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明鼎革 >

第130部分

南明鼎革-第130部分

小说: 南明鼎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心大喜,何其道连连叩头道:大人,如果只缴纳这点赋税,卖给乡亲们的食盐绝对不会超过50文铜钱,不,50文,40文都不成问题。

    大人,你也知道我等走私食盐都是在刀剑上讨生活,实际上是苦命人家,若天下官员都像大人这样,真是国家之福,人民之福啊。

    半年前我等到过顺庆府,按照三等九则原则征收税赋,普通商户税赋支出一点都没有增加。

    那些大户人家虽然缴纳了十五税一的商赋,纯收入超过300两纹银的缴纳了一成所得税,但现在衙役规矩了,根本不敢敲诈,大家只要能够安全,这点商赋又算什么?

    除了我们这几个私盐贩子之外,在座的都是豪门大户,大家说说,那家贿赂官员的不超过这个数字?

    就像刚才那几个老爷说那样,朝廷规制,每引盐路引取得不过2两银子,但最后他们都花了5,6两银子,这绝大多数都落入贪官污吏手中,而朝廷得到的不过是小的可怜的2两银子。”

    杨麟笑着看了看众人,显得颇为高兴,亲自上前将何其道扶起来,说道:“我一直说税收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贿赂官员的即使一文铜钱也要嫌多。

    该交给官府的一文铜钱也不能少,盐赋改革势在必行,就像何先生与刚才众人所说那样,进入官府的不到2两,绝大多数都进入贪官污吏腰包里面啊。

    我意已决,只要正经商人,只要向县衙缴纳100两纹银保证金可以获得某个县的食盐批量销售资格,向府衙缴纳400两纹银可以获得某个府食盐批量销售资格,就可以获得食盐批发商营业执照。

    各个集市食盐零售商的,只需要缴纳5两银子保证金就可以获得零售商资格。

    在那以后,若是胆敢在走私食盐的,罚没保证金,取消食盐销售资格算轻的,情节严重的,关监狱杀头都是有可能的。”

    众人大喜,那些盐枭最初反应过来,大家抢先跪下,口口声声高呼仁政。

    为了向大家说明自己盐政改革,令人拿出一个白板,用墨碳在上面书写,讲解盐政改革要务。

    除了按照刚才所说的缴纳盐赋之外,更是改善过去盐引制度。

    获得食盐销售资格后,每50小引衙门将发放一个小册子,每次前往矿场进货,都必须在上面登记,并列明该批食盐销售方向,经过关卡的时候盖上相关关防印记。

    当这50小引用完,需将这个小册子交到盐司以备查询。

    小册子遗失的,没有按照要求登记每笔食盐进料的,食盐销售明细不清楚的,直接扣罚20两以上纹银,被勒令补齐保证金。

    对发现没有按照要求购买盐引的而销售食盐的,将会给予非法利润5倍10倍的处罚,且在未来5年不得从事食盐有关开采、销售工作,清洁严重的则处以相应刑期或者斩杀。

    看杨麟讲解完后,令人将《食盐综合治理办法》写出来后,何其道等人连连点头道:”大人,按照这种方式处罚太轻了,没有问题没有问题。

    大人,我想成为顺庆府、保宁府、潼川州、夔州府四个府的盐商,如此需要多少保障金,2000两纹银,还是多少?”

    旁边盐商祝顶冠一看,怎么能够让这个私盐贩子领先了,连连拱手道:“大人所作所为,真是利国利民,如此官府多了税银,能够征讨流寇,鞑虏。

    民众得到实利,过去由于朝廷腐败,贪官横行,我们也无奈,食盐价格两三百文一斤,很多老百姓吃盐那是省着吃啊。

    大人澄清吏治,我等过去虽然得了朝廷的盐引,但地方上关赋非常高,衙役也敲诈,我们真的是不胜其烦啊。”

