脑袋的,在这个需要你出头保一保他们的时候,你却如此轻飘飘的甩锅,这文官啊,他们的人品已经没了下线啦。”

    毛文龙冷哼一声:“既然如此,那我就将按照律法行事了。”

    王大用想了一下,还是小声抗辩:“你一个御下不严也逃不了干系。我作为监军,有监督你的职责,如此,我将拜折子参你御下不严之罪。”

    毛文龙哈的一声:“当然,为此,我将自罚我十板子,然后上折子请罪,但你举荐不明的责任也是难逃,到时候我也会上折子参你。”

    得,这事情是彻底的让王大用逃不了干系了。如果两个人互相弹劾的折子上去,立刻就会在朝野引起轩然大波,到时候就有好戏看啦。

    见毛文龙寸步不让,王大用再次问道:“你准备将这些人如何处置?”

    毛文龙阴森森的道:“我将全部杀了他们,以正法典,给百姓一个交代。”

    王大用就一哆嗦,当时抗辩道:“他们罪不至死,你这是乱用杀伐,你是酷吏,暴徒。”

    毛文龙冷然道:“乱世用重典,这里是战乱前沿,当行。”

    “你——”王大用用手指着毛文龙实在是说不出话来了。

    毛文龙也不理他,对着毛学礼大声的问道:“可将那帮浑蛋押来?”

    “押来了。”

    “可有口供证人证据?”

    “齐备。”

    “来人,将这些浑蛋押在衙前,当着百姓的面,一个不留,砍啦。”

第274章 纷纷上书() 
对于毛文龙当机立断行霹雳手段,直接将监军王大用的三十多随员,打狗都不看主人的直接砍了脑袋的处断,王洪亮和冯世宝再次互相看了一眼,眼中已经充满了欣慰。刚来时候,毛文龙亲自下厨请自己等吃饭,那是拉拢,那是人情。酒宴上攻击熊廷弼,那也可以说是为国,也可以说是报当初林畔不救之仇。但这次直接对上楚党派来的监军,而且还是毫不留情的直接对阵,这就说明了他们两个人最想要的答案——毛文龙在表明态度,表明他绝对不会加入楚党。

    先有对楚党中坚熊廷弼落井下石,再有和楚党监军直接对抗,这样一来,他算是彻底的将楚党得罪干净,他想加入楚党,楚党也绝对不会再要他了。

    加入齐党宣党还有北党吗?他是想也别想了,因为这几个党为了在朝堂生存对抗势力熏天的东林党,他们几个小党已经穿了一条裤子抱团取暖了,毛文龙是楚党死敌,当然也就成了其他小党的死敌,他们一定会一起攻击毛文龙。

    加入东林党吗?

    毛文龙想都别想。

    东林党在政治上有洁癖,非南方士子不党,非共同理念不党,非东林书院出身不党。

    毛文龙,一个武夫,怎么能入得东林法眼,虽然出身江南,但已经过继给了辽东鞍山的叔父,这一点就不行了。

    那么毛文龙该怎么办?那他只有忠于皇上,而皇上的代言人是谁?现在正在冉冉升起的魏公公,也就是厂卫一脉,如此推断,毛文龙,已经是自己的党员,自己组织里的人啊。

    既然是自己的人,那还等什么,刚刚这个总兵和监军不和的详情,当然要上报给魏公公,当然要上报给皇上啊。魏公公听了自己拉了一个强力的党员入伙,不知道该多高兴呢。

    而皇上也最恨的就是官员结党,也最担心的是毛文龙参合到党争里去,如此正可让万岁安心啊,这份报告上去,也不知道皇上得多么的高兴呢,到时候皇上高兴了,魏公公就高兴了,魏公公高兴了,一个办事得力的考评就有了,那么自己两个人的前程就有了。

    想当初自己两个来,是带着被发配来的心思来的,想着混些时候,然后想办法再回去,现在看来,还回去干什么?继续做冷板凳吗?不回去啦,咱们就在这里耗下去啦,跟着毛文龙有前途啊。

    也不亏他们两个人这么想,按照现在朝局形势,党争已经如火如荼,即便叶向高再压制,也是压制不来的。

    在党争里,非彼既此,没有骑墙中间派,而现在最惨的就是骑墙派,那是所有党徒必须打倒的,所以,还是按照惯例,毛文龙必须要加入一个,所以才有了这个论断。这个论断没毛病。

    一片刀光闪动,三十几颗人头落地,换来的是毛文龙和监军彻底的决裂,换来的是围观百姓忘我的欢呼,换来的是百姓对毛文龙,对复辽军更加的拥戴,换来的是百姓对东江镇更大的安心。

    这三十几个人头,值。

    晚上的时候,毛文龙直接撤了分配给王大用的两个仆人老兵。这两个老兵早就看不惯这个浑蛋了,于是直接卷了铺盖走人,连个招呼都没打。

    王大用的帮闲和随员也分派遣到各地去了,结果王大用就成了孤家寡人,这个书呆子平时都是锦衣玉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时候自己干过活?结果连顿饭都不会做,想要现在去雇请一两个仆妇丫鬟,但天都黑了,上哪里雇请去?结果这个家伙就挨饿了一夜。

