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明鼎革 >

第51部分

南明鼎革-第51部分

小说: 南明鼎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好在这半年大西军扩张甚猛,虽然不到数月功夫就控制四川大部,但心生异议的颇多,一些官绅、豪强常常聚众反抗,统治不牢,再加上李自成控制汉中,大西军也根本没有精力集中兵力攻打蓬州。

    如此过了十天,十月下旬,仪陇方向传来消息,有几个有权势家族在推行新政的时候不但权势受损,攻击屯耕流民。

    为了避免局势绵延,杨麟令第4司(营)把廖启芳带兵弹压,杀了二十余人,抄了五大家族的家,如此局势才没有蔓延开来。

    在廖启芳放下屠刀的同时,杨麟率领马潮骑兵大队赶到,开始使用软的一招。

    到达当日杨麟这次事发地楠木乡,宴请各家族族长,大家纵论新政好坏。

    前两天二十余人人头落地,数大乡绅被抄家,大家胆战心惊的,来到大帐之中,一个个噤若寒蝉,看着这个年轻知州,听说是副榜举人出身,怎么比强盗还凶残呢?

    或者看出大家的意思,瞪了瞪旁边的廖启芳道:“唉,廖把总,虽说乱世用重典,虽说很多人做得有点过份,但大家乡里乡亲的,你也实在太过份了啊。

    各位,过去就让他过去吧,大家说说,大家对新政有什么不同意见?”

    一个五十岁的老头站起来,老头秀才出生,摸了摸嘴角道:“大人,我们仪陇是穷县,新政推行之后,我们田赋太高了啊。

    新政前,我家只需要缴纳10两纹银,新政之后,我家每年足足要交30两纹银。

    大人,这,这是不是增加太猛了吗?”

    瞪着朱秀才,乡长林器之笑道:“太高了吗?你过去缴10两纹银,那是因为你400亩田真正报上去的不到40亩啊。

    这次推行新政之后,只是大家一视同仁,良田田赋每亩1斗而已

    朱秀才摊开双手,嚷道:“大人,你看看,这个林乡长性急太急了,我们刚刚说两句,他马上顶回来。

    你想想,过去官府官绅不缴纳田赋,我们朱家在乡里也算头面人物,也算耕读世家。

    一下让我们像那帮泥腿子,大人也是孔门弟子,当体恤我们的不易啊。”

    杨麟点了点头,看着众人道:“是啊,大家都不容易,我们不容易,但比起那些逃荒的,有家不能归的,那个更加不容易啊。

    官绅不纳粮,田赋、丁赋全部由泥腿子顶着,过去官府明明规定每亩土地缴纳1斗大米,泥腿子要伺候你们,如此足足缴纳2斗、3斗,以及更多。

    这样下去,耕种自己土地,与佃农耕种又有什么区别,为了不养你们这帮寄生虫,很多乡亲选择抛荒。

    大家说说,你们不容易,泥腿子难道容易吗?”

    朱秀才叹息道:“大人,在这乱世大家都不容易啊。我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心只读圣人书,不像泥腿子那样,下地劳作,如果这样下去,那帮泥腿子可能比我们还过得好啊。”

    杨麟笑道:“怎么,羡慕了?看来你读圣贤书,就是为了贪这一点小便宜,若是当了官什么的,那不是贪官污吏是什么?

    读书,一天到晚读死书?孔圣人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孔圣人的职业是什么?虽然民间吹鼓手将孔圣人视为祖师爷,但大家都是孔门弟子,知道孔圣人是天下读书人的老师。

    孔圣人教大家读书,你自诩孔圣人弟子,你为何不如同圣人那样开办私塾,教书育人?

    还有,孔圣人周游列国,讲究学以致用,你学问好学问高,你如果能够如圣人那样改进老百姓农具,让大家生活得更好,如果能够如圣人那样,改进大家耕种方法,让乡亲们不再劳累,如果能够如同圣人那样,尝百草而医治民众的伤痛,如果真的那样,那才叫孔门弟子。

    像你这样,只知道尸位素餐,只知道贪渎老百姓的蝇头小利,还配叫什圣人弟子吗?”

