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朝风雨 >

第59部分

华朝风雨-第59部分

小说: 华朝风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离着宫门不过几步的距离,从一侧的黑影里到是走出了一个女婢,对着少年行了一礼,“李大人,公主殿下有请。”

    李怀愣了片刻,“哪位公主?”

    宫女也是看着他,顿了片刻,才小声的回应着,“靖远公主有请公子一叙,请随我来。”

    李怀这才想起了那位曾经在尚学边上总是和自己置气的女弟子,当初只是猜到对方身份不一般,当知道对方竟然是公主的时候,他确实是吃了一惊,怎么也没有想到堂堂的公主殿下竟然会去了那么一个小镇子。

    两人见面的地方倒也是个僻静的地方,女子一身朴素的淡青色一群,上面倒是点缀了几多蓝色小花,远远看去颇有几分清秀的样子。

    “李怀,见了本宫,不行礼么?内卫那里没教你规矩?”女子的声音冰冷,倒像是从幽静的湖底飘过来的,在御书房已经跪了两个时辰,好不容易缓过来,如今又要跪,李怀不由的心中一阵不悦,有意缓缓跪下,刚到一般,却听见对方的叹息,“心不甘情不愿的,跪了也是白跪,你起来吧。”

    远远的看着对方的脸庞,李怀竟是有些生气,“谢公主了,不知公主有何吩咐?”不经意间,语气中又带着几分不悦。

    她是这宫城之中出生的女子,最是能察言观色,只是听着对方的声音,便能猜出对方几分心思。

    “你生气了?”女子转过头,朝着李怀这里走了几步,这是一件独立的院子,除了领着李怀进来的那我宫女,倒是看不到别的人影,“怪不得,父皇说你胆大包天,看来在父皇那里受了气,要发在我这里了?”

    李怀心中一寒,虽然不知道对方为什么找自己过来,可是毕竟公主的身份,这是皇城,真要是弄得不好,只怕不死也要扒层皮,心中顿时一阵气苦:“公主赎罪,小的不敢造次。请公主念在往日在掖城的情谊……”

    “呵呵,你这是在求饶?”女子的笑声突然响了起来,“我可是听说,父皇在御书房里骂了你几个时辰,你却是一声求饶都没有啊。”

    “皇上以理教化,小人也是萌受恩泽。”李怀说的毕恭毕敬,可没想到公主却是不以为然的样子,直直的看着他,“当初在掖城的时候,就觉得你花言巧语,没想到当了内卫还是如此,怪不得那么多人说你蛊惑圣心,是个大奸臣。”她说的语气冰冷,不似玩笑,李怀心里也是一沉,想到自己难不成什么地方得罪了她?!

    见李怀抵着头,沉默不语,她才指了指一侧的花圃,“那是当初从掖城带来的月季,来了上京,长得就不好,你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怀走过去,蹲下身仔细端详了花圃中的月季,心里却是茫然,“回公主,这月季花要想养得好,主要就是光多,肥足,手勤,平日里多晒晒太阳,多施肥,再就是勤修剪,我看公主的这几株,应该是光照不足的缘故。这皇城的墙太高了,这个院子位置又偏,只怕平日里日照时间太少了……”

    女子听得仔细,不由的也蹲在了地上,仔细查看着花的情况,一旁的宫女却是吓了一条,不由的远远的退后了几步,就当没有注意。

    片刻之后李怀也才察觉,还未起身,就听见对方的询问,“你这次回来,能留几天?”

    “事情都处理了,后面善后的事情,也交给了其他人,等着家里的事情一了就走了,想来也就三四日吧。”李怀一边说着一边缓缓起身后退,深怕在惹着对方刁难。

    “要三四日?”一听这话,李怀脸上一抽,难不成又说错?

    “是你大哥和姐姐的婚事?”袁姗姗抬起头看着他的脸色。

    “公主正是冰雪聪明!蕙质兰心!对小人家中的事情也是了如指掌。”李怀呵呵一笑,却是糟了对方一记白眼,女子收回视线,落在面前的月季花上。

    “花言巧语,如今将军府里除了这个事情,还有什么值得你赖着不走?更何况,李将军是公私分明的人,要不是为了他的儿女,有怎么会纵容你如此?”语气倒是不客气,再加上女子冰冷的表情,倒是让李怀感觉像是被长辈教育了一样。

    “哎……”李怀恭敬的听着,见对方起身,便有意疏离一些。

    “行了,你回去吧,等会我让人将花送到将军府,你帮我照看一下,两天后我自会上门查看的。”公主说着转身离开,李怀更是一头雾水,怎么就把自己当成养花的花农了?还要上门查看?

