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都督 >

第242部分

大明都督-第242部分

小说: 大明都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却腹诽:“身为天子,每日不做天子该做的事情,简直就是不务正业,真要说难,可能就说难在怎么样打好一个马扎吧。”

    魏忠贤似乎看出了毛文龙的腹诽,于是就再次长叹一声:“你老毛在外面,是不知道咱们皇上的难,咱们皇上看着光鲜,但在朝堂上他老人家就根本说不上话,做不成事,口是心非的邹元标,在天启元年,他上书皇上,巴巴的反对党争,当时他说,“今天国家成了这个样子,都是二十年来这些大臣所导致的(党争),过去这些大臣啊好多都是嫉贤妒能不让有能力的人才有上升空间,每天想着怎样禁锢贤士驱逐能人;而负责监察的官员们看事情又无法心平气和客观看待问题,专门想着是三五成群搞小团伙小组织。”

    又上书说(论一人当惟公惟平),意思是“所以臣以为如今当务之急就是群臣以和为贵,只有朝廷内部以和气为主才能让国家走向好的方向,我提议以后评论一个人应该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评论大事也要如此,不要因为和自己有什么牵连恩怨也影响。”

    结果皇上被他蒙骗啦,认为他可谓一个高尚的人,大公无私,客观中立人。于是,请他推荐贤才入朝。结果那个混蛋向皇帝推荐了都是什么呢,都是他们的东林奸党,结果他们搞党争更加酷烈,将不是他们一伙的全部踢了出去,还大言不惭的说什么“众正盈朝”,我呸。”

    魏忠贤越说越激动,就狠狠的呸了一口,结果弄的毛文龙一脸唾沫星子。

    东林上位,毛文龙知道其实就说这个邹元标的“功劳。”大明开始变坏,就是这个老家伙弄的。

    魏忠贤继续气愤的抱怨:“结果就是,只要皇上想做的,他们一定反对,皇上的圣旨他们一定驳回,只要他们想做的,就必须逼迫着皇上同意,否则就说无边的指责,含沙射影的诋毁,根本就是皇家家事的留着和皇上最近的乳母李选侍都没有权力留下,都被逼出宫,你说,现在咱们皇上不做木匠舒缓一下,还能做什么?”

    然后盯着毛文龙的眼睛,一直一句的道:“咱们皇上已经受够了,但英国公抱着京营自保,孙师傅总是向着东林说话,而袁可立师傅更是态度不明,能够和东林对着干的,全在不知不觉中被东林赶出了朝廷,试问天下谁能帮助皇上?只有我们这些没了根的才和皇上一条心了,还有别人吗?还有别人吗?”

第460章 逼迫表态() 
魏忠贤这样的连番诘问一出,毛文龙的脑袋就嗡的一声,虽然手中夹菜喝酒的动作不变,但当时彻底的当机蓝屏了。

    什么意思?

    其实那还有什么意思?

    如果和御宴的时候天启的抱怨联系在一起,那还有什么意思?

    魏忠贤说的对,在大内锣鼓掀天金戈铁马,他魏忠贤不要外臣们如此连天的弹劾,就是皇后就能办了他。即便皇后不能,那么那位太皇太后也能办了他,即便不能,那些老老太皇太皇,老太妃也能办了他,必经这是皇家的禁地,必经这里还传承着汉家的孝道习俗。

    而唯一不能阻止的,就是这皇宫真正的主人,天启皇帝要是想要这么办,那是谁也办不了他的。

    感情,内操根本就是后来的史书给魏忠贤安的罪名,根本就不是他想和敢的,那根本的意思就是——天启的所做所为,并且得到了皇宫里几乎所有的人所认可了。

    天启,已经说服了皇宫内的所有人,也只能说服这些人,他想要夺回自己该有的权利,想要在万一事情不成的时候凭借这一万太监自保,才不得不用最笨,其实是最幼稚的办法,训练一帮太监,他认为最忠心他的人来,保护自己和皇宫,而他想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他要和某些势力进行决裂,而那个势力强大到连当时抬着他进入太极殿,让他登上皇位的人都不能相信,只能相信他的一群家生奴才的地步。

    可悲,可怕。

    然后再从整个朝廷事情上看,从后来其居住的记载上来看,谁说天启事不关心?他是关不了心。他已经受够了,他这是要关心了,想要放狗了,想要开始收拢皇权了。

    想一想也就释然了,魏忠贤必经是皇家的一条狗,要是没有皇上给撑腰,他敢,或者是他能做到后来那些事,那样子吗?

