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晋颜血 >

第100部分

晋颜血-第100部分

小说: 晋颜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冲自己是有些气节的,不愿事胡,更不可能投奔妻族,只能携妻儿与部曲南下往投建康,经辗转反侧,部曲渐渐离散,最终于淮泗口落入了阎平手里。

    不过傅冲不愿为这种事与薛氏争执,挥挥手道:”将军之恩,若我有成,日后必报之,妇道人家懂什么,我这就去拜访沈府君,若沈府君看不中我,那我拉下这张脸不要,也带着你和恒儿再回郯城便是!“

    说完,匆匆向外走去。

    留下薛氏紧紧抱着幼儿,无力的叹了口气。

    沈充从离散士人中征辟掾属,主要是考虑到他的手下皆为南人,对北方情况不熟,因此征召些流散于建康的落魄士人有助于了解北地的形势。

    同时身为南土乡豪,真正的高大门族看不上他,出任兰陵太守,形同于背弃琅琊王氏,都不愿派出子弟与之为掾,顾陆朱张四姓则担心沈氏壮大了,会威胁到各自的地位,不使绊子就不错了,更不可能相助。

    其实沈充与当初的杨彦类似,面临着人手不足的困境,无非是他底子厚实,选择比杨彦多,若是这些士人中真有才具者,他会酌情重用。

    傅冲递上名贴,获得了已被任为长史的钱凤接见,果然不出他所料,凭着泥阳傅氏的名头,钱凤客气的很,长谈之后,征傅冲为主簿,秩六百石,为诸曹之首,也算是丕极泰来。

    不过沈充北上还要有一段时间,钱粮兵马调度要到春季才能完成,傅冲于是留在了沈充军中,帮着忙碌起来。

    正月十六,荀华率部离开建康,次日于江乘与朱锲、萧温和萧仁的家眷汇合,渡江北上,花了十五日的时间,于二月初一回到郯城,立刻告之了杨彦沈充任兰陵太守之事。

    这个消息,完全超出了杨彦的预计,杨彦预计是沈充率兵北上,以郯城作为根据地,向徐龛发动进攻,届时自有机可趁,却是没料到,沈充的步伐竟迈的如此之大,几乎等同于把家业迁到兰陵了。

    殿内诸人均是忧心忡忡,消化着这个消息。

    许久,萧温苦笑道:“那沈充倒是个狠人,听说少习兵书,颇以雄豪闻于乡里,今闻之,果不其然,有此强邻,只怕未必是福啊!“

    荀华撇了撇嘴,与荀虎交换了个无奈的眼神,均是暗道这还不是将军弄出来的妖娥子?原打算把沈充当肥羊,借机狠宰一刀,可人家也不是凡俗之流,直接来了就不走。

    沈劲死于杨彦之手,寻常人并不清楚内情,只以为沈劲是中了流矢而死,唯一知情的便是荀华、荀虎等亲卫,对亲卫杨彦是绝对放心,不担心向外泄露消息。

    朱温也叹道:“可怜了兰陵乡人,沈充挟虎狼之势前来,岂会善了?“

    杨彦嘿的一笑:”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郯城乡豪视我如虎狼,对我诸多防范,沈充来了也好,至少让他们看清,谁才是真正的虎狼!“

    兰陵本是从东海国分出去的一个郡,辖五县,乡豪的实力普通不强,而郯城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当地乡豪过了十几年好日子,日逐壮大,两者的实力没法比。

    荀华问道:“将军,那我们该如何应对沈充?”

    杨彦沉吟道:“沈充虽势大,但他没有理由对付我,只要不被他抓住把柄,倒不用担心,反因沈氏豪首江东,有此富邻为伍,于我亦是一件美事,看来期货市易行要尽快推出了啊!”

    (推本好友书风起宋末,同为仆街都不容易,大家如有空就去看看吧,主页面的同好作品就有直通车。)

第178章 沈充过境() 
虽然杨彦大力普及期货知识,但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期货市易行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有什么意义,对此,杨彦也没办法。

