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庶子谋国 >

第14部分

庶子谋国-第14部分

小说: 庶子谋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他从怀中拿出两张文书。

    “这两张是萧某日前收到的文书,一封来自江东黜陟府。”萧璟说着,将一文书放于仆人捧着的托盘上,“另一封是来自扬州大都督府。”说完,他将这一文书也放在了托盘上。

    “公文乃是朝廷公器,我就不给诸位看了,可事情我不说,诸位想必也知道。”萧璟语气沉重的说道,“如今,朝廷正逢多事之秋,戎狄人年年犯边,今年江北又逢大旱,朝廷已明旨着地方自行处理。这赈灾最紧要的便是粮食,如今各方都在问我苏州要粮食。可苏州实情,诸位也都看到了,萧某如今已无计可施。在座的都是苏州栋梁,当此艰难时局,我只能拜托诸位了。”

    这长长的一番言论,他说的声情并茂、极富感情。

    可这铿锵之语砸下后,却未起半点波澜,场面还是那般安静。

    “诸位怎么又不言了?”坐在萧璟一旁的陆康,突然开了口,“萧刺史的话,诸位难道听不明白吗?”

    如今的情形是他一手推动的,他此时不帮忙,日后恐就难以与萧璟共事了。

    “非是我等不明白。”还是那苏忠回了话,“朝廷自有朝廷的难处,我等已知,可我等也有难处,还请萧刺史、陆长史、卫司马体谅。”

    陆康听罢,冷声说道:“如此说来,诸位是不愿相助了?”

    宾客中一年长之人,起身回道:“陆长史误会了,非是我等不愿,实在是无能无力阿。”

    “好一个无能为力。”陆康说完,站起身,对着外间喝道,“进来一人。”

    他话音一落,那紧闭的房门就开了,随即一个军士走了进来。

    此人进屋后,便回道:“请陆长史吩咐。”

    陆康对着此人,冷声说道:“将备在外间的那箱东西抬进来。”

    之后,又过了片刻,两个军士抬进来一个木箱。

    待二人退下后,陆康打开那木箱,里面都是一些卷册。

    “这是你们各家在苏州历年的税款账册。”陆康说完,便弯腰翻找着。

    “这是你苏家的。”说着,他将一卷账册放到了苏忠的面前,“按照这卷册上的数字来算,在姑苏的,你苏家如今有粮万余石,在吴县,还有粮二万五千石。”

    古代历朝都是重农抑商,周朝也不例外,此时朝廷对商贾征税按十取其一的办法。

    如此一来,按照税册上的记录,便可大致算出各家的存粮。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记载。”陆康说着,冷冷的看了看在场的众人,“至于暗地里还有没有,那就得等搜过了才知道,如今刺史府的衙兵都已在你们各家的邸店外候着了。”

    走私自古有之,早已成了惯例,在座的都不能免之。

    而陆康话中的威胁之意,他们都听了出来,如今个个皆是心惊胆颤。

    尤其是那苏忠,他如今已经给单独拎了出来。

    仔细看了看那账册,他缓了缓,可终克制不住,还是怒道:“陆长史,这些粮食是在下辛苦存下来的,你这是在徇私枉法!”

    俗话说兔子急了还要咬人,更何况这苏家也是江东士族之一,见杜康要动自己,苏忠便也顾不得许多了。正是因了他这性格,别人几句鼓动,他就做了出头之鸟。

    “徇私枉法?”陆康冷言笑道,“我是如何徇私枉法的,你且当着在场的众人的面说一说。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那就休怪我无情了。”

    苏忠还本想你陆家也有私货,可他还没说出口,却有人先言了。

    “陆长史,您别动怒。苏忠一直是这脾气,您别和他一般见识。”

    说话之人名叫江日升,就坐在苏忠一旁,说话时,他在暗地里仍拉着苏忠。

    江家与苏家便是如今姑苏粮价上涨的幕后黑手,也是他鼓动着苏忠带头与萧璟抗争。

    他陪着笑说完后,又对着苏忠言道:“安国,还不快给陆长史赔礼。”

    安国便是苏忠的字,他听了江日升的话,还有些不乐意。可江日升一直在私下里拉他,他无奈只得拱手对着杜康道,“陆长史,我苏安国是个粗人,您别和我一般见识,方才的话是我妄言了。”

