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制霸三国之最强系统 >

第614部分

制霸三国之最强系统-第614部分

小说: 制霸三国之最强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慢慢的过去,高速公路的项目进展很慢,半年的时间就铺了一百多公里。

    这一百多公里的路耗费也很大,比章羽预算的要多很多。

    不过也没关系,如今国库里面已经存了一大笔钱。

    如今军费在慢慢的削减,至少武器装备,各种物资都不需要怎么准备了。

    安排军队退役的时候其实并不难,反而比章羽预料的好很多。

    以下是章羽了解的情况。

    当各军的主将让士兵自愿报名,退役的时候发十块银币,外家当地分配一些中等偏上的土地,亩数也比一般的农户多两亩。

    这一说,整支军队都要报名。

    最后,不得已,就分配名额,一支军队能退役多少人有名额,年龄大的先退役,军中的一些骨干先留下。

    一下子,章羽就退役了三十万人。

    之后的一些军队只能每年陆续的进行退役。

    这些退役的军队,放到地方去也要一定的管理,至少得在官府登记造册。

    退役如此的顺利,这也是章羽所没有想到的。

    军队顺利的进行退役,一下子节省了大量的军费。

    章羽估计,今后大概保持八十万军队就可以,章羽为了推进改革,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军队,同时也要弄出一个假想敌来。

    这假想敌就是西方,至少还能骗别人十年。

    十年的时间,足够章羽完成所有的革新。

    保持一个假想敌,如果革新的时候有人想造反,章羽就将军队拉出来拉练拉练。

    现在军队主要是放在北方,如今的敌人只可能来自草原。

    但是草原的民族也被章羽打败得差不多了。

    章羽今后招募新兵的时候,北方要多于南方,同时南方人要到北方当兵,北方的兵也要到南方去当兵,适应各种气候。

    一旦北方有战事的时候,那些退役的军队就能快速的启用,不用训练,立刻成军。

    又过了半年左右,各地方在内阁强压之下,各部门的直接管理之下,各项制度都进行的不错。

    各省市县的官员也替换了很多,不行的,直接换掉,年轻没经验也不在乎,先弄上去,不行就换。

    经过一年多的磨合,终于成型,已经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

    而这休养生息的一年,章羽的国库存下了大量的钱。

    税收很多,单单税收都花不完,而海外也运回来大量的钱。

    单单许京海就运回两次,一次四千多万,一次五千多万银币。

    而且现在丝绸之路也重新开通。

    丝绸之路通了,财富也源源不断输送过来。

    基本上是章羽他们再卖东西,西方根本就不会制造东西,也没有东西可以卖。

    章羽带过去很多的知识到西方,比如开矿冶炼,教他们去挖金矿银矿。

    章羽教他们怎么发展,不发展起来怎么有钱买自己的东西。

    西边,长安洛阳也发展的很快,敦煌等地区同样发展起来。

    章羽特别在乎保护西边的生态,有钱了,就将许多农村的人口直接清空,集中在一切大的城镇之中,同时到处种树,一些偏远的地方直接保护起来,不允许砍树,也不允许耕种。

    如此一番整治,很多地方都可以保护起来,不会让生态失去控制。

    如今的长安洛阳,还是诸葛亮在管理,不过章羽打算将诸葛亮调回京城,直接进入内阁。

    诸葛亮历练很多地方,经验丰富,才能也厉害。

    本章完

第1224章 入川准备() 
诸葛亮被调回了内阁,直接成为内阁成员。

    章羽的国库里面有大量的钱,这些钱放在仓库里面就是一堆没用的东西。

    章羽又准备花钱了。

    数亿的银币放在里面,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如今京沪已经修了四百多里,非常好用。

    章羽打算继续修路。

    这次章羽打算两条路一起修。

    一条直接从京城修到辽东,链接幽州的几个城池。

    如今,幽州的几座城池都比较发达。

    而另外一条则是长安到洛阳的路。

    章羽这边休养生息,然而有一帮人闲着开始琢磨其他事情来。

    主要是两件事情,第一就是要章羽立年号,章羽登基到现在都没有年号,而很多人上书要章羽立年号。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要章羽迁都。