    只能寄望于推出之后,模拟操作一段时间会渐渐弄懂。

    接下来,杨彦于百忙中抽空,加紧了对期货从业女郎的培训,并开始于王府边上建设硕大的交易市场,酒楼与客栈,参照当代的葡京,交易、吃住一体,其中以仓库为重中之重。

    现代期货交易是电子记帐,资金实时划转,而古时没这么方便,需要携带大量的粮食、金银和布帛从事交易,这就需要仓库,随时做到物资划转。

    与此同时,杨彦还着人传信给占据淮泗口的富临县一众乡豪,一旦沈充出现,就即刻回报。

    富临县的几个大户现在只能和杨彦站在一条线上,苏峻镇淮临,暂时没对淮泗口下手,那是内部还没理顺,刘遐的势力未能完全驱除出去,很可能也在观察自己,一旦苏峻掌控了淮临大部,便是摊牌之时。

    不知不觉中,时间来到了四月,朝庭如期于江南开展土断,毕竟江北多流民帅和坞壁堡主,哪怕王舒坐镇广陵,都没法从地方豪强的嘴里夺食,更何况琅琊王氏也是土断的反对者,怎么可能于江北从事呢?

    坐镇淮阴的刘隗与坐镇合肥的戴渊倒是想搞,但江北完全是兵强马壮者为尊,动他的土地人口,他就敢挥军相向,况且大江上游的王敦又不得不防,因此并无动静。

    一时之间,江南怨声载道,其实土断并不是要断豪强大户的根本,只是把近几年非法隐匿的逃亡人口清查出来,可纵是如此,江南豪宗也无一乐意。

    不过这和杨彦没关系,去冬开垦的1500顷麦田,已经一片绿油油,在曲辕犁与硝土的共同作用下,虽播种晚了些,但麦子仍然长势旺盛,普遍达到了齐膝高,空气中弥散着一股麦花的香味,不出意外,月底即可收获。

    田间地头,增加了人手用于捉虫去草,这也只是泛泛为之,在工业化农业出现之前,虫草灾害永远都没法解决,种田靠天收,加派人手的目地不在于真除了多少虫草,而是以有经验的农民观测虫子的密度和种类,并作记录,作为第一手资料保存。

    之后逐年对比,掌握规律,提前预防。

    另一个目地就是保护农田,东海军的田在沂水外侧,不比郯城乡豪的田位于沂水与沐水之间,较为安全,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手巡逻保护,不到完全成熟,麦子就能被割的光光。

    这一天,杨彦正在给期货从业女郎们做着最后阶段的培训,这一阶段以气势,素质为主,要求不怯场,能带动气氛,带动客户的交易情绪。

    杨彦向一名交易女郎道:“现在我们举例,我委托你按卖一价买入十手小麦,请演示一遍!”

    说完,杨彦打了个在期货电子盘出现之前,国际上普遍通用的交易手势。

    报价采用五档制,从低到高依次是买五到买一,卖一到卖五,由开盘前的集合竞价决定盘口,真到交易时,显然不能直接以金银、粮食与布帛交易,杨彦采用了一种叫做金票的凭证代替。

    为了金票,他把印刷术搞了出来,印刷术其实不麻烦,无非就是刻个模板照着印,麻烦的只是活字印刷术,不过在当时,活字印刷术的用途不大,毕竟不是报纸杂志,需要不停的排版,对人工的要求很高,而那时书籍有限,刻一副雕版,几十年,乃至上百年都能用到。

    金票以紫色打底,因为紫色是一种尊贵的颜色,以此烘托出金票的贵重,再饰以繁复的图案,金票的面值是一斤黄金或四斤白银价值100元,另有50、10、5、2、1元等不同单位。

    当然了,金票不是纸币,具备赌场筹码的特征,如果拿金票当纸币使用,先不说能否推行,光是伪造就防不胜防,不要以为古人傻,造起假来不逊于现代人,偏偏杨彦又没有防伪技术,纸币那是想也别想了。

    那么,金票如何防伪呢?

    在交易之前,用金银货物按比例兑换金票,交易之后,可随时折现,每天收盘前市易行收回金票,不允许把金票带出去,正如赌场,不允许把筹码带出去,凡是从外面带来的金票,一概不认。

    而市易行收取兑换金票面额1%的手续费作为劳务费与仓储费,另向买方和卖方各收取交易总额的1%作为印花税,表示由东海国相府为本次交易背书,承认交易的合法性。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别人不认可期货交易怎么办?

