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224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224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轲比能挥手说道,“我们和大王一起去。”

    “放弃龙庭?”步度根吃惊地问道。

    “对,放弃龙庭。”轲比能说道,“汉人这次攻击速度太快,北部鲜卑和弹汗山的族众都没有撤出来,大军严重缺乏食物,我们只有继续后撤,撤到燕然山和狼居胥山一带。”

    “直接撤到狼居胥?”扶罗韩目瞪口呆地望着轲比能,有点不敢相信。

    “我们先到燕然山,不论汉军是否追击,一个月后我们到狼居胥去。”轲比能面无表情地说道,“西部鲜卑没有那么多的牲畜可以持续供应几万大军的所需,所以我们要立即派人回去,让中部鲜卑和东部鲜卑把牲畜直接送到狼居胥山。”

    “轲比能,我们不守龙庭了?”泄归泥绝望地问道,“我们不要弹汗山了?不要鲜卑国了?”

    轲比能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我们先机尽失,处处被动,除了撤退保存实力,徐图他策以外,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现在我们兵力不足,食物短缺,就是想打也有心无力啊。”

    “兵力不足我们可以再去催请置鞬落罗,食物不足我们可以再去抢,但这龙庭是万万不能放弃啊。”扶罗韩哀求道,“现在才五月,大草原甚至都还没进入夏天。如果现在就放弃龙庭,汉人下个月就可以打到狼居胥了。轲比能,难道你要我们败进丁零,避祸北海吗?”

    轲比能神色凝重地点点头。

    “汉人以二十几万大军远征大漠,粮草辎重的供应非常庞大,以他们目前的国力根本做不到。”轲比能说道,“你看,他们现在把北部鲜卑和弹汗山的所有族众和牲畜全部集中到弹汗山、稒阳城和受降城等地,其目的是什么?除了不让我们抢掠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要吃。你再看,现在龙庭上的十三万汉军有将近一半是铁骑,而汉军的步卒主力全部滞留在稒阳城,为什么?不是因为他们走不快,而是因为粮草已经无法供应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何还要放弃龙庭?”步度根问道。

    “汉军如果不能彻底击败我们,他就无法称雄大漠,无法覆灭鲜卑国,所以他只能跟在我们后面穷追不舍。”轲比能看看众人,问道,“十三万多大军随后追击,要消耗汉军多少粮草?退一步说,汉军即使以五万铁骑发起追击,他的粮草消耗也非常惊人。”

    “只要我们退得快,汉军必然就追得快,这样等我们退到北海,汉军就没有吃的了。”轲比能说道,“只要我们不再坚守龙庭,我们就掌握了战场上的先机,汉军也就陷入了被动。北海的冬天比这里来得更早更快,汉人想不死都难。”

    “轲比能,十二年前,我们就是这样击败汉军的,李翊有前车之鉴,未必会中计。”弥加小声说道,“汉人历次征伐大漠,不一定都以打到狼居胥为胜利的终点,他们一般以冬天来临为终点。所以我觉得只要我们守到冬天,李翊没有粮草了,他自然会撤兵回国。”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部落,人口都是根基,是战争力量的潜力。李翊经营北疆这几年来,从大汉国其它地方迁移了多少人口到北疆?如果不是他这么做,李翊可能有如此强大的兵力吗?我们如今会面临这样的危境吗?”

    “本来,我们的战争潜力就因为前些年不断地战败以及内乱,已经快要被耗尽了,如果任由汉军把我们二十多万族人和几百万牲畜掳掠回国,鲜卑国就彻底完了。光剩下我们这几万大军能干什么?在草原上没有吃,没有穿,也不能繁衍后代,鲜卑国只能走向自我灭亡。”轲比能斩钉截铁地说道,“为了鲜卑国的希望,为了鲜卑族能够继续繁衍下去,我们务必要击败汉军,夺回被他们抢去的一切。”

