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忠义天下 >

第565部分

忠义天下-第565部分

小说: 忠义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臣将以为,收复江淮,武力并不是上上之选!”

    此言一出,朝堂皆惊,先前请柬的罗金赐应声秦宇至“秦侯爷,叛贼景禹恪当年率兵二十万问鼎中都,致使中都百姓流离失所,灾祸连连,现今我景帝陛下高功颂德,麾下良将百员,精甲十余万,如何不能收复?难不成要让叛贼燕王在哪江淮之地安身一辈子?”

    “非也!”

    秦宇至语缓平淡,全无与罗金赐针锋相对的意思“燕王经问鼎一战后,所部残军归离不过万,加之去年大水,江淮十地九淹,百姓绝收严重,可以说现在的江淮早已不是两年前的江淮了,若我们大军袭杀而去,你说这刀锋是砍到燕王的脑袋上,还是砍在那些为了生路拼命的大夏子民身上?”

    “谬论,谬论!”

    罗金赐以二字相顶,秦宇至拱手请声“陛下,江淮是一定要收复的…但除了兵甲相对,还有攻心一计,陛下可以下旨江淮,派一能臣谏言于燕王,让其知世风所向,如此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够收归江淮诸城,岂不大夏之福?”

    。

第二百二十七章兵向江淮2() 
“陛下…燕王问鼎中都,此乃悖逆之为,若是不强惩治之,对于江淮的各方势力收复不利,微臣愚见,还请陛下多多斟酌!”

    罗金赐这些人执意认为出兵为上,若是细想,也不无道理,自年前夏仲之后,江淮水患严重,燕王实力受水患影响,算是统治威望降到最低,但是燕王自安帝时代就领封江淮,时至今日,已经二十年,那般根深蒂固非一日之寒,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强势一战,彻底摧毁燕王的根基,江淮才能再度重回中都掌控。

    夏景帝听着罗金赐与秦宇至的各自见解,一时倒拿捏不定,思量中,夏景帝目光落在秦宇至身后的林秀身上,只是林秀低着头,不知再想些什么。

    “林卿,你身为北疆大都护,驰骋疆场,北疆东界为东州,东州南向便是江淮的交汇处,对于平复江淮,你有何看法!”

    夏景帝直言问来,一时间,所有朝臣的目光皆转移到大夏最年轻的将领身上。

    林秀上前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大夏之前接连兵祸数年,百姓贫瘠,天地荒芜,此已经伤及大夏体躯,加之北蛮、东林、鞑靼的外侵,大夏已经耗干安帝时代的家底,所以臣附议秦侯爷的请柬,对于江淮,以怀柔攻心为上,现在他们遭遇水患灾祸,几乎绝收,燕王纵然二十年来的根基深厚,可在生路面前,百姓所求不过一口饱饭,只要能让百姓的心收回,燕王不攻而破!”

    林秀说完,便退身回列,夏景帝看着一众朝臣的模样,沉思片刻,那内侍步戊觉察其中的情况,赶紧上前道:“朝会至此结束,诸臣退朝,若有来议,上书房请柬!”

    听到这话,朝臣们纷纷跪拜离开,出了正德大殿,林秀正欲离开,那罗金赐从后面追上来。

    “大都护留步!”

    林秀转身道:“尚书令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罗金赐拱手:“大都护,你是咱们大夏的军途青辈之才,应该明白趁势而攻的道理,那燕王盘踞江淮诸城,虽然元气大伤,可估算来,也有数万带甲兵士,以怀柔攻心,只怕那数万燕兵不会束手投降,如此看来,只有趁着江淮水患的机会,一鼓作气,大军压境,打垮他们,才是上策…”

    “罗大人,您说的对!”

    此时的林秀早已不是当年的稚嫩小生,他之所以在朝堂上附议秦宇至的话,无非是军行官途的派系划分,身为军行的将领,秦宇至又是现在的朝堂军行勋贵之首,若是异声开外,只会对自己不利,而林秀又想尽快回中都,秦宇至这一关是必须通畅,所以他才那么说,现在罗金赐私下寻自己的底,林秀绝对不会透漏丝毫。

    淡声应下罗金赐,林秀拱手回礼:“罗大人,收服江淮,不管是文行攻心,还是武战攻城吗,皆有陛下做主,咱们陛下雄才大略,区区江淮叛军,不过尔尔,罗大人,某府中还有要务,先行告退!”

    林秀说完,便匆匆离开,罗金赐一时不悦,皱眉闷气,末了他自言自语:“看来当初的青俊龙驹之才长大了!”

