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制霸三国之最强系统 >

第594部分

制霸三国之最强系统-第594部分

小说: 制霸三国之最强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丝绸之路其实很脆弱的,毕竟很多地方都地处沙漠,很容易掐断。

    一旦被掐断,便会陷入危险之中。

    同时,章羽还从海上准备,西方的大帝国,其实很脆弱,因为没有一致的文化,没有一致的文字跟语言,一旦出事,就立刻可以分崩离析。

    章羽跟内阁制定了详细的战略出来,只要完成这些,章羽才能安心开始自己的革新。

    他的革新,一些跟王莽相似,王莽会失败,是因为他已经老了,时间不多,还有就是没有足够的人才,同时他篡位地位本来就不稳。

    但是他不一样,他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人才,足够的威望。

    针对刘备跟马腾,章羽有不同的战略。

    但不管什么计划,章羽都不想在两年内动手。

    两年内,章羽可以飞速的发展。

    此时,章羽已经采取了后世军队的一些做法。

    让一些年轻人去当兵两年,两年后退役,这些人就成了退役兵。

    一旦战事吃紧,这些士兵能被召集起来,到时候就能简单重新训练之后变成主战兵力。

    于是,慕寒决定,今年让三十万精兵退役,然后重新招募三十万军队。

    “陛下,让三十万军队退役,这些都是百战老兵,战力强悍啊。”荀彧说道。

    内阁成员对章羽的做法很是不解,放着三十万精兵不用,却要重新招募三十万的新兵。

    章羽开始没跟他们解释,如今解释说道:“不然,让三十万军队退役,重新招募三十万人,这战力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加了。一旦开战,我们就能将三十万退役军队重新招募起来。”

    “如此,等于我们多了三十万经过训练的军队。”

    “这就是制定退役制度的好处,两年换一批,民间就藏兵百万,而我们的骨干军官则不退役。”

    “如此,养兵更多,而帝国也不用多耗费钱粮,也不影响地方的生产。”

    章羽一解释,众人就明白了。

    士兵经过两年的军旅生涯,就成了精兵了。

    当民间经过训练的士兵足够多,那么章羽甚至可以裁掉一部分的军队,战时才重新召集起来。

    内阁经过思考之后说道:“主公,如此也有很大的坏处,如果这些人要做乱,那就是很强的战力。”

    “一旦这些人被有心人利用,起来造反,将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力。”

    古代最怕这种事情,一旦有人聚众造反,而且还是经过训练的军队。

    章羽则有不同的看法。

    “那就是朕或者朕的子孙失去了民心,被推翻也怪不了谁。”

    “另外,我们分区域来,将这些人分散到各地去,不会只招募一个地方的,而是整个帝国范围内,每个地方分配多少名额,如此也只有帝国才有能力将他们召集起来。”

    “哪怕某个地方发生了问题,也能迅速扑灭,这等于在各地都保留了一支力量,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就近调动这支力量。”

    章羽的想法跟他们不同,帝国真要失去了民心,那就直接被推翻就是了。

    没有永远昌盛的帝国,一旦腐朽了,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章羽要做的是,将这些先进的理念,先进的制度给流传下去,哪怕后世朝代更替,他的功绩也无人可以忘记。

    如秦始皇,就十几年的王朝,但是他的功绩,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没有被忘记。

    章羽的决定也让内阁很无语,哪有一个皇帝不想自己的帝国长盛不衰的。

    章羽当然也希望,但是没有办法,家天下,早晚有一天会崩坏的。

    章羽的这项革新,让众人忧虑。

    好处放在这里,帝国可以花比较少的钱,养大量的军队。

    坏处也是明显的,一旦这些人很多,放到各地去,那就是巨大的隐患。

    

第1182章 体系的革新() 
内阁成员对章羽的这项革新,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英明之处有,给帝国埋下巨大隐患的也有。

