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当驸马 >

第33部分

回到三国当驸马-第33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当驸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荀彧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他和郭嘉只是谋士,只能帮助陆浪决策,要是陆浪真的生病打不了,那也没有办法。

    谁让陆浪是主公呢?

    所以荀彧摇摇头,然后叹息了一声。

    唉,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这个节骨眼上陆浪却生病了……

    叹息一声之后,荀彧看了看郭嘉。

    但是郭嘉也没有说话,这打仗可不是儿戏,陆浪生病了,身体没有力气,要是上战场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现在陆浪可是所有人的主心骨啊,谁都能出事,就是陆浪这个主公不能有事,所以就算是以奇谋险计著称的郭嘉,再大胆也不敢逼着陆浪带兵出战了!

    见到郭嘉和荀彧两人都为就要错过这个战机而可惜着,陆浪眉头一皱,然后说道:“两位先生之言,陆浪纵然万不得已、粉身碎骨也要聆听!既然奉孝说此战必打,那打便是!传令,荀彧代理县丞,与周仓总督杨县政事以及粮草。郭嘉为军师将军,徐宿为前军统帅。命徐晃、高顺为前锋,各领五百甲士为左右军,严颜领三百马弓手垫后,我与典韦亲自率领一千枪兵为中军,克日兵法吕梁,剿灭山贼,以正乾坤!”

    听到陆浪的话,郭嘉与荀彧大喜不已。

    特别是郭嘉,本来都以为刘协一句话,陆浪肯定会听的,没有想到陆浪居然要坚持带病出征,并且还亲自率领中军!

    这一次陆浪点兵,将杨县三千人马派出了二千三,只留了七百人在杨县支应粮草,而且军营里面的将领都派出去了,荀彧的身边只留了一个周仓。

    可以说,这次陆浪是倾巢而出,这也说明陆浪是决心要一举歼灭土匪了!

    荀彧与郭嘉两人出了后院传令去了,离开后院郭嘉与荀彧分别的时候,郭嘉对荀彧说道:“文若先生,此真乃世之明主,这一次主公带兵出征,其魄力远在诸侯之上矣!”

    这句话高度地赞扬了陆浪不怕困难的精神,而且郭嘉对陆浪的胆气也非常佩服,所以郭嘉居然对荀彧说,陆浪是世之明主!

    郭嘉和荀彧说这样的话,也有感谢荀彧带他来跟随陆浪的意思。

    荀彧会意,对郭嘉交待道:“明公患病,若是强要出战,奉孝还需要多多劝阻,须知明公一个人的性命,重过三军将士啊!”

    这是荀彧怕陆浪上了战场,然后忍不住要亲自动手。

    前几天陆浪没有生病的时候,可是一刻也不闲着的,没有事情的时候就在校场练习枪法,而且据说陆浪的力气也越来越大,这让荀彧在惊讶的同时,也有些担心。

    战场上刀枪无眼啊,这主公那么卖力地练习武艺,不可能只是为了耍起来好看忽悠人的,作为三军主帅,怎么能像武将一样去冲锋陷阵呢?

    所以这里荀彧特别叮嘱了郭嘉一句!

    在陆浪居然答应带病出征之后,荀彧也和郭嘉一样,对陆浪做事的魄力也有些折服了,但是陆浪这个让荀彧和郭嘉佩服不已家伙,面对刘协和刘静还有冰冰三人的询问,却是这样回答的。

    “我为什么生病了还要答应出兵?”陆浪呵呵一笑,说道:“你们懂什么?我出去那是活动颈骨的……搞不好这纵马扬镖,出了一身汗,这病就好了呢?再说了,我是他们的主公,他们肯定不会让我有危险的,你们放心就是!”

    要是荀彧和郭嘉听到陆浪这句话,又不知道会不会还是那样佩服陆浪、夸奖陆浪了……

    好说歹说,刘静姐弟两人,还有冰冰也没有再劝阻陆浪了。

    不过冰冰却要求跟随陆浪上前线去,说是好照顾陆浪,出乎陆浪意外的是,刘静居然也赞同冰冰上战场去,于是陆浪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她们。

    陆浪唤来典韦,然后披挂上马。

    典韦这个身高接近两米的汉子帮陆浪牵住了马头,然后回头对周仓说道:“你这厮好是啰嗦,我典韦说了,主公不会有事就不会有事,为什么了要换了你来保护主公?”

