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都督 >

第192部分

大明都督-第192部分

小说: 大明都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文龙就得意的炫耀着他后世学过来的经济经验:“现在整个旅顺已经彻底的打废了,若想将它重建,再现往日的辉煌,市场不流通起来,不能安居乐业是绝对不行的,然而全靠官府的赈济和包办,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现在我们整个官府的运作,全部的精力都应该用作战中,而医治战争创伤还是需要依靠这些商人和百姓的。

    但是怎么样能够让商人们将我们急需的物资运进来,怎么让百姓能够买得起物资盘活市场,那就需要一个资金的拉动,而这笔资金百姓已经没有了,那么就需要官府投入。就比如,只要投入到市场一两银子,百姓就会拿着这一两银子去买米,粮商就可以赚两钱银子。

    粮商们需要用这两钱银子的利润,最少安排一批伙计,他要给他们工钱,还要雇请一批装运工,他还需要给他们工钱,这样就带动了一批人的就业。而这批人有了职业,手中就有了工钱,然后他们又可以拿着这笔工钱,去买上一身衣衫。钱就在卖衣衫的商人中又在这里转了一笔,而卖衣衫的还需要运进布料,裁剪服装,这样又可以雇一批人做工。我这么说吧,我投入一两银子进入市场,其实他可以带动起来最少是四两银子的运作,这样一来,这一两银子最少可以让几个人有工作,这就是市场拉动的效应,而商人们有了利润,就会拼尽全力从外边采购进各种物资,这样市场就会火起来,慢慢的就走入了良性循环,诸位可懂了吗?”

    三个人就一起晃脑袋,真的不懂。

    毛文龙就笑了,心中暗道:“这是后事美国大萧条时候才想出来的办法,这和自己在皮岛实行的,前面挖坑后面埋有异曲同工之效,你们当然不懂。”

    “你们当然不懂,但没有关系,只要我懂就行了,只要你们严格的按照我的办法去执行就行了。”毛文龙就得意的下了定论:“所以,我的原则是坚决不养闲人,坚决的不免费赈济,坚决不培养百姓的依赖和堕落心态,但是,我用什么办法将我的银子名正言顺的发到百姓的手中,而又不违背我的原则呢?那么好吧,我就用为我们和建奴厮杀的百姓以抚恤吧,其实一万五千百姓的战死,我感觉还不够,如果能再多一些就更好了。”

    这个比较难,然后毛文龙就痛苦的想了一下:“对了,给那些明军的将士补发军饷,给那些原先的官吏,补发薪俸,这样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在不进行赈济的情况下,将银子发到百姓的手中,不但买来了我们的好名声,同时又让银子在市场上开始流动起来,那么诸位想一想,就在三五天之后,有利润的商人就会红着眼睛,将所有我们需要的物资运进来,那我们还抄的什么物资紧缺的心呢?难道我很闲吗?”

    于是三个人就目瞪口呆,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可是我们缴获的银子有限,如果按照你这样发放,我们就不能兑现我们的承诺。”

    是的,现在虽然缴获了十几万两银子,但是这次抚恤需要最少四十五万银子来说,根本就不够,更别说毛文龙还要给这个补发工资,给那个补发欠饷。

    毛文龙就大度的说道:“我们可以将这笔抚恤分阶段发放,在一年内发放完毕,”

    “可是那我们也缺的太多啦。”

    “我的兄弟们,只要第一批银子流入到市场,市场就活了,有经营就要上税,哦对了,按照咱们大明的规矩,商人是不上税的,那么好吧,我们就叫做重建军捐,按照营业额的四分计算吧,到时候我们不就有了银子了吗?”

    “商人不纳税,这的确是大明的国法,但各种捐输却是层出不穷,但是只收四分,的确是太少了,如果将这个作为定例公布出去,那些商人们会乐疯了的,但是我们的收入却是杯水车薪,根本就达不到我的未来的目的。”朱全不解的说道:“请将捐输定在一成吧,这样商人们依旧会感念大人的恩德的。”

    毛文龙立刻坚定的否定了他的说法:“捐输过重,那些商人势必将这一笔钱加到物质的价格上去,如此变相的转嫁到百姓的身上,对整个商业的流通不利,所以我坚持只取四分。”