    多数人反对,他们宁愿多花钱养兵,也不愿意将这巨大的隐患放到各地去。

    几十万经过训练的军队放到地方去,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则变成了巨大的危害。

    内阁成员不愿意冒险,几个表示反对,几个则沉默。

    章羽看了看他们,然后说道:“至少,朕在位的时候,绝对英明,后世如何,管不了那么多,及时有人想反叛,朕也相信,朕制定的制度能继承下去。”

    章羽的强势再次展露出来,别看章羽平常不喜欢管事,大部分事情都交给内阁去处理,但是这种非常原则的问题,章羽直接推进。

    这项制度,章羽直接推进,内阁只能配合。

    接着章羽又要开始制定新的制度。

    “如今,整个天下还关着许多囚犯,这囚犯的改造,朕有新的看法,就近修路改造,另外分出一部分重型犯,朕让他们来挖河流。”

    “朕要在南北挖一条运河,从南到北,让男方的稻米可以轻松运到北方来。如果天下有饥荒,则能迅速的调整。”章羽又抛出一个重大的议题来。

    众人此刻都大吸几口凉气,章羽好大喜功,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郭嘉、沮授站起来反对说道:“陛下,这工程浩大,绝对不行,天下还没完全平定下来,又大量的修路,帝国耗不起。”

    章羽摆摆手让他们坐下来。

    “此计划,只能内阁知道全部,各部只知道一小部分计划,朕虽然好大喜功,要做千秋之帝王,但朕不傻,朕如今千秋鼎盛,有的是时间。”

    “运河计划,必须执行,但朕计划三十年内完成,但如今就要开始规划,并且小范围开始挖。”

    “分段开始挖,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只要让工程人员先勘探好,然后好好的分段,分成几十段,到时候就近招募人手,其实问题并不大。”

    “一年挖几十里,不用几年,此计划就能轻松完成。”

    章羽清楚,要一次性挖好,不得招募百万人手,一个控制不好,百万的青壮就直接造反了。

    隋炀帝就是太着急了,那边打仗,那边还要招几十万人去挖。

    可以这边招募几千人,那边招募几千人,几千人同时挖,一年也能挖个几十里出来。

    运河是千年大计,章羽怎么会错过。

    跟内阁说三十年,他也等不及三十年,可能十五年,可能十年内就要完成。

    听到章羽的话,众内阁才松了一口气,如果章羽真的要现在就上马这样一个超级工程,这内阁可真要不知道怎么应对了。

    章羽继续说道:“如此还有利于培养工程人员,让他们好好研究,将来还有修建很多的水利工程,灌溉土地。”

    众内阁要求章羽停止议题,他们先喝喝茶,休息休息。

    章羽不在的时候他们抱怨,许多事情他们虽然已经商量过了,但是还要章羽来决定,他们不得不等章羽的决定。

    如今章羽回来了,却喜欢抛出让他们震惊的议题。

    众人休息之后,章羽要他们过几天制定详细的计划,利用重型犯,然后再招募几千人,开始修建运河。

    规模在内阁的控制之下,就几千人,完全没什么问题,这让内阁放心下来。

    章羽的一系列革新让内阁也是难以应付。

    特别是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这工作量实在太大了。

    章羽在山东一个多月也只是弄了个大概,后续还有许多事情。

    田丰提议说道:“陛下,要重新划分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可以先划分大的,然后再划分小的。”

    “先划分省级,而且不能太快,之后让省级内部再慢慢划分县市,有个比较长的过度时间。”

    田丰的建议很好,章羽说道:“不错,当初是朕没考虑好,如此办法甚好。”

    各项议题慢慢的推进,没一项的革新都牵扯巨大,章羽也急不了。

    推进如此众多的计划,章羽觉得,自己一年内都别想出京城了。

    没自己在,内阁都不放心。

    省级的划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革新,章羽跟内阁一讨论就讨论了整整两天的时间。

    两天的时间,他们随着讨论的深入,出现的问题也更多。

    “那就先分幽州跟冀州、青州一部分,幽州好办,分成三个省份,省级先确定,按照现在的官员体系内部调动,其他的后面再安排,冀州的事情交给文若先生去处理,也先确定省级的划分。”

