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大滑头 >

第146部分

乱世大滑头-第146部分

小说: 乱世大滑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择,留下屯田或者离开。四升谷、两匹绢、两斤丝绵已经是屯民的所有负担,此外,任何人不得向屯民摊派杂税、徭役、兵役。

    曹操土改

    把曹操跟王莽并列在一起,还是相当有道理的。曹操的《置屯田令》《抑兼并令》跟王莽的“王田制”根本就是一回事:国家对小农发放土地,小农直接向国家缴纳地租。推行“耕者有其田”当然会得罪那帮封建官僚,而且这些人掌握着后世史笔。

    看着曹操挟持汉献帝,看着曹操的一百万斛粮食,看着流民不停投奔曹操,袁绍马上意识到不能由着曹操折腾下去了,否则,很快就轮到自己四处流窜了。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仅在曹操开始屯田后的第三年,袁绍提兵十万进犯许都,试图一举消灭曹操,并劫夺汉献帝。

    对这场战争,袁绍满怀信心。

    袁绍是征讨董卓的主力,手下将士身经百战,光铠甲就有一万多领。曹操的青州兵总数只有三四万人,其实就是一群吃不饱、穿不暖的流民,连铠甲也只有十几领。

    双方真在战场上硬碰硬,不用一个回合青州兵就得溃败。

    袁绍确实猜到了故事的开头,却没有猜对故事的结尾。

    僵持一年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双方决战于官渡,袁绍堂堂十万大军只落得八百轻骑逃奔北方的结局,官渡之战以袁绍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我们无法为您解析战争中排兵布阵的问题,不过,我们可以为您解析战争背后的经济玄机。

    决战之前,袁绍的监军沮授曾建议不要急于决战,曹操只有一州之地,屯田也才刚刚开始,只要派兵驻扎在兖州境外,在春耕夏收之际不断派兵骚扰,不出三年兖州就会大乱;如果同时,让刘表、刘备等人同时骚扰兖州,不出两年,曹操将不战自溃;如果非要一战解决曹操不可,万一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第274章 统一() 
玩过《帝国时代》的人一定知道,在从“黑暗时代”升级到“帝国时代”的过程中,只要不断派兵骚扰对方生产,就一定会降低对方军事实力。真实的战争也是如此,如果想在战争中事半功倍,就一定要先摧毁对方经济。1990年,在美国“沙漠风暴”行动开始之前,伊拉克已经被“禁运”、“制裁”搞得奄奄一息。

    袁绍谋士的点子相当中肯也相当阴损,可惜,袁绍果然是一个多疑少断之人。他不但没有采用沮授的建议,反而集中了冀、幽、并、青四州的全部存粮,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出兵之前,袁绍满怀信心地向战士宣布,军粮足够支撑一年以上,希望战士们安心作战,一年内保证大家能吃上饱饭!

    约一万多车粮食,浩浩荡荡运往官渡前线—那可是曹操的地盘!

    正是看到了袁绍的强大,曹操才坚定不移地执行了逃跑计划,他一路从黄河以北的官渡逃到黄河以南的阳武、滑县,每次都是闻风而逃,绝不损失一兵一卒。从建安四年九月开始,整整一年时间,袁绍从来就没有接触过曹操主力。因为,曹军最主要的工作不是打仗,而是摸黑打闷棍之类的小贼行为—偷袭敌军粮道。官渡决战之前,曹军的最高战绩是一次就烧掉了敌军几千车粮食。

    袁绍要在兖州地盘上找到曹操主力,就如同东汉军队当年在大漠上找西羌骑兵—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东汉经济如此强大,尚且被西羌拖累到天下大乱,何况不富裕的袁绍。

    出兵作战不是公费旅游,十万适龄男子,一年多时间光吃饭不干活,粮草又不断被袭击,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日复一日的游荡中,袁军的锐气早就被消耗得一干二净。建安五年八月,曹操终于找到了袁绍最大的屯粮之地—乌巢,并一把火将之烧了个干净。消息传来,袁绍十万大军在前线向曹操投降,自此袁绍失去了争霸天下的实力。

    袁绍在北部四州卯足了劲刮地皮的时候,曹操在兖州干什么呢?

