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都督 >

第366部分

大明都督-第366部分

小说: 大明都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又上了一道好火锅的莫名奇妙的闲聊。

    等这群愤愤不平的武将直接指着张继先的鼻子,理直气壮的询问为什么这次战争红利没有他们一份的时候,张继先就歪着脑袋,一脸鄙夷的问:“你们配吗?”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让英国公汗颜无地,让那些还气势汹汹理直气壮的京营军官无地自容,最后只能灰溜溜的回去了。等后来他们发现,就连皇帝位这次百年征服而发放的赏赐也没有他们的份的时候,他们准备好好的找毛文龙算算帐。

    京营跃跃欲试愤愤不平,东林更是急火攻心,好吧,既然草原蒙古人没有要了你的命,那我们就要你的命吧。于是铺天盖地的弹劾奏折飞进了皇城,结果的结果就是,御膳房省下了今年冬天引火的引柴。

    但这并不能熄灭东林的怒火,折子更多了。

    而且不但如此,无数在京士子开始急匆匆出京,奔赴各地,去寻找他们的同窗同年,七大姑八大姨,开始在民间造势,发动民间舆论,开始鼓动民间士林一起攻击毛文龙,其罪名当然是擅起边事,这是藩镇,灭人一族,这是惨绝人寰的屠杀,压迫蒙古诸部,这是以大欺小,还有竟然还在草原弄个小女孩带在身边,那孩子不过是区区六岁,想一想,这是多么龌鹾的令人发指,这是多么的禽兽不如,这是多么令人羡慕,不是,是另人不可忍受。

    于是,各地书院私塾,文人士子聚会,无不一面倒的对毛文龙发起声讨,声讨他的那啥那啥那啥。

    这样的做法在原先那是无往而不利,在这样的攻势下,即便是当今公认的圣人,也能第一时间被搞臭搞倒,因为士子代表正义,只要是士子说的,还是这种集团性子一起搞出来的,那些无知的百姓,就会因为对文化的敬仰而群起响应,那整个大明就会立刻出现一片整齐的对毛文龙喊打喊杀的声音,在这样的压力下,躲在木工房里的皇帝也必须屈服,毛文龙,绝对会死无葬身之地。

    但是,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怕一个但是,这一次却出现了无比诡异的局面。

    一个拉着一头老黄牛兴高采烈的回家的老农,恭恭敬敬的站在道边,听着一个书生吐沫横飞的向他宣传着毛文龙的龌鹾,毛文龙的无耻,毛文龙的罪可千刀万剐,结果这个一项连走路看到地上有写着字的纸片,都要恭敬的捡起来带回家去的人,这次竟然小声的抗辩起这个他连正脸看一眼都不敢的镇上的书生:“似乎毛帅并不是你们说的那样。”

    “你个老糊涂,怎么就不是那样?”

    这个老农就悄悄的吸了口气,然后将头略微抬了一下:“我知道,蒙古人每年都侵扰我们的边地,我的一个儿子就在边地当兵,就死在了他们的手中,毛帅出兵惩罚他们,我认为这很对,难道惩罚恶人也是十恶不赦吗?”

    这个书生就被噎了一下。这是最朴实的道理,难道这不对吗?

    “先生所说的毛帅是强盗,抢掠人家草原牛羊,但蒙古人每年抢了我们多少?而且毛帅那不叫抢,那叫缴获,而我也感觉这很好,我们百姓小民认为,礼尚往来,这才是过日子的人情办法,你送礼给我,我就要还回去,你骂了我,我就应该骂回去,难道这有错吗?”

    这就是最淳朴的人最淳朴的是非观念。

    “而毛帅前前后后缴获了不下两百万牲口,我们小民也获利的。”然后拍拍跟在自己身后温顺的大黄牛:“原本我们根本卖不起的大黄牛,按照正常价格,这头得值三十两银子,但现在只要二十两,我和我的几个邻居凑了一份钱买了一头,明年我们就可以将我们三家的地深翻一下,明年我们的收成最少能涨上三成,扣除皇粮国税,扣除各种七七八八的,我们一家就能吃上一个半饱,而农闲时候,我们还可以用这头牛开垦点地边地角,后年我就能给我剩下的这个小子娶一门亲事,难道这不是毛帅的恩典吗?你们怎么能顺嘴说胡话呢?”

