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大汉军神 >

第61部分

三国之大汉军神-第61部分

小说: 三国之大汉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深情地对视着,相对无言。

    “子轩哥哥,我们找到温泉神水了!”斌燕突然一脸兴奋的喊了起来。

    芈桓并没有她那样的兴奋失声,只是静静地看着斌燕,他的眼神中是感激,是怜爱,或者是更多,亦或是多种情绪兼而有之。约有片刻,芈桓伸手整理着她凌乱的发丝,拭去她额头和脸上的水珠。

    斌燕也安静了下来,迷离着眼神,享受着这一刻的浓情蜜意。芈桓再次将她揽入怀中,紧紧的,生怕一松手了就会失去。

    “子轩哥哥,你舒服一些了吗?”斌燕关切的问道。

    “嗯,我好很多了。”芈桓答道。

    两人在温泉中泡了约有一刻,美美的享受了一番。这才开始相互搀扶着走上岸来,仔细观察这里的周边环境。

    因为温泉不断升腾的热量,这里一片生机盎然,芳草鲜嫩,百花齐放,与外界的冰天雪地相比,这里俨然是另一番天地。置身于这样的一个生机盎然的幽闭空间,很快便会让人忘记,如今正值隆冬,外面正漫天冰雪。

    整个谷底并没有一丝雪迹,温度也正好温暖宜人,刚才芈桓还在担心,会不会因为他二人浑身湿透,而生寒冷之感。现在才发现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此处山谷并不大,他们四处查看了之后,并未发现出去的路,却在正北的峭壁之下发现了一个天然大洞穴,洞口高出地面很多,因此,即便是天降暴雨,谷内积水,此洞也是一个极好的躲避风雨、山洪的良好港湾。

    芈桓和斌燕试着往洞内走去,刚涉足入洞口,即感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温暖而舒适。

    “温泉的热源可能来源于此,我们进去看看吧。”芈桓扶着斌燕说道。

    “嗯。”斌燕点了点头。

    洞中不大不小,仅能容下数人,约走十几米,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的黑暗,洞府深处隐约发出悠悠的红光。这勾起了芈桓与斌燕的好奇心,他们决定走到尽头,一窥究竟。

    又行十几米,洞中的红光似有所增强,转过一个拐角,眼前豁然开朗,洞内突然开阔了起来,整个洞府为一个直径约五十米的近似圆形结构。洞府正中央凹陷下去一个不规则的圆形大坑,直径足有十米,坑中发出强烈的红色亮光,将整个洞府映照得金碧辉煌,那一阵阵的热浪也是自坑中辐射而出。

    芈桓携斌燕走近那大坑,但见坑中岩浆翻腾,热浪滚滚,表面上不停的冒着气泡,发出一阵咕咚,咕咚的声响。

    这坑中核心的温度怕是有一千余摄氏度吧,芈桓凭着经验估计着,径自看着那滚滚岩浆出神。

    斌燕却瞪大眼睛看着芈桓,芈桓回过头来见了她的样子,笑问道:“怎么了,燕儿?”

    “子轩哥哥,你的病全好了吗?跟昨天一比,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斌燕欣喜的看着芈桓说道。

    “是啊,我感觉现在身上充满了力量,似乎已经好很多了。”芈桓也兴奋的答道,这种感觉真是妙极了。

    “子轩哥哥,我们是真找对地方了,燕儿要和你留下来,直到彻底治愈你的病。”

    “好啊,一切燕儿说了算。”芈桓说完,豪爽的大笑了起来。斌燕也满脸幸福的微笑着依偎在他的身旁。

    “燕儿,我们把衣服脱下来,在这‘大火炉’旁烘干吧。”

    尽管现在洞内温暖而舒适,但浑身湿漉漉的也不舒服,芈桓提议说道。

    斌燕点了点头,但却没有动作,只是羞涩的低下了头,难为情的痴笑着。芈桓忙转过身去,走到“火炉”另一头,远远的离着不去看她。

    斌燕抬起头来,看着芈桓的背影,好似又有一些失望,嘟着嘴娇嗔的看着芈桓,开始一件一件的脱了起来……

    要想在这里长时间生活下去,就得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这里洞天福地,又有天然的火种水源,基本的生存条件已经具备,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吃的问题。

