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都督 >

第507部分

大明都督-第507部分

小说: 大明都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凑展呃痛湍阋槐是锏模挂痛湍阋慌恋亍M恋厍也凰担医谀卩俣钔獠Ω赌闶蛞┠阏傥浪迸赡切┭笞拥芩婺闱叭ァ<亲×耍欢ㄒ龅剑愣睿氨敢盗芬冢鋈ツ苷剑皆蚰苁ぁD阋亲。艺飧龌实劭墒且媸背榈髂愦耪庑┗⒗墙┘煸牡模坏┎荒芊衔业囊螅苯哟蚰愕陌遄印!

    诸位大臣闻听当时大惊失色,不好,皇帝这是要将信阳枢纽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八贤王啊,如果那样,八贤王位高权重,手中有兵有将,而且还有地方钱粮,不但如此,还要随时抽调进京操演,这还了得,这已经不是鼓励八贤王造反了,这已经干脆就是告诉他,你怎么不反了。而朱由检带着这群虎狼名正言顺的进京,那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萧墙之祸啊,这不成,这必须反对。

    结果还没等诸位大臣反对,马维忠却对朱由检轻声咳嗽了一声。

    朱由检猛的一惊,再看向诸位大臣立刻要爆发的样子,猛的想起毛帅在私人信件里的提议,于是赶紧不再称呼哥哥,而是直接称呼万岁,正容道:“万岁委臣与重任,但毕竟臣年幼,这番重任还需贤臣帮助。”

    天启的眼睛就一亮,然后对跃跃欲试的重臣们说道:“且听听我这个小臣子怎么说。”

    大家只能暂时憋住嘴,听听这个未来的八贤王到底如何说。

    朱由检就郑重道:“臣年幼,需要有贤德者帮衬,请万岁调天津府都御史左光斗大人任信阳知府,主持政务。”

    左光斗在天津在徐光启的支持下推行屯田,政绩斐然,虽然他是东林六君子之一,但他却没有东林的那种只会夸夸空谈的坏毛病,倒是一个忠心实干的人,这样的人要是接管信阳政务,绝对不会偏私他人。

    “而军队调度,更是军国大事,臣平时和皇上所谈,都是纸上谈兵,所以请皇上下旨命令郑国公出山,掌握军队。有这两位能人陪伴左右,我才能完成哥哥,不,是皇上交代的重任。”

    郑国公是勋贵之一,老成持重,当初抬天启入殿登基的就有他一个。虽然是勋贵集团之一,但更是天启从龙重臣,他是绝对不会放弃天启这个自己扶持起来的皇帝,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再扶持信王的。

    如此安排到是让诸位大臣大大的放心了,一个没有行政权,没有军权的王爷就随他去吧。

    天启也一扫刚刚被大灾压的喘不过气来的沉重,开心的爽朗大笑:“哈哈哈,我的臣弟果然睿智过人大公为国,这样的安排果然周详,这事就这么定了。”

    面对这样的安排,马维忠欣慰无比,因为这也是毛文龙和他三个人未雨绸缪的计划之一。一旦未来天启皇帝对毛文龙集团产生了怀疑,进行迫害镇压,毛文龙就准备不惜一切力气,扶持朱由检上位。一个文臣左光斗不足虑,而郑国公其实早就被绑在了孤臣党,也就是毛文龙的战车上了。当然再也不会让后来崇祯皇帝那样胡搞乱搞的事故出现,他准备挟天之以令诸侯。

    wxi7

第965章 聚敛人口() 
对抗大灾的事情继续研究,“毛帅所说上面的几个办法都好施行,但迁徙人口却是为难。当初洪武爷迁山西填山东,也不知道造成多少人家破人亡。洪洞大槐树下,也不知道破灭了多少兄弟父子相聚的梦幻,那样惨烈的事情,尽量还要避免。”天启皇帝就再次检讨了自己先祖的过失,但也从这一点上看出,天启绝对是一个仁厚之主。

    马文中却摇头,否定了天启皇帝的理解:“万岁仁德,真的是万民之福,既然万岁已经看到了当初的缺点错误,我们就要避免这种方式,这一次人口的迁徙,和当初洪武爷年间的迁徙不同。”