    苏忠是怎样的人,在座的都清楚。

    他既然当众道了歉,陆康自诩身份,便也没再计较。

第二十五章 沧浪园之会(三)() 
刚才那番剑拔弩张的情势,在江日升的说辞下,微微缓和了些,只是问题依然横在双方之间。

    苏忠也不再开口了,他本就是个识进退的人。之前他敢挑头,是因为他在人前本就是那样的一个人,只要不过线,旁人不会太过计较。

    只是少了他的挑头,江日升就无法藏在幕后了。此人早知,今夜便是一场鸿门宴,想要过关并不是那么容易。在来前,他就已做好了低头的准备,只是还不知底线在何处,故而才让苏忠闹一闹。

    如今没了旁人帮忙,他只好自己走到了台前:“萧刺史,既然您什么都清楚,想必你定有了解决的办法。可否说出来,让大家参详、参详?”

    他这话一出,众人的目光便转向了萧璟。

    萧璟看着那些希冀的目光,却不言。

    他不言,边上坐着的卫成谋倒是站起了身。

    他如此动作,历时又将众人的目光吸引了去。

    卫成谋用手势招呼了一下,很快便有人端来了一木盘。

    木盘上放着一叠文书,卫成谋起身,将文书拿在了手里。

    “诸位,这是萧刺史、陆长史与我一道拟定的条陈。”他一边说,一边亲手将文书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个粮商,“诸位,看一看,先看一看。”

    因是他亲手所发,这些粮商都小心的接了过来,细细读着。

    而卫成谋则返回了原位,与他那两位同僚一起默默等着。

    过了良久,待这些商人放下文书后,卫成谋开了口:“诸位看完了?”

    他话音落,在场的粮商纷纷点头应着。

    “既然诸位看完了,那就请诸位说说,是如何想的吧。”

    卫成谋一脸和气的说着。

    他这一问,众粮商互望了一会,最后又都看向了江日升。

    江日升见状,无可奈何的开了口:“卫司马,这文书我等都看明白了,可要我等一下拿出如此多的粮食,实在是难阿。”

    这江日升是个商人,他见萧璟等人开了价,便用起了商人的一套,开始坐地还价。

    可他这一套在今日这样的场合,却不合用了。

    “看来,诸位还是没相通阿,那便在此慢慢想吧。”陆康说着,站起身对着萧璟道,“子玉兄,乔兄与谢兄还在前面等着呢,咱们去会会他们?”

    “好,咱们这就去。”萧璟说着也起了身,“各位就请在此好好想想吧。”

    说完,他就与陆、卫二人一起出了这轩室。

    三人脚步匆匆,丝毫没给别人挽留的余地。

    待他们离开后,这室内便起了喧哗,各种声音充斥期间,人人想的不同,人人说的不同。

    而在外间的走廊处,萧璟走着走着,突然停住了身:“如此安排,我怎觉着有些不妥。”

    拘禁来客,实非君子之礼,他有些犹豫。

    “子玉,切莫心软。”陆康轻声劝说道,“这些人都是奸猾狡诈之徒,若不让他们见些厉害,是不会乖乖就范的。”

    卫成谋也在旁说道:“季宁所言非虚,商人十有九奸,不用硬手,此事难成阿。”

    见他二人都是一个意思,萧璟点了点头:“既如此,便这样吧。只是那些派出去的衙兵,可得管好了,切莫惹出了乱子。”

    如今粮食过于金贵,不仅江北缺粮,苏州亦是如此。

    萧璟担心那些派出去的衙兵以权谋私,私牟邸店里的粮食。

    若是如此,那便真的授人于柄,这所有的安排也将前功尽弃。

    “萧兄,放心。”陆康谈谈的说道,“我已下了严令,绝不会有人敢在这个时候闹事的。”

    见他如此保证,萧璟点了点头,脚下又重新迈开了步子。

    ——————————

    沧浪园中有一厅堂,名唤明道堂。

    明道堂开敞四舍,宏伟庄严,其北峰峦若屏,四周乔木郁然苍翠。此处乃是园中主厅,招待的客人俱是苏州的高门显贵。

    萧、陆、卫三人到的时候,这席面就已经开了。

    对待这些人,萧璟便客气了许多,拱着手,一路称歉着到了主位坐下。

    “萧使君姗姗来迟,可得自罚一杯哦。”

