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122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122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四平八稳的办法,今年辽东平叛的事肯定完成不了。

    李翊看看荀攸。

    荀攸大声说道:“叛军若想诱敌深入,抓住机会打我们一下,这分兵之策自然是要用的。在双方实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分兵之计的运用,对双方来说,都是实力上的一种损失。叛军部队能够起到牵制作用的,只有公孙雷的乌桓骑兵和从柳城撤走的公孙玉部五万人马。”

    “假如公孙雷来诱敌,主公就派赵将军去对付。如果公孙玉从阳乐撤回昌黎之后,立即率部杀向徒河和宾徒,主公就派张颌将军率军去迎敌。”

    “如此一来,叛军就剩下七万人马,人数和我们旗鼓相当。叛军肯定想守住昌黎,这一点勿庸置疑,那么,他准备怎么对付我们呢?”荀攸非常自信地说道:“我们一直紧紧地追着他,他能有什么办法。”

    李翊欣然听从。

    田丰大为焦急,赶忙阻止道:“主公,公达这个办法看上去比较稳妥,其实极为冒险。主公最好三思而行,切切不可草率。”

    李翊心想,荀攸不愧被称为曹操的谋主,这计好得很,有什么不稳妥的。最大的变数不过是辽东叛军的部队都集中在昌黎,对交战不利。但他心中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元皓,你说说,公达这个办法冒险在什么地方?”李翊笑着问道。

    “如果叛军一口气向东退到辽水怎么办?我们的粮草运输跟得上吗?”田丰大声叫道。

    李翊吃了一惊。

    荀攸脸上稍稍变色。他想了一会儿,说道:“叛军放弃昌黎郡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那是他们公孙家的根基之地,他们好像没有什么理由一定要放弃,然后一路退到辽水边上。如果叛军真的退到辽水边上,我们追过去之后,确实有点麻烦。一旦粮草不济,我们就要撤军。但我总觉得可能性不大,他有什么理由一定要放弃昌黎这个他们的老巢呢?”

    李翊自己也觉得敌人不会这么做。一旦叛军在辽水边上被击败了,那对叛军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了。

    李翊随即否决了田丰的意见,执意命令全军开始追击。

    为了安全起见,他让荀攸带着自己的命令赶到追在最前面的张飞大军里,让荀攸辅佐张飞,小心防范叛军的反击。

    ………………

    公孙文望着远处的扶梨山,对身边的公孙玉说道:“老五,我们回到辽东属国了。”

    公孙玉笑道:“怎么,你几天没看到嫂子,想家了?”

    公孙文笑道:“到了属国地界,感觉心里踏实多了。看样子,李翊倾尽全力追杀老三他们去了。”

    “不知道老三他们怎么样了?”公孙玉担心地说道,“什么时候才能接到他们的消息?”

    “快了。马上就要到昌黎城。到了昌黎城,肯定就有他们的消息。你不要担心,老三和老大是什么人?李翊能占多大便宜?”公孙文毫不在意地说道,“说不定,他们已经回到昌黎了。”

    公孙玉摇摇头,说道:“你不要小看了李翊,他有如今的地位,都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老三他们要是遇上李翊,恐怕会非常麻烦。但愿他们没事,否则我们麻烦了。”

    公孙文冷冷一笑,说道:“什么麻烦?”

    公孙玉看了他一眼,说道:“按行程,我们应该先赶到宾徒和老三他们会合,然后一起支援柳城的,但是我们迟迟不出发,以至于……”

    公孙文面色一沉,不高兴地说道:“老五,你这意思就是怪我了。”

    公孙玉叹口气,没有做声。

    “老五,要不是我命令大家迟几天到徒河,现在我们有这么轻松回家吗?你看看,我们屁股后面连个追兵都没有,大家不急不慢,高高兴兴地回家,这么好的事,我做错了?”

    公孙玉瞥了他一眼,脸上的不满之色谁都看得出来。

    “唉,老五,你是不是昏头了。我们是亲兄弟,一个娘生的,你知道吗?可老大和老三他们不是。”公孙文看着公孙玉叫道,“而且他们是怎么对付我们的?你说说,他们两个把我们当兄弟吗?”