    由此推想后来崇祯剿灭阉党,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战战兢兢谨小慎微,但最终还不是仅仅是一道圣旨下去,几个衙役登门,魏忠贤就甘心授缚,还不是一道圣旨,就吊死在去皇陵的路上?再凶猛的狗,其实只要没了主人的仗势,那还是一条任人欺负踩踏的癞皮狗。

    但魏忠贤在听了毛文龙关于内操的一番话之后,也不由得不站在自己的角度深思了一番,才发现毛文龙说的对啊,这群家伙只能给自己树敌添乱,每日被文臣们的铺天盖地的奏折弄的是焦头烂额,其实关键时候根本就起不了任何作用,反倒让有些人警惕起来,这其实是适得其反。

    但事情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其实天启和魏忠贤也等于没有了退路。

    要想成就一番世业,或者干脆就是要想拿回自己的权利,在强大的东林集团面前,必须掌握兵权。然而,大明以文驭武到了比历朝历代还要严重的地步,以文臣监军,进而被文臣掌控军队,更甚至天下督师全部是文臣,而现在,包括掌握关宁铁骑的孙承忠和掌握天下最大地域和兵力的袁可立两个皇帝的师傅,都是东林,天启想要拿下东林重新掌握话语权,两个老师傅就可能出来反对,

    没有兵权在手,你想做什么?什么也做不了,皇帝多什么啦,皇帝也不过是个摆设,不和了强大的文臣集团,让你坐在那里,你就坐在那,一旦大家厌烦了你,对不起,你下去吧。

    而历朝历代下去的皇帝是没有好下场的,因为现在的上层集团,再也不是南唐前的绅士,还讲究不杀先前皇室皇帝,说穿了,现在的官僚集团就是一群政治流氓,下野的皇帝都是悲剧的。

    也就是说,在南唐以后的政治斗争,再也没有了绅士般的优雅宽容,有的是你死我活。

    而正如魏忠贤所说的,孙师傅和袁可立虽然是皇上的老师,但他们的身上都打着东林的烙印,对于现在天启所遭遇的逼迫,就以东林再次掀起的移宫案,三大案来说,都是站在了东林文臣的阵营角度上的,在明面上,他们还是不会支持天启乱来的。

    就在后世,魏忠贤闹的“过份”的时候,孙承忠就曾经急匆匆回来,不过是传言是带着十万关宁铁骑的,当时吓的魏忠贤痛哭流涕无所适从,只能求告天启支持。而天启皇帝竟然在那个时候断然放弃了魏忠贤,也对外放出话去,要严办魏忠贤,结果好在孙师傅最终到达京城,不过是两个书童,一个老仆。

    结果天启立刻将要严办魏忠贤的话就丢在了脑后,继续让魏忠贤“狐假虎威”。

    从这一点上看,兵权,对于皇权的重要。

    正在毛文龙在东想西想的时候,魏忠贤似乎是有意和无意之间说道:“老毛,你说的对啊,我明日就请皇上将这帮添乱的废物散了。但你老毛认为你的兵可以让皇上指挥着玩玩吗?”

    毛文龙就微笑的心中得意:“文臣们拼死拼活要结束的东西,最终没有达到目的,但自己不过是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达到了目的,这样要是悄悄宣扬出去,文官们就会感谢自己的。”然后转而忧心,从这一点上看,皇上是要支持魏忠贤对文官,尤其是东林动手了,在御宴上的那番话,其实也是在向自己暗示,自己在外不要太悠闲于一心对付后金建奴,也应该想一想不想悠闲的皇帝,也就是说,皇上的意思就是不希望自己和文臣走的太近而成为文臣一体,希望自己能成为他的外援,那么自己该怎么办呢?

