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233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233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邵三十多岁,白净儒雅,彬彬有礼。

    董卓见到种邵之后,亲热地问道:“申甫,老夫人身体可好?”

    种邵回道:“谢谢将军挂念。奶奶年事已高,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已经卧床两年了。”

    “三年前我回京的时候曾到府上拜望老夫人,那时老夫人身体不错,她还记得我,和我说了老大人许多过去的事。”董卓感叹道:“没想到……”

    两人闲聊了一会家常,随即说到正事。

    “申甫,是不是大将军让你来的?”董卓笑着问道,“寇准那小子张口就是十万大军,是不是把他吓倒了?诛杀奸阉的事他打算暂时放一放?”

    种邵笑道:“大将军有大将军的打算,我们有我们的打算。”

    说着他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了董卓,说道:“这是太傅的信,请将军过目。”

    太傅袁隗在信中义正辞严地痛骂奸阉阴狠狡诈,擅权祸国,骠骑大将军蔑视皇权,骄纵枉法,大将军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以至于洛阳危机一再反复。他嘱咐董卓务必以国家社稷为重,不要被奸阉狡猾的手段迷惑了双眼,不要被骠骑大将军的威胁震骇了心神,他希望董卓能痛下决心,坚决留在京畿并继续举兵进逼,最好能迅速进入函谷关。

    董卓看完书信后,把这封书信又还给了种邵。

    “骠骑大将军已经远征大漠,留守晋阳行辕的寇准不经天子同意,私自征调屯田兵屯兵风陵渡,无非是担心洛阳大乱造成远征大军粮饷断绝而己。”种邵笑道,“他威胁太后说,他要带十万大军南下,其实这不过是他的一种姿态而已。他的目的是要告诉太后和洛阳各方,趁早解决京师危机,免得祸及北疆,害了国家社稷。但将军注意到没有,这次寇准一句都没有提到铲除奸阉的事。”

    董卓点点头,微微眯起眼晴看着种邵,说道:“这正是大将军所希望的。”

    “太傅和尚书台的一帮大臣们打算趁着现在京中形势一触即发之际,督请将军和执金吾丁原、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桥瑁和骑都尉鲍信同时从南北两个方向兵进洛阳,以逼迫大将军以雷霆手段彻底诛杀奸阉。同时,我们还可以趁此机会控制西园军,围住都亭的北军,把大将军手上的实力全部解决掉。”

    董卓暗暗吃惊,不动神色地问道:“申甫,这事稍有不慎。洛阳就要陷入战乱,太傅有这个把握吗?”

    “此事难度的确很大,需要将军鼎力相助。”种邵低声说道,“此事要快,一定要在几天内解决洛阳所有棘手问题,否则大将军一旦和奸阉联手,并州的寇准又举兵南下,我们就非常被动了。”(未完待续。)

第0342章 与虎谋皮() 
“多路进逼?”董卓稍加沉吟后问道,“函谷关怎么办?谁给我打开函谷关?”

    种邵神色严肃的说道:“为了坚定大将军诛杀奸阉的决心,也为了逼迫大将军痛下决心和太后决裂,太傅打算把西园军一分为二,把其中的五营人马按照大将军的意思并入北军。中军校尉淳于琼的三营人马驻守函谷关,由他给将军打开函谷关关门。”

    “上军校尉曹操和下军校尉鲍鸿带五营人马到平乐观北军大营驻扎,驻守都亭的北军也回到平乐观,北军都尉侯成和都尉张扬、毋丘毅的三路兵马也进驻长乐观。同时,将军和丁原、王匡、桥瑁、鲍信、鲍鸿等五人各领大军缓缓逼近北军大营,团团围住平乐观。”

    “当然了,将军入关的事千万不能让大将军知道,否则大将军定会猜测到我们的意图。本来大将军就对丁原、王匡等人不放心了,如果再加上将军你的两万西凉军,他定会嗅到其中的杀机,抢先和奸阉联手,以五万大军攻击围住平乐观的各部大军,那洛阳的形势就无法控制了。”

    “曹操?”董卓问道,“曹操愿意离开函谷关?”

    “现在函谷关内有淳于琼、鲍鸿、侯成、张扬,孟津有丁原、王匡,都亭有北军,再加上函谷关外将军的西凉军,曹操在这么多军队的包围威胁下,难道他还敢反抗?”种邵不屑地说道,“曹操为了保命,定会遵从大将军的军令赶到平乐观去,这一点将军无须担心。”

    董卓又问道:“大将军呢?大将军看到丁原、王匡、桥瑁等人不但违抗自己的军令拒绝退出京师,反而率部逼近洛阳,围住平乐观,他难道不会怀疑我们另有图谋?”