    衣服烘干,身体也暖和舒服了,芈桓、斌燕二人才有了精力在洞府内外仔细搜索。

    他们惊喜的发现洞府外面有着数不清的各式奇珍异果,形形色色的色彩斑斓的蘑菇,斌燕凭着多年的采药经验,仔细甄别着哪些可以食用,哪些有毒;温泉中居然还生活了一种不知名的耐高温鱼类,烤熟之后,其味鲜美,赛过人间一众鱼类美食。

    就这样,他们在洞府中住了下来,芈桓每天晨起和至晚临睡,都会在温泉中沐浴浸泡一个时辰,之后便是静坐调息,吸纳宇宙先天之精,体魄日益康健强劲。斌燕则就地取材,为芈桓调制药剂,助其调理阴阳,强健体魄。

    这一日,斌燕正在熬制中药,芈桓调息已毕,闲来无事,在洞内渡着方步。这洞内光滑的石壁引起了他的兴趣,借着洞内暗淡的红光,芈桓有所发现,远远的看去,岩壁之上似乎有什么东西,若隐若现。

    难道是壁画吗?这里有人来过?

    芈桓忍不住凑近了细看,果然在光滑的石壁之上,被绘制了许多人形,虽算不上有多高的艺术价值,但却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这必然是某位不知名的蹩脚画匠所为,随处涂鸦这样的陋习,古人绝不逊于今人,芈桓摇着头笑了笑。

    但,当芈桓驻足仔细观看之时,他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第11章 霸王遗物() 
斌燕看见芈桓怪异的举动,忙走上前关切的问道:“怎么了,子轩哥哥?”

    “燕儿你看,这些人像的举手投足像什么?”芈桓眼睛没有离开石壁,屏气凝神的说道。

    “看着上面的人,手里所持似长枪,难道是——”斌燕惊奇的张大了嘴。

    “枪术招式!”芈桓补充道。

    “真的吗?子轩哥哥,你快看看这些招式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斌燕深知芈桓练武成痴,虽然她看不懂,但她发自内心的替芈桓高兴。

    芈桓开始细看石壁之上人物的招式动作,时不时而还动手比划着,这是一套枪术,刚开始似觉稀疏平常,并无出彩之处。然而,步入中篇,则峰回路转,精妙绝伦,这是一套他似曾相识,但又绝未见过的枪法。

    当今之世,使枪的高手遍布神州大地,然而,称得上超群绝伦,也就只有赵云、马超、张任等渺渺数人而已,这些人的枪法芈桓或曾亲身与其对决过,或者有所耳闻。然而,他们的枪法招式或有与其异曲同工之处,但却没有达到壁画中所绘枪法的高度。

    壁画的下篇是整套枪术的高潮,其中动作要领之精妙,由不得人分一点心,稍不留神,则形同观天书,不知所谓。它奇就奇在,招式独辟蹊径,不拘一格,枪法之中竟隐隐暗藏刀术的砍、劈、扫等精妙。初看起来杂烩无章,但细细玩味,却觉合情合理,理所当然。

    整套枪术变幻无穷,既有枪术的精妙绝伦,又有刀术雄浑霸气。王霸之气自溢,细细体会,自是妙不可言。

    试问方今天下,谁有如此霸气武艺修为?唯有一个人,芈桓想到了那个恐怖的人——吕布!

    斌燕看芈桓径自看着石壁出神,不想打扰了他,悄悄地退了下去,一个人安静的继续熬制她的中药。

    芈桓一路如痴如醉,默默地将这些精妙招式记了下来,一套枪法早已了然于心,然而却乱而无序,不得要领,若要融会贯通,则需加以时日,悉心演练与上阵实战。

    看到最后,四个大字映入眼帘——霸王枪法!

    难道,这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霸气枪法?

    霸王枪法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成名绝技,当年他就是凭着这身无敌武艺,带领八千江东子弟兵,走上了反秦之路,一人一戟,独步天下,挥斥方遒,所向披靡。走马斩将,手下竟鲜有三合之将。

    项羽使用的武器是大戟,怪道枪法招术之中,会有许多劈、砍、扫、勾的动作。

    对于霸王之名,芈桓神往已久,今日竟有幸见识其生平绝学,心中崇拜恭敬之情油然而生。

    芈桓恭敬的走上前,抚摸着这神往已久的四个大字,双膝跪地,虔诚的拜了三拜。

    突然,前方的石壁似有了动静,发出一阵轰隆隆的巨响。

    斌燕警觉的往芈桓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惊恐的起身飞奔了过去。

    芈桓见斌燕朝自己跑过来,忙一把拽过,将她扑倒在地,自己的整个身子完全的覆盖在了她的身上。此时,如果发生什么危险,她一定会毫发无损。

    然而,危险并没有发生,二人坐起身来回头看时,原来是前方石壁之上,有一个暗门被打开了。

    芈桓和斌燕均都长舒了一口气,同时回头来看对方,他们的身体正保持了一个微妙的姿势。回头之时,距离竟然如此之近,近到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彼此的呼吸,他们就这样静静的看着对方,持续了数秒,表面的沉静掩盖不住内在的心灵激荡,汹涌澎湃,两颗小心脏都快蹦出了胸膛。