    一些人要在长安,一些人要在洛阳,还有在江东的南京。

    这三个地方都有资格成为都城。

    “几百年的历史证明,北平非常适合成为都城。”

    章羽召来内阁成员。

    他对内阁说道:“最近一直有一种声音,要朕建年号,还要迁都。”

    内阁的人看章羽的样子就知道章羽有其他想法,他们都不敢随意答话。

    果然章羽看了看他们之后说道:“年号并不适合,或者可以年号跟另外一套计算你时间并用。”

    “朕决定,从朕登基的时候开始,为公元1年,今后直接沿用,公元2到公元千年之后,用年号实在不适合计算时间。”

    章羽又说道:“今后还有海外,全世界都用公元纪年,各种历史记载也方便。年号,你们如果有需要也商量一个出来吧,但所有公文、档案记录,时间都必须是用公元纪年。”

    几个内阁相互看了看,这样说来,年号还有什么用。

    章羽直接用公元纪年,第一年还是从他登基开始算。

    今后的人,不管是谁,都必须用公元纪年。

    所有往来公文,历史资料也都用公元纪年。

    如此一来,要年号还有什么用,不过这年号已经用了不知道多少年,到章羽这里直接不用了。

    不用就不用,也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就有些不好说了。

    章羽又对内阁说道:“朕打算都城就在这北平城定下来,不会迁都,长安、洛阳,也不会迁都南京。”

    洛阳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比较中间的位置,方便监察各方。

    但是现在不同,章羽还有大量的海外部分,这海外直接跟上海南京等联系方便,所有南京附近倒是也是适合的都城。

    不过天子守边,北方的威胁现在减弱了,但是还是存在,都城就在北平,可以防御北方的攻击,也能兼顾对海外的掌控。

    只要勤修路,各地的联系也很方便。

    章羽将自己的理由给陈述了一遍,然后说道:“朕很快就会明发圣旨,今后用公元纪年,同时定都北平。”

    章羽说服了内阁成员,其实他们也比较倾向去洛阳,比较那可以监控很多地方。

    他们会这样想,是因为他们对海外部分不是那么看重,他们没有像章羽那样,对海外看的那么重。

    如今,章羽要殖民海外,将海外除了南北极外全部都是华夏民族占领,所以章羽需要一个靠海比较近的都城。

    不过对于各地的监察,章羽已经确立了内阁制度,内阁成员,都要轮流出去,每个地方最少待个半年,解决各种问题,也能发现各种问题。

    同时,等章羽闲下来自然也会派钦差,还有亲自去巡视。

    如此,基本的策略都定了下来,章羽将根本的问题给解决了。

    章羽一直待在京城之中,这一呆就是一年。

    半年前,这刘备终于挂了。

    刘备挂了之后,整个蜀川就没有了主心骨。

    庞统根本就没能力将阿斗给扶起来,这刘备临终托孤也是托给关羽跟张飞,这庞统计谋还成,管理地方就不成。

    当一众文官掌权之后,这庞统也接连受到排挤,庞统的权力大大的缩减,能做的事情很少,大部分都是在处理一些情报上的事情。

    本来,这庞统是靠着刘备的信任才让他参与各种大事,然而现在蜀川要的是一个好的丞相,可以处理各种政务,但是政务庞统又不会。

    刘备挂了之后,郭嘉就开始有了大动作。

    郭嘉接连的利用金钱跟福寿膏腐蚀蜀川内的官员。

    开始的时候郭嘉只腐蚀一些底层军官跟一些位置比较重要的官员。

    慢慢的就发展到中枢,蜀川中枢的许多官员都被腐蚀掉。

    当中枢被腐蚀掉的时候,那么最后的准备工作也就开始了。

    郭嘉已经进入最后的准备阶段。

    章羽收到郭嘉传来的消息,于是将陈宫跟诸葛亮叫了过来。

    “对蜀川只能密谋,不能调动大军,朕也不能亲自前往,但是你们两个要做好准备。”章羽对诸葛亮跟陈宫说道。

    两个人都不解的互相看了一眼,章羽又说道:“这次朕打算让孔明入川,在蜀川治理一段时间,而公台,先准备好相应的人才,到时候蜀川各地的官员都必须换个遍,所以章羽让诸葛亮跟陈宫一起来。”

