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夏争鸣 >

第130部分

华夏争鸣-第130部分

小说: 华夏争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宇流明上任的第二天,首先便让书童杜云送信前往会泽县。信中一是让周汉臣暂代县令之职,二是调赤哥、林青二人前往永昌听用。

    待杜云离去后,宇流明便立即召集郡丞韩飞、郡长史程潜二人议事。韩飞是建宁郡中仅次于褚怀远的二号行政官员,而程潜身为长史长年在褚怀远身边为其谋划,对于全郡状况的熟悉和掌握一般人难以企及。自己再加上这两人便是宇流明心目当中的核心决策圈子了。

    见到二人之后,宇流明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一,安排府兵在建宁郡北侧楚雄、会泽、武定等县驻扎,将各地灾民予以集中安置。其二,要求全郡下辖二十余县全面统计现存粮秣数额,然后根据各县上报存粮状况。其三,根据各县存粮状况,府兵引导楚雄、会泽、武定等县灾民分别迁往各县安置。其四,各地乡镇要根据自身状况,安排灾民进行大井、修渠、狩猎、垦荒等劳作。

    听完宇流明的叙述之后,韩飞首先表示赞同说道:

    “宇流总指挥,这一手‘移民就食’和‘以工代赈’果然高明,按此法行事赈灾的大体框架便算是定了下来。”

    擅长谋划的程潜则是适时补充道:

    “北面的楚雄、会泽、武定等县作为灾民安置的中转站,有必要从其他各县调集一部分粮草前去支应,否则若是灾民涌入量过大,恐这几个县难以支持。”

    宇流明微笑着答道:

    “程长史老成谋国之言,此事我看就由韩郡丞前来主持就好。”

    此时韩飞却有些为难的说道:

    “总指挥,这个我虽代替郡守大人主管全郡政务,但是关于粮草转运以及相关数据核算实在不是很在行,你看”

    宇流明微一思忖,随后答道:

    “嗯,全郡赈灾开始之后各方粮草调配转运将是一项关键性任务,若是假手他人我实在有些不放心。这个担子还是得郡丞大人挑起来,不过大人既然不擅长这类事务,我可以找个人来协助你。我会泽县主薄尉迟丰谷掌管钱粮多年,对于转运调配的事务亦是多有心得,届时可以让他来助您一臂之力。”

    韩飞闻言,点点头说道:

    “如此甚好!”

    建宁郡北面的山路之上,无数的人流正在向南缓缓的移动。这是自越隽、犍为、朱提、牂柯四郡汇集而成的庞大灾民流。数以十万计的灾民神情绝望、目光呆滞的在队列中缓缓前行,在饱受饥饿折磨之后,他们早已经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他们只是依靠着本能在不断的向前走着,因为在经过漫长的跋涉之后,他们的潜意识当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认识,那就是要想活下去就不能停下来

    绝望在这股巨大的人流当中漫延着,正在这个时候,在山道的尽头出现了一队队的官兵,这些官兵一个个全副武装、衣甲鲜明,他们严密的封锁住了山路的出口。

    看见这个情况,逃难的人丛顿时开始不安起来,不少人开始在队伍当中窃窃私语:

    “这些官兵在这里做什么?”

    “他们不会是在这里阻止我们去建宁的吧”

    “啊,那要是这样,不就是要我们的命吗?”

第249章 建宁气象() 
建宁郡北面的山路之上,无数的人流正在向南缓缓的移动。这是自越隽、犍为、朱提、牂柯四郡汇集而成的庞大灾民流。数以十万计的灾民神情绝望、目光呆滞的在队列中缓缓前行,在饱受饥饿折磨之后,他们早已经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他们只是依靠着本能在不断的向前走着,因为在经过漫长的跋涉之后,他们的潜意识当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认识,那就是要想活下去就不能停下来

    绝望在这股巨大的人流当中漫延着,正在这个时候,在山道的尽头出现了一队队的官兵,这些官兵一个个全副武装、衣甲鲜明,他们严密的封锁住了山路的出口。

    看见这个情况,逃难的人丛顿时开始不安起来,不少人开始在队伍当中窃窃私语:

    “这些官兵在这里做什么?”

    “他们不会是在这里阻止我们去建宁的吧”

    “啊,那要是这样,不就是要我们的命吗?”

