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明鼎革 >

第225部分

南明鼎革-第225部分

小说: 南明鼎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里,廷臣一边哗然,有的更是急招张烺,使者回报:“张参议听到李干德杀害杨展消息之后,担心为小人所害,现在已经率部离开桂林。”

    众人大惊,有的更是惊呼如此如何是好。

    但现在清军一路追击,大家根本不及他想,大家只有从桂林辗转逃到南宁。

    到了第二年3月,先是看到追击的清军戛然而止,停止了追击脚步不久听到蛮清江西提督金声桓率部反正的消息。

    原来金声桓投降满清后,率军南下,不费满洲一兵一卒,占领江西大部,自以为为蛮清建立如此特殊功勋,清朝赏赐当然少不了,到时候必然令他们世镇江西。

    金声桓怎么知道满洲八旗制度,既然要国人养活满洲八旗子弟,蒙古八旗子弟,还要圈养一些汉人子弟,如此必然是僧多粥少,怎么可能将江西这样一大块肥肉给金声桓呢?

    满清认为金声桓为左良玉部将,而王得仁乃李自成部下王体忠部将,王体忠在战死后,由王得仁代替王体忠职位,以统帅所部。

    在占领江西后,满清仍然任命他为江西总兵官,其副将王得仁担任副总兵官。

    满清如此做法,引起金声桓等人不满,在顺治三年(1646),金声桓请求满清另颁敕书,授予他“节制文武”、“便宜行事”的权力。

    在这年五月清廷发兵部议奏结果是驳回了金声桓的要求,只将他的官衔由镇守江西等地总兵官改为提督江西军务总兵官,并且规定“剿抚机宜事关重大者,该镇应与抚、按同心商略,并听内院洪督臣裁行”。

    得到的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不由得令金声桓大失所望,内心里埋怨满清刻薄寡恩。

    而满清任命的巡抚章于天,巡按董学成看到金声桓、王得仁进入江西,凭借武力敲诈勒索了大量金银珠宝,甚为眼红,常常说出危言耸听的话胁迫他们献上钱财。

    有一次巡抚章于天延请众人,文官全部请入内堂坐,而金声桓、王得仁虽然以总兵高位,还是坐在堂外,(小的时候,笔者老家有一族兄也是这样,在办酒席的时候,送大礼的坐在堂屋,一般的坐在外面,引起乡人愤怒。在那之后,整个乡里几乎与这位族兄决裂)。

    这让两人都颇为愤怒,但是巡抚章于天不以为意,看着王得仁,满脸充满嘲笑道:“王把总,你难道还想造反?”

    如此,双方矛盾日积月累,以及于酿成血案。

    永历二年一月二十七日这天,巡按董学成放肆地向王得仁索要一个歌妓,这对一个任何人都是一个侮辱,歌姬虽然不时人,但毕竟跟随自己,有鱼水之欢夫妻之实,现在被别人胁迫索要,这是何等的侮辱。

    但对方招摇惯了,王得仁只得忍气吞声,没有立刻答允。

    但就这样竟然惹得巡按董学成勃然大怒,当众大骂道:““我可以让你王得仁的老婆陪我睡觉,何况一个歌妓?你王得仁怎么如此吞吞吐吐,没有一点当下官的样子”

    一个武夫怎么受得了如此言语,还没有等董学成说完,王得仁按剑而起大叫道:““我王杂毛作贼二十年,却也知道男女之别人间大伦,怎么能够像猪狗一样跪在你等鼠辈面前,以求苟活?”

    王得仁提起三尺宝剑将董学成砍成碎片,然后去拜见金声桓,逼使金声桓摊牌。

    看到心腹兄弟斩杀满清巡按,金声桓迫于无奈,在1648年(顺治五年,永历二年)正月二十七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擒杀不愿追随反清的官员,宣布反清复明。