    百姓在争辩,商人和士子也在争辩,几个商人在自己合伙资助的书院里,被那些士子学究喋喋不休的鼓动,那些商人就耐心的听然后说:“毛帅让我们有钱可赚,才能资助你们书院运作,毛帅让我们行走草原能够趾高气扬,才能让我们感觉到身为大明一员的骄傲,毛帅让我们有底气和那些野蛮人争辩,才让我们的利益最大化,难道这不是事实嘛?”

    当然最终大家是不欢而散,在走出书院大门之后不久,书院感觉到,应该按时送到的柴米油盐,应该按时捐助的笔墨纸砚使费竟然没有了。派个小厮去问,结果这几个资助的商人管家愤愤不平的告诉他们,那些本该送来的钱粮,都拿去喂猪了。

    这样的事情在大明到处都在上演,还出现了无数次愚民暴打士子的事情发生,这让所有的士子哀嚎惊呼:“这百姓愚民是怎么啦。”

第691章 四处游走的国舅() 
面对站在门里送别黑着脸的老国公,张继先站在当街恭敬施礼,那脸上的笑容就好像是和煦的春风,一再恳请主人留步之后,还连连感激:“国公嘱咐,本人一定遵照照办,请国公放心。”

    张继先一进去,就有有心人蹲在外面望风的家伙,这出来的话语,虽然不知道在京城举足轻重的国公,到底跟张继先说了什么,到底他吩咐张继先要做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张继先已经是毛文龙的死忠,是铁杆,那国公的吩咐一定和毛文龙有关。而看张继先当街的恭敬与脸上欢喜的神色,那绝对是一件对毛文龙有利的事情。

    既然判断正确,那就弹劾,弹劾英国公结党营私,弹劾他那啥。

    反正现在整个京师天下的东林党人算是彻底的急眼了,真的是逮谁咬谁了,拉仇恨都已经进入了癫狂状态了。从这一点上看,东林这帮读书都读傻了人,真的是傻子,要不也不会再历史上,干不过没有文化的魏忠贤了。

    张继先不去看站在门洞里英国公那黑的和锅底的脸,满面春风的带着十大车的金银,直接进了魏忠贤的家。

    现在魏忠贤的家已经扩建了三倍不止,现在再想求见一下魏忠贤,那你得等,门包是越送越多,礼物盒子是越来越重,被接见是越来越难,门外等着的人是越来越多。

    但张继先来了,带着十大车的东西,压的那是路面颤抖,就那么招摇过市的直接越过众人,直接到了魏忠贤的门前,然后一个大大的金元宝直接砸的门房脚面子哎呦一声,张继先就趾高气扬的道:“国舅张继先,请见魏公公。”

    所有等待的人都大惊失色,看看人家送礼,不是如大家这般论盒子箱子,人家直接论车,而且一次还是十车,看那份量可绝对不是草包,那绝对是真金白银。

    魏忠贤最忠心走狗,现在已经成为吏部尚书内阁成员之一的魏广微,急匆匆的从里面跑出来,看到施施然站在门前的张继先,还有那十车的财宝,当时苦笑招呼:“哎呀我的国舅爷啊,你这是干什么啊,咱们魏公公可是不收受礼品贿赂的,你这不是——”

    张继先就哈哈大笑:“老魏你误会了,这可不是我送礼,我是国舅,送礼还送不到你这里来,不管怎么说,魏公公毕竟是我们家的奴仆,我告诉你,这是因为复辽军惩罚蒙古不臣所获得的战争红利,也叫战争纪念品,因为魏公公力排众议,配合了毛帅开大明百年没有的征服胜利,毛帅说魏公公居功至伟,所以,这是战争红利不是贿赂,这一点你一定分清啊。”

    得到这样冠冕堂皇的再不能冠冕堂皇的借口,当时魏广微真的喜出望外,于是直接是用跑的过来,拉住了张继先的手:“国舅也随毛帅征战在草原,公公正每日为前线担心忧虑,你来了正好,赶紧的赶紧的进去,赶紧的向公公通报一下战况战果。”然后一拍脑袋:“这下可算好了,公公总算是能睡一个好觉啦。”

    现在已经是位高权重的魏忠贤,不再亲自侍候皇上了,因为司礼监地方狭窄,所以在自己的府邸扩建之后,直接将办公地点搬回了家。

    坐在地龙滚热的暖房,喝着上等的香茗,穿着单薄的短衣的魏忠贤真的是有种春风得意的感觉。

    在他看来,现在自己真的是顺风顺水,内有强大的阉党和孤臣党互为协调,开始压制住了东林,外有毛文龙能征善战,解了大明困局,自己掌握中枢,调度顺畅,别提自己多么的惬意了。

