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庶子谋国 >

第10部分

庶子谋国-第10部分

小说: 庶子谋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他是越发觉着崔凌薇率真而可爱。

    崔凌薇见他一直望着自己,起了羞意,恼着说道:“三郎,你一直看我做什么?”

    这一声,让卫玠回过神来,他连忙掩饰道:“没什么。”

    如此,两人都有些尴尬,便没再言语。

    沉默了许久,卫玠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就又问道:“崔姐姐,你给那苏忠看的牌子到底是什么?”之前在军寨的时候,他就发觉那牌子的与众不同,可没想到这牌子居然有如此大的能量,以至于苏忠一见就怕了。

    若是早知这样,他也就无需费那脑筋,直接用这牌子压人,恐怕早就将雀儿救出来了。

    崔凌薇闻言,笑着反问道:“你想知道?”

    “嗯。”卫玠点点头,也不隐瞒自己的想法。

    崔凌薇见了,却不答,而是说道:“你想知道,我偏不告诉你,你不是很聪明嘛,自己想好了。”说着,她对着卫玠莞尔一笑。

    这让卫玠着实无奈,他只得陪着苦笑了一下。

第十七章 夏夜的约定() 
夜幕降临,大地漆黑一片,只有点点火光闪动,好似在点缀着黑色的幕布。

    如今已是夜禁时分,姑苏城城门紧闭,卫玠等人便住进了官道边的一所驿馆中。

    想要入住驿馆,非朝廷官员不可,可崔凌薇拿出那令牌后,这驿馆的驿丞立即就将他们放了进来。

    只是这驿馆不大,如此多的人自然安排不过来,卫玠与那众军士便只得露宿郊野,这点点火光便是那些军士燃起的篝火。

    他背靠着一颗大树,身体裹进了毯子,闭了眼正在休息。

    这一天发生了许多事情,他有些累了。

    “卫玠?”

    突然,他闻听有人唤自己,睁眼望去,见是崔凌薇。

    这驿馆只安排了一间空房,如此自然是崔凌薇与那雀儿住在那里。雀儿一直昏迷不醒,崔凌薇一直在旁看着她。

    如今,卫玠见崔凌薇突然来找自己,便问道:“崔姐姐,可是雀儿出事?”

    崔凌薇摇摇头,解释道:“不是,她好好的,只是还没醒来。”

    卫玠听了,又问了一句:“那你来找我,是为了?”

    见她找自己,非是为了雀儿,卫玠便觉着有些奇怪了。

    “我睡不着,想与你说说话。”

    崔凌薇说着,坐到了卫玠的身边,她的眼睛看向不远处燃烧着的篝火。

    卫玠闻言,双手摸了一下脸,眨眨眼睛,振作了一些。

    “三郎,你想过往后吗?”

    突然,崔凌薇问了句,转头看向了卫玠。

    她问的突然,又太空泛,卫玠没有答案,只得摇摇头。

    “我倒想过。”崔凌薇说着,又看向了火堆,“我想去塞外看一看,听说那里的天很高,地很大。只是……”

    她说着,就停住了。

    见她欲言又止,卫玠不由得问了一句:“只是什么?”

    崔凌薇随即望了过来,看着他,许久不说话。

    卫玠不知出了什么事情,目光疑惑的回望了过去。

    随后,那崔凌薇呼出口气,又转过了头:“只是我去不了。”

    “哦。”

    淡淡的说了这么一个字,卫玠也看向了那篝火。

    见他没有继续问下去,崔凌薇皱着眉头的又看了他一眼:“你怎么不问了?”

    “我怕问错了话。”

    卫玠很老实的说出了他的顾虑,崔凌薇闻言笑了一下,站起了身,看着天上的月亮:“我要离开姑苏了。”

    “哦。”

    卫玠又说了这么一个字,他知道崔凌薇来姑苏只是暂住的,总有离开的一天。

    故而他对这话,并不疑惑。

    “卫玠,你好可恶,我说如此多,你却只说一字。”崔凌薇嘟着嘴,俯视着卫玠,看样子,她很不开心。

    卫玠听了,知道自己又错了。

    他不习惯仰视女人,便也站起了身。

    “你要回家了吗?”

    他斟酌着,问了一句。

    “不是。”崔凌薇摇摇头,接着她突然问道,“卫玠,你知道长安吗?”

