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都督 >

第390部分

大明都督-第390部分

小说: 大明都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就让魏忠贤,派人将首辅次辅叫来开一个小小的秘密会议,当时在叶向高府里正在商讨事情的马维忠,也被叶向高带了过来。

    马维忠虽然进了内阁,但还只是一个历练行走,根本就没有机会被皇上单独召见,这个机会难得,也算是让马维忠见识见识。

    “南方的张巡抚需要军饷,这个是刻不容缓的,只要他能够将奢安之乱快速的平息下去,每年至少可以为朝廷减少100万两银子的开销,而四川又可以摆脱战争,向朝廷提供百万两银子的财富,这一进一出,至少是300万银子的出入,所以,无论如何,张巡抚上书请求的军饷拨付是绝对不能拖的。”

    叶向高和黄爌就小声的提醒天启,也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

    本来张巡抚几次上书朝廷,请求拨付积欠的军饷钱粮,当时户部的确是窘迫,实在是拿不出钱,于是就又将目标盯住了内帑。

    现在的内帑原则上很有钱,比如说皇商的押金,比如说承包土地的承包费,而大家最看好的,就是毛文龙皇商上缴给内帑的两成分红。

    兴邦商行赚钱了,这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事情,所以在有心人的计算之下,将皇上应该得到的分红都已经计算出来了,所以户部和内阁就请求皇上动用这笔资金来拨付久欠的东南军饷。

    结果却出现了这个差头,说好的300万两红利分润,竟然就换回来一张储蓄存单,这东西根本就不能当钱花,所以叶向高和黄爌就对这件事情表示了不满,尤其是对毛文龙不满,你这不是把我们的钱划落到你的手里去了吗?

    毛文龙当然知道事情的关键利害,于是就向两个人解释:“皇上入股银行,这是天大的好事,从此之后,内帑就可以有了源源不断的收入,也就继续可以贴补户部不是。”

    站在那里学习作陪的马维忠因为和毛文龙的关系好,就没有叶向高和黄爌说话得谨慎,直接怼了回来:“毛帅说的办法虽好,但眼下南方的这百万军饷确实急需,皇上已经答应了张巡抚,也等于是答应了南方艰苦作战将士们的,如果一旦失约,天家的脸面信誉就会受到损害,这事情绝对不能停,所以毛帅这次做事其实是误了国家了。”

    马维忠自从上次一战之后,对下面的将士非常关心,所以凡有下面报上来的军情,将士们的疾苦,他利用在内阁的机会,都会向皇上和首辅禀报,并且力争。

    毛文龙对马维忠对下级将士关心的做法深以为然,在内阁,有一个为自己这些将士说话的人,是现在大明军方的幸运。

    对于直接怼自己的兄弟,毛文龙宽宏的解释:“虽然,皇上将他的红利重新入了股,但是他也可以从银行再贷出款来,继续使用,就比如说这次,别的抵押需要评估,但用股权来抵押,就非常简单了,明天就可以让魏公公带着皇上的授权去我们银行的总部,寻找国舅张继先办理贷款事宜,可以直接贷款300万,这样一来就解决了万岁当前的困境。”

    天启就高兴的连连敲桌子:“这个办法最好,只要明天的贷款下来,叶相就可以直接拨付给张巡抚,勉励他尽快将西南的战事平息。”

    叶向高得到了银子,也就不再说话了。

    但是黄爌却暧昧端着酒杯看着毛文龙:“还是毛帅好算计啊。”

    毛文龙就吃惊的询问:“我是怎么好算计?”

    黄爌就干脆直言:“本来是皇帝家的银子,结果被你这么一倒手,扣除你应该付的利息,结果还要每年给你拿回差额最少是几十万两的贷款利息,你这是对皇上的盘剥,难道我是屈说了你吗?”

    对于黄爌的直言,天启也感觉这里不是个味道,虽然对银行这东西大约的了解了一些,但还是不明白,于是就突然间气鼓鼓的看着毛文龙,等待着他的一个说法,如果一个不好,就准备将这个天下第1个敢盘剥自己的家伙下狱,最少是一顿屁股板子上去。

    毛文龙对于这样的被猜忌,当然早已经心里有了准备,于是就捏着酒盅,自己给自己干了一口,然后拿起筷子准备夹菜。

    结果信王直接用筷子打开:“你盘剥皇上,这个罪名是天大的,你应该赶紧自辩,结果你竟然没心没肺的在吃喝,我真的替你担心。”

    毛文龙就无奈的干咽了一口唾沫,放下了筷子,冲着在座的诸位拱了拱手:“诸位大人和皇上理解错了,其实我这哪里是盘剥,我是在为皇上好,皇上好,大家才真的好,是不是这个道理?”

