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制霸三国之最强系统 >

第596部分

制霸三国之最强系统-第596部分

小说: 制霸三国之最强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昭每天休息的时间很少,都尽快的进行赶路。

    终于,他靠近灾区了。

    一般靠近灾区会有很多流民,甚至很多乞丐,但沿路来他只看到少数,总共还不到千人。

    这算很低的情况。

    “但愿地方的官员好好办事。”张昭说道。

    张昭派人去找人来,他要亲自问问。

    张昭派了很多人出去,他现在还没决定好要去哪里,因为他了解的不多,需要有一个总体了解之后才好办事。

    “大人,前方是锦县,之前报告,是重灾区之一,如今里面还有数万灾民。”

    张昭听了之后,就沉思了一小会就决定是去看看。

    张昭一帮人,没有带多少粮食,就这样进入灾区。

    他们的那些士兵也只是带了木棍。

    张昭进去之后发现,这里比较平静,并没有出现饿殍满地的情况。

    张昭一行人引起了别人的注意,有人赶紧跑过来打招呼。

    “大人,不知道你们是从何处来?可是带了物资来支援灾区的?”一个满身还是泥巴的人问道。

    张昭没有回答,而是问道:“这里有多少灾民?这里的官员嗯?”

    “在下是县里的警察局探长,现在在这一片维持秩序,之前有灾民十六万四千多人,现在还有六万八千多人。”

    “至于其他官员在哪,在下也不知道,县令应该去借钱了,县丞可能是去接收一批粮食来。”

    那探长说道这里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知道张昭一定是上面来的官员,但是对方没有表明身份,所以他也不能说太多,只能讲一下基本情况。

    张昭皱了眉头,灾民少了一半多,大水虽然退去了,但是他们的家园也没了,他们能到哪里去?

    “那将近十万的灾民到哪里去了?”张昭问道。

    张昭的语气有些急迫,在那探长听来,就是质问。

    那探长说道:“一些去打工了,一些投奔了亲戚,一些去修路了。”

    这个解释,张昭有些难以接受。

    想了想之后决定亲自去走一遍。

    “我是京城里来的,奉了圣旨来了解灾情,你跟着我。”张昭说道。

    张昭没让人带路,而是让他跟着,自己则要去其他地方看看。

    表面上看,这灾民还算不错,他们就在城外,有粮食吃,有临时的窝棚可以住一下,周围还有一些人巡视,维持秩序。

    一些地方还有在煮药,也有几个郎中的样子在来回穿梭。

    表面上看非常好。

    张昭走了几个地方,没看出什么大问题来,但是比较违反常规,于是他决定亲自了解了解。

    张昭让大部分人留下,他就带这几个人。

    “老哥,你什么时候过来的?”张昭坐到一个窝棚里面,询问一个大概四十多岁的老汉。

    这老汉确实是四十多岁,但长得如六十岁一般。

    “来了好几天了。家都没了。”那老汉很伤心的说道。

    “可还有吃的?”

    “早晚都有粥,这几天人少了,中午都有一顿吃的,偶尔还发几个饼。”老汉眼神木然的说道。

    张昭暗中点点头,这是救灾,关键就是不饿死。

    不饿死,这是救灾最基本的。

    这里能做到不饿死人,那么他觉得就算不错了。

    “其他人呢?为什么走了?”张昭又问。

    “都去打工了,老汉我老了,家也没了。”对方又是一阵摇头,显然很是颓废。

    张昭两次听到打工,看来那探长说的不假。

    “他们都到哪里去打工了?不等灾后重建,然后回家继续种田吗?”

