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晋颜血 >

第317部分

晋颜血-第317部分

小说: 晋颜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谀浚芏嗟撞忝裰谙勰桔俺侨说母蛔悖悴缓茫陀腥税抵写蛩愀>拍亍

    “杨府君可在?”

    羊鉴双手撑在城垛上,扯着脖子,向下大声唤道。

    管商遥遥拱手:“我家将军去往建康,此役由我管某主持,请羊府君速速开门,迎我大军入城,本将可承诺,绝不害你及家人性命,若是执意顽抗,嘿嘿,到时矢石无眼,可就不好说了。”

    羊鉴撑着昏花的老眼打量着城下,东海军阵容整齐,披着黑色甲胄,如同一团团的乌云,慑人心魄。

    他再往左右看去,很多军卒都现出了恐惧之色,牙关打着战,腰背渐渐弯了下来,旗帜有些东倒西歪,也不知是被吓的,还是天冷被风吹的。

    咔咔”

    羊鉴自己的牙关不由自主的打起了寒战,两只手更是剧烈颤抖。

    “嘿!”

    郭默轻笑一声:“管将军,你可知郭某跟随将军以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管商摇头笑道:“自然是见识到了士人的种种不堪,以前管某总以为,士人天生就该高高在上,可看着这姓羊的熊样,别说不经打,连吓都不经吓,这等废物凭什么骑在老子们头上?待管某再吓他一吓!“

    说着,就面色一沉,又向城头唤道:”羊鉴,你莫要心存侥幸,今日你插翼难飞,若识相,开城献降,尚能活命,否则把你剁碎了喂狗,永世不得超生!”

    “扑通!”

    羊鉴一屁股瘫在了地上,周围的士卒均是羞愤交加,恨不得挖个洞把脸埋进去,这也太丢人了啊!

    还是一名乡豪把羊鉴扶了起来。

    羊鉴向下嘶吼道:“切莫攻城,切莫攻城,王使君染疾,卧床不起,老夫去问一下王使君,去去就回。“说完,逃一般的转身就跑,下楼梯的时候还差点失足,亏得左右及时扶住了他。

    管商和郭默相视一眼,耐心等待。

    王邃确实病了,如他这个年纪,一场小小的风寒就能卧不起,前一阵子,天气刚冷,王邃酒后没注意,吹了风,第二天就病倒了,一直拖到现在。

    ”处重兄,处重兄!“

    羊鉴慌慌张张的跑入王邃的卧室,屋子里,满是呛人的药味,王邃卧在床上,面色腊黄,不时发出沉闷的咳嗽声,算不上好,也不是太坏。

    医师说了,只要注意调养,熬过这个冬季,即可渐渐痊愈。

    “何事?”

    王邃虚弱的睁开眼睛,勉强斜着看向羊鉴。

    羊鉴也顾不得王邃有重病在身,大声叫道:“处重兄,大事不好,东海军兵临城下!”

    “什么?”

    王邃居然从榻上坐了起来,满面通红,急问道:“来了多少人?”

    羊鉴道:“步骑六万,由管商领军,让让你我开城献降啊,还说什么矢石无眼,出了意外可别怨他!“

    王邃只觉得心脏猛的一阵撕痛,他原先就有辞官回建康的打算,但是朝庭事情不断,一直拖到秋末,他的任命才下来,迁为尚书左仆射,顶替荀崧的位置,可就是那晚,羊鉴率下邳乡豪为他摆宴送行,结果酒喝多吹了风,一病不起,这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啊!

    要不然早回建康,怎会留在下邳受辱?

    他和羊鉴一样,对于抵挡东海军的进攻是没什么信心的,可献降被俘,他接受不了,想他堂堂琅琊王氏的嫡系,投降不仅是自己没脸见人,还会给家族蒙羞。

    只是不降的话,真有勇气赴死么?

    诸葛颐被杨彦强掠而去,据说一夜白发,已苍老不堪,整个人都垮了,后来杨彦看他可怜,要把他放回建康,主要是司马冲已经登基称帝,而诸葛颐这种人,既不能用,也不能杀,留着没意义了,可诸葛颐居然不肯走,嚎叫着无颜再见族人,整日里醉生梦死。

    一想到自己将来也许就是这样的结局,王邃那是越想越懊恼,却是突然之间,浑身一阵气血翻滚,心脏的疼痛骤然加重,不禁惨呼出声。

    “处重兄,处重兄!”

    羊鉴大惊失色,快步上前。

    就这短短片刻,王邃啊啊惨叫着,捧着心口,在榻上翻滚起来,并且不停的呕吐,面色快速发紫。

    “来人,快来人啊!”