    朱秀才一听,脸青一块紫一块的,不知道如何应允。

    旁边王秀才一听,拱手道:“大人,朱兄虽然过分了一点,但过去读书人免征钱粮,现在要大家与泥腿子一样缴纳田赋丁赋,我们还是感到心有戚戚啊。”

    知县杨日升摇头道:“大人出身士林,怎么不为士林考虑呢?你们想想,现在各乡官派乡长,十之八九都是士林中人啊,将来选举议员,获任的也是士林中人啊。

    大人如此照顾我们士林中人,你们怎么挑唆民众做对呢?”

    旁边一个年约五旬的秀才长叹道:“大人这些都是仁政,这些我们都知道。

    但我们这些人年龄太大了,在地方上又没有什么根基,不可能出来担任什么乡长、议员什么的,有这样那样的好处可以捞。

    再说了,新政之后,当兵家庭一年免征一人丁赋,而我们读书人竟然反而不如那些泥腿子了。

    过去是士农工商兵,新政虽然有的读书人获得好处,但更多的则没有获得任何好处,现在可以说是兵农工商士啊。”

    众人叫苦不已,杨麟更是哈哈大笑,挖苦道:“看你们这出息,真是的。

    士农工商,那是要士人带领农工商兵创造更大的财富,而不是自恃自己读了两本书就认为自己不得了,就认为应该获得官府有带了。”

    刘秀才拱手道:“大人,过去官绅不需要缴纳钱粮,你现在士农一体,如此真的让士人伤心啊。”

    站起来沉思良久,杨麟瞪着刘秀才道:“你说说,你要怎么办?”

    刘秀才叹口气道:“大人,士兵一人当兵,全家免征丁赋一人,至少读书人待遇不能比这个更差了。”

    杨麟想了想,叹息道:“兵士家里免丁赋一人,那是对当兵的一种抚恤,抚恤常常是对弱势家庭,对需要抚恤家庭啊。

    成年男子出去当兵,家里劳力锐减,需要官府给予抚恤啊。

    大家都是孔门弟子,难道自认为是弱势吗?还需要如老弱病残那样获得政府抚恤吗?”

    虽然有两个表示不需要,但大多数人低头不语。

    没有办法,杨麟只得颁布读书人补助条例,只要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如秀才、举人、进士,都免除当年的丁赋)而没有出仕的读书人,则免除本人丁赋,以示优待。

    杨麟鼓励生活富足的秀才、举人、进士将补助银子捐出来,以资助弱势。

    这是杨麟做出的重大让步,看到抗拒获得胜利之后,这些读书人一个个相视而笑,露出胜利者的表情。

    待众人走后,瞪着下首的知县秦民汤、乡长林器之,杨麟摇头道:“你们说说,读书人最大作用是什么?”

    众人漠然无语,杨麟叹息道:“是掌握舆论,是掌握笔杆子。新政虽然是一个好东西,但有的东西并不是没有瑕疵,若是仍由一些人妄议,可能会严重影响试听啊。”

    众人大惊,林器之问道:“大人,你说说,如此如何是好?”

    杨麟叹息道:“你们啊,过去我已经告诉你们最好方法,那就是公开性,信息公开性。

    自古以来读书人掌握笔杆子,掌握舆论,现在若让其再掌握舆论,于新政不利。

    你们在各个大道上石灰写上标语。

    如此不但代表我们的决心,更是避免被一些人刻意曲解。

    你看看,你们这几个下来干了什么?

    你们如此作为,难怪酿成民变,难怪廖启芳要动刀把子。”

    两人依计而行,连夜布置连夜出动,在各个大道上写上各种标语,当这些代表新政核心的标语逐渐公开之后,民心放稍稍稳定下来。

    通过这事让人再次明白掌握舆论的重要性,杨麟苦思冥想,思索着在未来如何操纵舆论。

第86章 兵贵神速() 
按下葫芦浮起瓢,在暂时平息地方乡绅反对以后,盘踞川北的土暴子再次热闹起来。

    这年秋天土暴子大当家的姚天动会同二当家的黄龙、三当家的袁韬从达州、巴州三个方向入侵蓬州,妄图抢夺粮食,扩大地盘。

    谁料到杨麟主动出击,半路设伏,杀对方一个猝不及防,上万土暴子土崩瓦解,连土暴子头子姚天动也战败被俘,如此义勇军声名大振,杨麟也获得川中名将之美誉。

    听到姚天动兵败被俘,姚黄二当家黄龙、三当家的袁韬率部退回老巢,大家本来以为川北局势稍稍安定,谁料到黄龙、袁韬为了争夺大当家的宝座双方争端不休。

    为了争得各个当家的支持,黄龙袁韬的不时派出土暴子深入辖区打劫,杀人放火,抢劫掠夺,短短一个月就犯下近十起按键,民众苦不堪言。

    众人叫苦连天,义勇军明明在设伏大败土暴子擒获其头子姚天动,缘何土暴子现在居然还变本加厉?