    “在骠骑大将军十万并州大军的威胁下,太傅和朝中的诸多大臣愿意退一步,帮助大将军何进迅速控制西园军以稳定洛阳局势,其实也就是承认大将军独掌权柄了。此时太傅和大臣们提出,为了避免将来奸阉势力复起,士人遭到他们的血腥报复,要求大将军诛杀奸阉,大将军有什么理由不答应?”种邵十分自信地说道,“等奸阉尽除,大将军就可以让将军、王匡和桥瑁等人各回州郡,洛阳的危机不就完全解决了,他有什么好怀疑的?难道他会想到我们竟敢冒着玉石俱焚之局对付他?”

    “哼……等大将军杀了奸阉,突然发现将军的西凉军和各路兵马已经包围了平乐观,他会怎么办?”种邵冷笑道,“他死定了。”

    “申甫,不要忘了,大将军还有几千门客和私兵。”董卓笑道,“还是小心一点好。”

    “将军不是以保护大将军为由,在得到大将军的同意后让一千亲卫秘密潜入洛阳了吗?”种邵笑道,“将军的这些亲卫是不是都潜伏在奉车都尉董旻府上?大将军何进也许以为这些人是保护他的吧?”

    董卓微微一笑,眼神略显尴尬。

    种邵视而不见,继续说道:“洛阳城里除了将军的这一千甲兵,还有袁绍的一千多门客。这一千多人都是武功高手,当年袁绍和何颙屡屡营救党人得手,靠的就是他们。另外还有城门校尉伍琼、河南尹王允、虎贲中郎将袁术的几千手下。这么多人解决大将军府内的三千门客私兵还不是绰绰有余,所以将军放心,目前洛阳的形势还是控制在我们手上。”

    种邵躬身深施一礼,郑重地说道:“将军,洛阳的危机即将尘埃落定。将军不要再三心二意,还是遵从太傅的指令,帮助太傅速速肃清奸阉和外戚之祸吧。”

    种邵诚恳地劝道:“这样将军既能搏得一世清名,又能贵为三公,成为我朝一代名臣,将来还能青史留名,将军何乐而不为?”

    ………………

    种邵刚刚离开新安大营,前将军董卓就上奏天子和太后,说自己即刻奉旨西上凉州,为大汉戍守边疆。

    同一时间,执金吾丁原、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桥瑁和骑都尉鲍信却率部逼近了洛阳城。

    八月二十三,太傅袁隗和尚书令卢植亲自赶到大将军府会晤大将军何进,三人密谈了一天。

    八月二十四,大将军何进和太傅袁隗联名上奏天子和太后,提出驱逐中官出京,并保证他们安全返回各自的封地和老家,不再做出任何赶尽杀艳的事。

    大将军同时下令虎贲中郎将袁术率虎贲羽林撤出复道,解除了对皇宫的封锁。少帝和陈留王刘协匆忙赶到南宫和何太后相聚。

    同一天,大将军何进命令驻守函谷关的曹操和鲍鸿即刻率军返回平乐观驻扎,同时接到军令的还有侯成、张扬和毋丘毅,屯兵都亭的北军随后也回到了平乐观大营。

    当天黄昏时候,天子下旨,拜上军校尉曹操为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掌图书秘籍,受公卿奏事,纠举不法,是“三独坐”之一,算是重用了。

    拜下军校尉鲍鸿为谏议大夫。

    当天夜里,平乐观灯火通明,五营西园军的几十位军司马和假司马全部被请到中军大帐,接受大将军府司马何津最新的调派。

    五营西园军士卒在和北军中侯侯成的安排下,迅速并入北军各营。

    也就在这天夜里,董卓率军悄悄进入了函谷关。

    …………

    八月戊辰日(二十五日),洛阳。

    上午,车骑将军何苗携何太后懿旨赶到了大将军府。何太后不愿屈从于京畿重兵的胁迫驱逐中官,她让何苗告诉何进,她绝不会让步。

    何苗旧调重弹,再次说到中官对何氏一族的恩惠,恳求何进得饶人处且饶人。

    何苗说:“当初我们随妹妹一起从南阳来到洛阳的时候,一无所有,身份低贱,都是依靠宦官的帮助我们才有今天的荣华富贵。洛阳的形势你也清楚,一旦奸阉出宫,士人势必吸取上次的教训,捕而杀之。这样朝堂之上就剩下我们和士人对垒,其结果如何,谁能预料?如今外有北疆的李翊,内有洛阳的士族权贵,维持洛阳的势力平衡才是重中之重。兄长可不要上了那些士人的当,给自己惹来无穷祸患?”