    答:斗地主、减租减息、分田分地真红火。

    官渡决战当年(建安五年),曹操宣布缓征屯田户所有份粮,颁《抑兼并令》。明确禁止各地坞堡收容流民、抢占无主土地,坞堡不能再奴役流民,举凡收容流民,都要直接成为曹操(国家)的屯民。无论是天皇贵胄的皇亲国戚,还是位极人臣的宰相,都必须遵守这道《抑兼并令》。

    例如,曹操的堂弟曹洪。

    董卓之乱的时候,曹操被董卓军队袭击,曹操的战马不幸死亡。危急时刻,曹洪把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说:“天下可以没有曹洪,但天下不能没有曹操。”战乱之中,让出战马,相当于让出自己的生命啊!当时,曹氏兄弟抱头而泣,曹操发誓定不辜负曹洪。

    胜利了,曹洪既是曹操的亲戚,又有如此资历,自然要把家业做大做强。

    面对曹操的《抑兼并令》,曹洪倒也不敢公开抗命,只是让手下豪奴在长社县私自招揽流民,隐匿土地不缴税款。结果,长社县令杨沛一点面子也没给曹洪留,亲自跑到曹洪家里把人抓走,不但当街把豪奴的腿打折了,还终日把人放在大街上作为反面教材展览……

    曹洪是一个厚道人,看到仆人替自己受过,就跑到京城找曹操,希望能把人先捞出来。不用说曹操、曹洪是堂兄弟,就凭当年让出战马的情分,曹操也应该给曹洪几分面子。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曹操不但没下令放人,反而将那个替曹洪背黑锅的仆人拉到大街上,“咔嚓”一刀给砍了。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也就算了,曹洪只是损失了长社县的土地和一个仆人。

    让人更没有想到的是,事后,曹操居然派那个“抓人、打人、杀人”的县令杨沛到曹洪的老巢邺城当县令。

    杨沛临行前,曹操当着曹洪的面问杨沛:你想如何治理邺城?

    杨沛答:臣当竭尽心力,依您的法度办事。

    曹洪终于明白,曹丞相的誓言是相当不靠谱的。曹操的言下之意是,你如果再不老实,连你一起砍。自此,曹洪只得收起买田置地的心思,亲自督导邺城的奴才们关门歇业。

    其实,历史有时候很可笑。

    曹操确实是一个土匪,一个很大的土匪。正因为曹操是大土匪,所以,他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国家”。曹操禁止其他军阀圈禁流民和土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的流民问题。正是因为他解决了这个问题,才损害了坞堡集团的利益,在史书中留下了顶级骂名。

    曹操跟王莽既是京剧里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大白脸,也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最大的奸臣。无论古代的演义小说还是今天的影视剧,总有一些满脸正气的忠臣痛斥一个奸臣为“操莽”,之后,这个忠臣往往被杀。可见,“操莽”是一个相当有力度的骂人词语。把曹操跟王莽并列在一起,还是相当有道理的。曹操的《置屯田令》《抑兼并令》

    跟王莽的“王田制”根本就是一回事:国家对小农发放土地,小农直接向国家缴纳地租。

    推行“耕者有其田”当然会得罪那帮子封建官僚,那些人掌握着后世史笔,愤怒之余也就把曹操和王莽画成了大白脸。

    只不过,王莽推行“王田制”的阻力实在是太大,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社会无法从大乱恢复到大治;曹操当政时天下无主、土地数不胜数,把这些土地分给流民,在全社会绝大多数人都获益的情况下,个把军阀只能保留意见,社会由大乱转向大治。

    曹操的士兵虽然少,但大家抱有同一个信念:如果要过好日子,必须击溃袁绍。

    何况,作战任务并不困难—只是在自己的地盘上找到别人的粮食,能带走的就带走、带不走的烧掉。袁绍的士兵虽多,也不过是来军队混饭吃的农民,就算能取得偶然的胜利,回去以后还不是要挨饿?