    斌燕羞红了脸,杏眼含情,朱唇轻启,似有期待。芈桓却猛地起身拉起斌燕,转头向前方暗门走去。

    斌燕翘着嘴唇,不情愿的紧随其后。

    他们小心翼翼的走进暗门,里面是一个洞中内室,约五米见方,洞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堆砌的青石案几,一张石床,并无长物。

    “啊!——”

    斌燕突然惊叫了一声。

    芈桓忙一把将她揽入怀里,紧紧地抱住。

    “子轩哥哥,你看那里……”斌燕被芈桓抱在怀里,平静了下来,但仍然心有余悸,指了指石床靠石壁的地方。

    芈桓仔细查看,见石床靠近石壁的地方斜卧了一具白骨,说是斜卧,其实也不尽然,白骨的手足四肢具已散落一地,唯有头颅耷拉着挂在躯体之上,倚靠着洞中石壁。洞中的苔藓已经长满,覆盖了这具骨架,寻常不易察觉,可以预计这个人已经死了长时间了。

    芈桓轻抚着斌燕的背,给了她一个坚定的目光,示意她不要害怕,斌燕注视着芈桓,咬了咬下嘴唇,心神安定了下来。

    芈桓这才放心的揽着她的肩,一步步向着那具白骨走去。

    仔细搜索白骨附近,二人有了惊奇的发现——在白骨旁侧发现了一些散落的书简,石几上刻着许多小篆文字。

    芈桓和斌燕拾起了这些散乱的竹简,花了很长时间,才将它们拼凑成书。细看书中记载:

    “吾本布衣,蒙项王器重,拔于行伍,委以行军主薄,并时时委以军机重任,项王之德,虽碎骨粉身,不足报其万一……”

    “……是年岁首,垓下被围,王勇战得退,及至乌江,天降火雨,江水倒灌,热浪扑面,蒸汽滔天,蒸制烘烤而死者甚众。霸王仰天长叹曰:‘吾自举兵反秦以来,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复何颜面见江东父老?现为一江热汤所隔,此乃天也,非战之罪!’遂不肯过江东。呜呼!项王之志,震彻寰宇,项王之功,千秋万代……”

    “……项王已故,至难忘者,一者虞姬,二者乌骓,三者霸王枪法。美人已逝,乌骓投江,具随项王,唯此枪法要诀,恐其失传,王亲授与吾……”

    “吾本文士,授此重命,诚惶恐之至……”

    历经四百余年的岁月流逝,这些竹简已经很不完整了,芈桓只能根据手里的部分残卷,一边阅读一边揣测。

    芈桓再细看石几之上的小篆,依稀可以辨认,此乃枪法口诀。

    作书之人乃是一个文士,受项王器重,得以担任行军主簿之职。垓下一战,项王大败,无颜面见江东父老,不肯渡乌江过江东,再兴王业。他所放不下的有三件事情,第一便是一生至爱的虞姬,第二便是与自己出生入死,患难与共的乌骓战马,第三便是生平绝学霸王枪法。

    虞姬已自尽,一代佳人香消玉损;乌骓马被送与乌江亭长,后投江而死,都追随了项王而去。唯有霸王枪法,并不曾授人,临危无人可托,竟将枪法口诀授予一文士,也确实是无奈之举。

    项王没有找错人,从文中记载,以及这里遗留下来的一切可以推断,这个文人虽然不懂武艺,但他却将这套枪法口诀一字不漏的记了下来,而且还凭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将枪法精要形象的绘制于洞府石壁之上。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实乃大丈夫也。这个文人没有留下名姓,然而他的高风亮节却照耀后人,芈桓不由得对其肃然起敬,顶礼膜拜。

    “子轩哥哥,你看那是什么。”斌燕又有了新的发现,拉着芈桓走到白骨面前。

    只见白骨的背后斜跨着一条黑色的大棒子,具被青苔覆盖了,看不清是个什么物件。但可以确认,这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