    “又有什么区别吗?”天启对这件事情提不起兴趣来。

    “当初的人口迁徙,朝廷是一种强迫的办法,让那些躲避了战争灾难的百姓,离开自己舒适安宁的家,去一个战火毁坏后的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是让那些百姓从富足走向贫困,百姓当然积怨颇深。但这一次却正好相反,山陕大旱已经出现,两地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流民。更加上这些年朝廷给王爷们的土地赏赐,以及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让八成的百姓已经没有土地耕作,百姓们已经挣扎在死亡线上,之所以他们还滞留在那两个地方,不是他们心甘情愿的想留下,而是我们的户籍政策严重的束缚住了他们的流动。”

    大明的户籍政策非常严格,几乎等于将百姓们固定在方圆30里范围之内的故乡,想要走出30里之外,就必须到县衙门里去拿路引,否则一旦抓获,就是大罪。

    “如果我们放开人口自由流动的户籍政策,百姓们趋利避害,自然而然就会向富足的地方迁徙,这样不用政府动员,就能实现我们减少山陕地区人口的目的。”

    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如此一来,就要在重大政策上加以改变,而一旦这个政策改变了,那些农民们就会首先向江南地区迁徙。无地的百姓流落到江南,将会给江南带来巨大的社会不安全,江南是财富重地,绝对乱不得。”黄爌满脸忧虑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也就是变相的反对。

    黄爌说的对,一旦放开户籍管理,想一想如蝗虫一样的难民涌入南方,那将是怎么样一个灾难啊,想一想就让人恐惧啊。

    马维忠胸有成竹的一笑:“阁老果然是老成谋国,能够发现这其中巨大的弊端,正如阁老所言,江南本来已经人口众多,再无闲田。虽然我们查处贪官污吏,收集了一些承包的土地,但是粥少僧多,终究是入不敷出,而中原地区和山陕状况大约相同,也不能承受千万的百姓,所以毛帅建议,这一次的户籍开放,只针对东江镇,其他地区依旧是严格管理。”

    这样的决定,不由得让所有人动容,因为在大家看来,这是毛文龙主动承担国家的巨大灾难,这真是大忠臣才能做的事。

    天启不由得担心的提出:“东江镇不过是弹丸之地,如何能承受这些百姓的负担,毛帅之心朕领了,这事情还要从长计议。”

    “臣代毛帅感激万岁的体恤,但毛帅说了,为国不惜身,为皇上分忧乃是臣子的责任。”

    毛文龙的话,让皇上,包括诸位阁臣都感动万分,即便是为反对而反对的周朝瑞也在心中感慨毛文龙的忠心了。

    “话虽然如此,但毛帅弹丸之地,怎么能容下那么多的难民呢?”天启还是不忍,并没有答应毛文龙的策略。

    马维忠就解释道:“现在毛帅已经占据了辽东半岛,但经过建奴残害,可谓是地广人稀,这样一来,可以容纳下百万人口。而现在毛帅占据铁山,等于是占据了朝鲜北方,一个朝鲜宣州以北的巨大地方,又可以容纳百万人口。”

    大家就一笑,感情毛文龙还是念念不忘占朝鲜的便宜啊。这朝鲜,看来早晚是要被毛文龙控制,这就是所谓的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毛文龙这个贼,算是彻底的惦记上了朝鲜,真的有一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意思了。

    “还有一点,这次毛帅帮助朝鲜李倧,贷款给他前后两百万,而李倧已经明确的表示,他不想还了。”

    当时魏忠贤就怒了,皇上就不乐意了:“建设银行有朕的股份,也是万千百姓的身家积蓄,他小小朝鲜竟敢赖账不还,这还得了?”

    马维忠就一笑:“毛帅当然不能就这么白白的便宜了朝鲜,当初贷款的时候,可是要求朝鲜拿两个铁矿山和一个铜矿做抵押的,他们不还钱,毛帅认为自己正是求之不得呢。”

    魏忠贤就急了:“几个铁山有什么用处,大明也不缺铁,那东西就不值钱,不行,还是让毛帅向朝鲜要钱,对于赖账的,实在不行就打,还惯着他那毛病。”现在的魏忠贤是把钱看的比命重要了,谁要是欠他的钱不还,他真的敢跟他拼命。

    也不怪魏忠贤如此气急败坏,现在魏忠贤掌握的内帑,就等于是大明的户部国库,有丁大点的支出都要从内帑出。虽然有了皇商,有了土地承包,有了银行和天津开发的收入,但为了税收改革,也拿出了原先归于内帑的盐,茶,矿税交还给国家了。结果国库收入能入三成进来,但却又出来了一个山陕储粮的开支这个巨大的窟窿,这简直就让大管家魏忠贤死的心都有。这样一来,谁赖他的钱,那不是要了他的命吗,他不跟赖账的人拼命那还跟谁拼命?

