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都督 >

第50部分

大明都督-第50部分

小说: 大明都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些物资的补充,大家对能坚守三天,有了充足的信心,于是就紧急备战,准备迎接残酷的战斗。

    就在他们紧急备战的时候,毛文龙的大军到了,毛文龙首先听取了四个人的汇报,毛文龙身边的所有人,当时感觉到非常高兴,也对能够守住三天充满了信心。

    站在城头之上,看着源源不断通过的大军百姓,毛文龙却眉头深锁。

    参军李光春走到身边,小声的问道:“我看大帅眉头不展,却不知道有什么心事。”

    毛文龙就忧心的小声道:“难道你没看出来吗?这一次,朝鲜人不但驱赶了定州的你们,而且在这里还要阻挡我们过关,从这个表现上来看,我们通过铁山似乎也不会顺利,我的预想是,可能朝鲜人不会让我们穿过铁山,进入他们的腹心之地宣川的。”

    对于毛帅的这个判断,原来为自己的兄弟能够得到物质补充而高兴的李光春,这时候也霍然而惊。

    “毛帅说朝鲜会阻止我们继续南下?”

    毛文龙就忧心忡忡的道:“很有这个可能,而且我认为,可能性非常大。”

    李光春想了想,就轻轻地摇头:“我们毕竟是他的宗主国的军队,在这两年,辽东的军队或者是百姓到朝鲜避难,也已经习以为常,我想朝鲜王室不会这次阻挡我们,毕竟他还不想得罪我们大明国朝。”

    人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在困难的时候,下意识的就将困难尽量的避开,总是往好的方向想,这都是一种严重的鸵鸟心态。

    但是作为后来人的毛文龙,肩负着上万人的生死,他必须清醒的认识眼前的局势,往好处想是应该的,否则会让人感到沮丧,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但是往坏处想,确是必须的,这样才能有一个最坏的心理准备,同时希望能够从最坏处着手,争取最好的结局。

    大军穿关而过,毛文龙最后叮嘱了四个人几句,带着沉重的心情,不好的预兆继续向南去了,他真的希望自己想的是有些过了。

第93章() 
铁山,朝鲜五军营守御厅里,驻扎铁山镇营将金全石,现在面对高踞上位的铁山节制使,心中是非常彷徨惶恐。

    朝鲜的镇营将相当大明的守备,现在是非常时期,手下有兵五千,而且还难得的做到了员额充足,后勤粮草也充足稳妥。

    这也是没有办法,都到了这个时候,吃空额和贪墨粮草军饷在和丢掉铁山重罪间的取舍,是个人就明白后果的不同。

    现在坐在这里的镇营将金全石,陪着铁山节制使李光道讨论现在的局势,说话时候,真的有点一筹莫展。“大明总兵毛文龙在林畔大败后金八旗四阵,杀伤后金八旗三千多,但还是放弃反攻镇江,向我们这里逃来,现在已经过了象关。”

    “这个消息可靠吗?”李光道惊讶但问道。大明军队能胜建奴四阵,而且还杀伤建奴三千多,这绝对是一种接近惊世骇俗但消息,这个消息根本就不可信。现在他和议政院知道的消息就是毛文龙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倍阿敏追着屁股跑过来了。

    “我不过是听南逃的难民说的,具体的还吃不准。”

    “你吃不准你在这里胡说什么?还不赶紧派心腹去查。”然后郑重的对着金全石道:“这个消息的准确性非常关键,这直接关乎我们对这个丧家之犬的态度。”

    金全石赶紧点头:“属下这就派得力的人去办,不出三五日就会有准确的消息回报老大人。”

    李光道就撸着胡子点点头:“现在是两个大人打架,却苦老我们这个孩子啊,所以,什么事情都要仔细仔细再仔细才成啊。”

    “属下明白,属下明白。”金全石连连点头,装出一副虚心受教的表情。

    在朝鲜一切都向中原天朝看齐,当然这文贵武贱的思想也就照单全收了。

    “象关的别将怎么处理的这件事情?”

    镇营将就回答:“因为没有得到明确的上级指示,开始的时候,他是准备以两国的名义阻挡他们过关,但是明军竟然摆出了攻击的阵型,为了不引起两方直接的冲突,这个别将就放弃了城关,退回到了铁山。”

    “议政院(内阁)已经秉承了大王的旨意,为了对大明的朝廷有个交代,铁山以北,可以让他们来去,但是以铁山为界,就不能让他再过了。“

    镇营将就有些疑惑:“大明是我们的宗主国,往年大明的难民和军队来我们这里避难,我们都是默许的,为什么这一次却突然拒绝了呢?”