    众人听了轲比能的话,默然无声。

    鲜卑人撤离了龙庭。

    岳飞迅速把这个消息禀报了李翊。

    李翊召集徐茂公等人商议了很长时间,决定暂时不要追击。目前天子的病情越来越重,洛阳情况不稳,大草原错综复杂,还是再看看为好。

    于是李翊急书岳飞,留三万铁骑驻守龙庭,其余人马立即返回受降城和稒阳城。

    就在李翊的命令下达不久,一个消息传到了稒阳城:天子刘宏驾崩了。

    ………………

    大汉国中平六年五月十三,天子刘宏驾崩时年仅三十四岁,在位二十一年。

    他在本朝算是一个不称职的天子,年幼时他耽于享乐,宠幸中官,昧于朝政,等他年纪大了,懂事了,想做点事的时候,却迎来了本朝最为巨大的一次流民暴乱。

    随着黄巾军此起彼伏的叛乱,大汉国也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然后就是更多的叛乱,更多的胡族入侵。

    就在大汉国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的时候,天子不思变革,却因为一己之私把大汉国引入了更加可怕的皇统之争里,结果摇摇欲坠的大汉国不但蜂烟四起,而且朝堂之上更是波谲云诡,随时都有一触即发的深重忧患。

    天子虽然不称职,但有一点却是最清楚的,今天的大汉国已经病入膏肓,即使是高皇帝、世祖光武皇帝再生,他们也没有办法在这短短十几年里重振大汉,最后也只能像当今天子一样,落个无可奈何的下场。

    天子比他叔父孝桓皇帝强的地方是,他为大汉留下了皇统,为大汉的国祚延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比孝桓皇帝差的地方是,他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功绩,虽然大汉数十万的将士为他打了无数的仗,但结果是叛乱越打越多,疆域越打越少。所以他没有任何荣耀,只能谥号为“灵”,这比孝桓皇帝的“桓”差了很大一截。“灵”的意思就是说他放任本性,不能见贤思齐,没有任何政绩。

    天子驾崩的第二天,大将军奉何皇后懿旨,率一万北军进入孟津,驻扎在百郡邸。(百郡邸就是大汉国各州郡府衙在京所建的联络官邸,相当于现在各地政府的驻京办事处。)

    同一天,以袁隗为首的三公九卿诸大臣按照大汉律法,拥立大皇子刘辩为大汉国的新皇帝,刘辩时年十四岁。

    新帝尊称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何太后临朝主政,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熹。

    新帝封皇弟刘协为勃海王。刘协时年九岁。

    新帝任命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同参隶尚书事,处理朝政。

    不久,新帝依大将军所奏,任命荀爽为光禄大夫,袁绍为司隶校尉,王允为河南尹,刘表为御史中丞,何颙为北军中候,郑泰为尚书。(未完待续。)

第0330章 寻求决战() 
汉灵帝的突然驾崩,打乱了李翊原本的作战计划,让本来一片大好的局面变得扑朔迷离。李翊不知道自己的北征行动是否还能得到汉灵帝在位时那么大力度的支持,因为他知道,无论是外戚还是世族,亦或是宦党,对他这位手握重兵的大将,心里面其实都不友善,恨不得将其杀之而后快。

    事实上,就在李翊率领大军北征的时候,外戚、世族和宦党都没少跟他使绊子。就在前不久,这些人就借着灵帝病重,陷入昏迷的时机,拟定了一个矫诏,想要让李翊跟另一位手握重兵的大将董卓火并。

    董卓自领兵征讨羌胡、镇压黄巾军以来,因战功显赫,受到朝廷多次重用,不断升迁,尤其是击败韩遂等人的进攻后,他的势力日趋壮大,形成了一支以凉州人为主体、兼杂胡人和汉人的混合军队。朝廷虽然对董卓加以抑制,但羽翼日趋丰满的董卓自恃战功与威望,越来越变得野心勃勃,目中无人。

    为了达到除去董卓和李翊这两个心腹大患的目的,何进、袁隗和张让所代表的外戚、世族和宦党达成了一个一石二鸟的计划,他们矫诏董卓,拜他为并州牧,让他率领本部人马前往并州。

    董卓虽然野心勃勃,目中无人,但他还是清楚一个事实的,那就是以他现在的力量,还不可能是手握二十万雄兵的征北大将军李翊的对手。而并州如今是征北大将军的地盘,让他去并州当州牧,如此明显的驱狼攻虎之计,怎么可能瞒过奸猾似鬼的董卓?