    何进诧异地问道:“看不出来你还有长进了,不错不错。你这话是不是你府中的长史乐隐说的?”

    何苗不理他,继续说道:“你只要利用现在京畿的复杂形势迅速控制西园军,这洛阳就是你说了算,你何必这么急着要杀中官?”

    “我无意诛杀中官。”何进说道,“既然你知道洛阳的事怎么处理,那你就回去对太后说,我需要时间,需要用缓兵之计稳住太傅袁隗和那帮士人,我需要中官暂时离开皇宫。”

    何苗担忧地说道:“这缓兵之计如果让袁隗看出来,他抢在你掌控西园军之前把中官全部杀了,那这事……”

    “西园军的五营将士已经被我完全控制,现在就差淳于琼的那三营一万五千人了。”何进不慌不忙地说道,“只要董卓的大军进入潼关,我就可以彻底解决西园军。所以,你告诉太后,请她为了我们何家,务必相信我一次。”

    ………………

    下午,何太后的懿旨送到大将军府。

    何太后宣何进到长秋宫议事。

    何进迟疑不决。他不想去,但如果何太后不能理解自己的意图,执意坚持己见拒绝驱逐中官,自己就无法趁此良机彻底解决西园军和稳定洛阳的局势。

    今天这个机会千载难逢,稍纵即逝,不能耽搁。

    何进想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决定亲自进宫劝说何太后。

    为了安全起见,大将军何进让吴匡、张璋两人带了三十骑,三百亲卫随行,并急令虎贲中郎将袁术带五百虎贲羽林在南宫外负责警戒。

    何太后上午听了何苗的回奏后,将信将疑,她和赵忠、张让等人商量了很长时间,觉得大将军的话不可信。

    赵忠说:“现在大将军和太傅两人根本无视天子和太后的存在。他们随意处置西园军,撤换西园军校尉,把西园军并入北军,大将军居心何在?还不是为了独霸权柄?”

    张让说:“即使大将军所说是真的,那也要和他约法三章。太后应该独掌内廷大权,让大将军和太傅同掌外廷大权,无论如何不能让大将军独霸权柄,只手遮天,为所欲为。”

    何太后为了说服大将军,特意让赵忠等人退出了长秋宫。

    大将军何进详细向何太后奏禀了今日洛阳的局势,把自己的想法解释了很多遍,但何太后从何进的字里话间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何进想独霸权柄的野心。

    只是何进说的句句在理,何太后无力反驳,最后她只好搬出赵忠的话说道:“本宫可以答应你们罢免中官,把他们驱赶出宫,但西园军不能并入北军。西园军是先帝所置,你们不能在先帝尸骨未寒的时候,就把他费尽心血建立的西园军给解散了。本宫无论如何不答应。”

    何进头一昏,气得差点吐血。(未完待续。)

第0343章 何进身死() 
何进想了一下说道:“考虑到先要稳定洛阳局势,所以西园军暂时还是并入北军为好。至于西园军的事,待洛阳形势好转后,陛下和太后可以颁旨重建,太后以为如何?”

    何太后无奈答应了。

    接着就是谈太傅是否继续参隶尚书事的事。何进要太后下旨,借口洛阳危机的事把太傅参隶尚书事的权力给免了。太后不答应,说太傅是先帝临终前托付国事的重臣,而且太傅为少帝能顺利继承大统立下了大功,怎能随意免除太傅参隶尚书事的权力?

    何进很失望。他不想在这件事上争执太长时间,等自己控制了洛阳局势后,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何苦现在和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太后纠缠不清。

    何进随即告辞了。

    出了长秋宫之后,他一路疾行,就在他要到宫门的时候,一个中黄门飞步而来,气喘吁吁地喊道:“大将军请慢行。太后懿旨,宣大将军到嘉德殿接旨。”

    自从先帝在嘉德殿归天后,这里就成了大臣们的朝议之地。因为嘉德殿距离长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