    羊鉴急的大叫。

    其实不待他叫唤,已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数人冲入屋中,但王邃明显不行了,嘴角溢着血沫子,好象喉咙被堵着了一样,张大嘴吸着气,神色痛苦异常。

    “快,快传医士!”

    “不好,郎主!”

    “郎主殡天啦!”

    羊鉴呆若木鸡,怔怔的看着正用力拍打着王邃的群仆,他怎么也想不到,王邃被吓死了,此时的王邃,嘴歪眼斜,怎么拍打都不动,也不再发出叫唤,表情定格在了痛苦攀升到顶点的那一刹那。

    在他的理解中,王邃是被吓死的,不过如果杨彦在,一眼就能看出王邃是急性心肌梗塞,施救得当的话,有很大的可能救回来,可惜那些仆役不懂,一番手忙脚乱的胡搞,反而让王邃死的更快。

    耳边哭声大作,还有人请求羊鉴主持后事,但东海军就在城外等着答复呢,他自己都六神无主,哪有心思操办王邃的后事?

    “哎”

    重重叹了口气之后,羊鉴转身离去。

    下邳降了!

    以羊鉴为首,全城乡豪身着素服,出城迎接,至此,徐州全境几乎落入了杨彦手上,只剩下广陵被陶瞻占据,这也是朝庭在江北剩下的唯一据点。

    两日后,下邳不战而降的消息传到了广陵。

    陶瞻接替王舒就任广陵太守,属于当初王敦入都,废去司马绍的事后交换,原先陶瞻还为自家能把势力扩张到建康附近沾沾自喜,而此时,却是如坐针毡。

    殿内满是僚属,一片寂静,空气仿如凝滞了。

    “诸位都说说,东海军取了下邳,最迟明春必攻广陵,我等该如何应对?”

    陶瞻强压住不安的情绪,锐目扫向阶下。

    有人嘀咕道:“我军哪是东海军之敌,不如向士行公(陶侃)求援,请其派卒乘海船而来,助将军守城。”

    陶瞻现出了不悦之色。

    这一听就不可行啊,不过之前才开声让众将议论此事,不管可不可行,最起码是一种思路,总比直接开城献降要好,他不能一开始就封了人的嘴,于是望向了皇甫方回。

第506章 冲入建康() 
皇甫方回是著名医学家皇甫谧之子,素有贤名,属于不得志的士人,早年投靠了陶侃。

    因陶侃极为重视陶瞻出镇广陵,故遣来任陶瞻的长史,辅佐行事,这时便道:“此言不妥,使君远在广州,由此过去,哪怕风平浪静,也须月余,再由广州过来,筹备粮草船只,兵力调动,皆需时间,哪里来的及?”

    悍将毛宝也道:“使君于广州练兵,是为讨伐王逆,确是不可轻动,但以广陵兵力,难以抵挡东海军,况东海坐拥三州,而广陵只区区一郡之地,既便一时抵住,又能撑多久?“

    阶下一片沉默,双方的力量悬殊太大了,更别提东海军素有以弱胜强的传统,如今以强击弱,优势更明显,有些将领甚至有过刹那的投降念头,不过看看陶瞻,又不敢提。

    陶瞻为陶侃爱子,素被视为衣钵传人,若是投降杨彦,陶侃说不定能活活气死。

    弃城而逃也同样不可行,与投降的后果没什么区别。

    陶瞻眉头紧皱,仿如陷入了绝境,实际上自他坐镇广陵以来,也知道自己处境不妙,积极与江东各大士族联系,以期获取有力臂助,但回应都极为冷漠,几乎没有士人搭理他。

    毕竟在士人眼里,陶侃和杨彦都是一路子货,都是寒门出身,甚至细细想来,陶侃还不如杨彦,哪怕剔除掉杨彦的疑似弘农杨氏身份,也是实打实的丹阳人士,搁在现代,就是北京户口啊,天子脚下,皇城根人,哪怕一开始他住的是茅草屋,那也天生自带光环。

    而陶侃是奚人,活动范围在鄱阳湖一带,在当时,就是南蛮,很多士人直接在背地里称呼陶侃为奚狗,其诸子凶暴虓武,互相残杀,也为士人所不喜。

    与陶侃相比,杨彦却是文采菲然,不说颇多妙语,试问各家士人与庶族豪强谁没读过三国演义,哪家的女郎娘子的枕头底下没有一本西厢记?