    这时候,马维忠看着气急败坏的魏忠贤,突然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的话:“贷款陷阱。”

    结果此言一出,大家都在迷糊的时候,魏忠贤当时大喜:“好好好,好个套路贷啊,小样的朝鲜,跟我玩赖账,到时候我让你倾家荡产。”

    天启看到两个人打哑谜,也懒得猜谜,于是继续追问马维忠:“毛帅还没说怎么解决即将挤向他的难民人口呢。”

    “启禀万岁,毛帅准备利用朝鲜优质的铁矿,在皮岛开始建设大型的炼铁厂,在需要无数壮劳力的情况下,产能巨大,所有,在满足自己东江镇军需民用之外,开始向南洋,向印度,东南亚各国,乃至向整个欧罗巴贩卖钢铁,并同时,要求所有出海贸易的商船,必须每船带一百百姓,向那些地方运送百姓,否则断货。”

    听到这话,老于世故的重臣们就开始慢慢的吸气,越吸越多,最终整个房间里似乎铺满了毒蛇,还是眼镜的那种。

    就在天启和信王还没明白这其中的关键时候,一个生硬的声音猛的惨叫反对:“不行,这绝对不行,这是黄祸,这是第二次黄祸,我坚决反对。”

    wxi7

第966章 殖民海外() 
一提两个字,学习了海量历史典章的天启兄弟立刻恍然大悟了。

    历史上,小鹿带路,将走投无路的匈奴人带进了欧洲,让白人的世界里,出现了能征善战的黄种人,他们给还没开化的欧洲带去了一片腥风血雨。

    而第二次成吉思汗的铁骑更让欧洲陷入一片地狱,这两段记忆一想起来,就让欧洲人,让汤若望瑟瑟发抖:“陛下,这绝对不行啊,陛下,请您看在仁慈的上帝份上,一定不要这么做啊。”

    天启已经明白了原委,当然——给予拒绝:“上帝?朕不认识,也不熟,朕没有必要给他面子,再说了,我们是汉人,不是那什么匈奴和蒙古的野蛮人,我们汉族是讲究和平的,就比如我们的先祖郑和下西洋,就是带着和平的愿望,先进的中原文明和技术去的,这才让欧洲从愚昧走向开化的。”

    天启就尴尬,群臣就尴尬了。这话怎么说的,怎么说着说着绕到这个方向上去啦。

    “爱卿不要担心,朕将下旨,命令所有迁徙过去的汉人,都必须遵从当地的国王旨意,不得做任何违反当地法律的事情。”

    “不是啊陛下,我当然知道汉人的温顺与勤劳,但汉人实在是太能生啦,如果按照那个该死的毛文龙的办法,只要一两年,就会移民欧罗巴不下两百万,两百万啊,只要给他们几十年,那整个欧罗巴就是黄种人,就是汉人的天下啦,陛下,您就绕了欧罗巴吧。”

    结果他这么一说,天启反倒来了劲了。这些迁移过去的汉人都是自己的子民,如果按照汤若望的说法,那几十年后,自己就可以将整个欧罗巴划归自己大明的版图啦,哇,那个地方自己是从毛文龙的地图上看到过的啊,那可是三个大明的面积啊,那时候,自己就不是这小小中原的皇帝了,是天下疆域最大的帝国皇帝啦。

    越想越得意,于是,和蔼的向汤若望道:“爱卿乏了吧,爱卿先回去休息休息,我们明日再说吧。”然后给魏忠贤使眼色,魏忠贤当然明白皇上的意思,立刻挥手叫过几个小太监:“赶紧的,将汤大人送回家去。”然后嘴里还啧啧有声:“这是多大的恩典啊。”

    于是,一群小太监就七手八脚的将汤若望抬起来往外就跑,很久很久,在静夜里,还能听到汤若望那杀猪一般的哀求呢。

    “汉人一直有闯南洋的习惯,对于迁居海外倒不是多么抵触,反倒是当时朝廷严禁向外移民,如果我们适当的放开海外移民的政策,想来再安置两三百万百姓是应该没有问题的。”天启说着自己的野心。

    顾秉谦没有文人含蓄优雅,直言不讳的道:“若是这三百万我大明的子民在当地繁衍生息,不出五十年,何止千万,到时候大明开海外行省也不是不可能啊。”

    叶向高就咳嗽一声:“易庵(顾秉谦的字)慎言啊慎言。”那意思就是说,这事情是做得说不得啊。

    信王因为老是走动市井,为哥哥侦查行情,避免了太监们糊弄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