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大汉军神 >

第90部分

三国之大汉军神-第90部分

小说: 三国之大汉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都发生得太突然,等到南门的徐盛、程普,以及西门的丁奉发现东、北二门的惊变,再想要补救,已经来不及了。

    芈桓与黄权合兵一处,杀气腾腾的向着这边杀奔了过来。而此时城外的夏青和项超也不失时机的对着二门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吴军一种将士的意志瞬间崩溃,全无了战心。

    “事急矣,莫若我等就此杀出城门,突出重围,往投江北。”

    徐盛情知大势已去,忙对程普道。情势所迫,他们再有半刻迟疑,便会被敌军里应外合,包了饺子。

    程普别无他法,也只能依计而行。

    南门洞开,徐盛与程普率一千余人,与城外攻城的敌军,相向对冲了出去。瞬时,两军在城门附近相遇,展开了激烈的近身缠斗。

    徐盛一条如龙长枪,挥舞如风,只见他率先突入敌阵,勇猛异常,如入无人之境。那老将程普亦是老当益壮,一杆铁脊蛇矛自也是如灵蛇吐信,神鬼莫测。

    对阵之上,夏青则舞动宣花大斧正自追赶着吴兵砍得正欢,却不妨徐盛从斜刺里抢入,一连刷刷几枪,只杀得夏青好一阵手忙脚乱,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只急得夏青好一阵哇哇怪叫,遂将手中大斧好一阵猛砍乱砸。

    有了这两员猛将在前开路,吴军士卒丧失的士气瞬间又被激了起来。他们一个个振作精神,挥动手中武器便向敌方发起了猛烈的反击,瞬间将战阵的形势反转。

    夏青哪里是徐盛的对手,正自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之际,突然,吴军身后喊声大作,一支大军如潮水般铺天盖地喊啥了过来。

    “徐文向,还认得芈子轩否?”

    一员大将自城中杀出,身披玄铁乌金甲,外套红棉的百花战袍,手持赤血两刃刀,胯下宝马赤兔,正如天神一般。

    徐盛在芈桓手里吃过亏,知道厉害,不敢滞留,忙保着老将程普,且战且退。那一众吴兵见主将慌乱,又见芈桓惊为天人,一时均丧了胆,哪里还有心抵抗,随着主将一溃而散。

    黄权与傅肜亦率军奔袭西门,于城门外也看到了同样的一幕,丁奉亦率军突出城外,正与项超激战正酣。

    丁奉腹背受敌,量无胜算,也只好虚晃一刀,率众突出重围,投江北而去了。

    此战芈桓大获全胜,不仅夺取武陵城的计划完美的实现了,还歼灭了敌军有生力量,有效打击了东吴将士的士气。打扫战场,共计歼敌两千余人,俘虏八百余众,己方伤亡两千余人。战损比接近一比一,这是战术运用的合理得当,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义军未经训练,战斗经验欠缺的巨大缺陷。

    不管怎么样,武陵城算是拿下来了。接下来的事情便变得繁琐而冗长了,出榜安民、城防修缮、人事的任免升迁、物资粮饷的调度。这些巨细事务,可不比上阵杀敌轻松多少。

    此战证明,芈桓手下的龙、许、项、夏四员小将,尚未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可堪大用之才,让他们管理、调度山上几百号兄弟的人马、钱粮,尚可应付。然而大到上万人,一郡治所,莫说是他们,即便是芈桓自己也未有信心完全胜任。而此时,马良已然入川多日,至今依然杳无音信,幸得有黄权、傅彤二人里外张罗,一应事务才得以妥善处理。

    芈桓已然成为实质上武陵郡的太守,这让他倍感压力,这首当其冲的便是人才的困乏。

    必须加紧收罗人才,并着力推动这四员小将的快速成长,便是日后行事的重中之重。

    按说芈桓身为武陵太守,当任命起这郡属官僚体系,方好长治久安。但芈桓却没有这样做。因为是战时,当一切从简。来自北面和东面的强大威胁仍在,而且自己很快便会招致对方更为猛烈而疯狂的反扑。

