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152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152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怀着疑惑,李翊继续往下看去。发现自己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二位。

    李翊,统帅95,武力97,智谋95,政治92,魅力98。

    第三个名字是岳飞。

    岳飞,统帅95,武力95,智谋88,政治37,魅力98。

    第四个正是刚刚召唤到的常遇春,不过名字却不是常遇春,而是叫常伟。

    常伟,统帅95,武力94,智谋75,政治82,魅力89。

    李翊继续看下去,关羽、赵云、太史慈、张颌、贾诩、张飞等大将、谋士和政才依次排列,长长的一串,但李翊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李翊真的糊涂了,完全搞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陡然,他想起了召唤系统关闭前的最后一句话。他想到了一个可能:这徐达难道是此次召唤大礼包召唤到的附赠品?

    想到这个可能,李翊当时就吓了一跳,然后下意识的就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毕竟没道理召唤的附赠品居然比召唤目标还要牛逼的。

    的确,无论是从武将系统显示的徐达和常遇春的五维属性,还是记忆中两人对于大明朝的功劳,徐达无疑都超过了常遇春。而且按照朱元璋给麾下功臣的排位,徐达也是高居第一位的,而常遇春只能排第二名。李翊觉得,要是把两人的位置对调一下,倒是还有可能。

    可眼下的情况,又明确无误的表明,常遇春才是此次召唤的目标,而徐达则是召唤大礼包得到的附赠品。

    对于这个情况,李翊是百撕不得骑姐。

    当然,要是抛开这个疑点,此次召唤倒是非常完美。因为这个召唤大礼包,不但给他弄来一个超级大将,还突破了系统召唤名额的限制。

    按照系统规定,二级系统只能召唤四个名额的。而在这之前,他已经召唤了岳飞、寇准和徐茂公三人,事实上只剩下一个名额。

    而如今召唤到了两个人,很显然,另外一个名额正是大礼包附送的额外召唤名额。

    心中惊疑不定的李翊反反复复的查看着武将系统,然后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徐达跟常遇春也就是常伟是结义兄弟,而且常伟比徐达要大了三岁。

    这个意外的情况,终于让李翊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为按照“三国志2018”系统的规定,结义兄弟的关系是忠诚度最高的。如果常遇春作为徐达的结义兄长,那么将徐达作为此次召唤的附赠品,倒是勉强说得过去。

    另外,通过召唤系统,李翊发现这两个人如今都已经在自己军中了,而且其身份竟然是黄巾军降卒,如今正在张白骑手下,两人都是军候级军官。

    李翊就觉得很有趣,这两人在真正的历史上是红巾军,被召唤系统拉到这大汉朝来,却摇身一变,成了黄巾军。

    既然发现两人已经在军中,而且还是军官身份,事情就很好办了。借着补充亲卫营折损的机会,李翊直接一纸调令,就把两人调到了自己的亲卫营大军中,不过他却暂时没有晋升两人的职位。

    反正接下来将会有很多大战要打,这两人来到自己的亲卫营里,少不了立功的机会。以他们两人的能力,绝对可能很快脱颖而出。

    ………………

    就在李翊在为迎战叛军与诸胡联军而厉兵秣马的时候,联军却是在西安平扯起了皮。

    没其他的原因,主要是大家都想当老大,成为联军的统帅。

    如今,联军可以分成三股力量。

    公孙晗、公孙章和公孙雷等人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有大概七万人马的样子。而且,作为最先挑起叛乱的人,公孙晗在叛军中的地位和声望自然是非常高的。

    因此,从表面上看上去,公孙晗成为联军的老大的可能性最大,呼声也最高。

    另外,吞并了杨终的三万大军,以及在乐浪郡新拉起来的一些人马,公孙文和公孙玉这两兄弟的实力同样不弱,足足有五万人。两兄弟此刻也统一了认识,以公孙文为主,全力争夺联军统帅的位置。

    另外一股势力自然是以高句丽国主故国川王为首的异族联军了。虽然他们表面上看上去只有三万人马,实力是三股势力中最差的,但是考虑到他们背后的力量,事情可就不能这么看了。

