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都督 >

第402部分

大明都督-第402部分

小说: 大明都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皇后看着跪在地上的哥哥,虽然心中不忍,但也不能越了规矩,强忍住心中的悲伤,轻描淡写的道:“前几日听皇上说,这里新办了一个银行,是为了募集拱卫京城的新天津城的建设,同时在这里存些钱,就能换成漂亮的大洋,还能吃些利息,这是好事。哀家受宫里的姐妹以及上面的太妃皇太后嘱托,将我们这些年省下的胭脂水粉钱拿过来,准备存在这里,一来为拱卫京城的天津城建设添些力气,同时也能吃些利息,让大家的手头宽裕一些,您看存上两年可以吗?”

    张继先真的哭了,他是彻底的明白了,这是妹妹在全力的支持自己。

    于是声音哽咽得连连磕头:“能得皇后垂青,小行万分荣幸。”

    “那就叫过几个书办来办手续吧,哀家不能长久在这里,时间紧了些。”

    张继先就扭头看向柜台,柜台一片空空荡荡,忙着叫唤:“过来几个给皇后娘娘办理手续。”

    随着叫声,几个跪在柜台后面的书办就小跑的过来,跪在了张皇后的身前,还是不敢抬头,就在地上摊开了账册,等待皇后的吩咐。

    “这一份是哀家的,这几年积攒下了十五两白银,还有一根金簪子,您给估计一个价格好吗?”

    听到这样的数目,这个书办立刻抽泣起来,堂堂皇后,不过积攒了十五两银子,还有一个簪子,这样的数目没有一个人认为是虚假的作秀,所有的人都被张皇后的贤德感动的呜呜哭泣,这个书办竟然哭泣的不能动笔。

    赶紧换了一个书办,将存单写好,就双手高举着送上,语音颤抖哆嗦的回报:“承蒙惠顾,皇后娘娘存银十五两,簪子一个,折算二十两,合计三十五两,存款三年,到期得本息四十二两一钱八分。”

    张皇后就接过去,交给了自己贴身的宫女收好:“有劳了这位小哥。”

    就这一句,这个书办哭的再也不能办公。

    “这里有老太后体己钱一百三十两。”

    又一个书办爬过来,颤颤巍巍的办理手续,张皇后依旧感谢:“谢谢您的辛苦。”

    这个书办就直接晕在了当地。

    “这是老太妃的——”

    一个时辰之后,张皇后办理完了储蓄,对着跪满内外的所有百姓清声道:“募集民间资金,修建拱卫京城的新天津,让今年信王被难的事情不再出现;建设新的天津港,让今年的米价不再上涨,哀家不懂得治国大道理,但哀家知道,这是利在千秋的大事,不敢落于诸位爱国百姓之后,哀家在这里,代表皇上,感谢大家的支持。”

    一番言语过后,便是一片感动的哭声,这个哭声由近及远,最终半城哭声。

    这是百姓感动的哭声,在哭声里,张继先毛文龙长出了一口气,但让魏忠贤看到了张皇后在民间巨大的声望,从此对张皇后再也不敢动什么手脚心思,皇宫,从此安定了。

第755章 平息风潮() 
皇后的威信影响是巨大的,本来是一场可能彻底费掉毛文龙全部希望心血的银行事业,就因为皇后驾临而被百姓理解,不但没有再次出现挤兑,竟然存款额度大涨。

    而继续推动这银行存款的,是第二天的天津新城开工典礼,彻底的让百姓士绅放了心。

    徐光启是文人,更是个科学家,他的脑袋绝对不僵化,他深深的知道,建设天津港会改变大明整个南北贸易的历史格局,更通过丰润之战,看到了毛文龙设计建造新城的必要,所以在得到了叶向高,孙承宗,袁可立的推荐之后,立刻走马上任天津巡抚,然后马不停蹄的开始新天津城的建设规划,其实,他比谁都急迫。

    按照当初毛文龙的建议,新城分作两个部分,一个是港口区,也就是贸易区,那里不设立居民区,全部规划成商业性质的建筑。并且以仓储为主,巨大的仓储区占据了一望无际的地皮,这将是往来南北商人贸易的集散地。这片地区不对外招标,全部由天津府和内帑还有东江镇三家自己筹备资金建设,然后对外出租。这将是天津府内帑和东江镇源源不断的利润来源。徐光启简单的计算过,就这一片仓库出租所得,三家每年都会得到上百万银子的收入。

