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都督 >

第292部分

大明都督-第292部分

小说: 大明都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个三方面都能认可的人选,的确是太合适不过了。

    “元年六月的时候,徐光启被皇上征召入京,结果他力挺用红衣大炮御敌,但和当时的兵部尚书不和,于是这个倔老头再次托病辞官,咱们皇上需要时刻垂询,所以安置他在天津养病,可见皇上对徐大人是多么的倚重,而最关键的是,徐光启的老爹也是商人,所以耳濡目染,他对商业也有涉猎,对振南你的商业运作虽然不能帮上大忙,最少可以认同,不会顽固的书呆子一般掣肘。”

    “这真是太好的人选了,这个位置就是他的了,还请袁师傅举荐。”

    “我举荐是必然的,毕竟按照防务划分,天津卫水师归我管,但我一个人举荐,不能让阉党和东林却步,所以我现在就写信给孙师傅,还有张维贤,我们三个举荐,立刻就能让东林和阉党知难而退。”

    “这是太好了,如此大事定矣。”

    “不过你不要高兴的过早,徐光启这个老头脾气可是倔强的很,这次辞官退养,说不定还就不出来了,因为他正著书在关键时刻。”

    毛文龙就看了一眼杨嗣昌,冲着他拱手道:“去孙师傅那送信,就拜托文弱兄了。”

    “孙师傅那里难免一番口舌,小弟我当仁不让。”杨嗣昌就潇洒的接下了这个任务。

    “张维贤那里有他儿子张之及,绝对是无往而不利。”

    袁可立就微笑点头。

    “徐大人那里,我亲自去劝说。”

    袁可立就有点担心:“那老头不好说话,你拿什么说动他?”

    毛文龙就信心满满的道:“侄儿自然有拿捏之法让他就犯,不对,是让他欢天喜地的上任。”

    既然毛文龙有如此把握,袁可立也就不问,事不宜迟,袁可立立刻写了三封书信,交给杨嗣昌去山海关游说孙承宗,一封叫王强连夜回京,交给张之及去跟他老爹说。

    一封书信给徐光启,交给毛文龙带着直奔天津去找徐光启。大家也不逗留,立刻风尘仆仆的各自奔忙起来。

    天津卫是在朱元璋的时候设立的,当时叫直沽。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直沽”这个曾经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

    天津得到赐名后,天津卫也开始了筑城建设,初建时的天津城其实是个土城,这座土城周长9里多,城高3丈5尺,宽2丈5尺,城的形状是东西长、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盘,所以当时人们也把它称为“算盘城”。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

    这时候,天津港连个影子都没有,南北水运还是依赖运河,这里就是单纯的军事驻地。

    整个天津卫的城里,几乎看不到商贾和大户人家,有的就是一万五千卫所兵和他们的家属。

    但本来大明的卫所就费辞了,各地卫所军户的土地都被当官的或者是士绅豪强所占据,军户也就成了上官的佃户或者是奴仆,而这天津因为靠海,当初分得的粮田也都是盐碱滩,崩坏的比其他地方还快。

    之所以这里的城门洞子里还有士卒把守,城上还有零零散散的军汉守卫,这其实还是得益于建奴的兴起,前线虽然有关宁防护,但沿海却是等于不设防,为了怕建奴沿海路突袭京畿,这里才被再次重视起来,于是,将这些军户从新召集起来,然后朝廷按照雇佣兵的制度发给米粮,虽然层层克扣,毕竟身兼要务,不能过份,于是虽然是一样的吃了上顿为下顿发愁,但还算能度命。

    看到毛文龙骑着战马,穿着将军的服色铠甲急匆匆的过来,把守城门的兵丁认为这是朝廷的信使,也没有阻拦,就那么抱着刀枪看着他穿门而过,当头的只能不甘的冲着毛文龙的背影狠狠的啐了一口:“八百年不来一个,结果来的还是我们不能招惹的,这个月的酒钱又没了着落了。”

    毛文龙进了天津城,不由得留心,虽然自己划定的界地不是这里,但只要自己那里发达了,这里自然而然会被带动起来,成为卫星城市,自己要留心看看这里是不是也能顺带着开发一下。

    结果走在天津城的大街上留心之后,毛文龙果断的放弃了。

    原因就是这里当初就没有好好的规划过,虽然有大量的空地,但更多的是东一个西一个的低矮军户茅房,也有一条看起来还算是不错的街道,街道两边也有商铺买卖,但因为这个城市的组成人员是穷苦的军户,所以买卖都不大,大了也赚不到钱。

