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305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305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立疑惑地看看朱儁,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不把这个消息先告诉文台兄?”

    “目前阳翟、鲁阳、宛城三地只有两万多军队,而袁术还在襄阳和刘表对峙,所以我们就算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文台,他也没办法阻止董卓的攻击。”朱儁无奈地说道,“我们必须阻止董卓占据荆、豫两州,否则不但勤王无望,我们也要束手待毙。现在能阻止董卓率军南下的只有骠骑大将军了。”

    “大将军会出兵攻击董卓?”丁立摇头道,“主君,这根本不可能。”

    “董卓已经激怒了大将军。”朱儁说道,“我们一直以为西凉军在河东的行动是为了牵制并州大军,是为了他们的大军可以安全地掳掠南阳和颖川,但现在看来我们估计错了。我听李儒说,董卓今天已经下令攻击上党南部三县。我不明白董卓为什么要激怒李翊,但我知道李翊绝不会坐视自己的部下遭到董卓的杀戮。这次董卓不死也要掉层皮了。”

    丁立担忧地说道:“主君,恐怕来不及了,董卓现在肯定已经严密封锁虎牢关、平津等通往外界的关口了,我们很难把书信送出去,甚至还会给我们带来灭顶之灾。”

    “你带着朱皓一起走,不要回来了。”朱儁淡淡地说道,“我虽然老了,但依旧可以跃马扬鞭,征战沙场。”

    ………………

    深夜,河内郡,河阳城。

    韩浩站在黄河岸边,望着黑漆漆的夜空,心里焦虑不安。

    今天,在河对岸几十里外的孟津关和小平津关的西凉军已经开始行动了。看样子董卓势必要趁着袁绍、王匡和黄巾军激烈交战的时候渡河攻击,河内危矣。

    急骤的马蹄声突然敲碎了宁静的黑夜,清晰地传进了韩浩的耳中。

    韩浩的心突然剧烈地跳动起来。

    ………………

    黄昏,洛阳,毕圭苑。

    李儒再一次劝说董卓立即和李翊联系,李儒说道:“我们攻打上党五天了,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下一步应该是和李翊打打谈谈,以便主公集中主力南下攻占颖川和南阳。现在我们实在没有必要把兵力浪费在攻打三个关隘上。难道主公要放弃南下作战,转而渡河攻杀袁绍?”

    “按时间推算,李翊已经到了并州,我们应该尽早和他商谈,以免延误时机。”田仪也劝道,“袁绍不会任由我们渡河攻击威胁他的生存。时间不等人,主公还是立下决断。”

    董卓执意不从,他得意的说道:“现在兖青徐三州刚刚从战火中解脱出来,三州诸侯精疲力尽,根本无力西进;袁术已经遭到了董越的攻击,首尾不能兼顾;袁绍的援兵已经到了关隘,三面受敌;上党也要继续打。战场越多,各方付出的代价就越大。随之而来的就是钱粮的紧张,尤其是冀、豫、荆三州的粮食,马上就会成为各方抢夺的对象。”

    “粮食少,仗就会打得更加激烈,打仗的时间就会更加长,此起彼伏的战斗就会持续不停。黑山的蚁贼,兖青徐三州的众多诸侯,河内的袁绍,冀州的韩馥,荆豫两地的袁术孙坚刘表,北疆的李翊,都会加入到这场血腥残酷、旷日持久的生存大战中。”

    “我们不但要把今年的粮食抢到手,还要破坏各地的春耕,让他们失去明年的粮食,让他们互相争斗,让他们失去三年后,甚至四年后的粮食。只要我们在关东一带不停地打仗,不停地掳掠,不惜一切代价挑起各方的战火,一直打到明年四月的春耕,把关东、颖川和南阳都打成一片废墟,这样我们就能安安心心地待在关中,而其他人会累得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他们为了粮食,为了生存,会在冀州、豫州和荆州打得热火朝天。”

    “而我们凭借关中的千里沃野,凭借年年的掳掠,两到三年内就能恢复元气,然后我们再征战四方,稳定社稷,建下盖世功勋。”(未完待续。)

第0442章 董卓的野望() 
看着激动的董卓,李儒和田仪暗自惊骇。

    “主公,你不是说要占据南阳和颖川吗?”田仪诧异地问道,“怎么主公突然改了主意?”

    “我从来没有改变主意,只是你们没有理解我的本意而已。”董卓大笑道,“皇甫嵩为什么要建议天子赐封万年公主为长公主?为什么要让七位老臣从辟于长公主府?难道就是为了制约李翊的权势吗?”

    “笑话,没有军队,没有武力,长公主凭什么制约李翊的权势?你们看看我,当今天下谁能制约我的权势?李翊也是一样,没有人可以制约他。要想制约李翊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利用天子和长公主的威仪,利用北疆老臣的威信,分化和拉拢北疆将领。然后呢?然后他们就要利用这些北疆将领对天子的忠诚,极力说服他们放弃北疆,攻打长安。”

    “我当初奏请天子,在北疆军中拜封了九位将军,十几位中郎将,我为什么那么慷慨?你们当时不理解,胡轸、牛辅等人甚至还冲我发脾气,认为我厚此薄彼。现在呢?现在你们再看看,这九位持节、假节的将军,不正是长公主和那些老臣们拉拢的对象吗?北疆不一定因此而乱,李翊也不一定因此而失去对北疆诸将的控制,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李翊会因此而陷入两难境地。是放弃北疆攻打长安?还是力保北疆维持制衡?”