    古代官府权利非常大,有抄家的知县,灭门的知府一说,现在听大人一说,其他盐商纷纷站起来,对盐赋新政赞不绝口。

    但另外一些盐商也暗含不满,这些讨厌的盐枭居然要与大家平起平坐,是可忍孰不可忍。

    看到一些盐商想要官府惩戒自己,那些盐枭马上反应过来,官府现在最大问题就是安顿流民,就是需要粮食,自己甘愿捐献粮食,以为过去行为赎罪。

    何其道高声承诺,为了恕过去之罪,自己愿意捐出一千担粮食,用以安置灾民。

    而看到何其道这个私盐贩子居然想邀宠,其他盐商财大气粗,纷纷加码,有声言愿意提供粮食的,有声言愿意提供银子的,更有人愿意帮助地方修路筑桥的。

    随后宣布发放盐引,每县每年六月,腊月发放下一年度盐引,按照每个人每年10斤食盐计算进行发放。

    以蓬溪县为例,如今有8万人(连年交战,死人较多),每年大概需要消耗80万斤食盐,每小引200斤,全县可以发放4000小引。

    大家先缴纳1成定金,用完之后再缴纳税赋获得其他盐引。”

    也有商人感到奇怪,过去蓬溪县朝廷只有400盐引,现在怎么要发放4000引,这样是不是太多了?

    但私盐贩子则认为太少了,过去食盐两三百文铜钱一斤,大家根本吃不起,很多人节省吃。

    现在食盐价格若只是60文铜钱,大家当然没有这种顾虑啊。

    盐商、盐枭们一个个打躬作揖的走了,走之前更是希望官府确定各个流民安置点流失接收人员,生怕出现差错被官府怪罪。

第197章 彭江口沉船() 
随后宣布发放盐引,每县每年六月,腊月发放下一年度盐引,按照每个人每年10斤食盐计算进行发放。

    以蓬溪县为例,如今有8万人(连年交战,死人较多),每年大概需要消耗80万斤食盐,每小引200斤,全县可以发放4000小引。

    大家先缴纳1成定金,用完之后再缴纳税赋获得其他盐引。”

    也有商人感到奇怪,过去蓬溪县朝廷只有400盐引,现在怎么要发放4000引,这样是不是太多了?

    但私盐贩子则认为太少了,过去食盐两三百文铜钱一斤,大家根本吃不起,很多人节省吃。

    现在食盐价格若只是60文铜钱,大家当然没有这种顾虑啊。

    盐商、盐枭们一个个打躬作揖的走了,走之前更是希望官府确定各个流民安置点流失接收人员,生怕出现差错被官府怪罪。

    看大家离开之后,钱邦芑叹息道:“大人啊,盐政乃国家最重要要务,你居然说变就变,我不知道该说你好呢,还是夸你好?

    每引食盐需要缴纳2两银子盐引,再加上关赋商赋什么的,如此每引盐衙门至少可以收到3两银子。

    光蓬溪县一县8万人,如果每个人能够吃10斤食盐,如此至少需要4000引食盐,至少12000两银子税银。

    如今辖区达20余个县,人口近两百万,每年光盐赋就能够收到20万两银子的盐赋,10万两银子的关赋商赋。”

    刚刚升任潼川州知州的秦民汤内心喜滋滋的,按照分成法,所收赋税2成归县里面,潼川州产盐较多,若能收上来,这可是地方一大笔收入。

    俗话说投桃报李,大人拔擢自己独挡一面,成为直隶州知州,无论如何也要回报的。

    想到这里,秦民汤拱手道:“钱监军,大人所作所为真的是利国利民啊,利民不说,过去两三百文铜钱一斤,不要说降到现在50文铜钱,就是60文铜钱,老百姓也会感恩戴德的。

    别的不说,就拿蓬溪县来说,全县若能卖出4千小引盐引,每小引收税2两银子,如此足足有8千两银子。

    按照分成法,2成归县衙门,县里面也有1600两银子的收入啊。

    我义勇军辖区20多个县,即使买出8万引盐引,也有16万两银子收入,按照分成法,州县衙门2成,州府衙门1成,每年也可为义勇军增加10万两银子的收入啊。

    这还只是盐引,若再加上关赋(按照市场价过府5厘,过县3厘),每引足足超过2两银子,如此官府收上来的至少为盐引的一半啊。(5厘计算,每引1。2两银子,3厘计算,每引7钱2分)。”

    钱邦芑为人较为保守,但毕竟秀才出生,还算识大体。

    现在听出其中有如此大的利润,连呼不可思议。

    去剿匪或抗击鞑子,不论是卢象升还是孙传庭,就是因为国家没有钱粮,强逼大家出兵最后大军为流寇与鞑子所败。

    全天下1400个州县,官府统计人口6千万,其实倍之,即便按照一亿两千万计算,一人一年吃10斤食盐,如此全国有盐引六百万小引。

    单按每小引二两银子,全年光盐引就可得银子一千二百万两,与三饷相差无几。

    如此朝廷怎么会没有钱?流民没有钱安置?流寇剿而不灭?鞑虏入寇中原?