    毕竟,此刻的高句丽处于历史上比较强盛的时期,全国户口超过十五万,总人口更是超过八十万。另外,南扶余也就是三韩中的马韩势力同样不弱,五十多个部落总户数超过十万,人口超过五十万。沃沮和濊貊加起来也有差不多三万户,十余万人口。弁、辰韩合二十四国加起来有五万多户,人口将近三十万。也就是说,这些异族联军背靠着一个总人口高达一百七八十万的巨大人口资源,战争潜力是非常强的。

    因此,可谓是三方鼎立,谁都不服谁,选举产生联军统帅的事情难产了。

    最后,公孙晗提议先抛开这个问题,解决掉身边的危险后,大家再慢慢来商量。

    公孙晗的意思还是立即拿下番汗城。如果十天内拿不下,就不打了,调动全部主力进攻襄平,争取年底之前打到李翊的老巢,也就是幽州的西部五郡。西部五郡今年谷物丰收,若想让辽东百姓今年平安过冬,就必须打进西部五郡大肆掳掠,这是唯一自救的办法。

    对于这个策略没有人提出异议。

    “现在进攻西部五郡的时机非常好。”公孙晗说道,“如今李翊留守西部五郡的力量,基本上都被鲜卑人的大军牵制在了长城一线,内部非常空虚。现在,我们要对付的就是李翊在辽东的军队。李翊本部人马加上辽东的一些郡国兵,加在一起大约五万人左右,和我们的实力差距较大。”

    “李翊的用兵大家都很清楚了。”公孙晗面色沉重地说道,“今年几仗皆负于他手,以至于前功尽弃,拱手让出辽东。我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公孙晗抬眼看了一下公孙玉,眼睛内的怒色一闪即逝,他缓缓说道,“一是轻敌,二是军队间的协调配合出现了问题,三是我们分散了兵力,这是我们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我们的十几万大军分成了三路出击,而且还是依次出击,结果给敌人抓住机会,各个击破。”

    公孙晗环视大帐内的众人,说道:“这次,我们务必要集中兵力,统一号令,不给李翊以任何可趁之机。”

    他四下看看,说道:“大家可有什么其他的看法?”

    “我不同意。”公孙玉的声音突然打破了大帐内的平静,大声说道。

    公孙晗见公孙玉又站出来反驳,面色一沉,脸带怒色。(未完待续。)

第0231章 尔虞我诈() 
公孙晗对于公孙玉竟然又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是非常有意见的。

    本来,如果在之前推举统帅的时候,公孙文和公孙玉支持他了,那他已经是拿下了联军统帅的位置了。公孙晗认为,他作为公孙家的长子,公孙文和公孙玉两人的大哥,理应得到两人的支持。

    不过考虑到还有大敌在侧,再加上联军统帅的位置又实在太诱人,公孙文本就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公孙晗也就忍了。

    可现在都已经暂时抛开推荐统帅的事情,而是商讨出兵的事情,公孙玉为什么还要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自己?

    他们都是来自于辽东属国公孙家,按理大家同属于一个阵营,应该精诚团结,用一个声音说话,但现在公孙玉跳出来提反对意见,无异告诉大家他们之间有矛盾,而且还是很深的矛盾。

    公孙晗愤怒了。公孙玉不反省自己的错误,不总结战败的教训,反倒愈发的变本加厉,为了报复自己,竟然在大众场合下和自己翻脸,连兄弟都不愿意做了。他们之间没有兄弟做没有关系,但公孙玉这样挑起矛盾,无疑破坏了联军的团结。联军主导势力的首领都不能团结,还要什么资格去要求其他势力之间互相团结?

    公孙晗看到了危机。

    公孙玉冷冷地看了一眼公孙晗,继续说道:“今年上半年跟李翊的战争,我们败得很惨,这说明我们的实力还不够。如今李翊率领着数万大军坐镇襄平,控制着辽东的大半领土。我们在辽东尚且没有站稳脚跟,更不要奢谈什么攻占西部五郡了,这是自取灭亡。难道还有人准备在失败之后投降朝廷?”