    “我几个侄子,去了江东,那的人直接来招工,待遇还不错,先稳定下来,等赚了点钱,再回来把房子建起来。”老汉说道。

    去了江东,这让张昭有些意外,居然是那的人直接来招募工人。

    “嗯,这样也好,这官府看起来也挺困难的,不知道能否安置好。”张昭搭了一句。

    张昭又说道:“老哥也不用担心,朝廷已经知道了这里的情况,很快就会安排人来妥善处理的。”

    “官是好官,组织百姓自救,给粮食吃,给看病。”老汉又嘀咕了一句。

    本章完

第1186章 善后() 
张昭走了几个地方,确认了一下,询问了许多人,确定这里的官员没有乱来,没有草菅人命,而是积极救灾。

    少的十万灾民也都有了出路,不管他们的出路是好是坏,总能让他们活下去,也比让他们在这里等待安置好。

    家园肯定需要重建的,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如果都让官府来负担,那么负担将会非常大。

    如今可以分流一批,也是好事,他们出去给工坊主打工也是一种很好的出路。

    张昭走了许多地方,然后找了个空地坐了下来,招呼那探长过来。

    “探长,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叫古三。”

    “古探长,你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救灾的。”

    张昭了解一番之后,对古探长的态度好了很多,毕竟人家是真心的救灾,全县上下大部分人应该是没有偷懒。

    古三开始说道:“主要是我们县令大人,他是军队退役的,一帮退役军人找他要一起来救灾,他就同意了,开始带领一帮退役军人救灾。。。”

    “别说,这些退役军人没话说,都是汉子,还有那些民兵。。。”

    古三将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

    张昭对陈武有了大致的印象,此人救灾有章法,这里会出现十几万的灾民,还是周围的一些地方跑过来。

    陈武用退役军人,然后借钱买粮食,一系列的操作都做的很好。

    “不错,这陈武县令做的很好。”

    听完古三的陈述,这张昭觉得陈武做的相当不错。

    “我就在这周围看看,你派人去等着,陈武回来之后就让他来见我,我还有重要的事情跟他谈。”张昭说道。

    古三不敢怠慢,马上去安排两个警察去做。

    张昭让带来的几百个人去帮忙,其实这里已经非常有秩序,不需要帮太多的忙。

    于是,张昭将一半的人派出去打探消息,主要是打探其他几个县的情况,看是否还有问题。

    张昭在之类待了一个下午,了解更多的信息。

    “看来主公是对的,这是一群有信仰的军队,不会轻易被人利用,放到各处,只会让天下更加安定,而不会成为叛乱的根源。”

    张昭更加了解这群退役军人的情怀,他现在相信章羽的判断。

    “还是主公高瞻远瞩啊。”

    张昭突然觉得章羽的很多革新,现在问题很大,但是如果能一项项的将问题给解决了,或许正是帝国长治久安的根本。

    很多革新,现在看来有很多的弊端,张昭觉得,自己必须帮助章羽推行下去。

    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就让章羽停下来,总要进行试验。

    他现在也明白章羽在山东,在上海浪费那么长的时间。

    他在这两个地方都设置了试验区,如果失败,一个地方的事情,很好解决。

    一旦成功,就能慢慢的推广开。

    张昭思考了很多。

    如章羽坚持修路,他十天不到就从京城赶到了这里,如果是以前的路,再给十天也不一定到。

    到了晚上,陈武回来了。

    “学生拜见张大人。”

    陈武看到是张昭,赶紧拜见。

    “你认识老夫?”

    “属下原来是江东人士,在江东书院毕业,见过大人两次。”陈武说道。

    张昭点点头,难怪他自称学生,这张昭也去江东书院讲过几次学,主要是讲讲一些经验,这也是章羽要求的。

    “你做的很不错,将这锦县治理的很好,这次水灾,你也功不可没。”张昭说道。

    “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特别是一些退役军人自愿过来帮忙,属下也只是将他们组织起来。”陈武说道。

    张昭已经了解到这陈武是一个退役军人。

    “你敢用他们,并且能用好他们,就是大功一件。”张昭说道。

    张昭又问道:“现在县里还有什么困难?”