    陆浪一听,觉得不对呀,这典韦怎么和周仓吵了起来?

    然后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周仓怕陆浪有危险,于是找典韦商量想要和典韦调换一下,典韦当然不愿意了!

    这不是看不起俺典韦么?所以典韦不高兴了,大声说道:“任他贼众千百,我只要两把短戟,就算是我典韦死了也会保护主公的安全!”

    这话说得,死了还怎么保护陆浪的安全?

    陆浪大汗,不过对于典韦的能力陆浪是没有质疑,于是劝道:“两位将军不要争了,特别是元福,这杨县城还有殿下与公主的安全还得你来守护,还有粮草也不能大意,不能出了差池!若是大军归来之时,杨县平安,元福的功劳也不在三军将士之下!”

    听到陆浪的话,周仓于是保证道:“主公放心,某家定然不负主公厚望!”

    ps:今天两更了,大家要是看得不过瘾的话可以在书评里面留言,墨水都看得到的!

第70章 傻人有傻福() 
“这大雪,真让人受不了!”

    “唉!这腊月还没到,大雪就下个不停,这天是怎么了?”

    吕梁境内,许多村落的百姓都埋怨了起来。

    由于长时间的积雪,导致村庄之间的道路都被大雪掩埋,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庄子,从个人院子里面铲除的雪堆起来都跟一座白色的小山似的!

    “李叔,你听说了没有?好像山下的土匪们前段时间到北边的庄子经过了。”

    “你听谁说的?”

    一个中年男子将手中的铲子狠狠地插在地上,然后看着身边的人问道:“杨家嫂子,别乱说话啊,这土匪要真是经过了北边的村子,他们是要干什么去?”

    被称为杨嫂的中年妇女说道:“谁知道呢……老身也是听我娘那边的一个猎户说的,说兴许是雪太大了,山里待不住了!”

    “也有可能!”那男子点点头,然后又思索了一下,这才说道:“不对,说不定还真是土匪下山了,我得赶紧招呼大伙儿将粮食都藏起来!”

    因为生活在吕梁一带,经常受到土匪们的抢掠,所以百姓们也学精了。

    这一带的百姓,包括杨县的百姓都一样,几乎每家每户的院落里面都挖有地窖,而且这些地窖还非常的隐蔽,不是院子的主人还找不到!

    土匪一来,百姓们就会把粮食藏起来一部分,也不能全部藏起来了,那样的话土匪抢不到粮食,就会杀人!

    而山上的土匪们下山一次,也不会将百姓的粮食都给抢光了,他们只要抢一次够吃上一阵子的也就离开,至于杀人则是不到万不得已才会做的事情。

    归根结底,这粮食都出来这些百姓身上,你把百姓杀光了,谁种田种地去?

    这也算是这一带土匪们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是受苦的依旧是老百姓!

    那中年男子叫做李来,是这个村子的长吏,跟里正差不多。

    因为吕梁这一带虽然名义上是属于太原郡的管辖范围,但是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加上太原现在又落入了匈奴的手中,所以这里便成了一个无人管辖的地区,这里的百姓也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

    李来是这个村子里面名望比较高的一个,所以他说的话大家也基本上都会听,于是李来便成了这个村子的里正。

    一路告诫着让百姓们回家做准备把粮食藏起来,一边走到村口的老福头这里。

    老福头是村里一个年近七旬的老者,这老福头年纪大了,却没有娶妻生子,也种不了田地,所以村子里面的人就让老福头开了个茶摊,大伙儿偶尔来这里喝喝茶,给老福头一点粮食或者是铜钱,同时因为老福头的年纪大了,土匪们也不会抢到一个白发苍苍年近七十而又没有后人的老者身上去,因为人家是个老人家,还是孑然一身,你抢也抢不到什么,所以村民让老福头在村头开这个茶馆,也有让老福头在这里看着吕梁山那边土匪动静的意思。

    一旦土匪下山了,这老福头也能远远地看到然后先通知大家。

    其实关于这老福头的事情,还有一个他和土匪之间的幽默段子。

    当年老福头还没有开茶馆的时候,就住在这村口的山头上,那时候老福头虽然才六十多岁,却已经是白发苍苍了。

    后来一群黄巾余党流落到了吕梁山这一带,他们就是现在吕梁山上面的那些土匪。

    当时黄巾余党没有了粮食,都饿啊,所以来到老福头的家里就要抢粮食,但是他们把老福头家前前后后翻了个遍,却是半粒粮食都没有找到。

    后来领头的人发火了,用刀架在老福头的脖子上问老福头是不是把粮食给藏了起来。

    老福头吓得裤裆都尿湿了,然后战战兢兢地说道:“这位军爷,老朽一辈子就守着这间破屋子,连媳妇都娶不上,哪里还有粮食?”