    他刚坐下,便有人如此笑闹着。

    而这话也引得满场附和,萧璟便只得起了身。

    “值此中秋佳节,萧某能与诸公在此夜饮,不甚欣喜。”他说着,缓了缓,端起了酒杯,“萧某既然迟了,自然该罚。只是萧某一人饮酒过于无趣,还请诸公与我同饮。”

    说完,他就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其余诸人见状,也纷纷举杯与之共饮,如此这酒宴算是正式开席了。

    在场众人多为姻亲,举止便放松许多,气氛十分的热烈。

    萧璟虽满腹心事,可此时也只得收敛心神,与在场众人虚以委蛇。

    酒过三巡,堂中,突然有人站起了身。

    “诸公,如此佳宴,若单单只是饮酒,岂不是辜负了萧使君的一番美意。”此人端着酒杯,环视了一圈堂中,“诸公,何不借此机会一展诗才,或可成就一段佳话!”

    堂中众人闻言,纷纷点头附议,但也有人与之意见相左。

    “往年便是如此,今日若还这般,岂不毫无新意?”

    这人的意见,又将众人的想法改变了。

    此人话音落,提议赋诗之人便问道:“那依怀山兄之意,该当如何?”

    与他持不同意见之人,名唤乔峻,字怀山,是那乔宇的父亲,也是萧璟夫人的兄长。

    “依在下之意,今夜诸公皆携子来此。不如趁此机会,让诸家小郎都赋诗一首。”乔峻笑着说了出自己的看法,“如此,我等也好校一校自家儿郎的学识,免得他们闭门造车,生出夜郎自大之心。”

    他之所以如此说,非是他本人的看法,而是乔氏所想。

    乔氏想借此机会,考校一下卫玠的学问,

    乔峻的这番话,引得堂中一阵议论。

    片刻过后,又有人起身言道:“怀山兄所言正合我意,我家那小郎便是天天自诩才高八斗。如此这般,也好让他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这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他们便纷纷出言赞同。

    见此情形,萧璟便起了身,其余众人就随之安静了下来。

    “诸公既然都这样的想法,那便如此吧。”说完,他对着身旁的李翊道,“立德,此事便由你去办吧。待众家小郎写好后,就都送来此处,以供诸公点评。”

    “是,使君,在下这就去。”

    李翊应了一句,便退了下去。

    他走后,堂中众人又开始纷纷劝酒、饮酒,场面复又热闹了起来。

第二十六章 沧浪园之会(四)() 
沧浪园,翠玲珑中,熙攘之声仍在。

    听了卫熙的那首诗后,书案边的众人仍然不知道是何意思。

    “卫兄,好不直爽。”乔宇思虑片刻,便不满道,“事情你既已知,为何又要如此故弄玄虚,刁难众家兄弟。”

    他这话便把卫熙,推到了众人的反面。

    身在圈子里的人,最怕受到圈内人的排挤。卫熙听罢,便立刻说道:“诸位,非是在下不明言,只是此事尚未有定论,在下实不敢妄自揣测。”

    他说的合情合理,众人听罢,便也不好太过追究。毕竟都是男儿,那般行事,只会徒增笑耳。

    正在此时,李翊领着一众仆人来到了翠玲珑。

    翠玲珑与明道堂本就不远,若非他要做些准备,本应早就到的。

    入了这里,闻听那喧哗之声,他便高声喊道:“诸位郎君,请暂歇片刻,萧使君有话与诸位说。”

    这番话落,那些熙攘之声顿时就没了,众家小郎纷纷坐回了原处。

    李翊侯了片刻,见众人坐定后,他才又言道:“在下转使君言,请众家郎君于此处赋诗一首,以供助兴之用。”

    “既是萧使君之命,我等莫敢不从。”陆子静跪坐于座,直身拱手又道,“只是此诗以何为题,还请先生告之。”

    “今日是中秋之会,自然以月为题。”

    这是古来的规矩,李翊无需请示。

    说完,他便让仆人将一应文房四宝送了过去。

    这一人一套,准备起来费时费力,他之前便在忙活此事。

    四宝送到,有人便落笔疾书,而有人却在皱眉苦思。

    而卫玠既没落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