    长安,卫玠自然知道的,他点了点头。

    崔凌薇见了,对他笑了一下,口中轻声言道:“我要去长安了,你想知道原因吗?”

    卫玠明白崔凌薇这是有话想说,便点了点头

    于是,崔凌薇便接着说道:“祖父要去那,他想带着我去,我便不能不去。”

    她话中无奈,卫玠听了出来,可他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来宽慰这个带着忧愁的少女。

    见他不言,崔凌薇自己却笑了一下:“世人都说,长安是天下最好的地方。如今,我要去那了,你还不快恭喜于我?”说完,她笑靥如花的看着卫玠,似乎在等着什么。

    卫玠在心中叹了口气,他知道崔凌薇并不想去长安,也就根本不需要这句祝福。

    可就算知道这些,他这时却仍不知说什么好。

    他张了张嘴,话却没说出去。

    “你不要说话。”崔凌薇用食指挡在了卫玠的嘴前,“你会去长安看我吗?”

    卫玠看着她的眼睛,清澈如水的眼眸中有着卫玠自己。

    于是,他点了点头。

    见他点了头,崔凌薇微微咧了下嘴巴,可很快神色就暗淡了下去。

    她蹲下身,看着篝火,说道:“可你只是一个茶水铺的伙计,如何去长安阿?”

    任何美好的愿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都是脆弱的,卫玠被问的无言以对。

    是阿,从姑苏到长安是一条崎岖漫长的路,而从一个茶铺伙计走到了崔凌薇的身边,何尝不是另一条更加崎岖漫长的路。

    卫玠望着夜空,如此想着。

    他这样想,无关爱,只为情。

    崔凌薇如此帮他,只因为崔凌薇就是这样的人,而卫玠如此想,也只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两人虽接触不多,可人与人之间便是如此,一点细微的感觉就足以改变一切。卫玠对于崔凌薇来说,是一个特别人,而崔凌薇何尝不在卫玠的心中。

    “我会去长安的。”

    突然,卫玠低下头,看着蹲下身的崔凌薇,他说的很肯定。

    崔凌薇闻言抬起头,两人对视着。

    “真的吗?”她笑着,问着。

    “真的。”卫玠微微点点头,接着又重复了一句,“我会去长安的。”

    他的话在旁人听来十分的空洞,可崔凌薇听了,却信了。

    崔凌薇站起身,轻轻的抱了一下卫玠,两人的个子差不多,卫玠感觉到她的头靠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卫玠,你一定要来长安,我在那等着你。”

    这是崔凌薇说的最后一句,卫玠只是点了点头。

    他犹豫着,最后还是伸手抱了一下崔凌薇。

    这夏日的一夜,在这一刻定了格,两个相交不久的朋友,互相许下了约定。

    过了片刻,崔凌薇离开了,卫玠站着原地,望着她步步走远。

    小娘还是那样,动作欢快而灵动。

    可她心里的烦恼,恐怕只有卫玠一人清楚。

    雀儿在第二天一早就醒了,天明后,卫玠进城将她送回了杨氏兄弟的小院。

    杨氏兄弟自然是好一阵感谢,他们本想将卫玠留下。可卫玠不敢多留。

    将苏家撤诉的事情说了之后,他便与崔凌薇赶回了卫府。

    崔凌薇一夜未归,如今整个卫府乱成了一锅粥,以至于卫玠被人遗忘在了脑后。

    好在这混乱,在她回去后,就平息了。

    那一夜的事情,便只留存于两人的记忆中。

    也许日后,长安再见之时,他二人才会又想起来

第十八章 月下议婚事() 
姑苏,苏州刺史府,今日是上元佳节,卫成谋领着崔氏****拜访。

    卫成谋终究抵不过崔氏的一再催促,他此行,便是为了定下萧卫两家的儿女婚事。

    这一夜,月满星空,萧璟在院中招待着卫成谋。

    “值此花好月圆之夜,百计兄光临寒舍,想必是带着好事来的。”萧璟说着,将他亲手烹制的茶水递到了卫成谋的面前,“百计兄,请。”他话中的百计,便是卫成谋的字。

    萧璟送来的茶带着一股沁人的芬香,一闻便知,这是难得的佳品。

    卫成谋是见多识广之人,闻一下,就问道:“武夷的红袍?”

