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夏争鸣 >

第92部分

华夏争鸣-第92部分

小说: 华夏争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申屠,承认错误的勇气固然可嘉,但是修正错误的手段却是更加重要,明白吗?”

    申屠杰答道:

    “卑职明白,唯今之计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加大对林震的支持力度,让林震有决心在建宁郡和官兵鱼死网破,要让林震把建宁郡的官兵彻底打残、打趴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到时候即使赵熙就算把建宁彻底纳入朝廷掌控,得到的也不过就是一个空壳子。其二,如今韦盛昌就在南疆,不妨让他摸清赵熙的动向,必要时刻不妨将赵熙除之,一切就都推在盗匪身上,如此我倒要看看朝廷还敢派谁来威抚南疆。”

    杨雄默默的听完申屠杰的话语,手中继续把玩着那片秋叶,陷入了沉思。良久,只见他拿着秋叶的右手缓缓的攥紧,然后慢慢的揉搓,手掌中的那片秋叶渐渐被搓成了粉末,顺着指间的缝隙滑落到了地面上,然后只听杨雄淡淡的说道:

    “第一计可行,第二计有些落了下乘,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使用,但是留作后手未尝不可,既然我杨家最后终究要和朝廷分道扬镳,有些事情也就不用再顾忌了。”

    申屠杰躬身答道:

    “卑职明白!”

第174章 闻风而动(1)() 
在永昌城下,林震召集杨寿、罗平安等人在帐中议事。坐在首座的林震目光威严的环视了一下在场的杨寿和罗平安,最后落在身后正在给自己捶背的张菁娘身上,此时他原本凌厉的目光陡然变得温柔。只听他轻声的说道:

    “我们要谈正事,你先回避一下。”

    张菁娘娇嗔道:

    “你们男人家那些事我才懒得关心呢,这几日你连日劳累,人家给你揉揉肩。”

    看着张菁娘娇憨的模样,林震顿时硬不起心肠来,只得说道:

    “好好好,依你便是,不过你只可旁听不可插嘴,我等所议之事你也断断不可泄露”

    “好啦,知道啦。”

    张菁娘娇嗔着打断了林震下面的话,林震却是爱怜的笑了笑。这一幕落在在场的罗平安和杨寿二人眼中就别有一番意味了。杨寿是在暗自欣喜,张菁娘越是受林震宠爱,那么自己在盗匪阵营中的地位便越是稳固。而罗平安则是眉头深深的皱起,他从在卑水县见到这个女子之后,潜意识中的直觉便告诉自己这个女人非常危险。现在这个直觉似乎已经渐渐应验了,老大林震渐渐开始和弟兄们疏远,竟然重用起杨寿这样的白面书生,说什么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我们可是盗匪啊!尤其是自己这个二弟,现在自己常常好几天见不到林震,这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这个女人太危险,也许大伙儿都会毁在这个女人手中。

    想到这里,罗平安看了一眼张菁娘,见对方低着头一副逆来顺受完全无害的样子,罗平安的眼神中却是闪过了一丝寒光。然而罗平安不知道的却是,他的这个小动作却依然被张菁娘眼角的余光看了个清清楚楚。

    此时,只听林震说道:

    “哼哼如今整个建宁郡都该炸了窝了吧,我们也算是捅破了天了吧,连朝廷钦差都下了檄文要举全郡之力讨伐我等。”

    杨寿笑嘻嘻的说道:

    “大首领本就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自然要搅动人间风云变幻。”

    一旁的罗平安看不惯杨寿的谄媚,口中斥道:

    “少在这拍马屁,成天就会阿谀奉承,如今檄文既然发出,不出旬日建宁各地兵马便会到来,如今当务之急是要想好该如何应付。”

    杨寿被罗平安一顿抢白,并没有生气,而是有些戏谑的看着罗平安,口中说道:

    “二当家是个急性子,不过您也不要着急上火,此番局势变化大致皆在我与大首领谋划当中,这建宁的兵马不管来多少,总要叫他有来无回。”

    此时,林震眼神中闪过一丝厉色,猛然站起身来,口中说道:

    “杨寿说得不错,早就说这次要在建宁郡大大的打上一场,既然他们敢来救永昌,那便让他们都留在这里吧!”