    对于这片仓库的收入,天津府就有了钱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内帑就有了钱补贴国库,东江镇也就有了钱养兵练兵,这绝对是一个聚宝盆。

    接连天津港的,才是商业居民区,按照当初徐光启的习惯性思维,如此巨大的城市,必须要建设巨大的城墙保护。

    想一想那浩大的工程,徐光启就激动,但想想那所花费的银子,徐光启就一阵阵眩晕。

    商业街道和居民区可以向百姓卖地皮,然后督促百姓自己建设,但城墙却不能依靠百姓资金来运作建造,因为这不是盈利性的。

    但徐光启和毛文龙计算的时候,但毛文龙却对城墙嗤之以鼻,毛文龙的理念是:“一座城市是需要开放的,用城墙封闭起来,虽然加强了防御,但更封闭了思想和扩张的空间,这是不可取的。在可以想象的未来,天津城将无限的扩大,难道我们的城墙就要无限的修筑吗?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的新城将以新的理念建设,那就是不修城墙,而多设立街道胡同。而建设用材,也尽量用砖瓦,少用木材等易燃的材料,一旦外敌入侵,我们就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和入侵的敌人展开一场巷战,我要用人民的海洋,将一切敢于入侵的敌寇彻底的淹没。”

    这样的理念在当时相当新颖,也特别异类,如果要是别人,当然拒绝这种离经叛道的想法和做法,但是好在他遇到的是徐光启,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本身就是一个异类,。

    所以徐光启在规划整个城市的时候,首先将港口的仓库,就用厚实的砖墙建造的高大无比,然后互相连通,成为40方方的一片仓库城,只要敌人来袭,守卫者站在房顶,那本身就是一道要塞。

    这样的仓储要塞不但在战争起来的时候,保护内部的巨大物资,又和港口的舰队形成犄角,会让来敌南北受到夹击,同时,又和新城形成犄角,互相策应,如此三点形成铁三角,即便没有城墙保护,三点也是固如金汤。

    而在新的城区,街道设计是按照八卦的方式设计的,以天津府衙门办公区为中心,向八面辐射,道路纵横交错,街巷如同蛛网,不要说外敌入侵,未来即便是居住在里面的人,如果不熟悉地形情况,都能彻底的走晕菜了。

    经过半年带着一群徒弟学生日夜奋战,天津港已经初具规模,开始有南方的海船泛海而来,而毛龙的东江镇水师也开始在这里轮番休整补给,成为这里的守卫者。

    剩下的就是等待民间资金的到来,进行新城的建设。

    结果盼星星盼月亮,建设银行的开设,让徐光启看到了希望。

    但他没有等到毛文龙带着银子过来,倒是马维忠狼狈的跑了过来,向他通报了在北京城银行里的挤兑现象爆发。

    不管是盐商背景的马维忠,还是经过商的徐光启,都懂得这场挤兑的巨大危险,也明白了毛龙此举的目的,于是徐光启立刻动员所有的人,立刻开始平整场地,准备后天举行一场盛大的开工典礼,用这个办法来平息百姓的担忧。

    但是先要做的,徐光启立刻派出了一百个衙役,抗着新城开工典礼的告示,连夜赶奔北京城。

    马维忠带着这一百扛着告示的衙役赶到北京城的时候,天早已经亮了,但是那个南城兵马司指挥使,坚决的拒绝他们进城,准备将这个消息隔绝在城外。

    马维忠也想强制入城,但他不是东江镇的那些兵痞,他是有着内阁官身在的,如果他敢擅自闯城门,他的政治生命就彻底的废了,这和他的家族利益不符,同时马维忠也知道自己是孤臣党在内阁的钉子,一旦自己的这个钉子被拔出,也和孤臣党的利益不符。

    于是,马维忠就紧急雇请了一群吹鼓手,带着一百衙役,扛着张贴告示的牌子,围着北京城城墙转圈,一面走,一面敲锣打鼓,整齐划一的向城中呼喊着自己即将开工的消息,邀请城中的百姓参加典礼。

    北京的四九城门,可以拒绝马维忠的进入,但他们绝对没有胆子真正封闭城门,不让百姓进出。于是这样的宣传效果是明显的,进出城门的百姓,将这个大好的消息传进去,让所有的北京百姓奔走相告,原本还犹豫着是否继续提取现银,是否继续存款的百姓,这一次彻底的放了心。然后就在天晚的时候,就开始有陆陆续续的百姓,开始呼朋引伴的出城,连夜向天津新城赶去,他们要见证一下历史,他们要亲眼看一下他们投资的地方。