    这样的状况不能开发的原因就是动迁的问题。

    当然,这年代还没有动迁补偿一说,只要官府需要,无论你是谁都得无条件的挪窝,这就是万恶的旧社会。但这次毛文龙兴建新的天津卫还是准备将划到自己范围之内的百姓的房屋给于适当的补助。当然,遇到钉子户那也要动用一下国家暴力机器的。但自己规划的地方毕竟主要是选择后世的天津大沽港,这时候还是一片一眼望不到头的盐碱滩和芦苇荡,根本就是不毛之地,在那里就是一片白纸,可以让自己随意的涂抹勾画。不过为了聚集人口,毛文龙倒是不反对这些人将来,自己那个百万人口里去做工。至于他们军户的身份,还有他们防卫天津卫作为京畿帝师的屏障,就看那一把把生锈的刀枪,皮包骨头一样的身材,还有对自己跑过来根本无视的状态,还是算了吧,这种防备京畿安全的大任,还是交给自己吧。

第557章 偶见孙元化() 
徐光启的宅院很好找,因为他的身份在,而且人也特殊,随便的问了下街道上的行人,就被明确的指点到了地方。

    徐光启虽然赌气请了病假,但是天启皇帝厚道,不但让他带薪休假,还特意每个月多付他100两银子做为补贴,而魏忠贤看到徐光启在著书立说,尤其大部分还都是关于农业的。从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对文人的崇拜出发也好,还是从一个农民对他能够关心百姓上说,魏忠贤不但没有克扣这100两的银子,而且还特意每月多给五十两,所以现在徐光启的日子还是比较不错的,所以他的院子在这一片贫民窟里也算是鹤立鸡群。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徐光启在崇祯东林恢复之后,被扣上了阉党的帽子下狱,好在崇祯因为当时钦天监预报灾害有误,急需修订新的历法,才让他官复原职,才免了这牢狱之灾。

    徐光启的宅子虽然在这一片里算是鹤立鸡群,也不过是一个青砖黑瓦的小院,相对于周边来说,也就是整洁了许多罢了。

    为了表示对徐光启的尊重,毛文龙远远的下马,拉着马来到门前,却正看见在院子里出来一个老妇人,一支手里提着一个篮子,另一只手拉着一个半大的孩童,见到门前站着一个威武的武将,当时不由得一愣,然后轻声的询问:“不知道这位将军找谁?”

    毛文龙就执礼甚恭:“不敢劳动,还请问这里是徐讳光启大人的家吗?”

    那个老妇人就上下打量了一番毛文龙,然后轻轻敛礼:“这里正是,不过是一介平民,不敢以讳称呼。”

    “不知道您是怎么称呼?”

    老妇人钱氏,徐光启正是老妇人外子。”

    毛文龙赶紧再次慌忙施礼:“小子毛文龙,拜见老夫人。”

    钱氏赶紧丢下孩子,双手虚托:“不敢当将军礼,请问你是找我家外子吗?”

    毛文龙赶紧恭恭敬敬的回答:“正是求见,还请老夫人引荐。”

    钱氏就看了他一眼然后道:“我出去正要买菜,既然来了客人,我更要张罗一番。”然后冲着院子里叫到:“初阳,你老师有客人拜访,你招待一下。”

    随着钱氏的话音一落,院子里一个男人的声音答应了一声,然后就是脚步铿锵,在院门中就站定了一个高大的身影,年纪大概在30多岁,威武中透着儒雅,不得不让毛文龙暗暗赞一声人才。

    这个中年人冲着毛文龙供手施礼:“不知道这位仁兄怎么称呼?在下孙元化接待怠慢,还请恕罪。”

    毛文龙就不由得一激动,孙元化,那可是明末最有名的能臣科学家啊,他可是大明最著名的火炮专家啊,这个人自己必须逮住,可不能让他跑了。

    于是赶紧上前再次施礼:“久仰初阳兄大名,真的是如雷贯耳,今日得见,真的是快慰三生,在下东江镇总兵毛文龙拜见先生。”

    毛文龙的大名已经在大明朝妇孺皆知,更有那次大朝会的激烈斗争,虽然个人评论褒贬不一,但却让他名声更加响亮,孙元华没有想到毛文龙会来这里,更没想到,毛文龙对自己竟然是如此的热情,赶紧步下台阶,先请了毛文龙进去。