    “但是最终我们会收不到那么多钱的。”朱全辩驳道。

第362章 复活() 
对于税收回笼资金的理念,毛文龙就奸笑着道:“我来给你说一说吧,咱们还是拿一个人一两银子去购买粮食算,在粮商卖出了一两银子的时候,我们收他四分,而这一两银子扣除利润二分,八钱银子再去进货,我们再收四分,而六钱银子拿去购买衣服,那么我们再收四分,而五钱银子拿去购买布匹,我们再收他四分,而——如此,我告诉大家,只要我们层层堵住偷漏税款的现象,最终我们会收回来四钱银子,而这四钱银子再投入市场,在经过一番运作,我们再收回一钱五,如此多次运转,其实,我们每放出一两银子,通过这看是不多的税收,最终我们将收回六钱银子,而百姓还没有怨言这个计算方式大家可以去求证一下商业会计,不要喷奔叔)”

    毛文龙絮絮叨叨的说,朱全就掰着手指头仔细的计算,最终他虽然没弄懂其中的原因在哪里,但它的确算出了这样的结果,真的对毛文龙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于是毛文龙就下令,立刻登记所有在这次暴动中战死战伤的百姓,发给他们凭证,先发给他们每人二两银子的抚恤,然后每一个月,他们可以凭借这个凭证,到旅顺的官府领取二两银子,直到领满足额为准。

    这样一来,市场不但立刻活了起来,而且不断的发放银子,还让原先大明官府已经彻底崩溃的信誉,被毛文龙重新竖立起来,最少在东江镇是这样的。

    百姓们对官府充满了信心。有了信心,也就干劲十足,城市在快速的复苏,百姓的心态也开始稳定,一切都开始向好的一面发展。

    让永涛的粮店开业,立刻轰动了整个旅顺,他的开业不但说明这个残破的城市已经起死回生,最主要的是,公道的价格,让市民看到了复辽军遵循的秩序。

    带头作用是巨大的,在让永涛的粮店刚刚开张之后,张姓粮商就回了城,讪讪的找到了朱明将军。

    对于这个人,朱明充满了厌恶,朱明忙的前脚不沾后脚,哪里有闲心搭理他,结果这个张姓粮商就腆着脸屁颠屁颠的跟在朱明的后面连连道:“都是街坊邻居的,当初是小的没有见识眼光,没有看出咱们大明能获取胜利,才做了那糊涂事情。”然后就将怀里原先朱明家的房契递上来:“这是将军的房契,现在物归原主。”

    朱明就边走边道:“房子我换了你的粮食,一手钱一手货我们两清,现在你拿来房契还我,我可没有粮食还你,所以这座宅子还是你的,这叫公平。”

    张姓粮商就立刻变得大度起来:“将军说哪里话,当时我拿出了一千石的粮食,也就值个两三千两银子,您的房子可是价值万两的,我哪里有那黑心,所以,当时我记得我们是约定,您拿这个宅子做的抵押,战后恢复了,您还是按照正常价格还我的。”

    朱明就故意含糊的问到:“我们当时是那么说的吗?”

    “是是是,绝对的是。”

    “既然这样——”

    毛文龙就接口道:“既然这样,那将军就收回房契,至于那一千石粮食,可是您给了暴动的百姓吃喝了,算是公家花费,现在就从我们的公库里面出了。”然后对着这个家伙道:“您是现在要银子呢,还是要粮食?”

    张姓粮商立刻连连冲着毛文龙点头哈腰:“当然我要粮食,我是粮商,我要开业,没有货物怎么能成?”然后表功的对毛文龙道:“不瞒毛帅说,当初我请求朱明将军将我一家坠出城区,其实也不是避难,我是为这城里百姓凑集粮食去了,这不,在我辛辛苦苦的努力下,十船粮食已经进了旅顺码头,不信您去看看。”

    听到这个,毛文龙不得不佩服这个粮商的精明快速,至于他真正运进这么多的粮食是为了后金取胜战后赚一笔,还是为了大明坚持住赚一笔的内心,那就没必要去较真了,有些包容,才能将事情做的更好。

    “不过咱们可说明白了。”毛文龙对这个张姓粮商郑重的道:“粮食不得参杂使假,价格绝对不能高于二两。”