    正听着一个书办给他念着一份地方上的奏报,却正是黄河疏浚的事,是河工监督的小太监说,上次拨付的修河的银子,平白的就没了一万两。当时魏忠贤就云淡风轻的道:“小崽子看的紧,很好,让他把可能贪墨的人给我报上来,咱家现在就派锦衣卫去抓了拷问,咱家勒着牙缝挤出来修河的钱也敢贪,我让那些敢贪我一两的,咱家就让他家破人亡。”

    说着让人家破人亡的决断,没有一点怜悯犹豫,他已经开始习惯了这种一言决断人生死的事情了。

    当初为了看住直接拨付修河道的银子,魏忠贤就派了监督河工太监。结果这就立竿见影了,这不错,以后都这么办了。

    自从毛文龙给魏忠贤出了个主意,让他直接派出太监替换各地军队文官监军,掌控武将消息,避免文官带着有色眼镜歪曲了军队状况,蒙蔽上下,真正做到上通下达,魏忠贤立刻欢喜执行,向各地驻军派出太监监军,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各地军情和军队状况就一目了然了。

    看到这个效果如此的好,魏忠贤干脆有样学样,向各地同时派出了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监理太监。

    整个大明有多少官?有品级的,洪武年五千四,万历是一万六,现在在吏部备案的是四万五,而当时太监是多少呢?凤阳的,京郊皇陵看坟的,皇庄别院西海子和宫里的,合计十万一,完全可以做到一个官员身边一个太监,看死了那帮家伙。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那样一来,文官还不直接造反?被不信任,正是东林君子和阉党矛盾的根本之一。但一地派一个还是成的。

    魏广微在门外恭敬的禀报:“公公,国舅爷前来拜访。”

    魏广微虽然已经高居内阁成员,也被人尊称一声阁老,但在魏忠贤面前,依旧规矩的和哥猫一样,谦卑而温顺,绝对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魏忠贤允许,他就不敢跨过这道门槛。

    魏忠贤就一皱眉,自己和客氏和皇后不对付,自然恨屋及乌,也就不待见这个国舅,但想一想现在这个国舅是毛文龙的心腹爪牙,也是慢待不得,于是就淡淡的道:“让他进来吧。”

    帘子一挑,张继先进来,先在门侧施礼口称拜见。

    魏忠贤看到这个一项对自己相当傲慢的国舅,这一次没了浮华傲慢,多了一份沉稳干练,虽然没有阿谀奉承,但也是不卑不亢。心中到是一动,草原风霜战阵,道是淬炼出一个真人杰来了。

    于是点点头,对着张继先道:“坐吧。上茶。”

    侍女赶紧小步出去,不大一会上了一杯茶水。

    张继先大马金刀的坐下,然后对魏忠贤道:“学生这次来,是秉承毛帅意思,拜见公公的。”

    听张继先不再自称国舅以抬高身价,而是以学生自称,魏忠贤的好感就又多了一点,但虽然他不再如以前那样随时自称国舅而自抬身份,但现在但一举一动反倒更加让人心生敬重。

第692章 收买太监() 
对着当今的国舅,魏忠贤轻蔑的淡声问到:“毛帅怎么说?”那态度,就当这个国舅是一个跑腿的小厮。

    张继先没有恼怒魏忠贤对自己的轻视,他也懒得恼怒,大家的关系就摆在这,希望两个人和好的跟亲哥们似的,那简直就不现实。

    没有说毛文龙的战事,张继先先询问了一个题外的事情:“毛帅拜托您在西山购买地皮,为丰润一战战死太监修建祠堂一事不知可办好?”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先说一个关系到魏忠贤群体的好事做为开头,然后取得魏忠贤的好感,然后再说正事。

    张继先这么一问,立刻起到了他想要的效果,魏忠贤拒人千里的态度立刻转变,展现出笑容就点头:“为我们这些人建一个祠堂,还能让老了没有用的太监有个归宿,这事咱家当然尽心尽力,一百亩,已经走完了程序。”对于毛文龙出资建设功祠的事情,魏忠贤打心眼里是欢喜的,所有办起事情来也上心,专门派了一批宫里负责风水堪舆的太监去了西山查探堪舆,最终选了一份风水极好的地方,要不是毛文龙一再强调不许对当地百姓强制拆迁,非要给钱购买,那不过是魏忠贤一个眼神罢了。

    正是因为毛文龙名义上怕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