    上书房,夏景帝看着桌案上的奏章,自顾道:“江淮收复已经势在必得,可是文武两系的官员各有自己的想法,这让朕有些诧异!”

    “陛下,奴才当不当的说句直话!”步戊从旁插嘴:“秦侯爷与罗大人说的都有道理,那江淮燕王虽然是叛逆的主,可江淮百姓和其它州地的百姓一样,都是大夏的子民,若是兵戈降临,有损陛下仁君之名!但要是反过来看,燕王盘踞江淮二十年,纵然元气大伤,可还有数万带甲残兵,这就需要陛下的王者之师一战定胜负,强压夺旗,破了燕王的尊威,那时江淮百姓没了依靠,陛下施以仁政,江淮民心便可平复收回!”

    听得步戊这番话,夏景帝闭目养神片刻,道:“召兵议阁、兵部的司吏使以上人员来见,朕想知道此番出兵,所需耗费几何,时日多少,让他们给朕一个估测!”

    林府。

    林秀从朝会回来后,便闭门不出,对于今日朝堂上的江淮战事,林秀心里根本不上丝毫心思,他现在想要的就是请旨北疆,只要回来自己的家,一切都好说,可庄非的建议果真让林秀看清现状,在朝官军行逐步安稳的情况下,林秀请旨北调,实在突兀,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有什么想法。

    “大都护,若是陛下真的要兵出江淮,只怕您还得挂旗出征!”

    庄非估测的将来的可能性:“现在我等虽然还是您的幕僚,可是皆从兵部的参位,一旦出战,保不齐就要随军,那时您如何能够避开沙场龙驹之名?就是不做主将,也要从军令旨,这么一来,战功再得,您可就回北无望!”

    “那本都护就不要这个功!”林秀心中淡然,对于所谓的功勋倒是看得透彻,况且他已经位进大都护,封疆大吏,再往上升,也就剩下王爷位了,可他一个商贾贫人出身的将领要真的封王,只怕自己的脑袋也安稳到时候了,所以林秀很清楚这其中的道道,他不会做那木秀于林的主。

    “这几日林胜可有消息?”

    林秀思忖之余,还挂念着已经调至兵部任教头操训使的林胜,庄非应道:“林胜这些人日子在训练西山先锋营,不曾回来!”

    “既然这样,你抽个空,代我去看看林胜!告诉他,性子务必收敛,毕竟中都水深,那些个勋贵子弟都不是好惹的主,一句话不当,就会发生麻烦事!”

    “属下明白!”

    庄非得令离开,林秀转身回屋,拿起纸笔,开始写这初春以来的第一封家书。

    西山营,自军行改制后,西山大营分为西山营和中骑营,西山营乃是黎骑的骨架根子,后由中都禁军补充,为一万人,十校列,林胜便担任着前锋三校列的操训。

    

第二百二十八章兵向江淮3() 
“突刺!”高高的操训台上,林胜一声呼喝。

    台下的兵士手持长枪进步顶位,捅杀于面前的木桩,这是北安军义鳞骑的突杀技,只不过中都兵未像北安军的兵士那样搏命生死间,哪怕林胜教的再多,他们还是如纸老虎一样,带着股面团气息。

    待一合操训到时,林胜来到台下,自有亲兵奉上茶水。

    “这些个废物子弟…”

    林胜看不上西山营兵士的懦弱,暗自低骂,那亲兵道:“胜都将,这些人肯定比不上咱们北安军!”

    虽然林胜说完声音不大,但是不远处的西山营哨兵却听到了,他瞥眼一看,重重唾了一口,林胜觉察,将杯盏一扔,大步走到这兵士面前。

    “你刚才做什么?”

    “没做什么?”

    哨兵嘴硬不认,林胜阴阴一笑,直接抽鞭子打在他的脸上:“老子再问你一句,你刚才做了什么?”

    “没…没做什么!”

    感受着脸上的鞭子疼痛,哨兵心气已经松懈不少,林胜见此,沉声:“老子告诉你,莫要以为自己是中都人,就可以肆无忌惮,若是在北安军,你刚才的动作,老子能够杖刑你,把你打成残废!”

    这话还未落地,一声挑讽传来。

    “呦呵…谁这么大口气,区区些许小事,就能把兵士打成残废?”

    林胜寻声看去,竟然是西山大营统将杜恕,这杜恕巡营至此,看到林胜强势如狼,心中对北人的蔑视不由的升起。

    那哨兵看到统将到来,竟然底气再涨三分:“将军!”