    暴风骤雨即将来袭,面对名将云集的东吴集团,深不可测的陆伯言,自己真的准备好了吗?自己能否像此战一样,再一次成功的挫败敌军的围剿呢?芈桓心中全然没有把握。

    但芈桓心里清楚,自己必须直面人生中的这道坎,他不由得又想起了夷陵之战的惨败,这是他自穿越以来,继痛失荆州之后的又一大遗憾。上天一次次跟他开了巨大的玩笑。

    陆逊,你尽管放马过来吧,是时候与你展开一次正面对决了,芈桓在心中徒然升起一股跃跃欲试的豪情。

第60章 超豪华阵容() 
连日以来,武陵城中陷入了匆匆忙碌之中,不过好在出榜安抚及时,芈桓下令城中一应事务俱都维持原状,进城士兵不得扰民,否则必当严惩不贷。因此底层民众生活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人们很快便从战乱的恐慌中恢复了过来,城内治安井然有序。加之荆州之民多半为先楚遗民,亦或多有感念关羽之德者,故而对于芈桓关羽旧部,霸王传人的身份也就更多了几分亲切之感,人们打心眼里拥戴芈桓的领导。

    民心已稳,接下来便要集中精力考虑吴军来袭的应对之策了。

    这一日,芈桓正在与众人商议应敌的战略方针。突军中斥候来报,东吴大都督陆逊果然亲率大军前来征讨,前锋部队韩当、周泰三千余众已于城外东北三十里下寨。

    来得还真有些快,芈桓皱了皱眉,对那斥候道:“再探,有情况速速来报。”

    那斥候应诺一声,便匆匆下去了。

    芈桓沉思有顷,看向黄权问道:“观此情形,吴军大队必不在少数,黄将军可有退敌良策?”

    “如今敌强我弱,宜当坚守,然我军虽有坚城之利,终不能坐以待毙,彼若围而不攻,则我必困死于城中矣。”黄权略加思索,接着道,“不如分一军于城外驻扎,与此城互为犄角,使彼不敢全力攻其一处,以为长久之计。”

    “此计甚善,我即刻亲率五千军马于城外东南二十里下寨,若彼军围攻城池,则我军策应,若彼军袭我营寨,黄将军也可相机而动。”芈桓欣然应允道。

    于是芈桓将城内一应事务尽皆托付与黄权,自己亲点五千精壮,并二百校刀手,又点了许晟、项超二人为副将,即刻出发,斌燕作为芈桓家眷,亦随其出城。留下沙摩柯、傅肜、龙治、夏青四人协助黄权防守武陵城。

    芈桓出得城来,选好地势,安营扎寨已毕。

    突然,闻听北面河道方向角声大作,芈桓忙携众人登高远眺,只见北面沅水河沿岸,战船云集,蔚为壮观。吴军大队开始登岸了,江心之中仍然还有大小不一的大量舰船于两岸穿梭忙碌着,观此形容规模,少说怕是也有数万之众。

    吴军在自己眼皮底下如此规模巨大的运兵,也真是摆明了欺负自己兵少,若自己再多些军马,突而杀将过去,半渡而击之,则彼军必然大半葬身于鱼腹。

    但芈桓立刻发现自己刚才的想法是多么的天真,吴军的先头部队早就在沅水南岸建起了互为策应的两座大营。而彼水军也在河床边穿梭忙碌了起来,这是要建起一座水寨的节奏。以此看来,吴军水师也奉命出征了,可见其必欲与己做长久的对峙。

    陆逊竟然调解烦水军前来助阵,由此可见他对此战的重视程度。芈桓的神情开始凝重了起来,那支水军的作战威力,他早已在辰阳水域便已见识过了,凭着自己现在的这点力量,在水上绝对不是其对手。辛亏自己为防力量过分分散,早已令黄权弃了船舰,将水军也龟缩于城中。

    芈桓向来的作战风格便是直来直去,凭借个人勇武,以及士兵用命,猛烈冲击敌军阵脚,于正面将敌军防线撕开一道口子,令敌胆寒,继而崩溃。这种战法快、狠、猛,在两军激烈的冲撞之中带动节奏,令敌于忙中出错,自乱阵脚。此战法与西楚霸王项羽的作战风格颇为相似,当年项王率一众江东子弟,横扫六合,鏖战八荒,每每都能以少胜多,屡试不爽。

    但项王终究碰到了宿命中的劲敌——韩信,最终泪洒垓下,绝命于乌江。而今芈桓也碰上了一个强劲的对手——陆逊,结果会怎样呢?当然,此时的芈桓还没有想到这一层。

    芈桓所不知道的是,他在武陵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早已激怒了孙权。几个山贼流民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一座武陵城给占领了,而他所派遣的将校,不是战死,便是灰头土脸的回到自己面前诉苦。