    在这同时,建宁郡西南边境警备师大营之内也在进行着一番对话。大帐之内,建宁警备师长沈江明身着一身笔挺的帝国军服,双肩之上四颗金星闪烁,看上去甚是威严。沈江明端坐在帅位之上,对面坐着曾泰、凌翔谦、罗超三位旅长。

    只见沈江明抬手轻轻的敲击着身前的桌子,而在他另一只手上拿着的正是赵熙发往各地的讨贼檄文。少顷,沈江明抬起头来,目光在对面三位旅长身上扫过,然后沉声说道:

    “局势变换哪,如今钦差的讨贼檄文一出,本座就是想不出兵也不行了。”

    曾泰闻言面露疑惑,不禁问道:

    “前日我劝师座出兵,师座说要谨慎考虑静观局势,为何此时又是非出兵不可呢?”

    沈江明看了一眼曾泰,淡淡的说道:

    “曾泰,我说过很多次了,你只懂打仗,不懂政治!”

    曾泰面露惭愧的答了声‘是’。沈江明指了指一旁的二旅旅长凌翔谦,说道:

    “翔谦,你给曾泰解释解释。”

    凌翔谦躬身领命,随即说道:

    “原先我等不参战,实在是师座考虑到如今大势。杨家在蜀中已成气候,尾大不掉之势越发明显,那么最终朝廷和杨家翻脸便是迟早的事情,而一旦巴蜀与朝廷撕破脸皮,两家争夺最为关键的却是南疆。南疆归朝廷,则巴蜀腹背受敌旦夕可破,若南疆归巴蜀,则杨家可并力北向,与朝廷分庭抗礼。值此局势险恶之际,师座以不变应万变,并不介入剿匪之事优先保存实力,有了实力才有立足之地,师座实在是深得乱世中生存的第一要义。而妙就妙在,我等乃是朝廷边军,职责是戍卫边防,并非是剿匪,所以我等不介入,即使郡守大人心有戚戚,但明面上却说不出什么来。”

    沈江明闻言,轻轻捋了捋唇下的胡须,向凌翔谦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示意对方说下去。

    凌翔谦继续说道:

    “但是现在局面却发生了变化,天使赵熙以天子之名发檄文与全郡,号召各方人马齐聚永昌共诛林震,这便成了朝廷下令诛灭盗匪,林震从一介盗匪首领便上升到了圣斯罗帝国公敌的层面。面对国家的敌人,我等原先的理由便站不住脚了,此时若是再不出兵,那些各方盯着我们的人就会跳出来向我等发难。巴蜀杨家可能会上书朝廷攻讦师座,请朝廷换帅。”

    曾泰闻言不禁插言道:

    “朝廷难道会如了杨家的意图?”

    凌翔谦微微一笑,解释道:

    “朝廷也可能想换掉师座,安插一个听话的人过来。若是到了那等局面,要么师座被迫离开帅位,要么就被迫倒向一方任人摆布。无论哪个结果无论如何都不是我等可以接受的。”

    话音刚落,只见沈江明鼓掌赞道:

    “哈哈哈知我心者,翔谦也!”

    曾泰气鼓鼓的说道:

    “这朝廷和杨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沈江明闻言,脸色一变,训斥曾泰道:

    “曾泰,休得胡言乱语!”

    曾泰眼见沈江明动了真火,吓得不敢再说,不过脸上仍有不服之意。沈江明见状,斟酌了一下语气,缓缓的说道:

    “曾泰,你是本座一手提拔起来的旅长,打起仗那是没的说,但是有一点你确实不如翔谦,那就是你受的挫折还是太少,阅历不够,为人心直口快又总是锋芒毕露,现在是有我护着你,但是你若一直这样下去总有一日要吃大亏。”

第175章 闻风而动(2)() 
沈江明见状,斟酌了一下语气,缓缓的说道:

    “曾泰,你是本座一手提拔起来的旅长,打起仗那是没的说,但是有一点你确实不如翔谦,那就是你受的挫折还是太少,阅历不够,为人心直口快又总是锋芒毕露,现在是有我护着你,但是你若一直这样下去总有一日要吃大亏。”

    说到这里,沈江明指着凌翔谦说道:

    “翔谦自幼家境贫寒,被迫投身行伍,但是凭着一股子能吃苦的韧劲,从最底层的兵卒做起,一步步做到了现在旅长的位置,每一次晋升都是从刀山火海中拿命拼出来的,但是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当年,帝国元帅段擎天看中了翔谦的才华,将之收为关门弟子,使翔谦正式列入帝国兵家一脉的门墙。学成之后,翔谦却没有依靠和元帅的师徒关系留在帝都,而是回到南疆继续从军。这几年帝国和周边邻国几次战役,翔谦哪次不是战功卓著表现惊艳,并在帝国军界闯下了一个‘善晓兵机’的绰号。想想看,当年一个马前卒,靠着自己努力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骄傲的资本算是够多了吧,但你什么时候见翔谦露出过骄狂之色?”