    恭敬的站在门边传递菜肴的魏忠贤,就神经紧张的催促毛文龙赶紧解释。这必须要解释清楚,否则一个同党是跑不了的。毛文龙现在手握兵权,皇上朝廷还要依仗他,那绝对是高高的举起,轻轻的放下,但自己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太监,皇家的一个奴才,处死自己那是分分钟的事情,当初大太监王宝厉害吧,结果还不是自己一些小动作,皇帝的一句话,他就死的不能再死,至于当初王宝为皇家鞍前马后的做了多少好事,新的皇上怎么能还记得?其实也不需要记得的。天家无情,那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毛文龙解释道:“大家以为我坑了皇上,其实是不然的,就比如我请皇上入股银行,每年我认为最少能获得两百万的红利,这是一笔额外的收入,相对于几十万的贷款利息来说,那简直就是利益巨大,这个帐大家会算吧。”

    大家当然会算,但大家更明白,这不过是这笔贷款的利息,按照毛文龙答应给天启的贷款,总额将达到两千七百万,按照七厘的利息算,那一年下来可就是两百万的利息支出,这绝对是一个窟窿,看看毛文龙怎么说了。

    毛文龙对这个的解释当然有:“大明的财政紧迫,现在遇到了瓶颈,只要大家挺过去,那么整个朝局财政就会良性的运作起来了,所以,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不是吗?

    黄爌就故意刁难毛文龙:“难道皇上借的银子不需要还的吗?”

    毛文龙当时就和被踩了尾巴的毛一样跳起来,这个想法苗头必须掐死,要不皇上哪天真的惦记上了银行,或者干脆赖账,那自己可是彻底的完蛋了,这可不是什么社会,这可是万恶的封建社会,皇帝的东西是皇帝的,你的东西还是皇帝的,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

    “还,怎么能不还呢,如果那样,那皇帝的信誉就将扫地,百姓就会看不起皇帝,还有物权法,什么公司法看着呢,这是绝对不行的。”

    看到毛文龙真的急了,天启哈哈笑着压压手:“毛帅骚安勿躁,朕岂能是无赖小人,欠债还钱那是天经地义的,少不了你的就是了。”

    黄爌就紧跟着一句:“寅吃某粮,这本来就不对,如果明年贷款到期了,皇上不但要还上两千七百万的本金,还要还上两百万的利息,如此就是小三千万,凭空的多出了两百万亏空,到时候怎么能还的上呢?”

    听到这话,魏忠贤当时就感觉亚历山大了。

第734章 治国的办法() 
黄爌之所以和毛文龙针锋相对,老是挑他的毛病,是因为他对毛文龙刚刚做的事情非常不满,也对皇上刚刚加入什么鬼东西银行的做法相当不满。站在当时年代,自给自足的经济,不借钱过日子的想法习惯上,黄爌认为皇帝不该向别人借钱,毛文龙不该做高利贷者盘剥皇上。

    首先,黄爌是正统的文人,他对商人有着天生的抵触的,所以,黄爌的家真的就是靠着耕读为生的,真的就没有人经商而成为大明官员行列里的异类,结果做为一个大明堂堂的皇帝,在不好好的当皇帝去做木匠的情况下,竟然又被毛文龙直接带进商人的群体里谋求利益,这简直就是不务正业,在不断的堕落,所以在他认为,毛文龙就是奸佞小人了。

    第二个不满皇上的做为,放下与商人为伍牟利不说,单单一个寅吃卯粮就是被文人士大夫官员所最忌讳和不齿的。

    在他们认为,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才是王道,才是真正居家过日子的办法,靠着举债过日子,靠着未来的收入为依托,先花了未来的钱,这绝对是不可取的,一旦这个习惯形成,未来是不是就要事先向天下征收明年的税赋?如此口子一开,那就是恶魔出世,世界将彻底的大乱了。

    其实这事情一出来,黄爌就赶紧找到叶向高表示了自己的反对,但叶向高却没有急躁的反对,一来是因为朝廷的确需要钱以解燃眉之急,二来他认为毛文龙不会坑皇帝,他没这个胆子,所以他希望听听毛文龙怎么说,看看他怎么做。

    毛文龙当然知道黄爌不是针对自己而是针对事情,但跟黄爌一个几百年前的书呆子解释后世那繁杂的赤字经济运作学,那就真的是对牛弹琴了。

    毛文龙就深思了一下,然后郑重其事的向黄爌问到:“黄大人是什么样的家境?”