    张姓粮商立刻梗起了脖子准备争辩,结果毛文龙立刻手握住了刀柄,双眼冒着杀气道:“这是规定,如果有谁敢于破坏我的规定,我的刀子就是王法,在这个战乱时期,杀他几百上千人,我还是下得去手的。”

    这个张姓粮商立刻感觉后脖子发冷,看一看毛文龙那坚定的,带着煞气的眼睛,最终还是认了规矩:“小的也想做个良民,做个义商,那么就这么办吧。”

    第一个原先城内的富户,悄悄的挖出了埋在地下的银子,拿着他来到了粮店,购买了第一袋子粮食之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苦难总算是过去了,一切都将重新开始了。

    赵刚没有上报自己杀了一个建奴大官的战功,他根本不知道他杀了牛录额真在这个城市收复战中的巨大作用,而他是个诚实的人,他认为自己没有割取那个建奴的人头,就等于口说无凭,还是老老实实的过日子当顺民吧。

    城市光复了,第一个就是招募工人,他的一家立刻就报了名,自己身强力壮,当然是去干那个需要力气的清理废墟的活计,一日可赚十斤粮食。小弟身单力薄,但官府也安排他去搬运砖头,这样也能赚上五斤粮食。

    老娘也没闲着,被雇请清理废墟里的杂物,也有五斤粮食的收入。

    官军老爷也不像原先的官军那样如虎狼般的压榨,而是干多干少随你的能力,没有人真正的监督你,但百姓都是淳朴的,你对他一分好,他便还你十分心,大家都尽力的多做。早日恢复了这个城市,大家也是早日有个家不是。

    当晚上收工的时候,官府没有食言,他们真的按照规定分发了足额的粮食,扛着一家今日赚来的二十斤粮食回到了自己蜗居的窝棚,小弟捡来柴火,老娘架上了瓦罐,红红的堂火,映衬着三张风霜的脸,那脸上出现了久违的满足的笑容,今日,可以吃上一顿久违的饱饭了。

    一家又一家的灶火点起来了,一个又一个小日子恢复了,大家见面,不再是凄苦的长叹一声就走开,而是要大声的问一句:“吃了吗您。”

    回答的也底气十足:“吃啦。”

    吃了,还吃的饱,这就是日子,日子就这样开始并过下去。

第363章 援军() 
占领了旅顺就要去治理,大的方向毛文龙都做了,但细节决定成败,可是毛文龙现在看到这个朱明,的确是不成气候,他根本就没有治理一个城市,管理一个城市的经验和能力,不过现在自己也没有这个闲心,因为现在自己心急如焚的是黄古堡的救援进展。

    现在毛文龙左右为难,一面是急需安定的旅顺,还有他周边依旧被建奴占据的小的村镇堡垒,这都需要进行攻占围剿,现在毛文龙感觉,当初自己的规划有点不自量力,因为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占据这么大的地方,造成了顾此失彼。

    看来这饭还要一口一口的吃。

    但现在说什么也已经晚了,现在自己必须面对两个烂摊子,一个是旅顺的安定,一个是黄古堡的救援。

    “现在长山岛那里的状况怎么样?”毛文龙站在大堂上,焦急的询问着往来的联系巡哨。

    一个报信的就恭敬的回答:“长山岛单游击那里已经稳定了下来,我们的一个营驻扎在那里,起到了绝对震慑对岸敌人的作用,对岸皮口的建奴已经摆出了防守的架势,没有一点进攻的迹象。”

    “如果我将第十营调出来,单游击能够保住长山岛不再丢失吗?”现在自己的兵力捉襟见肘,兵力不足,已经严重的显现出来。

    许杰皱眉沉思了一阵之后,默默的计算了一下:“单游击现在他手中还有一千多兄弟,我们给他补足了武器,更给他运送了充足的粮食,由于有上一次的战斗胜利,他们应该有了很高的士气,同时再加上我们的抚恤政策,会坚定他们拼死的决心,而我们在黄古堡,还有南关这里左右牵制着敌人,估计建奴也不可能再对长山岛发动进攻,所以我们将第十营调出来,凭借单游击他们的能力,守住长山岛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

    毛文龙就想了一下,最终还是艰难的作出了决定:“那就传令给第十营,让他们做好准备,我即将返回到长山岛,带着他们去救援黄古堡。”

    对于这样的决定,许杰表示了不放心:“现在旅顺刚刚占领,需要你在这里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