    公孙玉瞪了他一眼。

    公孙文的话触动了公孙玉一直郁积在心中的不满,强烈的不满,说道:“四哥,不要说了,这些乌七八糟的事谁都知道,你罗嗦什么?我们手上还有五万人马,他们想动我们也没有那么容易。”

    “老五,想动你太容易了。”公孙文不屑地说道。

    “你什么意思?”公孙玉不高兴地大声问道。

    “你如果继续把他们当兄弟,你很快就会死的。”公孙文恶狠狠地叫道。

    公孙玉一愣,半晌说不出话来。(未完待续。)

第0190章 暗夜幽灵(第三更)() 
斥候飞马来报,扶梨山附近安全无恙,道路畅通无阻。

    “今天就在扶梨河附近宿营吧。明天早上渡河,明天下午我们就可以赶到昌黎城。”公孙文对公孙玉说道。

    公孙玉心情恶劣,随意挥挥手,由他去办。

    整个辽西郡只有八万多人口,其中西部四县占了四分之三,而面积最、占了整个辽西郡差不多一半的阳乐县,只有两万人口,另外在唐就水和白狼水两岸还有一些乌桓人。整个阳乐县地广人稀,不少地方都是几十里没有人烟。

    扶梨山在阳乐县靠近辽东属国的地方,荒无人烟,是个重山环绕,山清水秀的地方。扶梨河穿过扶梨山,流入白狼水,再流入大海。

    因为马上到了辽东属国地界,加上明天就可以回到昌黎城,所以士兵们心情轻松,有说有笑。河边的大营里,篝火一直烧到半夜才渐渐熄去。

    公孙玉情绪很差,经不住公孙文和几个部下的劝说,喝了个酩酊大醉。

    他很痛苦。

    他是属国公孙家最善于打仗的,属国公孙家能够有如今的地位和实力,他绝对是功不可没。但是,因为他是庶出,总是不能得到家族的承认。这是大汉朝根深蒂固的观念,公孙玉没办法去改变。但是,让公孙玉想不明白的是,家族竟然连军队主帅的位置都要他让出来。

    出于对家族的忠诚,他心甘情愿地让出了主帅的位子。但后来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料。

    老大公孙晗和老三公孙章是这种有学问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和行事方法,他们对各类事情的解决办法和公孙玉一帮人的想法差距太远。最简单的一件事就是公孙玉希望自己的部族和士兵能够富裕一点,能够自主分配和享受战利品。

    但公孙晗和公孙章两人紧紧抓住了战利品的分配权,他们除了发放能够维持部队士兵最基本的生活所需之外,多余的全部收缴,集中使用。这谁能接受?矛盾由此产生。

    然后就是军队的指挥问题。公孙玉把主帅的位子让给老大公孙晗之后,他很快成了摆设,说话没有分量,过去的一些老部下也纷纷转投公孙晗和公孙章,这给了公孙玉很大的冲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矛盾越积越多,他们终于吵了起来。去年公孙玉带着部队独自北上,在辽西郡的阳乐一带活动,和属国公孙家越来越疏远,貌合神离。

    公孙玉很失望,大家都是一个父亲,怎么这样淡薄无情。到底是谁的错?

    ………………

    今夜的月亮就象一块半圆形的白玉,温润而有灵气。它高高地挂在半空,把柔和的光亮撒满了整个扶梨山。

    扶梨山的山脚下,一万铁骑,一万五千步兵大军,排成了上百个巨大的方阵。士兵们神情肃穆,一个个悄无声息地站在夜风里。

    赵云朝李翊一拱手,转身上马,飞驰而去。

    步兵大军立即开始了移动。

    李翊骑在白龙驹上,默默地看着他们离开,一直到最后一个步兵战士融入了黑暗,他还在一动不动地看着。

    这一战不会轻松,因为他们要跟五万敌人交锋,李翊感到心里很压抑。上次他率领五千精骑袭击徒河,最终却未能竟全功,这让他有些遗憾。

    虽然他对这次偷袭充满了信心,但他还是紧张,有些担心,同时也有些按奈不住的兴奋和激动,因为这是李翊第一次指挥步骑两个兵种在同一个战场上作战。

    李翊认为自己的士兵战斗力非常强悍,击败辽东叛军一定没有问题,但他害怕自己的士兵因为这场战斗而遭到巨大的伤亡。

    公孙玉的部队都是由辽东归属胡族组成,虽然不是正规骑兵,但是以胡族的勇猛和好武的天性来说,他们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强的,至少比五万黄巾军要强。