    陈武思索了一下说道:“大的困难没有,主要是缺钱,主公提倡以工代赈,但这需要一笔大钱,这属下也做不了主。安置这些流民,最好自然是让他们重新生产,如此才能彻底的解决难民问题。”

    以工代赈,章羽在张昭出京之前也说过,张昭完全有权限。

    张昭是内阁成员,又有章羽的授权,做起事情来非常的方便。

    张昭到了,这些困难都不是困难,别人调动不了资源,他可以。

    立刻,他从江东地区,主要是章羽起家的地方,从那调集了一笔资金过来。

    同时着急了一些退役军人跟民兵,警察还得继续维持治安,不能轻易调动。

    同时,张昭也开始着手组建专业的救灾队伍。

    这是章羽提议的,如今张昭到了这里,发现非常有必要。

    新组建的救灾队伍,现在可能用不上,但是必须尽快的建立起来,并且开始研究详细的制度。

    张昭将陈武给带上,他觉得这陈武是个人才,在县里也已经做了两年,成绩非常不错。

    陈武,是个人才。

    张昭有意要提携一下,所以带在身边,让他协助自己处理组建救援队伍的事情。

    这救援队伍,是章羽将武警跟消防集合在一起的,能让地方官员调动,如果按照一个省的单位,大概也就是几千人的规模。

    这几千人都分散到县市一级,解决个中年问题。

    张昭开始着手,这里的水灾除了几个地方没做好,大部分都能过得去,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

    张昭到了之后,能大规模的调动资源,救灾已经非常方便。

    洪水退了之后,张昭给百姓分发了一批粮食,让一部分人回去重建家园,一部分吸收到新成立的筑路队伍,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被各种工坊给消化掉。

    百万的灾民,慢慢的已经解决。

    至于家园被毁,按照章羽的意思就是帮他们重建,直接请了专业的建筑队伍,出钱直接帮他们建立了房子,还发给了他们足够一年吃的粮食。

    这当然不是完全免费,他们要去帮章羽修路,挖河。

    而章羽给他们一半的工钱,他们只要干一年就可以了。

    这对百姓来说非常的实惠,百姓能先活下去,家里有一年的粮食,他们十分的安心,况且给章羽干活,也是应该的。

    本章完

    

第1187章 鸦片的效果() 
张昭在灾区待了一个多月,这里早就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由于就在长江边上,恢复起来很快。

    这里是长江的黄金水道,经济发达,一些百姓也比较容易找到火干。

    张昭在这里,调动大量的资源,以工代赈,新开了一条路,让灾民去修路,同时将民兵、退役军人组织起来。

    张昭给章羽写信,推荐了陈武,陈武成了郡里的主官,暂时处理救援队伍的建设,他也是军人,跟这些退役军队相处的很好,一些还是他以前的旧部。

    而章羽在京城中了解这些之后,知道更多的消息。

    “这是张昭的建议,朕的意思是,马上推进三十万军队退役。”

    章羽将张昭的信给内阁看,几个人看了之后,都沉默了下来。

    之前他们反对章羽的制度,每年退役一定数量的士兵,或者让一些人进军队训练两年。

    这些退役的军队,都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但现在看来,这是两面性的,只要工作做的好,他们就是一大助力。

    内阁开始讨论起来,主要还是要制定一些预防的制度出来,如今是良证,但是若干年后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内阁对章羽的这制度还是存疑,但是如今的地步,只有继续推进下去,已经没人可以阻止。

    章羽下令,让军队有序的安排三十万人退役,同时又招募了三十万人,明年继续退役十万,招募十万人。

    新兵一部分服役两年,一部分三年,之后安排退役。

    只有新老鲜血的更替,军队才会更加的健康。

    如此,章羽他们就要重视军官的培养。

    章羽打算亲自推动让一批高等学院的学生也进入军队,服役两年或者三年,之后一批人留下来。

    这些人经过军队的淬炼,人生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项项制度的开始制定。

    章羽一直关注着。

    等张昭回来之后,章羽又将陈宫跟田丰给调出京城,让他们到各地去。

    内阁不能一直待在京城里面,也需要到各地去走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