    一面走毛文龙一面庆幸,这一次真的没有白来,想不到一向在孙承宗手下做事的徐光启的徒弟孙元化也在这里,这的确是天大的好事。

    孙元化带着毛文龙直接进了徐光启的书房。

    徐光启的书房才是真真正正的书房,毛文龙前脚踏进去,后脚只能停在了门槛外面。因为整个两边的书房根本就没有落脚的地方。地上,桌子上,墙壁上到处都是书籍图画,而就在这一堆书籍图画之中,正有一个矍铄的老头,在那里伏案陷入沉思之中,不用问,这人就是徐光启了。

    于是就在孙元化的尴尬中,毛文龙将踏进去的脚收回来,站在门槛外,恭恭敬敬的向着书房里的徐光启施礼:“后学末进,毛文龙拜见徐大人。”

    那个老人徐光启似乎根本就没有听见,依旧在那里沉思不语,孙元化就上前一步,准备提醒一下老师,结果被毛文龙打住,笑着轻轻摇头。

    孙元化就歉意的冲着毛文龙一笑。然后将毛文龙引到院子里的石凳上请坐了。

    毛文龙坐下,试探的问道:“孙大人不是在孙师傅手下,主持铸造宁远炮台呢嘛,怎么有遐到天津徐大人处?”

    徐光启见毛文龙问,就不由得苦笑:“得孙师傅和袁崇焕大人信任,委派铸造宁远炮台和铸造大炮事,结果下官才疏学浅,遇到了几个棘手的问题,没办法,只能急匆匆的赶回来请教老师,却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毛大人,真是三生有幸。”

    毛文龙一听,契机来了,自己要是能帮助他解决问题,就可以换来他的好感,自己就能将这个铸炮专家裹挟去皮岛,不,现在不用了,将他留在天津卫自己的铸炮厂就可以了,到时候,自己的大炮兵主义思想就能提前实现呢。

    于是就仔细的问道:“等待徐大人也是等待,初阳兄遇到什么样的难题,不妨说出来,我也长长见识。”

    孙元化就无所谓的一笑,其实他认为和一个粗鄙的军汉丘八说科学的事情,简直就说对牛弹琴,但看到毛文龙热切的眼睛,最终还是顺嘴说了。

    “我秉承老师大炮推进的辽东谋略,赞画孙师傅经略辽东各个堡寨,其中我主要负责的就是铸造炮台和铸造大炮。可是现在我铸造的大炮气点蜂窝过多,成品率太低,这样一来,不但靡费了孙督师给我挤出来的钱粮,还耽搁了固守辽西大事,因此不能解决,于是就来师傅这里求教。”

    毛文龙就啊了一声,然后捏着下巴问道:“大人铸造的大炮可是泥膜生铁炮?”

    被毛文龙这专业术语的一问,当时孙元化就一愣:“难道毛帅对铸造大炮也有涉猎?”

    废话,自己在前世就是工科生,对于这种简单的工艺还是懂得一些的。于是就一脸得意的谦虚:“只是略懂略懂。”于是就在这个当时最杰出的铸炮大家面前班门弄斧掉书袋,“泥模铸炮法沿用数百年,堪称成熟的铸炮技术,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外范和形芯用粘土制成,透气性低,很难干透,经过炭火烘烤经常外干内湿,浇铸时产生潮气,使所铸火炮经常有蜂窝状孔穴。故泥模铸炮经常出现残次品,正所谓百能得一便是高手,并且——(这里再省略一万字)”

    看着越来越崇敬自己的表情在孙元化脸上浮现,毛文龙就得意的想:“孙元化,你跑不了了。”

第558章 收买科学家() 
这就是装逼,而且还是一个三等大学的工科生在跟当时大明,也是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的孙元化装逼,而且装的那叫一个真,装的对方那叫一个傻,那感觉是如何的酸爽了得。

    孙元化听的是如醉如痴,最终见口干舌燥的毛文龙目光望向了茶杯,立刻恭恭敬敬的拿起来,双手递上去:“毛帅,不,是先生请用茶。”然后不等毛文龙说完,就迫不及待的追问:“先生既然有如此见识,定有了解决的办法,还请先生教我。”说着,竟然站起来,恭恭敬敬的一礼到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