    于是,董卓一面假装答应,率部离开贫瘠的西凉,取道河东郡去并州。不过,这货到了河东郡之后,借口大军缺粮缺饷,窝在河东郡不动了。

    留守并州的钟繇很快派人把这个事情汇报给了李翊,让李翊感觉到了危机。他决定加快征服大草原的步伐,在朝廷决定对他采取更加激进的手段之前,稳定北疆。

    ………………

    大帐军议。

    征北大将军府军师祭酒郭嘉首先把洛阳和北疆的形势对诸将做了一下说明,然后他着重阐述了北上寻找鲜卑主力作战的重要性。

    郭嘉说:“能不能重创鲜卑人的主力将直接关系到我大汉能否永久占据大漠,能否确保我北疆和大汉社稷的稳定,所以这一仗我们不但要立即打,而且还一定要一击必中,即使全军覆没也在所不惜。”

    众将神情兴奋,热血沸腾。

    另外一位军师祭酒荀彧随即把征北大将军府拟订的此次北上决战的攻击策略做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此次由主公亲自统帅六万铁骑北上,由穆桂英夫人统帅步兵己字军团、庚字军团和辛字军团共九万步卒驻防于稒阳城。”

    “此战的目的是要和鲜卑主力决一死战,是要重创鲜卑人,所以我们不在乎输赢,我们只要和鲜卑人打上一仗。另外,远征路途太远,粮草辎重的供应和运输是个大问题,以我们现有的粮草储量来看,也只够六万铁骑北上所需,而且还要速战速决。”荀彧说道,“我们估计鲜卑人的主力大概在七万左右,如果我们六万铁骑同时北上,鲜卑人未必会冒着损兵折将的危险和我们决战。”

    “诸位都清楚,鲜卑人只要能拖到冬天,我们北上大军就要后撤,所以现在是不是决战,何时决战的主动权完全掌控在鲜卑人手上,我们非常被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打算将北上大军一分为二。前军两万四千人日夜兼程追击鲜卑人,甚至不惜以身做饵,诱使鲜卑人回头决战,后军三万六千人随后跟进,相机支援。”

    “考虑到铁骑诸军将士在前期作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折损,所以主公特意征调了部分步卒统军将领和步卒予以补充。”

    接着荀彧宣布了北上大军的各军将领。

    前军由主公征北大将军李翊和西中郎将关羽、南中郎将赵云、平虏将军张飞、行平虏中郎将徐达、校尉吕布、常遇春、高顺组成。

    李翊领亲卫军六千骑。亲卫军由太史慈、典韦和常遇春统领。赵云率领骑兵甲字军团第一军六千人马,吕布为副将;关羽率领骑兵甲字军团第二军六千人马,高顺为副将;张飞率领骑兵甲字军团第三军六千人马,徐达为副将。

    后军由骑兵乙字军团和丙字军团组成,共三万六千人马。统兵将领包括安夷将军张郃、行征虏中郎将高长恭、校尉张燕、张辽、张白骑、方苞、李勋、李琼、李忠、李信、李义等。

    荀彧最后说道:“征虏将军岳飞将率步兵丁字军团和戊字军团六万军驻守范夫人城,并负责给我们输送粮草。”

    “大军明日北上。”

    ………………

    五月底,燕然山,鲜卑大营。

    汉军终于北上了,这个消息让鲜卑各部首领非常兴奋。但兴奋之余人人都有一种不安和恐惧。这次,还能不能再像十二年前一样击败汉军?

    步度根、轲比能、弥加、素利和阙机等人率军撤到燕然山后,西部鲜卑承担了近七万大军和十几万匹战马的食物和马料,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西部鲜卑几乎耗尽了所有的储存。

    为此西部鲜卑的大小部落首领怨声载道。此仗将来即使打赢了,西部鲜卑也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很难恢复了。

    虽然步度根和轲比能一再向他们承诺,只要把汉人赶出大漠,不但给他们最多的战刑品,连北部鲜卑的所有疆域都尽数划给他们。但今天大漠的形势谁都看得出来,鲜卑国已经完了,步度根和轲比能的诺言根本就是一句空话。

    然而面对实力远远强于自己的步度根和轲比能等人,置鞬落罗只能忍气吞声,把成千上万头牲畜源源不断地送进大营。

    现在,西部鲜卑大人置鞬落罗可以长长地吁口气了。步度根和轲比能总算要走了,自己是不是也跟着他们后撤?我是往西还是往北?

    这段时间,燕荔游和西部鲜卑的部分首领不停的怂恿他趁着实力尚存的时候和汉人讲和。

    和汉人讲和,西部鲜卑的大小部落就脱离了鲜卑国,就能左右逢源。汉人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