    见老福头都吓得尿裤子了,不像是说假话的样子,于是土匪们也就信了。

    那领头的骂了一声晦气,然后将老福头一把推到在地上。

    这时候行军了许久,人马都困乏了,于是领头的人便下令看些柴火在老福头家的院子里面造饭,不成想土匪们吃饭,那老福头也跟着来吃。

    吃完了以后,老福头已经对这些人不害怕了,于是坐在那里傻笑。

    头领问道:“你这老儿,刚才尿裤子,现在又笑,该你这辈子没媳妇,你笑什么?”

    被别人骂活该一辈子娶不到媳妇,那老福头也不生气,反而对那头领说道:“老朽活了这六十多年,这还是第一次吃饭吃得这么饱!”

    听到老福头的话,那头领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本来是来抢劫的,没想到最后还管了这老头一顿饭……

    这个事情传出去了以后,当地的许多百姓在土匪们走后都把老福头这蹭饭的事情引为笑谈,不过笑归笑,后来百姓们发现这些土匪不知道是因为忌讳什么,还是老福头的名字取得好,傻人有傻福!

    反正就是这些土匪每次下山来,都不抢老福头的,也不到老福头的家里去,甚至每次都绕过老福头的家。

    于是聪明的百姓便让老福头开了一个茶摊,家家户户也都接济一下老福头,让他能活长久一些,好让老福头为这些百姓在这山头上面守着报信。

    李来到老福头这个茶摊的时候,发现茶摊难得地坐了一个年轻的后生,而且看那后生的样子,似乎是赶路经过这里,也许是走路走得累了,所以便在这里歇一下脚。

    李来不知道的是,这个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家伙,其实是来自杨县的军营,是高顺的部下,这次奉命到吕梁境内来观察土匪动向的一个斥候探子!

第71章 土匪们的意图() 
“呵呵……长吏大人来了!”

    老福头见到李来,于是赶紧嬉皮笑脸地凑了过来,说道:“呵呵……这大雪下得,居然还能有客人来!”

    说完了,老福头还摸了摸自己的后脑,样子看起来有些滑稽,好像是在向李来邀功一样。

    这也难怪,平时老福头这个茶摊,除了当地的百姓以来,就没有接待过别处的客人,说起来这好几年,这次还是第一个外地过路的到老福头这个茶摊来消费呢!

    所以老福头非常高兴,还有些向李来炫耀的意思。

    看穿了老福头的意图,李来无奈地摇摇头,然后交待道:“福伯,这大雪封山的,听杨嫂说土匪们好像下山了,麻烦您老人家给盯紧点,要是见到土匪的人马,就马上敲响院子后面的钟!”

    “土匪?”

    对于土匪,可能这一带只有这个老福头才会不害怕,他听到土匪的名字,还来到院子前面朝远处打量了一眼,然后才对李来说道:“这……长吏大人,你看,你看!这茫茫大山都是白雪,哪里有什么土匪啊?”

    “土匪?”

    坐在桌子上吃着干粮喝着茶水的后生闻言眼睛一亮,然后赶紧将干粮收了起来,然后倾耳听着李来与老福头的对话。

    “福伯,杨嫂只是听山里的猎户说在北边见到过土匪,又不是说土匪往我们这里……”李来对老福头解释着,但是话说到一半,李来的脸色就变了。

    只见远处延绵的山路上面满是白雪,在浩瀚的一片白色海洋之中,许多黑点在‘缓缓’地移动着!

    那些黑店很明显是人,而且人数起码不下千人!

    “土匪,土匪呀!”李来推了老福头一把,然后骂道:“你眼瞎拉,还不去敲钟?”

    “哦,哦!”老福头应了一声,然后往院子的后面去了,然后悠扬的钟声,从这里开始,传遍了整个山谷村落!

    还真是土匪来了!

    喝茶水的那个后生眼睛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