    可笑的是金声桓王得仁起事时,还不知道永历帝即位的消息,因此在发布的安民告示上署隆武四年。

    不久从在江西明朝大学士姜日广口中知道隆武帝已经遇难,桂王朱由榔已经称帝,于是文书告示改署永历二年。

    听到金声桓、王得仁等人反正消息,永历帝大喜过望,封金声桓为昌国公、王得仁为新喻侯。

    而金声桓、王得仁在姜日广的协助下一面收揽众人,一面令王得仁率部北征以占据九江等战略要地。

    还没过半月,在3月下旬推官冉麟赶到桂林,代杨麟上奏义勇军大败多铎、吴三桂、尼堪十万大军,斩杀蛮清贝子尼堪等人。

    本来准备北伐关中光复故土。

    但那个朱容藩在夔东自任监国,天下兵马副元帅,在自己与鞑子鏖战的时候调派将军李占春攻打自己后路。

    李干德、袁韬、武大定等人阴谋杀害杨展,率部攻打嘉定府。

    朱容藩、李干德、李占春诸人罪不可恕,自己迫于无奈,只得回师川中,以征讨叛将。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一片哗然,特别是马吉翔更是挺起腰杆道:“各位看看,这个杨麟,这个义勇军连续多次大败鞑子,真是忠贞勇敢的死士。

    朱容藩、李干德、李占春等人罪在不赦,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不应该寒了忠贞之士之心啊。

    严起恒连连摇头道:“这个杨麟明明是大逆不道之狂徒,哪里是什么忠贞之士。

    你看看他做了什么,更改我大明祖制。所辖地域对商人征收商赋,对富人征收所得税,明显的荼毒乡绅啊。

    皇帝,各位大臣,乡绅是我大明立国之本啊,杨麟这种行为那是动摇我大明根基啊。

    杨麟收揽民心,搞出一个议会制,每个乡选一个代表,组成县议会,说什么要监督知县。每个县选两个代表组成府议会,要监督知府。

    杨麟在地方搞出什么分成制,收上来的税赋县里留成2成,府里留成2成,他自己截留7成啊,这分明改变祖制啊。

    除此之外杨麟擅自改变各地府县辖地,组建什么广元府,潼川府,裁并龙安府。

    他兴办报纸,针砭时弊,有的时候连皇帝都敢公开奚落啊。

    ……………。。

    皇帝,这个杨麟表面忠贞无比实际上是一个大奸臣啊。”

    听到这个,众人长叹不已,马吉翔笑道:“皇帝,乱世用重典,自古名言。

    如今天下十分鞑子已经占据八分,只要能够保证打胜仗也未尝不可。

    皇帝,你身边封公的大臣数不胜数,连金声桓这种战场起义的你都可以封为公爵,王得仁、王光兴这种人可以封侯爵,杨麟功勋卓著,皇帝不能够没有任何表示吧。”

    御史李月如摇头道:“马吉翔,你这个奸臣,要皇帝怎么表示?是鼓励杨麟公开率部攻打李占春、王祥、李干德诸人,还是怎么样?

    若是鼓励杨麟如此,定可以让杨麟有恃无恐啊。”

    冉麟见朝廷没有定论颇为失望,献上价值千两白银的宝物后准备离去。

    冉麟准备回去,永历帝大惊笑着说道:“杨总督与李干德诸人争执朕已经深知,为了不偏不倚的,朕决定派御史李月如随爱卿一道入川,以调解双方争执。”

    冉麟摇摇头,奏道:“皇帝,蓬侯举人出身,更是蜀王府仪宾,论起也算皇亲国戚啊。

    蓬侯与鞑子鏖战于汉中,六战六捷,整个西北局势为之扭转,但因为李干德、李占春等人作乱不得不回师川中,如此前功尽弃啊。

    蓬侯有功于国家于陛下,连续两次上奏朝廷皇帝都不支持,皇帝可以亲近小人,大封反正将领,但皇帝如此作为难道不令天下有识之士寒心吗?”

    严起恒辩解道:“杨麟功劳大这点谁也没有否认,但是杨麟行事乖张也是人所共知啊。

    张参议,杨麟在川中尚且如此,将来若率领重兵在外,如此恐非朝廷之福啊。

    我等弹劾侯爷非为私心,实在担心侯爷将来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啊。”

    冉麟没有办法,只好与御史李月如一道返川了解真相。

第317章 李成栋反正() 
龚完敬、李月如刚走不过数日功夫,从广州传来消息,斩杀一帝擒拿一帝的满清猛将李成栋改邪归正,归顺大明王朝。

    楚汉相争,那些杀害楚霸王项羽的将士多有封赏,按理说射杀一帝,俘获一帝的李成栋应该独霸一方,成为朝廷重臣。

    李成栋不射杀一帝(隆武帝),俘获一帝(绍武帝),率部长驱直入,沿着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线进攻,占领东南大片地区,可谓功勋卓著。

    特别是两广地区,那几乎都是被李成栋一个人打下来的。

    李成栋为了主子卖命,按理说两广总督非李成栋莫属,但满清朝廷猜忌汉臣,重用辽人政策非常明显,任命战功平平的辽人佟养甲为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而李成栋不过被任命为两广提调,不仅无权过问政治与地方事务,而且在军事上还要受佟养甲的节制。