    魏忠贤连续问除了他们太监,还有谁能值得相信,那就说给毛文龙一个提示,一个毛文龙站队的提示,也希望毛文龙能表态。

    在这断时候,在万恶的封建社会,在皇帝和大臣集团对立的时候,站队还需要选择吗?现在想起来,当初自己努力的巴结以东林为代表的文官集团是多么的可笑和危险。现在自己必须想一个办法,必须立刻拉开和文臣的距离,表示对皇帝的忠心。

    办法,需要好好的想一想才成啊。

第461章 太监监军() 
对于魏忠贤可能,不,是已经一定的代表皇帝要求自己表态,这个问题可不能犹豫回答,于是毛文龙就态度坚定的道:“我的军队虽然是粗汉,但也经过了战阵的洗礼,说句不中听的话,我一个就能包打京营禁军,可比你那个什么内操要强上太多了,如果皇上要指挥着我们训练,那是绝对让他老人家过瘾的。”

    听到毛文龙如此表态,魏忠贤没有太多欣喜,反倒还是淡淡的道:“毛帅的兵当然厉害,只是远在皮岛,你也不能回来让皇上开心,皇上也不能出宫跑你那去,这真是可惜啊。”

    这下到是让毛文龙为难了,这样表忠心都不行,那该怎么办呢?

    心中电转,首先,要立刻表明自己和文官的决裂,以扭转当初自己靠近文官的表现。

    当初自己想要靠近文官,不过是吸取了当初毛文龙和文官闹的不可开交的关系,以为毛文龙弄的穷困潦倒,是因为被文官压制而造成的,如果自己好好的和文官打好关系,那么就能获得充足的物资接济,也就不至于弄的要拉着尸体当食物和建奴死战了。

    至于为什么那时候的毛文龙即得罪了文官,但还是没有得到皇上的绝对信赖,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毛文龙没有进京向皇上递交投名状,同时坚决的拒绝先前的文臣监军,得罪了文臣,再次拒绝了太监监军,结果也得罪了皇上啊。结果就是两不靠拢。

    但自己来了,事情也就变了,也必须变了。

    投名状,太监监军,毛文龙脑袋里灵光一闪,立刻就有了主意,当时,现在能实现的就是第一个。

    于是毛文龙就淡然一笑,云淡风轻的道:“其实这个也好解决,你要训练一支和我那一样的军队,当然,我不能带着军队回京,如果那样,建奴就没人打击他们了,但皇上也不能去我那里冒险,我看不如这样,你老魏干脆选出一个你看着机灵可靠的公公去我那里,将我的本事学来不就成了吗,到时候你可以在京城周边再成一军,然后在皇上想要观演的时候,拉到皇城内午门前操练一番,皇上站在午门上观看,既能让皇上看到全貌,又没有危险,而你老魏呢也就没有了惊扰内宫的罪名,这岂不是一举多得?”

    被毛文龙这么一说,魏忠贤当时眼睛一亮,不由得双手一拍:“老毛,你的这个法子真的好,实在是太好了。”然后顺势道:“我明日就将那些中看不中用而且老给我添麻烦的内操散了,就按照你老毛说的,直接派几个老实机灵的兄弟伙去你那里学习,然后在京郊成立一军。”

    毛文龙就再次提议:“其实我的军队有我的军队特点,别的军队也有别的军队特长,兼听则明啊,你干脆也派出一批公公去别的军队看看,顺带着看看武将们是不是对皇上忠心。”

    魏忠贤就呆呆的看着毛文龙好久,然后试探着道:“按照老毛你的意思,是派太监监军?”

    毛文龙就把玩着酒杯淡淡的道:“其实,文人监军弊端多多啊,他们不但瞎指挥,而且还严格的控制着军队,而且他们隔绝了那些忠心的武将和皇上的直接沟通,只能任由那些文官监军胡说八道,这就等于是文官掌控了军队,隔绝了皇上对军队动向的了解和掌控,如果皇上选择些像你老魏这样一群忠心公正的公公下到各个军队,只做监督记录,然后将这些他们看到的,听到的直接传达给皇上,那么,武将也就不会被根本不懂军事的文官指手画脚的乱指挥,也不会被文官所控制,更能让武将发挥他们懂得军事的本职,还能随时和皇上沟通,皇上也能随时掌控军队状态,这其实不是很好吗?”

    魏忠贤愣了半天,因为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过这样的办法,只要自己这些皇上的家人做了监军,那就等于掌控了军队啊,这也就等于从文官手中抢夺过来军权了,军权在手,那皇上想做什么不都是可以的了吗。

    想通了这个关节之后,魏忠贤狠狠的一下一下拍打着毛文龙,拍打的他东摇西晃,夹着羊肉片的筷子差点捅到鼻孔里去。

    “老毛啊,这个办法太好了,如此一来,军权就等于再次回到了皇上的手中啦,皇上要军队做点什么,他们也不至于再推三阻四啦,好啊,真的是太好啦,嗯,明日我进宫第一个就把这事情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