    更逞论他谱出了诸多乐曲,在北方又大败羯人,算是为侨姓士人报了仇,因此随着杨彦的势位上升,在建康士人中,还有很有一部分不得志的对他抱有好感。

    “府君,某有一策!”

    这时,皇甫方回拱手道。

    “哦?快说来听听!”

    陶瞻期待的看了过去。

    皇甫方回道:“以力拒东海,势不可行,既如此,何妨顺势而为?使君不妨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推举杨彦之为盟主,召天下英豪共击王逆,以图大事!“

    ”妙!“

    陶瞻猛一击几案,哈哈笑道:”果然好计,奉杨彦之为盟主,看他如何是好?“

    ”嗯“

    毛宝也直点头:”此计甚妙,于情于理,这盟主之位杨彦之都推托不得,我等辅佐于他,并不算他的麾下,谅他无颜再来夺我广陵,且可令那王逆与他死磕,哈哈,我等坐收渔翁之利!“

    ”快,速去准备!“

    陶瞻急挥手。

    两日之后,一道讨伐王敦的檄文由广陵发出,推杨彦为盟主,广陵陶瞻追随其后,并招天下英豪义军共击之,不过杨彦还不清楚这情况,舰队驶入了长江口,又往里行了两日,在京口附近登岸,主要是担心遇上荆襄军的战舰,这倒不是东海水军就怵了对方,而是船上截着大量的骑兵和马匹,严重影响船只的灵活性和速度,一旦沉了,损失是无法承受的。

    用了一天时间,骑兵上了岸,轰隆隆向建康驰去,舰队将继续前行,泊在江乘,进可攻,退可走,既便荆襄水军倾全力来攻,也无惧之。

    由京口到建康约一百八十里,全军由于坐船过来,没法配双马,只是单马,足足用了两天才赶到建康,桓温心急如焚,嘴上都起泡了,因为今日,正是司马冲迎袁女皇入宫的日子。

    “快,再快点!”

    杨彦明明看到了围着自家府宅的黑压压军马,他愣是不顾,挥着手大吼。

    谢奕也留意到了远处,艰难的顶着扑面而来的狂风,问道:“杨府君,要不要先解了贵府之围?”

    “无妨,一时半会儿破不了,待得救出女皇,再好好和沈充算帐!”

    杨彦想都不想的摇头。

    桓温眼里现出了感激之色,但他知道,此时不是矫情的时候,这份情他记心里了。

    袁府!

    被近百名宫中宿卫团团围住,外面一片喜庆,辇车、仪仗准备就绪。

    袁女皇在屋内,神色焦急,两名宫装妇人给她梳妆打扮,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好象是一个陌生女子。

    袁女正站在门口,不停的望向屋外,谢尚也是神色阴晴不定。

    “好了没有?”

    这时,卞从进来催促:“时辰快到了,别让主上与百官久等。“

    “再再等等,女皇的妆还没好。“

    袁女正慌乱道。

    ”嘿嘿“

    卞从嘿嘿一笑:”该不是想着拖时间罢?我看可以了,来人,把皇后请出去。“

    ”皇后,请罢!“

    两名宫妇都是健壮妇人,分左右扶住袁女皇,袁女皇只有十三岁,被挟住,根本动弹不得。

    谢尚和女正心急如焚,但还是没敢阻拦,只能跟在后面,毕竟院外的近百名宫中宿卫可不是吃素的。

    以前的宿卫以丹阳人士为主,是天子脚下的良人,对高门士族不敢胡来,而如今已经换成了苏逸的人,那都是江北流民,这阵子,陆续有宫中宿卫耐不住寂寞,闯入良人家里淫辱妻女,影响极其恶劣。

    ”起驾!“

    一声尖鸭嗓子之后,仪仗缓缓向着宫城行去。

    此时的宫城,端阳门下影影绰绰,文武百官驻立在寒风中,迎接皇后大驾,神色都颇为不自然,袁耽也在人群中,满面怒容,身边跟着两名膀大腰圆的宿卫,眼含警惕,分明怕他乱来。

    “诸公,皇后鸾驾已过百官府邸,请列队迎接!“

    一名宫人小跑而来,恭恭敬敬禀报。

    人群中,起了些嘈杂声,但谈论的不是这事,而是与陶瞻有关。

    ”陶瞻为何会突然发檄讨伐丞相?该不是吃饱撑着吧?“

    ”呵呵诸公恐怕还不清楚,下邳已经失守,听闻王处重病故,羊景期开城降献,而淮阴与下邳仅三百来里,陶瞻必是恐惧杨府君来攻,故以此策自保。“

    ”哦,原来如此,那杨府君会否及时赶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