    在军事节节胜利而满清猜忌越来越大的同时,骁将李成栋对满清朝廷不满正在逐步累积。

    坐镇广州,李成栋越来越感到满清朝廷的脆弱,由于地里差异,南北气候迥异,如果说汉人难以深入漠北持久作战的话,那么鞑子受不了南方炎热气候,也根本难以深入南方作战。

    这两年征战之中,鞑子主力最南不过南昌、福州一线,往更南边冬天还可以应付,若在夏天那根本应付不了。

    连战连胜之际,李成栋对满清朝廷越来越藐视,双方矛盾逐渐演化,到最后几乎不可调和。

    而与此同时,明朝官绅也没有忘记对其策反,特别是金声桓反正消息传出之后,明朝大学士何吾驺、吏科都给事中袁彭年等人心不忘明,当他们察觉李成栋同佟养甲(实际上是同清廷)有矛盾对,立即抓住机会暗中策动李成栋反正。

    这其中,最令人意外惋惜的是李成栋爱妾赵氏,居然活生生上演尸谏这一幕。

    李成栋的爱妾赵氏到达广州时,李成栋正在密谋策划反清归明,赵氏不知内情,声言如今杨麟已经雄踞西南,金声桓响应于江西,若李成栋再在两广地区响应,如此三路并进,再不济可以匡复南方土地。

    若是那样,李成栋可以成为大明中兴名臣,死后也可以见祖宗于九泉之下。

    李成栋惟恐走漏消息,厉声斥责赵氏胡言乱语。

    赵氏于是演出了尸谏的这悲壮一幕,所谓尸谏也就是通过自杀方式来劝谏上位者,这是中国劝谏上位者最为壮烈的一种。

    常见的就是根据上位者好恶进行诱导劝谏,就像海瑞那样冒死劝谏,最激烈的当属尸谏,也就是自杀后留一首尸体劝谏。

    李成栋反正十天后,专门要求何吾驺为赵氏作传,又命门人邝露作歌。

    女人的命运在历史的洪流中是多么地微不足道,赵氏却以独特的方式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正收拾行囊准备逃跑的永历帝朱由榔听到李成栋率部反叛,最先颇为不信,这种事大概任谁也不会相信吧。

    铁杆汉奸,逼死两位先帝的铁杆汉奸李成栋竟然反清复明,在广东起兵反叛满清拥护自己了,就是笔者现在写出来,请问各位看官怀疑吗?

    但历史事实就是历史事实,永历朝廷那帮官僚虽然颇为不信,但还是停下来观看,经过几天的探听,特别是原已降清的广西巡抚曹烨、高雷巡抚洪天擢等亲身前来朝见。

    永历君臣才解除了疑虑,整个小朝廷欢腾声一片,大家立刻收拾逃难行装,准备重整河山了。

    而在这个时候,传来消息,杨麟已率部击退多铎、吴三桂完全控制汉中,已经回师四(川),击败李占春、余大海、马应试、王祥等人,完全控制川省的消息传来,众人一片沉默。

    内阁大学士严起恒认为杨麟独断专行,事同割据,应该派出使者加以训斥。

    其时明朝已经陷入党争,当一些人提出训斥要求后,以王夫之为代表的一些人则认清现实,认为应该加以笼络。

    兵部尚书马吉翔认为杨麟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若朝廷封赏不如其愿望,恐引得对方离心离德。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当今乱世,治理乱世当用重典。

    张献忠占据四(川)三载,再加上鞑子入侵之烈,川中百姓十去其三,民众不堪其辱。

    李占春总兵劫掠,祸害乡民,在督宪大人率领民众与鞑子血战的时候,李占春、王祥等人竟然率部攻击川中义勇军。

    若非川中百姓支持,若非义勇军能征善战,十万义勇军在鞑子、李占春等人夹击之下恐全军覆灭了。

    在大败鞑子之后,督宪大人回师四(川),不到两三个月,李占春、余大海诸人死的死,降的降,如此更说明李占春等人为非作歹,荼毒乡里亦

    内阁大学士严起恒摇头,认为马吉翔有说道点子上,杨麟乃朝廷能臣权臣,诛杀一两个桀骜不驯的将领本来在所难免。

    朝廷真正忧郁的是杨麟拥兵自重,他到底要做什么?

    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