    节制使李光道就道:“往日是往日,今日与往日不同,往日大明的军队溃败,后金的军队追击到义州也就停住了脚步。但是这一次却不同了,阿敏和大金为了消除后患,拔出这个插在背上的芒刺,追过了义州,突袭了弥川堡我们当初默许的义州防线,直接大军挥师南下,这一次据可靠情报,镶蓝旗旗主阿敏带领7000铁骑,另外还带上了无数汉军,如此强横的实力,大王担心后金是以毛文龙为借口,追着它直接进入我国的腹地,给咱们来个顺手牵羊,那我们就将非常被动,所以,这一次一定要将毛文龙挡在铁山,让后金没有借口进入我们朝鲜的腹心之地。”

    这的确是实情,后金正在扩张时期,虽然有避免两线作战的初衷在,但人心不足蛇吞象,谁知道他们心中打的什么小算盘?一旦他利用追击毛文龙的借口,占领了定州以北的朝鲜地盘,也就等于占据了朝鲜北部两个最大的粮食产地,宣川和龙川。不但在国家层面上来说,丢失了大片的土地,让强盗直接进了自己的院子,而且它们一旦占据了那两个粮食的产地,在大局上看,让大金获得了粮食安全,让朝鲜失去了要挟大金的筹码,而最直接的损失是,他会对各家背后悄悄贩卖给后金粮食的生意,受到巨大的打击,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就比如说这个节制使的身后等家族,每一年在这笔交易里,可都是赚取了丰厚的利润的。

    不过要是真的让毛文龙占据了定州宣川,那自己这个节制使就成了虚设,所以,无论从哪一点上看,都不能让毛文龙带着大金铁骑过铁山,这是底线。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毛文龙的表现,几百人就敢在辽东突袭镇江,如此,让咱们的大王感觉到担心啊。”

    金全石就虚心的请教了。

    李光道就掰着手指给这个武将解释:“如果是其他那些昏聩的大明将领逃过来,是成不了什么事情的,还能在我们面前任由我们拿捏,但是这个毛文龙如此能打,我们就不好对付了,万一他赖在这里不走,给咱们来一个鸠占鹊巢,我们对他能怎么办呢,说实话,用文的办法驱赶他不行,用武的办法我们又打不过,那样的局面就非常尴尬。”

    这一点金全石还是明白的,自己的病自己知道,平时叫唤的欢,有一种老子包打天下的劲头,但是一旦真的上了战场,那就是一个被虐的结果,不要说这个辉煌的大明,那个蛮横的后金,就连那个岛国的矮子派来万把人马,就将自己一国打的是抱头鼠窜,最终不得不请求大明的增援,这才保住国体不失。如果这个能打的毛文龙真的赖在这里不走,还真就出现那种尴尬的局面。

    “而大王看到的是毛文龙既然如此能打,那就将他们隔绝在铁山以北,干脆成为我们的一个屏障,来抵挡越来越放肆的后金对我们的骚扰进攻,这一来,便是一举两得。”

    金全石就不由得真的感佩大王的睿智了:“大王真的睿智啊,如此一石二鸟之计,也只有这么大,我还能想得出来。”

    李光道就撇撇嘴,现在的大王李珲,就是一个投机骑墙派,对大明和后金采取的就是不背明、不怒金的“中立外交”如此一来,想要踩着两个鸡蛋跳舞,早晚是要出大事情的。

    不过说这话,也是有些无奈,当初努尔哈赤兴起,建立后金政权,明朝要求朝鲜出兵协助明军讨伐后金,李珲被迫同意,派姜弘立领兵1万多人助剿,结果全军覆没。也就是这一仗,将李珲的胆子打没了,所以才出了这个政策。