    一场凶险无比的挤兑风波,就这样快速的被扑灭了,东林党发起的这一场灾难,发动的对毛文龙的打击,就这样破灭了,为此,首善书院里彻夜争吵算计不休,互相指责谩骂更是层出不穷。始作俑者周廷儒,在这一次显尽了风头,却也在同党的面前,丢尽了脸面,被成为了替罪羊,最终周廷儒甩甩袖子,直接扬长而去,算是脱离了东林党。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正是因为他这次愤然脱党,让他在东林党彻底覆灭的时候得以幸免,他的政治前途得以继续延续,这是毛文龙绝对没有想到的。

    新城继续建设,银行继续发展,大明的经济,将在这股风潮里成长起来。

第756章 万象更新() 
新城的开工典礼,是国朝的大事,这一点勿容置疑,得到了从上到下所有人的重视。为了表示重视,皇上虽然不能亲临,但让信王代表参加。现在的信王就等于皇上在外的替身,什么大事都能代表皇上出面了。

    内阁当然不能没有表示,于是内阁除了东林代表的张问达之外,全部坐着车马浩浩荡荡的赶奔天津。

    孤臣党是新城建设的最大投资者,责无旁贷的全体捧场,看看自己这些人准备为子孙后代创下的基业如何从无到有。

    魏忠贤坐着马车,带着干子干孙,以及越来越奢侈浩大的仪仗,前呼后拥近万人,在锦衣卫的陪伴下赶到了新城。他不但是新天津城最大的股东之一,更要在新城插上一手,将在新的天津城成立一个锦衣卫千户所,东厂的坐班衙门,让这个城市掌控在自己,也可以说是皇上的手中。

    毛文龙当然必须参加,至于他的病,据说是时好时坏,当然,现在他是好的时候,等到开工典礼结束,估计他的病还是要再犯的。

    东林当然没有一个人参加,大家都在酸酸的诅咒谩骂着这个新生的事物。

    但从领直隶屯田使,转而新上任的天津提刑按察使的左光斗,却违背东林党共同意思,毅然参与其中。

    正所谓人多好办事,这一场盛典虽然筹备匆忙,但好在中国人就喜欢个热闹隆重,那经验充足的不能再充足,所以这场盛典还是搞的隆重无比。

    太阳升起的时候,无数的百姓士绅就将整个奠基广场围的是水泄不通,各种旌旗遮天蔽日,鼓乐声此起彼伏惊天动地。

    当时辰一到,毛文龙和徐光启以及信王魏忠贤叶向高韩壙等一批高官,依次用火把点燃了十门红衣大炮,十声巨响依次炸开,那真的是让山河变色鬼神惊走。

    徐光启亲自将一把捆着红花的铁锹双手捧给信王,信王就郑重的接过来,然后对着天地神明官员士绅百姓,大声的背诵了早就让人写好的祝词,然后郑重的代表皇上,铲开了第一锹土,宣布大明一座新的城市破图动工。

    在这个仪式之后,毛文龙第一个上前,向徐光启天津知府衙门,呈请购买新天津中心区房屋基础二十间。天津府知事接受呈请批复,接收毛文龙买房基银两千两,然后按照图纸,勘核四邻,丈量面积,填写契本(房照)标明双方当事人姓名、交易原因、标的价金、担保条款等内容。官府认可,在契约上加盖关防官印。卖方天津府上缴三成契税,也就是六百两给户部有司,毛文龙加一成契税也就是二百两银子。

    就这第一笔交易,天津府得银一千四百两,户部税收得银八百两,立刻让大家看到了巨大的收入。

    一切手续完备,徐光启高声朗读之后宣布:“天津府勘核严谨,准毛文龙者购买。”然后亲自在契约上盖下了自己的官印。

    毛文龙高高的举起自己的文书,宣布新的天津城,第一笔地皮买卖生效,第一笔税银入库,第一个户籍落地。

    在一阵鞭炮声中,大批的百姓开始涌入交易,银行立刻跟进,一面放贷给百姓,一面收取天津府的存款进账户,一时间场面热烈的无以复加。

    好不容易挤出人群,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