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276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276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此人,才会制定出进行这么大胆而疯狂的计划。也只有他,才能够完成这看上去完全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因为骠骑大将军,就是用一次又一次看似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铸就了他不朽的传说!

    ………………

    一颗接一颗的流星接踵而来,如同下了一场豪雨。

    没错,跟下雨一样,因为伴随着流星的,还有阵阵沉闷的雷声!

    末日一般的景象中,死亡之焰越来越密集,波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管亥声嘶力竭的叫喊没有惊动太多人,连营太大了,别说十个人,就算是只跟管亥同样个头的蛤蟆,也不可能嚷嚷得那么大声,将整个连营都惊动起来。

    首先被惊动的是靠近火起处的贼兵,他们或是衣衫不整,或是赤身裸*体的从营帐中跑了出来,揉着惺忪的睡眼,嘴里骂骂咧咧的诅咒着。

    他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当发现自己身处熊熊烈火的包围中时,本能的发出了刺耳的尖叫。

    尖叫声惊动了更多的人,很快,凄厉的尖叫声连成了一片,汇聚成了一曲来自炼狱的哀歌,比管亥一个人的嘶吼响亮了无数倍。

    然而,连营依然没有被彻底惊动。

    这一瞬间,管亥有了明悟,他终于知道连环失火事件的真相了!

    没错,那就是奸细干的,来自泰山军的奸细。这些奸细的目的不是烧毁自己的粮草辎重,他们就是为奇袭部队踩盘子来的!

    每次失火事件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骚动,频繁的闹过之后,喽啰们就会习以为常,不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反正不是烧在自己身边,自己瞎折腾个什么劲,难道跑的快,渠帅就会嘉奖自己不成?

    管亥不是一点防备都没做,他安排人巡营,布置防卫,而且没有完全将连营联接在一起,而是分割成了相对独力的几个大营。

    最重要的是,他将营盘周围十余里的障碍物都清空了,视野相当开阔,就算来袭的是骑兵,也有充足的预警时间。

    但接连不断的失火事件降低了贼兵的警惕心,不论听到什么动静,发现什么怪异的东西,他们都不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哪怕是现在这种情况,也是一样!

    营寨里的火势开始蔓延,大火四周被映得纤毫毕现,但远处的黑暗却黑沉如许。

    黑暗中,也不知有什么怪物在,低沉的闷雷声,象是马蹄击打地面,但却又有些不同,比马蹄落在地面的声音更沉闷,更短促,也更轻薄!

    如同有疾风吹送,闷雷声在营盘外滚滚卷过,所过之处,有无数新星璀璨升起,骤然落下,将帐篷一片一片的点燃,将管亥的营盘陷入火海,将恐惧吹送到贼兵们的灵魂深处!

    烈火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在蔓延,比火势蔓延得更快的,是恐惧,深入骨髓的恐惧!

    风雷交集,火光冲天!

    越来越多的喽啰兵逃出了帐篷,不顾自己衣不遮体,也来不及拿起武器,只是出于人类求生的本能,疯狂的往营寨深处逃去。

    接连不断的失火,已经可以看做是上天降罚的预警,现在,天谴终于到了,不想死在雷火之下,就只能远远的逃开。

    连营深处的人也被惊动了,失火司空见惯,但成百上千人奔跑的大乱却没人司空见惯。人都有从众心理,在动乱发生的时候,没人会认真思索,除非有某些更具权威性的人或规矩指导,否则大多数人只会加入集体的行列。

    逃亡的队伍在扩大,致命的恐慌在蔓延,渐渐的波及到了连营深处,造成了更多更大的连锁效应。

    “站住,北疆军没几个人,大伙儿不要逃,把来犯的贼军都杀光!”管亥急了,嘶吼声越来越响亮。

    他没有应对这大场面的经验,没想到只是因为吃惊发了会儿愣,局面就演变得不可收拾了。

    不过他知道,来的兵马不会太多。司马俱的那百万大军不是摆设,已经正往齐国集中过来的各地黄巾,也不是瞎子。如果泰山军大军犯境,不会一点警讯都没有,司马俱也不会只是不痛不痒的说,有小股骑兵在境内活动。

    何况,他还知道更准确的情报,从洛阳前来泰山的北疆军不足万人,就算是加上同行的公孙瓒的军队,总兵力也不过两万人左右。

    而自己的大军,足足有五万多人!