    沉思半天杨麟得出结论,那就是姚黄这些草莽英雄自恃武力,认为上次设伏胜之不武,如此这一个月才会愈演愈烈。

    要想暂时遏制土暴子之扰,需要再一次在正面迎头痛击,只有打怕对方,只有打痛对方,才能暂保北边安宁。

    但土暴子采用游击战术,行动飘忽不定,让人疲于应付。

    为了破解土暴子袭扰,杨麟一面派人制作沙盘,将周边各县山川河流,道路险阻,村庄大邑绘制其中,经过一番分析总结,基本掌握土暴子行动规律。

    一面在各个州县设立烽火台,遇到大规模袭扰的时候,方可迅速掌握行踪。

    十一月中旬,天气已经异常寒冷,掌灯时分回到知州衙门,刚刚洗完脚,躺在床上睡下,子时时分,突然斥候来报,营山方向燃起火光,土暴子可能已经出兵抢掠粮食。

    杨麟当即决定率部出击,迎击袭扰土暴子。

    相如县距离曾口县三百五十余里,在古代有百里阙上将军的说法,现在听说要救援数百里之外目标,大家议论纷纷。

    众人商量良久,樊明善出面劝诫道:“大人,如今张献忠入川全川尽降,现在马元利驻兵顺庆府、广安州、张能奇刘进忠驻兵保宁府,随时可能入侵蓬州,大人若率我等迎击土暴子,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杨麟笑道:“兵法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家都认为我等不该迎击北面的土暴子,何况土暴子?

    我等以演习为名一大早出城,到半路之后杨成第一营分批回城,如此可以掩人耳目,可暂保蓬州无安。

    杨成等人只要在相如县城虚张作势几天,待我等大败土暴子之后,即便张能奇马元利得到消息又有何妨?”

    樊明善想了想,拱手道:“大人,袁韬家奴出身,异常狡猾,这次来袭,大概算准两地相距甚远救援不便。

    相如县离曾口县近四百余里,即便赶到目的地,土暴子可能早已经远遁他乡,我们这次劳师远征荼蘼粮食而已。”

    杨麟笑了笑,看着众人道:“各位,大家想想,如果你是袁韬,你认为自己有几天可劫掠时间?

    过去没有烽火台,传递消息至少需要一天半功夫,现在有了烽火台,前后传递不过半个时辰而已。

    过去战兵一个个都需穿戴笨重的铠甲,再加上大家平时吃得不好,也没有什么训练,步兵正常速度不过三十余里,强行军也不过五十余里而已。

    自从流寇兴起,各部多重视部队机动性。

    李自成打吴三桂9天走660余里,日行军达72余里,蛮清入关12天走八百余里,日行军接近70余里。

    自从义勇军组建以来,大幅减少战兵装备重量,大家也每天大鱼大肉的,再加上平日里常常行军训练,我军行军速度比起大顺军、清军精锐不遑多让。”

    众人见杨麟如此,只得点头称是,杨麟则当即拔出令箭,沿途行军准备。

    第二天一大早各部三更做饭,四更起床吃饭,五更匆匆上路。

    如同往日操演一样,杨麟率领各部出城,在半道上杨成率部半道折回,分批次入城回到军营,一个个化妆之后出城,然后再转到回城。

    过去大家常常如此演练,如此轻车熟路的,颇能迷惑寻常细作。

    在与杨成分手之后,杨麟率领护卫营、骑兵营、龙之帧第3营匆匆上路,大家一路急行军,向北进发。

    为了保证行军速度,樊明善姚崇烈率领一个骑兵中队在前面进行安排,包括中午吃饭、晚上宿营等。

    这属于辖区内行军,现在蓬州治下各县都建立乡公所,接到号令之后,地方乡长找来里长甲长,就地征募百余农户,大家临时挖好营地,搭建帐篷。

    乡长杨日升带领众人正在挖营地,搭建帐篷,杨麟率领骑兵营匆匆赶到,看着百余个村民兴致不高,招来里长甲长说道:“各位,我早已宣布不强行摊派,不强征劳役,这次事情紧急还望大家见谅。

    虽然如此,但我还是没有完全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