    看着清锅冷灶,看着冰冷的床铺火炕,忍受着屁股的疼痛,王大用不由得悲从中来,本来想做个太上皇,现在等同于阶下囚,越想心中越气,当时怒火中烧,就在自己的房间里,愤怒的写折子告毛文龙的状,满纸是怨毒戾气,简直就是一个愤青。

    给楚党中央书记写信,信中哀哀哭诉毛文龙如何欺凌压迫,自己的日子如何艰难,恳请组织调回自己,这里实在是没法呆了。

    一个炭火盆将机要书房烘托的很暖和,两个小菜加上一碗白米饭,吃的相当惬意,两小还特意给弄了一小壶酒,喝了更加让人精神,于是毛文龙在自己的机要书房里,也在奋笔写折子,在向皇上报告现在东江镇的实际情况,捎带脚的,不留痕迹的也告了王大用一状,只是说一切都在蒸蒸日上,但监军带来安插各地的官员,却带坏了东江镇良好的政治风气,产生了政治流毒,还激起东江镇难民的动乱。不过还好,臣行了霹雳手段,压下了动乱,维护了东江镇的安稳,同时也将事态尽量的平和下去,给身处辽东正在观望的百姓,还有那些当初投降后金的明将明军一个安心,以此以后,估计会有大批当初无奈投降的明将明军反正云云。

    整篇奏折充满了阳光正能量,没有抱怨,没有颓废的意思。这样的报告才会博得皇帝的欢喜。

    厂卫驻地,到晚上的时候,几个雇请的仆人端了饭菜上来,四菜一汤,有鱼有肉,竟然还有一壶酒,两个人合请的管家还特意说明:“咱们东江镇官员没有额外使费,想要吃什么,喝什么,都要自己掏腰包,大帅这么做了,其他人也就理所当然的这么做。但大帅说了,您二位虽然不归东江镇管,京师里自然有份俸禄,但既然来了东江镇,也就成了东江镇一员,按照五品职衔给与俸禄,按照两个办事处的标准,给予拨付办公使费。

    当时,对于毛文龙的好心,两个人也就淡然一笑,因为东江镇贫困比其他军镇更甚,说是给一份额外的军饷,那就是扯淡,估计大家一年都看不到的。

    结果管家直接将一大包银子放在了桌子上:“咱们东江镇不欠军饷,虽然不许将士贪墨,但给发战时双饷,为了照顾二位在外需要使费,所以提前一年预支给您,这里是二位的饷银,一共是三百九十二两,请二位查收。”然后又拿出一包:“这是二位的办公使费,每人一百两,合计二百两,其他您二位带来的兄弟,按照等级不同,也领取了相应的军饷使费。”

    对于这样的状况,当时两人大惊:“东江镇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这个老管家就傲然道:“大帅说了,只要二位爷问,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隐瞒,虽然朝廷一再克扣我们的银子,我们东江镇有来钱的道道,那就是去辽东建奴那里去抢,虽然我们的银子上,都带着我们将士的血,但我们花着托底,花着骄傲。”

    两个人就坐在饭桌前,呆呆的看着桌子上的银子,突然有了一种陌生的感觉。

    好久之后,王洪亮发出了一声感慨:“我在京师,做为人见人怕的锦衣卫,没少了使唤银子,但今日我却对这笔银子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花着坦然。”冯世宝接口道。

    “对,就是这种感觉。”王洪亮一拳砸在桌子上:“但我还感觉我花着不安心,因为这上面有东江镇兄弟们的血啊。”

    “那我们就掏出良心,为东江镇做点什么啊。”

    “我们如实将东江镇的情况报上去,这就是我们的良心,这就是我们为东江镇做的最好的。”

    于是王洪亮和冯世宝也不吃饭立刻奋笔疾书,向魏公公,向皇上报告这些时日毛文龙的所作所为,虽然按照厂卫公文的要求,写报告是不许带上个人的评断和感情的,事情就是直来直去,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但这两个人也算是写报告老手,在不经意间,就将自己的偏好感官带入里面,就比如,毛文龙的跋扈就写成了果断,毛文龙的很辣就是为维稳而行霹雳手段,就比如和监军不和,就成了一心不党,独独忠心皇上,等等等等。

第275章 天启的苦恼() 
王洪亮和冯世宝王大用和毛文龙的密报送达北京的时候,天启又一次为辽东经略的事情挠头了。

    张鹤鸣顶着太子太保的头衔带着天启皇帝赐予的尚方剑,从北京出发踏上了前往山海关的短程旅途。

    说是旅游是有原因道理的,从北京到山海关,全程六百里,中间驿站官道完备,驿马一日就可到达,大军行进也不过最多需要十日,但就是这段短程旅途,却被张鹤鸣硬生生的走成了十七天的“漫漫长路”。

    之所以是这样,就是因为张鹤鸣揽下这辽东经略,根本就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不得已,所以他是抱着混日子,能拖就拖的心态上任的。

    张鹤鸣到了山海关后,天天收到的都是坏消息,一个比一个坏,上午说后金准备下午进攻山海关,下午说后金准备明天进攻山海关,第二天说后金准备次日进攻山海关,张鹤鸣每天的日子就是提心吊胆风声鹤唳,他知道自己错了:待在庙堂不一定会死,但待在辽东一定会死。要么城破被砍死,要么被吓死。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现在他为自己当初只是想不被王化贞拖累而想的这个主意后悔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