    “公主……”李怀借口推脱,却见对方已经看了过来,依旧似水一般,“与你大哥有婚约的应该是倾城书院的女子,算是我师妹,我会带她过去。”丢着话,便不再理会李怀,身后的宫女这才上前,领着李怀出了院子。

    直到出了宫门,李怀才算是回过神来,想着记忆里掖城的那个女子,该不是这个脾气,难不成到了上京,便是摆了架子?

    没有办法,只能让门口的侍卫给李辰贤带了口信,两日后回家见见自己的媳妇。

    送了李怀离开,宫女便是急忙回了公主的芳华阁,正看见袁姗姗指挥这几个宫女将花圃里的月季搬出去。

    “桑玉,回头让人将这些花还有刚才院子的都送到西北将军府,当面交给李怀。”袁姗姗说着,脑子里想起刚才李怀一脸错愕的表情,脸上竟不由的露出了笑容,那还有刚才的半点清冷孤傲……

    “哦,对了,你顺便安排一下,明天本宫要去一趟倾城书院。”

    “知道了。”宫女见公主进了屋子这才急忙离开,自从跟着公主住进芳华阁,她还是第一次见公主这么有精神的样子,与刚才李怀的情景也是记在了心里,越想越觉得异样,一颗心也是跳的厉害。

    而同样不安的还有离开宫城的李怀,皇帝的责骂在他来说倒是容易理解,骂的越是厉害,说明心里越是没有过多的猜忌,反倒是之后公主的一番话,倒是让他摸不着门路,总不至于是小孩子斗气吧,而且对方竟然想要插手李家的婚事,实在是不明白对方意欲何为,想了一路,李怀却是越想越累了,一旁的翠屏看着他始终愁眉紧锁的样子,只以为是在圣上那里受了气,心中除了担心倒也没有什么,直到夜里,她看着院子里十几盆月季花的时候,心里才是惊讶,却也没有问李怀,对方只是让她摆在院子里,便自顾自的睡觉去了,只是留下李家上下数人疑惑的眼神。

第三十五章 梨园春·牡丹楼() 
上京唯有梨园春,原先外城集市边上的戏园子,如今已是外城最为热闹的地方,一曲《牡丹亭》连演二十一场,唱红的不只是小黄鹂杨芸莺的名号,还有梨园春的金子招牌,原本简陋的戏园子如今却是更为精致,也可以说的上是日新月异。

    李怀脑子里都是生意经,自从梨园春在上京立住了脚,他便让人开始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和扩建,并不是追求富丽堂皇,也不是单纯的拆了重建,结合自己记忆里的建筑观念,以及自己对梨园春的价值定位,他走的是精细以及人文路情怀的路子,除了将梨园春中牡丹亭的几个场景进行了一些复原,还特意的修建了几处好看的风景,钱财和人力上的保证,让这些改造很快就有了雏形,当它出现在上京人眼中的时候,着实让见惯了上京繁华和奢靡的人们不由的眼前一亮,再加上梁诗诗等几位清倌人的推崇,倒是很快的集聚了众多的人气。

    而针对上京几个月的粮价飞涨,周边的几个商铺也已经陆续被梨园春盘了下来,周边几个商户本就是小本买卖,平日里都是艰难度日,夕劭骏给的价钱也是略高往年的,几个商贾自然容易接受,随后便是扩建和改造,洪记和梨园春的关系并不为外人所知,所以前阵子针对洪记粮铺的诽谤,也没有影响到这里。

    “东家,这就是我上任以来的账目,请您过目。”梨园春一侧,新建的一处宅子里,夕劭骏态度恭敬,让随同而来的两人,将账册放在了身前的书案上。

    李怀便坐在书案后面,今天他是特意过来看看的,当初梨园春只是自己为了帮助姐姐恢复声誉所安排的戏班子,却没有想到《牡丹亭》能引起如此的轰动,并带来意想不到的利益,他便有了之后的投入和计划,看着眼前犹如主题公园一般的梨园春,心里却是一阵唏嘘。

    “劭骏,你家是南方的吧,是晋州人?”