    孙权的面上挂不住了,他近乎失态的咆哮着令大都督陆逊率三万大军南下征讨,这支大军本是驻扎南郡,与曹魏对峙,以防守来自北面的威胁。

    孙权竟不顾北面突遭魏军袭击的风险,尽抽大军南向,并令解烦督胡琮率一千解烦军于沅水下游游历,以防芈桓水上力量,其愤怒程度可见一斑。

    这还不算,孙权又拜老将程普为主将,陈武、董袭副之,率一万大军与陆逊合兵会剿,誓要将芈桓这支新生力量扼杀在摇篮之中。

    东吴三路大军会合,至此江表十二虎臣之中,除潘璋、甘宁、凌统三将战死之外,余者九人齐聚一堂,这九人便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徐盛、丁奉。

    这可是难能一见的超豪华阵容啊,当芈桓从斥候口中得到这一消息之时,芈桓暗自嘿嘿一笑,心中充满了旺盛的斗志,这碧眼老儿孙权也太看得起自己了。

    然而嘲笑归嘲笑,芈桓自不敢大意,毕竟对方兵力是自己的两倍多,且作战素养普遍高于己方士兵,更皆统兵作战的都是江东全明星大咖。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该来的都会来的,芈桓心中全然不惧。

    次日清晨,吴军开始行动了。芈桓携许晟、项超二人于高处观望,但见吴军围绕武陵城东、北两面建起数座大营,只将这两处围得水泄不通。同时东门喊声大起,但却规模不大,芈桓料想,这是对方在发动试探性的进攻。于是便没有过分紧张,便在原地继续驻足观看。果不其然,在城楼义军的誓死守卫之下,吴兵退了下去。

    芈桓观看多时,吴军其后又连续发动了多次进攻,均与前次一般无二,点到即止,全无竭力攻城的态势。

    难道吴军想要长期困守?回到营寨的芈桓正自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在确立己方大优势的前提之下,不骄不躁,稳扎稳打,静待敌方露出破绽,便果断集中力量发起致命一击。这很符合陆逊的一贯作战风格,但这却是芈桓最怕的。吴军有荆、扬二州的大后方给养,自然毫无后顾之忧,但如此以来,自己这小小的武陵城便要成为一座孤岛了。

    这样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是芈桓所害怕的。不能这样下去,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寻敌决战,速战速决,乱中取胜,方是目下的最优选项。芈桓正自在心中这样盘算着。

    突一军中小校报入:“禀将军,东吴众将于营外搦战。”

    来得好,自己正待要寻其决战呢,芈桓心中暗喜。

第61章 车轮战() 
芈桓闻听东吴一众将领前来营寨搦战,心下暗喜,忙点齐军马,奔出营外。

    两阵对圆,双方各自列开方阵。芈桓定睛细看敌方阵前,为首者乃是老将程普,两边八员大将一字排开,一个个精神抖擞,威风赫赫,尽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芈桓细细打量对面,这些人大都为自己多次交锋的老熟人了,但却还有两个不认识,想来他们便是董袭和陈武了。

    当真是江表虎臣齐聚啊,而且这初战便就摆出了这样强大的阵容。芈桓因对方的重视而心生豪情。

    对方摆出如此阵容,足可见其对自己已然忌惮三分,这不过是外强中干的壮胆助威而已。如此,自己便陪他们好好战一回,只此一战,便要让江东群鼠震怖,再不敢藐视我荆襄儿郎。

    “芈桓,今日我大吴天兵所至,尔等宵小之辈,何不早早献城投降,免得身受杀戮之苦。如若不然,我大军铁蹄所过,必然寸草不生,尔等俱化为齑粉矣!”程普站于马车麾盖之下,对着芈桓朗声叫道。

    芈桓亦不示弱,只将手中赤血两刃刀对着程普一指道:“败军之将,何敢言勇,尔等齐来,我也不惧!”

    “程公,量此竖子,无礼太甚,量彼无能为也,出此大言。袭请出战,斩此子献与麾下。”

    芈桓的一番言语激怒了在场数人,董袭按耐不住心中怒火,向程普请战道。

    “芈桓骁勇,还需当心。”程普微微颔首同意了董袭的请战,但他仍不失时机的提醒道。

    “末将明白。”董袭敷衍一声,便策马出了本阵。

    这董袭未与芈桓交手过,但却听过对方的名号,今日一见,却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将。尽管对方武器、甲胄皆非凡品,但观其人,也无甚过人之处,想必是个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的欺世盗名之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