    金全石当然知道这里的弯弯绕,但做为微不足道的武将,他是绝对不敢乱说乱动的,只能替毛文龙可惜,“如此一来,毛文龙就会被后金镶蓝旗在龙川追上,如果毛文龙能击退镶蓝旗最好,而我却看不好他,毕竟这次镶蓝旗是举旗出动,那是所有人不能抵抗的,最终毛文龙的结局会在这被全面歼灭。”然后不无担忧的道:“如果毛文龙因为我们不让过关,被歼灭在我们关前,一旦大明朝廷责问,将来我们怎么处置?”这个担忧是必须要问明白的,否则将来真的出现这样的局面,王庭就会用自己两个人背黑锅,到那时候,自己执行了上面的命令,却成了上面的替罪羊,可就是实在冤枉。

    李光道怎么不知道这里的轻重?于是笑着对这个金全石道:“这一点将军却不必操心,原因是,老夫已经拿了议政院明确的指令,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免罪符。”

    听到有了这个手段,金全石才算彻底的放心,看来论耍心眼,还是得这帮文官。

    “所以,这一次你一定要鼓舞士气,坚决不放毛文龙过关,否则上面责怪下来,你这个守关的将领可就是大罪过了。”

第94章 积极备战() 
送走了忧心忡忡的大帅,阻击阿敏追击第四个人开始聚在一起商议防守事宜。

    而最关键的一个,那就是这次四人领兵,毛帅却没有指出这一次统兵的是谁,这让四个人心中都比较为难。

    正所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没有一个领头的那是绝对不行的。

    毛仲明和毛有德知道自己的义父同意自己两个人来这里,其主要目的就是做出一个姿态稳定住军心,向这些矿兵们表示,虽然本部没有合格的战兵参与,但是,却拿出两个最得力的左膀右臂,和大家在一起战斗。

    不要轻视了这两个人,这两个人的作用,其实比同样派出2000人还要重要,这是一种态度。

    既然知道自己的作用,毛有德不懂,但毛仲明知道轻重,于是就大度的提出:“这一次来,我们兄弟就是要和你们兄弟战死在这里,哥哥我没有什么其他的能力,就是一把笨力气,再有了这精良的大关刀,我就一心杀敌,两位兄弟指派我们兄弟到哪里,我们就堵在哪里。”

    毛仲明表了态,毛有德一直是唯毛仲明马首是瞻,当然连连点头:“就是就是,我义父让我们来,就是冲锋陷阵的,你让我指挥战斗,对不起,那种精细活我还真做不来。”

    有了这两个兄弟的说法,王直和赵万年也互相看了一眼,王直笑道:“你别看我,你知道我的,咱就是一个厮杀的料,指挥这东西我也不成。”

    两个人搭伙这么久,赵万年也知道王直,于是就当仁不让的道:“既然三位看得起我赵万年,那这个大旗就我扛了,还望兄弟们帮衬。”说完就真诚的冲着几位拱手感谢。

    大家再次客套一番之后,赵万年正式开始调度:“首先,这象关我们大帅要求我们守卫三日,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稳定住内部。”

    毛仲明就点头道:“这次朝鲜那帮白眼狼突然的表现,我也担心他们会生出什么幺蛾子,赵千总该如何做?”

    赵万年就道:“象关人口不多,但大部都是朝鲜守军家眷子弟,按照朝鲜守军的表现,实在是让人不安,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驱逐他们,如此才能让我等安心守城。”

    王直就问到:“那汉人呢?在这里也有不少生活多年的汉人,难道也要驱逐吗?”

    赵万年点点头:“汉人也要驱逐。”

    王直就有些不忍:“这天寒地冻的,让他们撇家舍业去野地里,实在是——”

    “关破了,建奴定然屠城,是到野外可能被冻死,还是在这关城内必死,哪个更残忍?”

    关是早晚要丢的,即便守住三日,三日后大家也会弃关而去,到时候被阻挡住脚步的建奴一定迁怒关内百姓,本来建奴屠城就屠杀的顺手了,这一次更会下死手的,尤其是那些奴才,下手比主子还狠,到时候关内百姓一个都活不了。

    “我支持你的建议,这时候就不是婆婆妈妈的时候,留着这些百姓,根本就帮不上我们忙,反而可能会拖累我们,万一他们在战斗关键时候炸了营,那可就坏了。”毛仲明支持了赵万全的决定。

    “既然这样,有德兄弟,你带五百人,将百姓都驱赶出去,如果有不从的,直接砍了就是。”这事情还是派有点二的毛有德比较适合。

    在驱赶百姓的时候,难免有不从的,到时候王直一个心软,那后果就严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