    如今整个华夏培养的人才还是有些不够用,但是框架都能搭建起来,都没什么大问题。

    陈宫跟诸葛亮都明白了章羽的计划。

    如果章羽亲自去荆州,或者派大军过去,蜀川内的人就知道章羽要强攻了。

    而章羽一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动静,反而进行了一次大的,跟几次小的裁军行动。

    章羽在裁军,对蜀川也一直没有动静,这让郭嘉好办事。

    郭嘉一直在秘密的策划着,此时已经进入最后阶段,随时可以行动。

    诸葛亮就带着几个人秘密离开京城,前往蜀川。

    他的离开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或者谁离开,只要不是章羽,都不会受到太大的关注。

    这些内阁成员经常外出,所以他们出去一定是去巡视哪里,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诸葛亮这次明着去巡视荆州等地区是准备入川。

    本章完

    

第1225章 华夏一统() 
郭嘉的计划很顺利,他直接贿赂了汉中的守将,里面的守将答应里应外合。

    这汉中是蜀川的门户,只要进入了汉中,那么一切都没问题。

    此事交给郭嘉他们处理,章羽完全不去管,就剩下一个蜀川,难度不大。

    章羽开始关注帝国的财政。

    如今帝国的财政非常的良好。

    烟草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因为官府专营,他一年已经能给帝国带来大概一千万银币的收益。

    一千万,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收益,烟民继续扩大,今后的收入会越高。

    当然,很多还是出口。

    而让章羽没有预料到的是,这福寿膏在西方开始大火,许多西方的商人主动过来贩卖。

    但是这福寿膏的价格可不便宜,他们没有足够的钱,居然用奴隶来换。

    要知道,现在西方还是奴隶社会,到处都是奴隶。

    章羽知道他们没钱之后,同意一部分用奴隶来换。

    这些西方人到了自己手中就可以让他们去挖运河,让他们去修路,只要给吃饱就行。

    “很不错的劳动力,如果规模多了,就能让他们一直修路,帝国也能减少很多的开支。”帝国现在是有钱,但是章羽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比如研究更大的船只。

    比如将所有省份都用水泥将路给修起来。

    这不知道要多少年,要多少钱才能完成,但是如果有福寿膏的利润来支撑,章羽觉得他可以完成这艰巨的任务。

    如此,跨州的奴隶贸易就开始了,章羽没想到,在这个世界里面,奴隶贸易竟然是因为他而起的。

    这跨国的贸易开始,注定奴隶贸易也开始了。

    章羽不会怜悯西方人,东方人已经慢慢的被他改造成了华夏民族。

    比如马韩半岛上的人后代跟华夏人没什么差别,这扶桑人经过也慢慢被改造,再过一两代人也会全部变成华夏人。

    到时候,海外都是华夏人,再没有他们西方人什么事情了。

    或许,章羽后世的人也会将西方给灭掉。

    章羽开始掌管着一个庞大的帝国,这帝国不仅仅是华夏,还有大量的海外领地。

    如今的海外领地每年也能给章羽带来大量的财富。

    如今,章羽有钱有人,他现在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比如整理典籍。

    只要是书籍,有一定价值的书籍,章羽都要将他们给编起来,后世被儒家不知道删除了多少东西。

    只要跟儒家不一样的,很多书籍都泯灭了。

    而章羽不允许这样的存在,他有修书,让各地书院将各种书籍都编修起来,送到京城,由京城印刷一部分,收藏一部分。

    章羽倡导百家争鸣,就不在允许儒家一家独大,其他各家也应该发展起来。

    章羽突然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很多,修路、修书、挖运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