    “家里人送的,只有一两,旁人可没这个口福,我这可是专门拿来招待未来亲家的。”萧璟说着,自己也端起一小小的茶碗,举到面前,轻轻抿了一口。

    这武夷红袍价比黄金,这一口恐怕就是一户人家一年的口粮。

    萧璟话中有话,卫成谋自然听了出来,可他什么也不说,也只是小小的抿了一口。

    放下茶碗,萧璟抬头看着夜空那轮明月,口中言道:“时光瞬息如流电,百计兄,咱们还是说正事吧。”

    对于卫成谋的来意,萧璟已猜得几分。

    公事自在公门叙,卫成谋此次携夫人来访,为的自然是私事,而眼下卫萧两家最大的私事,莫过那桩婚事。

    “子玉,何必着急,今夜有的是时间,咱们还是先赏月吧。”

    卫成谋虽然也想谈那婚事,可如今他却避而不谈。

    只因他想说的,非是萧璟想听的。

    可萧璟确实是着急的,他知卫家对这婚事已有不满,因而就难免会担心会夜长梦多。

    “卫兄,此言差矣。”萧璟说着,低下头,“这儿女的婚事,可半点拖不得,咱们还是速速将此事定下吧,如此才稳妥些。”这婚事不仅事关萧家的名声,也与他女儿幸福息息相关,作为父亲,他如何能不着急呢。

    卫成谋听罢,笑着说道:“子玉此话,倒也不错,可古人有一句话,叫好事多磨。”

    萧璟从这话里听出了蹊跷,他想一下,言道:“卫兄,既是好事,那又何必如此周折呢?依我所见,还是速速定了,也免得晚辈们日夜挂心,你说是也不是?”

    “子玉说的倒也不差,不仅做晚辈的挂心,我们这些长辈不也在为他们操心嘛。”卫成谋说着,摸了下胡须,“既然,子玉今夜定要定下这婚事,我看也是可以的,卫玠与敏月也还是般配的嘛。”

    顺着萧璟的话,卫成谋终于将来意道了出来。

    而他话里的敏月,便是萧璟那伤了腿的女儿——萧敏月。

    萧璟听罢愕然,不再言语。

    卫成谋也安静着,默默的品着香茗。

    过了片刻,萧璟打破了这安静,他试探的问道:“百计兄,这卫玠是?”

    “是我家三郎,年岁与敏月相仿,依我所见,他二人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卫成谋笑呵呵的说着,他也是有心促成这婚事的。

    可萧璟听完,却面无表情。

    他想一下,还是又问了一句:“卫兄,许是我孤陋寡闻了,你家的大郎与二郎,我是知道的,可这三郎,我却从未听说过。”

    卫成谋依然是笑呵呵的解释道:“这孩子年纪尚小,一直养在家中,故而知道的人不多。不过,他的学问,倒还是不错的。”其实,卫成谋自己对卫玠了解也如外人那般少,可当此时,他还是得吹嘘两句的。

    他的这番解释,萧璟听了,却皱起了眉头。

    他心里已知,卫成谋是不愿意让嫡子娶自己的女儿了,这突然冒出的卫玠定是庶出。

    自古嫡庶有别,何况他萧家的门荫要比卫家高的多,如此这般,他便觉着受了羞辱。

    可想到女儿如今的情况,他终还是压下了这口气:“卫兄,既然是如此,且容我考虑几日,此事改日再叙吧。”

    “当然,当然,事情本该如此。”

    如今这局面,已是卫成谋想到最好的局面,他自然不会不答应。

    话说到这里,两人都是意兴阑珊,月自然赏不下去了,寻了一个机会,卫成谋就告辞了。

    他走后,萧璟在那月下,坐了良久。

    他的夫人——乔氏之前在另一处院子,招待崔氏。

    如今送走了卫家人后,她便寻了过来。

    “郎君,事情谈的如何?”

    乔氏的软侬吴语,让萧璟回过神来。

    萧璟是个看重家庭之人,对这娘子也是极为尊重。

    如今见她来了,萧璟就起了身:“娘子,夜里凉了,还是先回去吧。”他如今不想谈今晚的事情。

    乔氏与他知心,揣测道:“郎君,可是事有不顺?”

    见她一语中的,萧璟便也不好隐瞒,点了点头。

    “不对阿。”乔氏见了,细想了一下,“我们方才也说起了敏月的婚事,可我未听崔夫人言及退婚阿。”

    “娘子,想差了。”萧子玉忙解释道,“并非卫家要退婚,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