    而且,李翊绝对不敢倾巢而出。就算是他敢,公孙瓒肯定也不会同意的。这样孤注一掷的做法,只要不是疯子都不会做出来。(未完待续。)

第0402章 铁骑突袭() 
给黄巾军大营造成火灾的是黄忠所率领的一千强弓部队。

    趁着黑夜,黄忠带着他的一千人马,悄悄潜行到黄巾军大营附近的一座光秃秃的小山上。

    原本,这座小山也是树木葱茏的,只是管亥为了防止被敌人袭营,将上面的树木都砍光了。

    黄忠这一千人马用的弓可不是一般的弓,而是李翊通过“三国志2018系统”兑换的后世弓箭的制造工艺,制造出来的中世纪英国长弓。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力的弓箭之一。

    英国13世纪大力发展弓箭部队,并对弓具进行改迸,逐渐用长弓取代十字弓。

    英国长弓用榆木、棒木和罗勒木制成,后来主要用紫杉木制造。最好的紫杉木并不产于英国,而是从意大利和西班牙进口的。长弓的长度为6英尺,箭长3英尺。弓身的中间用手握住的地方为1。5英寸宽,往两端方向逐渐变细。弓的两端用角料镶包。弓架的前部为圆形,后面是平的。

    长弓射程是十字弓的两倍(最远达400码,有效射程接近250码),而且射箭速率要高得多(每分钟可发10至12箭)。在技术熟练的英国士兵手中,长弓的命中率大大高于十字弓。

    而且它还有更轻便、更容易掌握,适用于散兵射击或齐射的优点。就当时来说,它是战场上最有效和用途最广的单兵武器。

    长弓的不足之处是弓过硬,技术要求高,必须经过长期训练的弓手才能掌握它。

    但这些对于本就擅长射击的李翊亲卫铁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太苛刻的条件。他们在黄忠的率领下,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掌握了这种强弓的射击方式。

    而今晚上的一战,是他们初次使用这种弓箭走上战场。

    凭借着地处高处的地形优势,还有顺风发射的优势,黄忠把他麾下的强弓部队的射程扩大到了五百米,也就是一里多远。

    当然,这也是因为山下到处都是黄巾军的连营,根本不需要讲究什么射击精度,只需要把一只只火箭射出去就可以了。

    在黄忠的指挥下,一千强弓部队给管亥军大营制造了巨大的混乱。

    ………………

    “都别逃,传我的将令,准备反击,违令者斩!”管亥一脚踢翻了一名从身前跑过的喽啰兵,顺手又抓住了另一个。

    他这个渠帅是结结实实的砍出来的,死在他刀下的,有官军、有豪强、有百姓、也有很多同道。

    杀官军是为了反抗;杀豪强是为了报仇;杀百姓是为了掠夺;杀同道是为了自保和争权!

    所以,他在军中向来很有威望,别说喽啰兵,就连司马俱、徐和、吴霸和管承这种大方,都对他异常看重,不但许下重酬邀请他共襄盛举,而且还跟他分享了很多很机密的情报。

    可是,在生死关头,谁还顾忌这些?没人理会管亥,就连被他揪住脖领子的小喽啰,都用力一挣,将唯一的外套留给了他的渠帅,头也不回的跑进了黑暗深处,只有光溜溜的的屁股,微微映射着火光,好像一只飞远的萤火虫。

    “站住!我是你们的渠帅!听我的命令,杀回去!外面只有千八百的骑兵而已,北疆军的骑兵就这么一点!杀了他们,都昌就会投降,到时候随便你们在城里找乐子,然后咱们一起打天下,建一个永远不挨饿的清平世道!”

    管亥发了疯似的嘶吼着,手中的战刀已经染了血,几个不听话的喽啰兵葬身在他的刀下。然而,溃逃并没有终结,管亥举动的唯一效果,就是将自己身边清空了一大块,同时,让恐慌变得真实起来。

    溃兵们远远的避开了这个疯子似的杀神,一边逃,一边乱喊:“骠骑大将军来了,来的是骠骑大将军!”

    “来了好多骑兵,跟恶鬼似的!”

    “贼兵完蛋了,大家不要跟着一起送死啊!”