    灾民的不安情绪开始越来越明显,但是他们依旧抱着侥幸的心理向着官兵的封锁线接近。当人流距离官兵还有百余步距离的时候,只听官兵之中为首之人道:

    “你等可是逃难至此?”

    “没错,官爷,我们皆是逃难至此。老天爷不下雨,家里的地都荒了,听说建宁郡那边还有粮食,请您行行好放我们过去吧!”

    “建宁郡赈灾总指挥宇流明大人有令,各地灾民进入我建宁郡内需由官兵引导至各县就食。尔等若是想要活命便需听从安排,我等自会带你等前往县城接受赈济,不过沿途之上你等若是有胆敢不听号令者,杀无赦!”

    说话间,对面官兵齐齐拔出手中军刀,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看着对面官兵手中明晃晃的军刀,在场的灾民先是惊恐万分,但是随即却又被狂喜所替代。因为听这官兵的话语,只要按照对方的要求行事,便能到临近的县城接受赈济,这就意味着他们有希望活下去了。

    接下来便看见一队队的官兵向灾民们靠过来,眼见着对方凶神恶煞的架势,队伍中的灾民一个个不敢有丝毫移动。这些官兵靠近之后便开始清点人数,每当清点至百人之数后,便会有一队士卒引导着清点过的灾民向着山口走去。

    数万人的灾民就在这处山口被分成了百余撮,在官兵的押送下开始零星的向着周边的县城分散。当灾民到达县城安置之后,他们就得到了第一碗赈济的粥食。面对着热气腾腾的米粥,这些早已经被饥饿折磨得绝望的人们竟然激动的留下了泪水。

    在吃完这顿饭之后,灾民们的行程并没有停止。按照官兵的要求,他们又要继续向南面迁移。在灾民到达指定的县城后,他们再一次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食物。接下来,这些灾民被再次打散,然后分配到县城所辖的各乡镇,在这里他们才算是真正可以落脚了。但是,等待他们的并不仅仅是赈灾的粥食,同样还有每日繁重的劳作。但是,对于这些灾民来说,能够吃饱了去干活儿,这简直就是一种奢侈到了极点的生活。

    在宇流明的统筹协调下,建宁郡庞大的行政机器开始全速的运转起来,把全郡打造成了一个灾民分解流水线,按部就班的‘消化’着每日涌入的如潮灾民。

    在‘移民就食’和‘以工代赈’初见成效的时候,接下来宇流明下达的第二项指令便是让各县官吏每日深入到灾民聚居地,实地督促灾民劳作,同时监督赈灾粮食的发放。因此,在建宁郡各县的乡镇里,每当向灾民发放粥食的时候,总是能够看见各乡里正带着随从站在一旁监督手下的吏员,确保每顿饭食都能足额的发放到灾民的碗里。随着时间的推移,灾民们竟然渐渐的和各个乡镇的里正、耆长、户长熟络起来,在发放饭食的时候还会时不时的聊上两句。如此一来,各乡官员与灾民们的关系就渐渐变得更加紧密,能够更加及时的了解灾民群体的内部动向,而灾民对于自身需求、建议也更加能够及时的向上转达。

    当两项政令落实之后,建宁郡抗旱救灾的形势渐渐的稳定下来。郡内各县迅速从原先应接不暇的慌乱状态中摆脱出来,每日里开始按部就班的赈济灾民,同时又利用灾民的劳动力反过来从事抗旱的劳作。

    宇流明会时不时的到永昌周边的地区去转一转,其目的是为了亲自确认自己定下的赈灾措施是否真的起到了效果。而他每次下去巡察都能够切实的体会到建宁郡所发生的变化。早先几次他在周边巡察之时,看到的更多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灾民自各地被转运而来。他们神情麻木、了无生机,只会机械的按照引导官兵的指令行事,可能只有在面对送到手边的食物的时候才会回复几分活人的气息。

    到后来,宇流明又看到安置下来的灾民开始在当地官员的引导下从事抗灾的各项生产和劳作。灾民每天的工作强度非常之大,但是为了吃饱他们同样非常的卖力气。而正是因为这些灾民所提供的廉价劳动力使得郡内的各项抗灾措施得以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得到快速的执行。

    而在这个时候,南疆四郡涌向建宁的灾民数字已经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直到此时,建宁郡上下各级官员心头悬着的石头算是落了地,同时也对宇流明这位会泽县的小县令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时间推移到一个月后,宇流明再次外出前往永昌下辖的哨河乡视察。这一次郡长史程潜、郡丞韩飞还有骆清瑶都一同随行。当一行人轻车简从来到哨河乡的时候,只见这里的劳作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在乡镇外小河的河滩旁又新开垦出了一大片农地,而灾民们正在小河旁兴修水渠,似乎是要将河水引流到新开垦的农地中。

    此时,宇流明的注意力却被河边的一小撮人吸引了。只见这群人在小河边搭着一排简易的木头架子,然后对着木头架子指指点点,不知道在干什么?