    公孙晗脸上的怒气更盛。

    坐在公孙玉旁边的公孙文看到公孙晗生气了,赶忙伸手拍了拍案几,示意公孙玉适可而止。

    公孙玉根本就不理睬他,大声说道:“我们应该在拿下番汗城后,迅速占据和巩固辽东全境,而不是再次仓促出击,以避免重蹈覆辙。如果我们再败了,李翊既不会收容俘虏,也不会再来招抚了。

    大帐内陷入了沉默。

    伊夷谟大步走到大帐中间,举手说道:“诸位,诸位,大家先听我说几句。现在当务之急是立即拿下番汗城。无论我们进攻西部五郡,还是坚守辽东,打下番汗城,占据乐浪郡全境以及辽东郡东部地区,这是前提,所以这个争议我们可以暂时搁置一旁,先商量商量如何攻打番汗城,你们看如何?”

    公孙晗微微颔首,说道:“国主说得对。我们还是及早拿下番汗城,免得节外生枝,出什么意外。李翊这个人用兵一贯无迹可寻,善战奔袭,让人防不胜防。我们还是及早将他赶出辽东为好。”

    伊夷谟笑着看看公孙玉和公孙文,和颜悦色地问道:“你们觉得呢?”

    “我觉得不妥。”公孙文说道,“我们十几万大军齐聚番汗城城下,竟然连个大军主帅都没有,这不是笑话嘛。就算攻城,也要有个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吧?难道我们就各人打各人的,乱打一气?”

    他环视了大家一眼,大声说道:“今天,大军云集城下,我们不能没有指挥,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推举一位临时负责指挥全军的统帅。我五弟公孙玉是第一个在辽东举兵起事的勇士,是第一个高举斩奸佞杀贪官清君侧大旗的英雄,是辽东大军最早的主帅。”

    大帐中的诸多将领连连点头,公孙玉在威名远扬,他当然要比公孙晗更适合做大军的主帅。他在后面之所以让出主帅的位置,不过是出于家族的压力罢了。而事实证明,公孙晗接手大军主帅之后,那是连连吃败仗,说明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主帅。

    公孙雷、公孙雨等一帮辽东属国公孙家的子弟,在经历了今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之后,也觉得北公孙玉应该理所当然的做这个大帅的位子。何况这位子本来也就是他的,是他自己让给公孙晗的。

    公孙晗看到一帮原来支持自己的公孙家子弟竟然临阵倒戈,转而去支持公孙玉,鼻子都差点气歪了。

    公孙玉和公孙文这次吞并了杨终的人马之后,本来就有了五万大军。现在又得到了公孙雷等人的支持,他麾下的大军数量已经达到了九万人马,在总数量十五万的联军中已经占到了三分之二,腰杆当然直了,胆气也壮了。

    他现在是辽东大军实力最强的一支军队。

    也伊夷谟看到大势已去,摇摇头说道:“本国主刚刚加入大军,许多事都不明白,就不参与了。”

    随即他抬头对公孙文喊道:“公孙玉将军为大帅,诸位难道有意见吗?”

    大帐内顿时传来几声附和之声,几个公孙玉的手下连声大叫,表示支持。

    公孙雷说话了。

    公孙雷四十多岁,个子不高,长相很普通,皮肤较黑,方脸短须,矫健强悍。他本来不是辽东属国公孙家的人,而是鲜卑人,而且是东部鲜卑一个部落的首领。

    公孙雷不太爱说话,脸上总是带着一丝笑意,看上去是个很温和豁达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却是几十年来辽东人的噩梦,一个辽东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梦魇。

    公孙雷嗜杀,好掳掠,自他可以上马征战开始到现在,他几乎年年入侵边境,乐此不疲。他放荡不羁为人豪爽仗义爱结交朋友,不论敌我双方的人,他都愿意结交。和他论交的辽东人非常多,虽然目的不同,但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希望他减少入侵,大家和睦相处,过点平安日子。

    大概在二十年前,鲜卑大首领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而公孙雷的部落,正是被统一的对象。他在跟檀石槐作战的过程中遭遇惨败,率领部分人马逃到了辽东,归属于辽东属国公孙家,并且给自己新取了一个名字叫公孙雷。

    今年春天,公孙玉反叛之后,他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的人。这与公孙玉其实也有鲜卑血统有关,因为公孙玉的母亲是鲜卑人。

    “公孙玉兄弟本来就是主帅,有什么好争的。”公孙雷笑道,“伯明兄长怎么说?”

    公孙雷公开支持公孙玉,也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