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109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109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翊推开巡逻的士兵,朝着徐茂公深深一躬:“来的可是徐先生?本将这厢有礼了。”

    此刻靠的近了,在士兵手中火把的照耀下,依稀可以看清徐茂公的容貌,只见他二十出头的样子,作为一个儒士,他的皮肤当然是白晰的,但是他的脸部棱角却分明得有若刀削斧刻,两条又粗又重,斜斜上挑带出一种如剑锋锐的眉毛下面,是一双略略下陷的眶。如琥珀般明亮的双眸中,明明带着一种天真的透彻,可是却又矛盾的飘起几缕顿悟世事,笑看红尘的苍桑。

    他脸上带着善意而无害的温笑,似乎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友情与信任,但是久经沉淀已经在他的骨子里刻下最深刻印痕的高傲与华贵,却让每人人都不由自心的在内心涌起一种自惭形秽,下意识的和他保持相当距离。所以,他的眼睛中,总是带着一种无奈的落寂。

    他手中拿着一把羽扇,与诸葛亮半截黑半截白的羽扇不同,徐茂公的羽扇是全白的,就像他的人一样,处处透着骄傲。

    徐茂公朝李翊一抱拳,平静的说道:“草民济阴离狐徐绩,拜见骁骑将军。”

    李翊连忙扶住徐茂公,高兴的说道:“先生长途跋涉而来,想必有些疲惫了,还是随本将入营再叙。”

    来到营中,徐茂公就先介绍起了自己:“今年年初,黄巾蚁贼并起,寇掠州郡,天下震怖。绩心中不胜愤慨,只恨无力讨贼。庆幸天佑大汉,降下如将军这般英雄人物。闻悉骁骑将军在北疆起兵,讨平幽州,并挥军南下,绩便告别家小,前来相投,还请将军不要因绩年轻识浅而见弃。”

    “先生太客气了,李翊观先生言行,便知先生是绝世英才。如今国事摧颓,李翊正感自身力薄,能得先生相助,庆幸还来不及,岂敢见弃!”李翊一边说着,一边亲手给徐茂公倒了一杯茶,“先生请用茶!”

    “绩自己来便是,不敢劳烦主公。”

    对于李翊的表现,徐茂公非常满意,虽然嘴里说不敢,但还是接过了李翊递来的茶杯。而在口中也自然的将李翊称为主公,算是投到了李翊的麾下。

    李翊叹息一声,沉声道:“先生既然来了,本将便把困境诉说与你,先生替本将参谋参谋。李翊虽然侥幸剿灭河北蚁贼,但却因木秀于林,被人嫉妒,向天子进谗言,要本将在九月之前,集结五万大军,赶往益州平定米贼张修的叛乱。如今只剩下五天之其,可冀州距离益州千万里,李翊就算是肋生双翼,也难以率大军赶到。可天子圣旨已下,已成成命,如之奈何?”

    徐茂公摇了摇羽扇,淡定的说道:“主公已然有了主意,何须徐绩多言?”

    李翊知道被徐茂公看破了心思,有些不好意思。好在他的脸皮也够厚,张口就说道:“李翊自知计短,虽然有了一些应对之法,却恐难以奏效。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还请先生多多指教。”

    徐茂公点点头,说道:“既然主公问起,那绩就说说吧。主公所忧,无外于天命难违。可主公是天定之人,自然事事逢凶化吉,宵小之阴谋诡计虽然得逞一时,却不可能对主公造成任何威胁。那米贼张修不过是一无识之辈,而汉中太守苏固却是我大汉良臣。二人之差距犹如天地。苏固所以节节退却,不过是诱使张修远离本营,以最小的代价将其歼灭而已。恐怕此时汉中之战已经分出胜负。如此,主公还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呢?”

    “哦?”李翊听了徐茂公的话,有些怀疑的说道,“先生确信?”

    徐茂公自信的一挥羽扇,笑道:“千真万确。”

    就在这时候,典韦又走进帐来,小声对李翊说道:“主公,刚刚接到军师从京师来的飞鸽传书,汉中太守已经剿灭张修叛贼,我军无需再前往益州了。”

    听了典韦的话,李翊目瞪口呆的看着徐茂公,尼玛,要不要这么神啊?