    草原上各族部落之间,经常是你打我,我打你的,有些时候,战败的部族被吞并歼灭了,但有些时候,战败的部落却是逃了出来。这样的部落不少都选择南下,来到汉人统治的地区,选择投靠汉人,因此就有了归属胡族一说。

    这些胡族依附于当地汉人豪强,自然免不了出动族中精壮之士,成为这些汉人豪强的雇佣兵。而且,在辽东各大豪强的家族中,这样的士兵不在少数,尤其以辽东属国为最,因为辽东属国本就是为了安置乌桓、鲜卑等胡族而设置的。

    这些士兵大都是归属胡族各个部落的牧民,奴隶,他们在辽东各个州郡居住,臣服汉庭多年,有的部落已经一边放牧,一边从事农耕生产了。

    这些归属胡族因为不需要再入侵大汉朝,也不需要再和其他胡族打仗,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这些部落就轻视传统的军事训练了,一年一次改为几年一次,甚至彻底放弃了。因此归属胡族大都没有经过什么正规训练,也没有什么骑兵战斗经验,充其量也就是可以骑射。他们跟境外胡族的战斗力相比,差距就很大了。

    当然,有些入境时间短的胡族还是非常厉害的。

    对李翊的这个计划,田丰和贾诩都提出了警告。如此大规模的袭击,八万多人参加的战斗,短时间内肯定结束不掉。一旦偷袭行动的时间拖长,等到敌人缓过气来,组织起了有效的反击,战局就有可能陷入胶着。到了那个时候,胜负就很难说了。

    李翊也在担心这个事。

    典韦策马上前,轻轻喊道:“主公,主公……”

    李翊悄悄吁了一口气,好像要把心中的不安和紧张统统地丢掉。

    “走吧。”李翊大声说道。

    李翊带着典韦和田豫飞一般冲向黑暗。

    一万骑兵大军,五百亲卫营亲兵随即开始启动。

    ………………

    扶梨河岸边,辽东叛军的大营里,巨大的牛角号声突然打破了整个黑夜的宁静,凄凉而急促的号角声响彻了夜空。

    就像静谧的湖面被人丢下了一块巨石,静悄悄的叛军大营顿时像炸了锅一样沸腾起来。

    河岸的西面,目力可及的范围内,一支汹涌澎湃的铁骑大军像潮水一般,挟带着惊天动地的轰鸣声,铺天盖地地冲了过来。

    公孙文飞一般冲出大帐。他惊呆了,他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他不知道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怎么会突然冒出一支这么庞大的骑兵大军,他怀疑自己在做梦。

    他神经质地高声狂叫起来:“阻击……上马阻击……”

    胡人的战马就系在营帐四周,士兵们冲出帐篷就可以翻身上马投入战斗。

    有动作快的士兵已经跳上马了,但随即发现自己的武器没带;有的士兵还在手忙脚乱地穿衣;更多的士兵睡眼惺忪,懵懵懂懂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从巡值士兵吹响报警的号角到袭营的骑兵大军冲出黑暗,仅仅一瞬间。此时袭营的骑兵大军距离胡族大营最多三百步,大营内的士兵们根本来不及集结部队,更不要说列阵阻击了。

    公孙文不停地叫着喊着,像疯子一般在大帐之外拼命地挥舞着双手,但没有人听他的,大营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公孙玉还躺在褥子上鼾声大作。他被几个亲卫摇着晃着,迷迷糊糊地醒过来。

    “将军,敌人袭营了,袭营了。”

    公孙玉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只想着再睡一下。

    一个亲卫把他从地上拉起来,对着他的耳朵大声吼道:“敌人袭营了。”

    公孙玉遽然惊醒,眼睛瞪得滚圆滚圆的。他听到帐外传来惊天动地的轰鸣声,还有巨大的杂乱无章的叫喊声,感受到了脚下地面地抖动,越来越强烈地抖动。

    公孙玉突然明白过来。他大叫一声,翻身跃起,几步就冲出了大帐。

    公孙玉看到一团火,一团燃烧的火,那是一面火红色的大旗,它在夜色里猎猎狂舞,耀眼醒目。

    他的心瞬间冰凉冰凉的,恐惧像一柄利剑,霎时间穿透了他的身体。

    “幽州军!”公孙玉大声叫道,“那是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