    “不要拿兵器,骠骑大将军的兵马是仁义之师,只杀贼寇,不杀良民!”

    “跑……跑啊!”

    ……

    管亥只觉喉头一热,一股血腥味在嗓子眼里盘旋不去。

    他终于想起来了,营寨里不都是跟随他多年的喽啰,还有很多新被挟裹进来不久的普通百姓。

    按照正常规律,这些新加入的人开始都是不情不愿的,但日子久了之后,这些受害者就会变得跟曾经的加害者一样,适应抢掠,适应厮杀,适应屠杀……

    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

    不过,管亥此番兴兵的时间还太短,战果也只有朱虚一个县城而已,这些受害者的情绪还不是很稳定,他们更向往的是日耕夜息的平静生活,而不是挥舞着刀枪,去创造什么清平世界。

    平时不会有事,这些人拖家带口的,想逃也逃不远,逃了也无从容身,可是现在,当打着黄巾大旗的贼军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四散而逃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当中还混有数量不明的奸细!

    该死的李鹏飞,居然如此老谋深算,奇袭之前,还布置奸细,这分明是不给人活路走啊!

    管亥一口将涌到喉头的血咽下,翻身回到了营帐,他还没输,他也不能认输!

    他成为黄巾,是从今年春天开始的。在那之前,他跟从兄管承一起当山贼,一度曾经在泰山贼和青州贼之间徘徊。

    他麾下的喽啰,很多都是最初那批遭灾的灾民,经过将近十年盗匪生涯,都从老实巴交,人畜无害的百姓,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悍匪。

    这支队伍有三千人,就算在动乱中离散了一些,剩下的,也足够与北疆骑兵一战了。

    司马俱的情报来源非常可靠,他开始不放心,还派人潜入兖州各郡国,分别验证过。情报显示,李翊带到泰山的骑兵不过六千人上下,另外公孙瓒手里还有一万的骑兵。

    而且很明显,李翊不可能把这些骑兵全部派来都昌城,因为军队数量多了,目标就大了,恐怕还没赶到都昌城,就已经被司马俱的人马包围了。

    尽管大多数都是流民,但司马俱手下毕竟聚集了数十万人,真正能够打仗的青壮人也有将近三十万。如此多的人,要是被围住,那真的就是插翅难逃了。

    以李翊如今的身份,他绝不会亲自前来,更不会派遣太多的人马前来。

    只要李翊本人不亲自前来,北疆兵再厉害,又有什么可怕的?

    管亥的情报来源的确很准,发起突营之战的骑兵只有两千人。

    李翊总共派了三千骑兵前往北海营救孔融,这其中黄忠的一千狙击弓箭部队有其它任务,并没有参与突击黄巾军大营。真正参与突击的只有太史慈的一千骑兵,以及魏延的一千骑兵。

    两千对五万,完全不靠城内的接应,这个计划看起来很疯狂,但太史慈却热血沸腾,要打,就应该打这种大仗才够威风,功劳也大。

    换在一般的军队中,将校们可能会有不少异议,但在北疆军中,却绝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北疆军就是这种风格,跟着一个霸气四射的主公,什么仗是他们不敢打的?

    五万贼军?土鸡瓦狗的乌合之众而已,挥挥手也就平了。

    “开始突阵吧,别给他们重整旗鼓的机会!”

    凝神观察一阵,确定了敌军的乱势,太史慈再也按耐不住,他跃马横枪,第一个越过了栅栏。

    “呜……呜……呜!”

    传令兵吹响了号角,两千轻骑在太史慈和魏延的指挥下,以五十人为单位,分成了四十个小队,一半追在主将太史慈的身后,另一半跟随魏延,形成两个锋矢,向敌营深处推进。

    每个小队都有一部分人持着火把和战刀,另一部分人持着弓箭。

    持弓者抽出箭矢,在同伴手中的火把上点燃,然后开弓放箭,将无数燃烧的流星送上苍穹深处,化为一片流星火雨,带来新一轮的灾难。

    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熊熊的大火照亮了苍穹,如同平地升起了一轮红日。

    火势开始向连营深处蔓延,连绵的火海一侧,是豕突狼奔的贼兵和被挟裹入伙的百姓。

    另一侧,一队队如同幽灵般的骑兵在火光中若隐若现。看不见任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