    李翊可不相信徐茂公在之前就得知了汉中方面的消息,因为那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其它传递信息的方式,能够超过飞鸽传书。而这种传信方式,只有李翊掌握了,而且是最近才开始应用的。

    也就是说,徐茂公是真的靠着分析判断得出的结论。

    李翊不得不表示佩服,这99的智谋,真的是神了。自己和田丰的智谋也不算低了,一个95,一个93,自己两人思来想去,才弄出了几个非常勉强的解决方法,还花了不少钱。可人家徐茂公只是略一沉吟,便解开了答案,而且还是直指本质。

    这一刻,李翊一万分的相信,有了徐茂公的辅佐,自己的争霸大业必然可以事半功倍。

    李翊朝徐茂公伸出大拇指,感慨道:“先生真张良再世矣!本将刚刚得到急报,一切正如先生所料。”

    徐茂公傲然一笑,没有说话。

    李翊沉吟了一下,说道:“先生,如今本将虽然暂时摆脱了宵小的算计,但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那些宵小肯定会一计不成,再生余计。不知道先生可以应对此局面的方法。”

    徐茂公端起茶水呷了一口,点头说道:“当然有。事实上,主公现在的官职,就是最好的解决知道。”

    李翊一愣,不解的问道:“我的官职?幽州牧还是?”

    徐茂公点点头,说道:“是的,幽州牧。”

    徐茂公下意识的摇了摇手中的羽扇,继续说道:“这幽州虽然是我大汉十三州中最偏远贫瘠的一州,但却也是最得天独厚的一州。它偏处北疆,远离中枢,只要主公低调一些,朝中必定无人注意。主公就可以在此缓缓发展,积蓄力量,以待天时。”

    李翊问道:“何谓天时?”

    “纲常崩坏,君不是君,臣不是臣,群雄并起,即是天时。”徐茂公又挥舞了一下手中羽扇,缓缓说道。

    李翊在此目瞪口呆,尼玛,这徐茂公也太妖孽了吧?莫不是已经被系统告知了这个时代的一切?或者是他也同样是带着记忆来到这个时空的?(未完待续。)

第0172章 面圣(第五更求支持)() 
可是,李翊的震惊还没有到极限,只听徐茂公继续说道:“幽州如今虽然贫瘠,但它必将成为未来的天下之腹心。尤其是蓟县,这蓟县虽然是个县城,但亦有上万户人口,更重要的是此城北依山险,南压中原,若坐堂隍,俯视庭宇,气势不凡,隐隐有帝王之气。倘若殿下在此高筑城墙,招徕百姓,若干年之后,只怕其规模气势都要远超东西二都。而主公以此为基,亦将汇聚天下龙脉气运,此乃制霸天下之本矣!”

    李翊顿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虽然自己是个穿越者,但身在庐山中当局者迷之,纵然绞尽脑汁也看不到这一步,这应该就是智力和眼界的差距吧。那些两千后的愤青以为自己穿越之后,可以轻松扫平乱世的想法实在是夜郎自大。

    李翊如今已经是心悦诚服了,心说怪不得这个年代的霸主都要招揽大批谋主,看来这谋士的作用决不在冲锋陷阵的将军之下。

    他站起身来,对徐茂公躬身为礼,说道:“先生大才,本将佩服的五体投地,聊聊几句箴言,便让本将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徐茂公呵呵一笑,示意李翊不要激动,然后缓缓说道:“主公稍安勿躁,经过绩深思熟虑,决定为主公献上十六字,主公若能善用,必能实现心中所愿。”

    李翊急忙问道:“哪十六字?请先生提点。”

    徐茂公摇动羽扇,缓缓说道:“幽州为基,北扫诸胡,南图河北,进谋天下!”

    李翊默然。

    徐茂公继续说道:“以幽州作为根基之地,吸纳百姓,招兵买马,广积粮草。而北方诸胡实乃幽州心腹大患,亦是我华夏千百年来的心腹之患。主公盘踞幽州期间,北伐诸胡,不但可以让朝中大臣不再关注主公,亦是国之大义,还可积聚名气,增强实力。等到天下大乱,诸侯并起之时,主公挥师南下,轻取河北。至此,主公大势已成,天下何人当之?到时候,天下霸业尽在掌控之中矣!”

    听了徐茂公的一番话,李翊顿时热血沸腾,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称霸天下的样子了。他高兴的对徐茂公说道:“先生之才胜过姜子牙和张子房多矣,从今以后先生便是本将的军师,待本将称霸天下之时,丞相之位必属先生。”

    徐茂公连忙起身回礼,说道:“谢主公,徐绩必然庶竭驽钝,全力辅佐主公!”