    被他这么突然的转弯问话弄的一愣的黄爌,最终还是回答了毛文龙:“本官家里有祖上传下来的一百亩良田,再加上本官的一点俸禄,也算小康之家吧。”

    毛文龙就在心中很是鄙夷了一下,就这点家底,你还穿的这么光鲜,还平时结交同僚时候出手阔绰,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头子。

    但这时候不是纠察受贿问题的时候,毛文龙就先赞了一声:“果然是持家有方。”转而又问到:“如果大人家今日米缸无米,但明日稻米成熟,大人该怎么做?”

    黄爌当然回答:“一家对付一顿罢了。”

    毛文龙点点头:“勤俭人家啊。”

    “诗书传家,这是组训,不敢奢靡懈怠。”黄爌就回了一句。

    “但听说明年您两个儿子就要上京科考,真是恭喜了。”

    黄爌就骄傲的挺拔了身子:“不才犬子,学业还行,希望明年大比能高中,也好为皇上效力。”

    “但如果两位贵公子因为上京没有盘缠,您该如何?”

    黄爌毫不含糊的回答:“为了犬子前程,为了能让他们为皇上效力,当借贷亲友。“

    毛文龙就双手一拍:“家有小事,当刻苦忍耐,但关乎前途大事,便需要借贷,孰轻孰重当是一目了然。”

    黄爌就张口结舌,这样小家与大家相比,真的是对比鲜明啊。

    “而为公子前程借贷,归还不过两种,一个是等待秋收,但按照刚刚我们对答假设,大人家的收成仅仅够朝夕温饱,那么这笔借贷的归还就需要另想他法。”

    众人点头。

    毛文龙就继续道:“为了前程不得不借贷,这是个办法,但其实已经变相的解决了还贷的问题。”

    大家真的没有明白,尤其是不知道小日子的朱家兄弟两个,更是糊涂。

    毛文龙就给他们分析:“这笔借贷形成,虽然黄大人拉了饥荒,但却为两位公子获得了前程,然后他们就可以出仕为官,就有了薪俸收入,有了收入就可以归还了。而一旦当初怕拉饥荒而不借贷,那么两位公子就没有以后了,这个道理对吧。”

    这个道理当然对拉,只是要是真有这事,指望着大明官员那低廉的令人发指的俸禄还债,那是想也别想的。

    但在当时有学子赶考,其实是不必为盘缠费心的,因为会有无数乡绅主动奉献,这也是一种投资,一旦这位学子高中,那么这个资助者就会得到巨大的回报的。

    看到因为这小事儿明白了的黄爌,毛文龙轻松的道:“家国一体,只要皇上靠着这笔两千七百万的贷款,让大明财政舒缓过来,就是成功,就比如张慎言巡抚需要的百万军费,只要给了他,最少他能将现在和奢安乱贼僵持的局面就会被打破,就会将奢安乱贼逼迫进大山,就会让许多遭受战争荼毒的地方得以恢复,那么,皇上的内帑就可以免了对受灾百姓的赈济(在大明,赈济百姓的银子,都是出自内帑的,这是皇恩浩荡的表现,这和户部几乎无关。)这首先就等于赚了一笔。”

    天启就深以为然了。

    “而将士得到军饷装备,就能焕发战斗力,如此,未来糜烂南方十几年的奢安之乱就能提前扑灭,那么,每年就可以为户部国朝减少百万军费,如此就可以减少千万以上银子的开销,而节省出来的这千万银子就可以再拿到别的地方上去,就又解决了那个地方的问题,再次为户部国朝省下更多的银子,如此循环下去,不出三五年,大明就会变得好起来,那么,皇上的这笔贷款您认为值得不值得?”

    奢安之乱的前后持续了十七年,然后又有了沙普之乱。

    “奢安之乱”和后来的“沙普之乱”规模巨大、持续时间长,不仅震撼了当时的西南各省,牵制了蜀、楚、黔、滇诸省的军事、经济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