    “东家,是的,晋州南乡的,家父是那里的乡绅,死在了叛军手中。”夕劭骏将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倒不是想要证明什么,只是他心中清楚自己的东家与圣公那里有着关系,也算是借此表明自己的心志吧。

    “我明白你的顾虑和担心,不过你可以放心,他们的事成不了,而我也不会傻到真的和他们牵扯在一起,洪记就是洪记。”李怀回头看着对方,“当初让你来南方,也是怕你接触到那些人,会影响了你的心绪。”

    夕劭骏点了点头,其实在他了解到洪记和南方进行的交易时,心中自然是愤怒和悲凉的,只是后来,孙贵特意上门开解,他才好受了一些,也明白了其中的利益关系,今日又有了李怀的一番话,他也算是按下了心中所有的疑虑。

    “东家放心,是洪记救了我的命,让我的母亲和妹妹有了栖身之所,我不会忘的。”他的家人多半都死在了叛军手中,逃出来的数人也各自走散了,只有母亲和妹妹他始终带在身边,到了北方,被洪记的人收留,留在了独龙岗,之后他参加了杨朝年组织的学习班,很快便加入了洪记,母亲和妹妹也被安排到了条件更好的山里,自己则是出来做事。

    “恩,和你一起出来的几人中,你是升的最快的,让你来上京也是综合考核的结果,如今梨园春有了这样的规模,自然也能证明了你的能力和你的态度,这点我是放心的,如果想亲人了,就和孙贵说一声,回去看看吧。至于这些账目,等着年中的时候再一起审计吧。”

    “好的,谢东家信任。”李怀微微一笑,朝他招了招手,示意对方靠近一些,“我今天来,她知道么?”

    夕劭骏自然明白李怀所指,“杨姑娘自然是知道,只是今天有场局,她要过去一下,大概快结束了,这两天来上京准备大考的学子实在太多,今天来的这些实在推不了了,听说还请了太子府的幕僚。”

    “哦”李怀点了点头,梨园春毕竟还是做生意的地方,加上没有表露出与洪记的关系,夕劭骏自然要小心应对这些关系,“好了,你先忙去吧,让人换一壶茶,我在这里等着。”

    自袁弘基醉心炼丹不理朝政,之后又有了田虎和方腊之乱,以及夏朝倾轧,几次大考都是作废,天下的读书人自然心中苦闷,到了去年太子力主重开大考,为国选才,右相那里也是没有反对,消息一时传遍天下,倒是让所有文人欢欣鼓舞,几年的苦读终于是有了用武之地,也让太子收获了天下读书人的心,而对于疲弱的华朝也是一记强心剂。

    可惜好事多磨,之后朝堂上风云变幻,年后又是粮价飞涨,全力更迭,大考因此推后了数月,到了严相上台以后,才从皇帝那里请了旨意,将恩科的时间定在了六月六日,天赐节,倒是借了佛祖的庇佑,‘天赐佛教度众生’。

    如今已经到了五月,上京中随处可见赶考的学子,此次是太子主见,尚学主考,严相的人根本无法插手,所以在天下学子眼中,算是最为公平的一届了,加上是恩科,对学子要求不高,只要是有了学院荐书或是举子身份的都能参加,只单单说人数已是盛况空前了,上京之内一片繁华景象,到处都是各种文会和诗会,几个书院的学子更是早早的就开始了比试,比的自然是才气,而争的便是名气。

    一旦在上京有了名气,对于大考自然有着千般好处,就是不幸落榜,也能谋个好的出处,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只是如今华朝动荡,大家便知道这样的机会以后怕是不多了,都想着借着此次大考,好好的谋个前程。

    而梨园春本就是上京外城少有的风雅之地,如今更是被好几拨学子租下了,平日里就是各种文斗和比试,杨芸莺所在的牡丹楼便是其中最为豪华的一处,因为是借着牡丹亭的名声所建的小楼,自然清雅脱俗,只是话费也是不少,一天就要近百两银子,往日里别人依旧租个一两日,这次来的几个年轻人却一口气租了七天,已经连着开了六天的文会,倒是有了不小的名气,被人称为‘牡丹花下七君子’,今天是七君子办的最后一天文会,邀了不少名儒和各地的才俊,其中还有太子府中的幕僚,可以说格外重要,如此重要的场合,除了一些花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