    官渡之战,其胜、其败,早已一目了然。

    悠悠我心,不负五铢

    曹操把铸造货币的权力留给了民间,铸造货币的人也许是商人,也许是坞堡,甚至可能是小军阀。无论铸造者是谁,只要所铸货币能在流通中得到认可,就得到官方允许。

    按照中国历史的逻辑,一代枭雄如果获得了经济实力,就会马上征讨四方,最后统一中国。

第275章 呐喊() 
在三国历史中,事实正好相反。有能力统一中国的曹操始终隐忍不发,更加笃定地坚信毛玠提出的信条—“守位以财”,坚信只有再现“文景之治”才可能真正统一中国。没有能力的蜀汉却搞了一个“六出祁山”,搞得蜀地国将不国。

    赤壁之战后十年,面对刘备、诸葛亮的不停骚扰,曹操甚至放弃了汉中,专心经营中国北方。至此,中国北方终于建立了较为安定的社会秩序,流民也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一片栖息之地。

    十年,曹操最主要的工作不是征战,而是带着流民修运河—反正流民流窜的目标是吃饱饭、活下去,有了这份公差自然也就结束了流窜。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到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共主持修成淮阳渠、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和利漕渠等六条运河。《三国演义》中大家所熟知的夏侯惇,最主要的功绩不是对抗蜀国,而是在少为人知的史实中,主持修建了太寿渠和淮阳渠。

    曹操修建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雏形,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此后,中原大地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贯穿黄河、淮河的扇形运河网,对后世政治、经济乃至华北平原水系的变迁,产生了几乎决定性的影响。大家想象一下,隋炀帝只是把这些运河贯穿成一条京杭大运河,就搞得全国鸡飞狗跳。在纷纷乱世,曹操启动了这么大的治水工程,史籍中对曹操修运河却无腹诽之词,这需要多么强盛的经济!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罢黜汉代三公,自称“丞相”。此时,距离许都屯田已经整整十二年。《晋书》这样记载当时的社会场景:曹操称丞相之时,各州郡府库粮食已经充盈,有的州郡粮食寄存甚至达到了数千万斛;黎民百姓可以安心务农,不用再四处流浪,运河中再次出现贩运粮食、布匹的船只,造船业再次开始兴盛。

    由于民间评话的影响,北宋以后史籍对曹操颇有微词。现在,我们已经很难想象曹操时代的经济到底有多发达。我们只是知道,有了能养活人的粮食,有了再次兴盛的造船业,有了贯通关中平原的航道,货币也再次出现在这块土地上。

    关于曹操时代的钱币,史书实在没有为我们提供多少有用的资料,我找到的唯一线索是《晋书·食货志》上的。至于曹魏五铢钱的版式、形制、前后的背景,根本没有提及。

    对《晋书》中的这句话,历代钱币收藏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最为着名的是清代刘体智在《小校经阁金文》中给出的一幅“曹魏五铢铜范”。1997年,钱币学界根据这些零散的资料认定曹魏五铢钱最主要的特点是:径二十三毫米、穿十一毫米、重三克,钱文为“五”、“金”二字,所以,曹魏五铢钱也被称为“压金五铢”或“侵边五铢”。

    刘体智生活在清代,距三国时期早已时代久远,这枚凭空蹦出来的铜范拓片究竟从何而来,我实在没有把握。

    所以,我们只能确定地告诉您两件事:第一件事,曹操称丞相后,货币经济已经初具规模。曹操时期的洛阳墓葬,每每都有货币出土,只是钱币数量较“光武中兴”时代大为减少,大的墓葬几百枚或者上千枚。

    您千万不要将之理解为,曹操时代货币经济的发达程度远不如东汉初年。曹操是一个极度节俭的人,他在自己的《遗令》中写道:天下尚未安定,我不得厚葬,我死之后,就穿平时的衣服入殓,不得有随葬珍宝,墓葬要选择在不能种庄稼的贫瘠之地。要知道,曹操活着的时候一件衣服可是要穿十几年的,自己儿媳穿件绣花的衣服就被斩首。

    连曹操自身都不得厚葬,其他人的墓葬里能挖出几百枚铜钱,足以证明当时货币流通已经有了相当规模。

    第二件事,曹操时代没有官铸货币,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东汉时期遗留下来的五铢钱,或者是商人私铸新钱。

    1997年江苏苏州市一中工地出土了一批三国时期的铜钱窖藏,其中70%为完整无缺的普通东汉五铢,20%为剪凿过的东汉五铢,另外10%是“钱体轻小”、“轮压钱文”、如果钱文笔画与钱币边缘相连,称之为“连轮”;如果钱文笔画不与钱币边缘相连且相距较远,称之为“隔轮”;如果钱文笔画已经进入钱币边缘,称之为“侵轮”。

    “制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