    没关系,别忘了有一种职业叫做水军,杨彦可以用水军自买自卖,以高额利润吸引客户前来交易,并逐渐把名声打出去。

    一手是一百石小麦,十手就是一千石,之所以把交易门槛定的如此之高,正是为了限制普通人参与交易,这和现代的证券期货设50万的门槛一个道理,目地是为了在吸大户血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护中小投资者。

    被点到名的那个女子美眸瞥了眼杨彦,瓮声瓮气道:“郎主买入十手小麦,妾马上就为郎主办好,请稍等片刻。”

    杨彦失望的摇头道:“你这娘子,不是我说你,你看看自己可有气势?自己都没点自信,如何带动交易气氛,还如何促进成交额?”

    “郎主,妾呜呜呜”

    那女子被说的掩面啜泣。

    杨彦毫无怜香惜玉之心,指向下一个:“你来!”

    这个女子猛一咬牙,放声尖叫:”十手,十手,这位郎君下了十手多单,现在卖一的位置还剩五手,只有再有人下五手多单,价格就会上升到卖二,就这赚钱了哦,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下单赶快!“

    ”嗯?“

    杨彦眼神一亮,这女子就是天生为交易而生啊,不禁连连点头:“不错,就是要这样,这位娘子如何称呼?”

    女子喜滋滋的施了一礼:“不敢当郎主赞誉,妾名容娥。”

    当时女性起名,随意性很大,多以娘、姬、妃、娥、女、君、好、爱作为后缀。

    杨彦摆了摆手:“今我命你为期货市易掾,你的任务是尽快把你的这些姊妹们培养出来。”

    “诺!”

    容娥激动的再施一礼。

    这时,外面有亲卫唤道:“禀将军,沈充大军已至沂水下游三十里!“

    ”好,这里交给你了!“

    杨彦向容娥吩咐了句,便匆匆而去。

    他倒不是要迎接沈充,二人同为太守,说不上谁高谁下,沈充过境,也没有着人通报,这其实是很无礼的,他只是想看看沈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

    史书上的记载不能全信,比如晋书对沈充的评价是专弄威权,贪佞无度,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相反,沈充是非常有才的一个人,熟读兵书,会自己谱曲,还能训练歌舞姬。

    杨彦既然把这等人物招惹来了淮北,自是不会轻视。

    不片刻,两百亲卫,五百骑兵与一千步卒随着杨彦奔向沂水,另还有郯城各乡豪在孙郑陈徐四大家主的带领下,各领着数百部曲闻讯而来。

    沈充就藩兰陵,是看得见的威胁,没法坐视,相对而言,杨彦真心推行不以察察为明之政,从不干涉各家事务,做的交易也公平合理,郯城乡豪对杨彦的警惕已经不如当初了,这时都希望由杨彦出头,抗拒沈充。

    一行近五千人于右岸列队布阵,东海军的舰队也外松内紧,弓箭手与武装水手伏于仓内,全部泊于岸边,呈现出箭拨弩张的气氛。

    这也没办法,当初杨彦从下邳城下经过的时候,刘遐尚严阵以待,外军过境是最危险的,稍有疏忽,指不定就被顺手攻破城池了。

    哪怕沈充并无进犯郯城之心,但是手下的军卒、仆役、部曲和佃户合计数万人,还有数不清的车驾行装,只要有一处出了乱子,引起郯城的误会,那就是全面开战的结果。

    这种事情没有任何道理可讲,历史上的很多战争也未必都是有了充分准备,往往就是因误会或鸡毛蒜皮的小事突然爆发,以致不可收拾,演化为全面战争。

    渐渐地,下游有影影绰绰的货船出现,连绵蜿蜒,从头望不到尾,沿着左岸行驶,左岸的岸边,则是密密麻麻的步骑车驾。

    古人乡土意识强烈,在郯城乡豪的眼里,沂水和沐水皆属郯城,外人用不得,而沈充连声招呼都不打,这难免让人不快。

    郑继便是冷哼一声:“果是南乡豪首,架子倒是不小。“

    陈玄也道:”府君,老夫以为,沈充此举,实乃给府君一个下马威,府君若置之不理,他必步步进逼,渐渐欺凌于我郯城。“

    徐祯望向远处,目光闪烁,许久才道:“兰陵无险可守,地理位置远不如郯城,府君可得小心啊,就怕沈充对郯城动了觊觎之心。“

    杨彦暗暗冷笑,这些老狗句句不离挑拨,真当自己傻了,不过表面上,仍是非常认同的点了点头:”诸公言之有理,杨某既代王妃镇守家业,自是不容外人欺凌到我乡人头上,今沈充军已在眼前,不知诸公对此有何评价。“

第179章 双雄会面() 
(谢谢好友钱西峰的500大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