    杨麟第一次正眼看了看周围众人,显得信心十足道:“流寇虽然可恶,但他们直观感觉没错,我大明就是被大小庸官贪官掏空了,本该缴到朝廷的税赋没有交上去,反而被这些贪官庸官贪墨完了。

    朝廷打仗没有钱,最后受苦受害的还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官府摊派,官府加派三饷。

    如此看来朝廷那里没有钱,实际上全部被贪官污吏庸官权贵贪墨殆尽。

    若是王督师怪罪,樊制宪怪罪,那就怪罪我一人啊。”

    杨麟拥兵自重,几近割据一方,再加上蜀王府仪宾身份(郡主老公),现在偏安一隅的朝廷拉拢还来不及,怎么敢怪罪?

    大家纷纷叫好,一个个纷纷跟进表示同进退,钱邦芑在表示支持之余,说出自己犹豫。

    自古以来朝廷就对盐赋特别看重,偷卖私盐那是大罪,轻则判刑,重则炒家,为何杨麟笃定能够收上来?

    杨麟笑而不语,众人议论纷纷,如此用了半天功夫,大家方商定管控方法。

    重量管控,每个人年消费10斤,按照估算人口数估算当地食盐消费。

    分成法,过去盐引所得全部归朝廷,地方没有利益,大家缉私动力不足。现在施行分成法,两成归县里,一成归州府,地方为了税赋分成,也会拼命缉私。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缉私所得,一半赃物奖励相关人等。

    在特许经营资格的前提下,对贩卖私盐的进行重罚,轻者牢狱之灾,罚没家财,重者杀头,家财充公。

    革新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另一方面杨麟则密切监视大西军动向。

    按照最初预计,在潼川战事刚刚分出胜负之后,张献忠定然会不顾失败率军来援,但令人奇怪的是各地没有发现援兵的消息。

    到六月中旬,细作传来消息,就在义勇军与大西军张定国部大战于潼川州之际,大西皇帝正率部南征,以应对南明军队夏季攻势。

    自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夏季以来,阁部王应熊坐镇遵义,明军诸部多路进剿,以图恢复四钏局势。

    川陕总督樊一蘅亲率云贵大军攻打南部叙州(今日宜宾),经过两个月鏖战,其部斩杀大西后将军张化龙,一度攻占叙州,但在大西征东将军张可旺反击之下,被迫固守。

    四钏巡抚马乾、副将曾英等率部率领川东明军与大西抚南将军张文秀对峙于内江一线。

    就在副将曹勋拥立明朝富顺王朱至渌为蜀王,与大西征北将军张能奇鏖战于黎雅诸州之际,副将杨展率部突入嘉定府(今日眉山乐山一带),威胁大西南路、西路后方。

    面对明军多路突进,坐镇城都的张献忠再也坐不住,一面派出征东将军张可旺诸人率部反击,在五月中旬更是亲率水陆大军沿着岷江顺流而下,以图击败明军主力,重新恢复四钏局势。

    大西军声势浩大,其部更达十万之众气焰熏天,但由于这几年征战不断地方疲惫,粮食更供应短缺,其部行军异常缓慢。

    自从都江堰开设以来,经过不断发展,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际四钏就是秦国最大粮仓,近两千年来也是有名的天府之国。

    但大西军生不逢时,明朝末年因为小冰河影响全球变冷,四钏粮食也有所锐减。

    而张献忠在率部攻取程度之际,为阻击其进军,四钏署理巡抚龙文光,郫县知县挖开都江堰,以水满护城河襄助明军之际,双方战争行为更是让城都平原遭了灾。

    雪上加霜的是这两年,不但征战不断,军队暴增,而且为了增加部队机动性大西军不断掠取辖下民众牲畜,造成民众数倍于从前耕作之力,地里所产不到往年两三成。

    现在在富庶的城都平原常常路有遗骨,大家处于生死边缘。

    明末之际四钏民众反对五蠹,如果说川人在张献忠入川之初还持观望态度,现在大家已经民不聊生,民怨沸腾。

    大西军声势浩大,张献忠所部大军更达十五万之众,现在四钏卫所兵,四钏兵士气低落,就连那些湖广兵也怨声载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