    讨论之后,各种问题浮现出来,章羽也是始料未及,只能慢慢的处理。

    省级的官员,跟市级的官员,一般都由郡守来担任,郡守不够的就让郡丞等上,实在不行就考察一批县令。

    章羽这是要重新梳理体系,将整个政体给换了一遍。

    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

    制定完毕之后,最主要的是这体系运转过程中会不断出现问题,需要章羽跟内阁不断的去面对。

    许多问题预先没办法想到,等开始实行的时候才会慢慢的出现。

    讨论了几天,章羽就先确定下来,等出现问题再慢慢的解决。

    章羽确定省市县,这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后世证明十分的好用。

    但是能不能跟这个时代兼容,章羽也不清楚。

    历史上,总有钦差大臣直接总督几个省,比如什么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

    这说明,行政单位被分成比较小的地方,管理起来也是有些麻烦的。

    秦汉分成九州,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章羽要一下子将九州切成三十多个省份,之后加上海外的地方,可能五六十个省份。

    “如果都能用驰道链接起来,那问题就不大了。”

    此时交通体系效率很低,如果分成省市县,那么公文、消息传递很慢,本来几个省可以直接送到州里,州里如果需要报送到皇帝那再快马送来,如果能直接处理就直接处理。

    天下九州,变成三十几个省份,公文的数量就会几倍增长,而且高官也没有以前州牧的权限大,要请示的东西自然就多了。

    章羽现在已经无法容忍州牧或者唐朝的节度使存在,权力太大,简直就是跟皇帝一样。

第1183章 水灾() 
权力太大,叛乱是迟早的事情。

    唐朝的节度使权力太大,就会发生叛乱。

    一个省,而且还没军权,想要叛乱也没能力。

    章羽将军队也分到几个省去,就驻扎在大路旁边的军营里面,一旦要调动,可以快速的调动。

    不驻扎在城内,让他们无法跟行政官员勾结。

    军政分开,叛乱的条件就大大的降低。

    一两个省份出现问题也不会导致全局的崩坏。

    章羽就是想用后世已经比较成熟的体系来应对可能的叛乱。

    跟内阁讨论了好几天的时间,章羽发现,交通还是制约这个时代治理的很大原因。

    比如海外,来回可能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如果当地的行政长官没有极大的权力,要到京城请示一下章羽,那么别说黄花菜都凉,就是火山都要凉了。

    海外的长官,只能几年轮替一次,尽量降低腐败或者叛乱。

    章羽一连处理了半个月政务,这章羽对皇室的规定也公布了出去。

    二十多条的规定,让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

    章羽居然对自己的子孙也那么狠。

    其实章羽很聪明,一个朝代,皇室总要出现问题的问题,章羽直接要求他们脱离了皇室,不会威胁到朝堂,也就能相对相安无事了。

    章羽的做法不管别人理解不理解,他都强势推进。

    一连几个月,章羽都在京城中坐镇。

    各项革新都比较顺利,虽然出现问题,但也能解决,没出现很大的问题。

    不过,麻烦终于来了。

    南方,一骑快马而来。

    南方居然出了大水,大水成大灾,大片的地方受灾,产生很多的难民。

    内阁收到情报之后很快就做出指示,并且汇报了章羽。

    “情况如何?”

    章羽收到消息之后也是十分的重视。

    “几十万人流离失所,死亡人数没办法统计,估计也有十几万。”张昭汇报说道。

    这是一次大灾,很严重的灾难。

    发生了大灾,还死伤惨重。

    这下让章羽他们的节奏乱了。

    本来稳步的推进各项革新,成果很好,许多事情都能得到解决,但是突然出现这样的意见一件事情。

    水灾无情,就在长江沿岸,淹没了很多地方。

    地方官员已经着手赈灾,安置流民。

    不过章羽也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内阁紧急召开会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