    ………………

    大汉国光和七年(公元184年)9月。

    天子大赦天下。

    圣旨传到幽州,数十万黄巾俘虏和流民欢欣鼓舞,锣鼓喧天。然后,他们很快投身到秋收和开垦新的土地的运动中去。

    按照幽州州牧府给出的承诺,每一个流民和黄巾俘虏,只要愿意在幽州定居,都可以获得二十大亩土地,还可以以极低的价格从州牧府赊购耕种工具以及牛马等牲口。当然,他们耕种土地所得的五成,将作为租子交给州牧府。

    尽管如此,数十万流民和黄巾俘虏,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幽州。相反,他们很多人还选择南下冀州,把自己的家人也带到幽州定居。这使得幽州再次增加了整整二十万人口。至此,李翊所掌握的幽州西部五郡,总人口达到了三百二十万之巨。

    而在田丰回到冀州之后,也带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天子要求李翊进京面圣,接受赐封。

    于是,李翊命令徐茂公率领大军撤回幽州,然后率领岳飞、关羽等将领,在五百亲卫的护送下,跟着皇甫嵩和曹操的大军,一起向洛阳方向赶去。

    ………………

    大汉国光和七年九月十日,大军抵达洛阳城外。次日,李翊率领众将进城。

    洛阳数十万百姓夹道欢迎,李翊学着后世大领导的模样,频频挥手致意,一派亲民的风范。

    这让跟在他后面的曹操非常不爽,因为大家的注意力都被李翊给吸引走了。倒是走在李翊旁边的皇甫嵩显得很淡然,对此不以为忤。

    很快,李翊便和皇甫嵩一起,带着众将来到了皇宫外面。

    皇宫分为南宫和北宫,宫阙壮丽、气势宏伟,两宫之间以有屋顶覆盖的复道连接,南北长七里。

    所谓复道,是并列的三条路,中间一条,是皇帝专用的御道,两侧是臣僚、侍者走的道。每隔十步还设一卫士,侧立两厢,十分威武。

    南宫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的地方。建筑布局整齐有序,宫殿楼阁鳞次栉比。主体宫殿坐落在南北中轴线上,自北而南依次为:司马门、端门、却非门、却非殿、章华门、崇德殿、中德殿、千秋万岁殿和平朔殿。

    中轴线东西侧各有两排对称的宫殿建筑。西侧两排自南而北依次排列。东排为鸿德门、明光殿、宣室殿、承福殿、嘉德门、嘉德殿、玉堂殿、宣德殿、建德殿;西排为云台殿、显亲殿、含章殿、杨安殿、云台、兰台、阿阁、长秋宫、西宫。东侧两排,西排为金马殿、铜马殿、敬法殿、章德殿、乐成门、乐成殿、温德殿和东宫;东排为侍中庐、清凉殿、凤凰殿、黄龙殿、寿安殿、竹殿、承风殿和东观。

    李翊所到的是南宫正门。此处宫墙高十余米,宽两米有余。城门楼奢华,大气,与后世的紫禁城不相上下。

    “这一次,爷终于要进这皇宫了!”李翊发自内心的喜悦,因为他距离自己的目标,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他首先下马,随后众将一起下马。

    城门楼上,便有等待的宦官大声道:“李翊、皇甫嵩、曹操……汝等入宫面君,其余人等,宫外等候。”

    李翊便与皇甫嵩、曹操、公孙瓒、岳飞、关羽等主要将领步行入宫门。宫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皆是手持战戈长矛,威武雄壮的近卫军。

    凡是李翊一行人所到之处,诸人皆低头。

    不一刻,他便来到了德阳殿几十丈高的台阶下。便见朱儁等在南方作战的将领,已经先一步到达此地。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李翊产生的蝴蝶效应的缘故,这一次朱儁竟然在宛城接受了黄巾军大将韩忠的投降,没有像另外一个时空那样完全不给黄巾军活路。

    因此,这就导致了荆州黄巾军提前两个月被平定。

    当然,这也许也跟天子在九月初就颁布了大赦天下的诏令有关。

    双方拱手为礼,因在皇宫内,也不便多言。

    李翊仰视雄伟的德阳殿,便是后世紫禁城的乾清宫,在高度与面积上也多有不及。

    这便是大汉皇帝接见百官的正殿!

    李翊是汉族,亦可称汉民,眼见这巨大的宫殿,心中顿生一股自豪。

    “若是有一天,劳资……”他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