    “杜将军,某操训兵士,乃是奉了陛下的旨意,你这话什么意思?”

    林胜皱眉沉思,杜恕笑笑:“林都将,做事别太过火,这里是中都,不是北疆,不管是狼还是虎,都得盘着!”

    “盘着?哼哼…”林胜冷笑两声,不再应杜恕的话,他转身上了操训台,令旗一挥,继续开始操训,杜恕瞧着林胜的反应,面上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可是心底却浪涛翻滚不断,身旁,小校道:“将军,这林胜未免太猖狂了吧!简直没把您放在眼里!”

    “这些个北疆种,当真属野马胚子的…此事本将暂且给他们记住,咱们走!”

    杜恕说完,带着人离开。

    秦府。

    秦宇至下朝归来,与几个勋贵官宦见了面后,便在府上摆了一桌酒席,与这些人言谈今日朝堂上的事。

    “秦侯爷,下官得侯爷宴请,当真是没想到!”时任兵部佐郎使的金静水拱手礼敬,身为河西军系的官员,金静水对于中都的各方势力都是恭恭敬敬,不敢有丝毫得罪,毕竟他们弱势不堪,稍有不测,就会被不轨之人寻机落罪。

    “金大人,当初本候就听闻过您的事迹,秦王殿下手下智谋,能够与杨茂老先生并驾左右的参将,现在从身中都官场,那可要好好的发挥才干,为陛下效力!”

    秦宇至笑声,金静水不明深意何在,除了赔笑敬酒,并不敢接话丝毫。

    秦宇至酒过三巡,道:“金大人,您也是经历过沙场的智者,本候爷既然请您来,就是想聊聊沙场上的事,这些道理,朝堂上的那些文臣肯定不懂,你明白本候的意思吧!”

    金静水听到这些话,沉思片刻,开口:“秦侯爷,您这话…下官还真的不明白!”

    对于金静水装糊涂的模样,秦宇至虽然不悦,可这也在情理之中,稍稍缓息,秦宇至冲其它几名兵部、户部的官员道:“尔等身为大夏的六部中的肱骨之臣,应该明白中都现在钱粮几何,兵甲几余?”

    户部佐郎徐风赶紧起身:“秦侯爷,下官等平日兢兢业业,只为公事而行,从没有过私藏舞弊之嫌,不知侯爷话意何在?”

    “徐大人,本候不过是借此转意罗金赐的请柬!”

    秦宇至直言,徐风这才放下心来,至于金静水,经此一提点,在暗中估测稍许,方敢稳下心绪。

    “秦侯爷,此事不是在朝堂上言之不定,陛下还未明确下旨?”

    金静水接声:“罗大人请柬兵战江淮,以天威定诸城,侯爷您以怀柔攻心为上策,现在陛下没有明旨,我等做臣子的也不好多言,请侯爷见谅!”

    “见谅是自然的…但是此番南渡江淮,收服燕王叛军之地,非小事尔,若是大动兵戈,后果如何,难以预料,尔等既然是兵部户部的官员,就应该明白本候顾忌的是什么!”

    “秦侯爷,其实按照罗金赐大人的请柬,直接兵战江淮,也未尝不可,现今中都四大官仓屯粮八十万石,足够大军出征一年之用,兵甲器刃也都半仓过之,虽然比之安帝时代,少之又少,可在江淮那等小地面前,足足的大山之势!”

    徐风说的趾高气扬,可秦宇至却倍感压力。

    “徐大人,你说的只是表面,与罗金赐所想无二,在江淮面前,陛下统掌中都、北疆、河西、川蜀、东州等地,可连年的战祸已经耗干大夏的力量,现在好不容易攒下这么些家底,若是再来一次大战,百姓将怎么办?况且燕王在江淮盘踞二十年,纵使手下只剩残兵,可江淮人占据地势优势,又有众多战船,中都军一时想要攻下,绝非易事,一旦拖战,这看似山一样的甲胄粮草就会像水一样流入战场漩涡!”

    秦宇至沉声道出这般深理,徐风当即呆住,一时间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应答,于是秦宇至再度把目光看向金静水:“金大人,你曾是秦王的参将幕僚,你很清楚战场瞬息万变的理,也知道各种战况下的可能,所以本候希望你从心来看罗大人的请柬,江淮是一定要收复,可是兵战还是心战,务必要商议个根本,不然大夏将再度陷入战火的漩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