    沈江明一番数落,说得曾泰有些抬不起头,一旁的凌翔谦也不好插话,只好给身旁罗超使眼色。罗超会意,连忙陪笑着说道:

    “师座息怒,曾泰出言莽撞,训斥一番也就是了,现今当务之急是定下如何进兵的方略才是。”

    罗超一句话把谈话又引回到正题上,此时只见沈江明脸色郑重的说道:

    “既然要出兵,我们不动则已,一动就要雷霆万钧,林震麾下三四万的乌合之众又焉能是我等帝国警备师的对手,速战速决那是我们的目标,切不可牵连日久涂耗兵力和粮草。”

    罗超追问道:

    “那师座的意思是要挥军直捣永昌和林震决战?”

    沈江明轻敲身前的桌子,口中答道:

    “不错,盗匪不似正规军,时聚时散行踪不定,而今难得有机会把这数万盗匪都牵制在永昌城下,这正是我等一战成功的绝佳良机,我又怎能放过?”

    这时,原本有些垂头丧气的曾泰一听要打仗,顿时又来了精神,当即说道:

    “师座,我第一旅愿为先锋,末将定然斩林震之首级献于师座帐下!”

    沈江明适才把曾泰训斥得有些狠了,现在眼见曾泰主动请命自然是要给个甜枣,当即说道:

    “好,曾泰你部三千人马为前驱,罗超的第三旅为中军,凌翔谦的第二旅殿后,并负责护送各类辎重及粮草,大军明日开拔!”

    曾泰、凌翔谦、罗超三人当即起身领命,只是沈江明却没有发现,在凌翔谦的眉宇之间隐隐有着一丝忧色。

    就在赵熙的剿匪檄文传遍建宁之后数日,宇流明等人率领的人马一路南下已然来到了晋宁县,距离西南面的永昌已然不足百里。这段时间内,建宁全郡却都已经纷纷开始行动,有的县直接将原有的警备团、民团、乡勇等武装力量派往晋宁,有的县开始招募乡民组建民团,分发完武器之后来不及进行训练便直接拉往晋宁,还有些地方上的豪强、乡绅、富户将自家豢养的壮丁、死士、门客都组织起来前往晋宁与宇流明的队伍汇合。

    宇流明在晋宁县汇集各路人马,并没有继续率军南下,而永昌城下的盗匪却似对北面的官兵视而不见,依旧在永昌按兵不动,双方就这么隔着不到百里的路程默默的对峙着。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对峙只是暂时的,在这种短暂的平静背后正在酝酿着即将搅动整个建宁郡的暴风骤雨,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时之间,各路人马纷纷向着晋宁县汇集,使得宇流明麾下部队的规模开始迅速的膨胀。宇流明早已经料到了会有这样的情况,则事先命令林青、阿铁二人将前来汇合的人马按照战斗力的强弱进行划分。其中,各县警备团做为战力最强的第一梯队,各地民团、乡勇为第二梯队,壮丁、死士、门客及普通乡民为第三梯队。在这三个梯队当中,第一梯队是直接可以拉上战场的,则依照其原先的建制予以保留。而第二、第三梯队则是按照所属地域打散整编到第一梯队的建制序列当中。

    此外,因永昌被围,郡一级的官员均被围在城中,为了统一号令,马博则是担负起最高行政长官的职责,直接协调粮草调配、后勤保障、驻地安排等各项事务,至于军事方面名义上也是由马博主管,但实际上则全权交给宇流明负责,任命宇流明为前敌总指挥。而宇流明则是将王襄、孟煜、郑则民三位县令纳入最高指挥体系当中,四人并称为联军统帅。至于其他各县带队赶来支援的行政官员,宇流明则是解除其军事指挥权统一交给马博调配。

    这一日,宇流明在晋宁县城头巡视完毕之后,与骆侍卫、林青、二牛、阿铁、郑则民、孟煜、王襄等人一起在城楼之上共同商议接下来的行止。

    宇流明首先说道:

    “而今各地兵马纷至沓来,于我方来说表面上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我等目前根本没有一战之力。各地来援兵马互不统属、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