    宇流明有些好奇的走过去,站在人丛身后静静的听着灾民们的议论:

    “据说这东西能把河里的水自动的抽上来。”

    “这不就是水车一类的东西吗?”

    “听说比水车抽的水量大,而且速度也比传统的水车快”

第250章 好官() 
宇流明听着灾民的议论,目光死死的盯住河边上几个正在忙碌的身影,一时间似乎觉得其中两个有些熟悉。只见这些人用刨光的木板拼凑成了一个中空的大圆盘,然后在圆盘的中央装上木质的隔板。接着在圆盘的周边用粗麻绳系上数不清的一排排竹筒。然后这些人在水边立起了几根粗大的木桩,随即又将圆盘的轴心固定在木桩上,而圆盘则是有一半浸泡到了河水当中,一半露在外面。在河水的冲击之下,圆盘开始自行的转动,在转动的过程当中,固定在圆周上的一排排竹筒则借着圆盘转动的势头依次汲水注到岸上的蓄水池当中。

    眼见这一情形,在场围观的灾民禁不住都纷纷发出啧啧的惊叹。宇流明此时也惊讶的看着眼前这个巨大的圆盘,这个圆盘的汲水能力要比普通的水车大上一倍还不止,但其做工和用料却和普通的水车相比要少了很多,而且构造也更加的简单。

    正在这时,制作水车的那几个身影缓缓的回到了岸边。宇流明惊喜的发现,刚才自己觉得熟悉的那两个身影竟然是自己在会泽县认识的许汉明和许汉文两兄弟。

    一见二人,宇流明当即上前打招呼。二人一见宇流明,不敢怠慢连忙快步来到宇流明面前。见二人正欲行礼,宇流明却是乐呵呵的上前一把扶住二人,口中说道:

    “世间的事情真是蹊跷,想不到你我三人竟然会在此相逢。你们是怎么到永昌来的?”

    许汉明正欲答话,一旁的许汉文却是迫不及待的抢先说道:

    “大人,我哥哥在会泽研制出了这种新型的水车,叫‘翻车’,这种水车汲水的速度和数量都要比寻常水车大上一倍有余。因此我哥得到了周汉臣周县丞的特殊嘉奖,让我和我哥每日能够享用两顿肉食。后来周县丞把我哥的事情报到了郡里,如今我们是受郡里的委派到各地勘察河流寻找适宜地点兴建水车的。这不,我哥到了哨河乡发现这里的河流无论是水流还是深度都很适合‘翻车’的使用,所以我们便在这里兴建了一座。”

    宇流明闻言惊喜不已,口中连连说道:

    “你说什么?此等精巧之物竟然是你哥哥所研制的?”

    许汉文眼见宇流明如此惊讶,不禁有些骄傲的挺起胸脯,口中说道:

    “那是自然,我哥的能耐可大着呢,爹爹留下的手艺可是全都让我哥给学会了的。爹爹在世之时,就时常夸我哥心灵手巧,家传的技艺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时我哥在会泽县造出着‘翻车’来的时候,连县里的鲁彦大师都赞不绝口。”

    此言一出,宇流明心中顿时一凛,鲁彦的技艺他心中是有数的,如果说连鲁彦师傅都能认可,那么这个许汉文的工匠技艺绝对是非同凡响。正在这个时候,只见一旁的骆清瑶却是上前一步对着许汉明说道:

    “阁下的这般精巧技艺莫非出自稷下学宫中的‘机关格物’流派?”

    许汉明闻言先是一愣,眼见来人一身铠甲,随即答道:

    “大人慧眼如炬,家父正是‘机关格物’流派嫡传弟子,只是如今我学派人丁凋零,如今很少有人还记得我们这一脉了。”

    此时骆清瑶回身对宇流明解释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