    “我占据荆、豫两地的州郡后,虽然可以就此摆脱京畿的危机,但我要分兵驻守,继而会导致长安空虚。如果李翊决定放弃北疆攻打长安,我怎么办?你们不要忘记了,赐封长公主和派老臣入晋是皇甫嵩的主意。也就是说,长安朝廷有相当一部分人会成为李翊的内应。这部分人不除,朝廷不安,我的性命也会朝夕不保。”

    “所以我打河东,把李翊诱到河东。给长公主和老臣们足够的时间建立自己的势力,制约和掣肘李翊,从而动摇他的决心,逼着他打长安或打洛阳。这样一来。我既能把李翊拖入连番大战,消耗他的钱粮,还能引发北疆内部的争斗,诱杀长安朝廷的那帮叛逆。”

    董卓猛地一拍手,兴奋地说道:“几个月后。无论是北疆军政,还是北疆大军,李翊都已经不能用一个声音说话了。虽然他还能控制大局,但他受到的掣肘太多,就像一头老虎,失去了利齿,伤人足矣,杀人却要大费周折了。”

    董卓接着挥手笑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哈哈……”

    “李翊没有钱财,也没有粮食了。袁绍也是一样。兖青徐三州的众多诸侯,黑山和白波谷的蚁贼……所有人。除了我们,他们都没有粮食了,于是……”董卓一拳砸到案几上,大声吼道,“他们打起来了,我们的机会就来了,哈哈……他们自相残杀,杀到最后,活下来的人奄奄一息,我们拿着刀。可以一路毫不费力地杀过去,重振我大汉社稷。”

    董卓昂首四顾,得意的大笑道:“怎么样……怎么样?我这个主意怎么样?”

    李儒和田仪非常钦佩地看着眼前这个肥胖而又狂妄的主公,默默地想着他刚才所说的话。一时哑然无语。

    “这么说,主公的主要目的是打并州?”田仪轻声问道。

    “还要打袁绍。”董卓得意洋洋地说道,“两个我都打,我要让他们把冀州的钱粮很快消耗一尽,然后我看他们怎么办?他们想打洛阳?想打长安?好,可以。打吧,我缩回关中,给他们打,但他们总要吃饱肚子才能打吧?你们一直担心他们三方结盟打我一个,哈哈……”

    “你们怎么就不想想,这一仗打起来就是半年多,他们哪有粮食供应十几万大军半年的需要?但他们没有这么多军队,又怎么打败我?哈哈……李翊给了我半年时间,总算让我喘了口气,只是他们自己却越来越惨了。和年初比起来,他们现在和流民也差不了多少。哈哈,我穷?我穷吗?这个月关中的粮食丰收了,我再南下一抢,我就富可敌国了。”

    “哈哈……”董卓看着两个震惊不已的属下,越想越是得意,不禁大笑起来,“论打仗,你们比我差多了,哈哈……”

    “主公,北军钱粮首先需要得到保征,否则,主公这么干,就是饮鸩止渴、自取死路。”李儒提醒道,“关中今年的粮食,我们肯定要用完,然后我们要等到明年五月春小麦收割的时候才能得到补充。所以这个月,大军主力必须南下荆、豫两地大肆掳掠。”

    “袁术兵力有限,孔伷手无缚鸡之力,唯独一个孙坚有点麻烦。”董卓毫不在意地说道,”我让徐荣缠住孙坚,让张绣、董越、李肃、胡轸、李蒙四人在南阳和颖川一带挖地三尺。以我们现有的两三万人马,只要一个月时间,这两郡的钱粮就是我的了。“

    董卓指着李儒说道:“你去虎牢关坐镇,一边督促大军渡河攻打河内,一边给我看住了东边陈留的张邈!”

    然后他又对田仪说道:“传令段煨、牛辅和樊稠,命令他们两天一小攻,三天一大攻,不要停下。这次我就是要激怒李翊,看他能拿我怎么样?和我斗,他还嫩了点。”

    ………………

    虎牢关。

    驻守虎牢关的是毋丘毅。他按照李儒的命令,以五千人在关外扎下数里大营,佯装两万人的大军,威慑陈留郡太守张邈。

    ………………

    这天黄昏,朱儁悄悄来到了晋阳,要求面见徐达。

    朱儁把当前的形势仔细解说了一遍,说道:“董卓佯攻上党,妄图拖住大将军的兵力,以便趁机率北军主力南下,占据颖川和南阳。”

    接着他分析了一下董卓占据颖川和南阳的后果,最后说道:“我打算发动兵变,诛杀董卓,永绝后患。”

    徐达冷着一张脸,眯成一条缝的眼睛里突然射出了一股凛冽杀气。他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低声说道:“没有大将军的军令,我绝不会离开关隘一步。”

    徐达的冷傲和极度的不信任,让朱儁心里非常恼火,他强忍怒气,继续解释道:“董卓现在就在毕圭苑,身边有三千西凉铁骑和两千虎贲卫。我打算和毋丘毅将军,深夜率军杀进毕圭苑,不知道徐将军愿不愿意鼎力相助?”

    徐达摇摇头,说道:“我不可能率领大军南下,因为这难以瞒过董卓的河东大军,也就达不到突袭的目的。如果只率领少数精锐南下,一旦双方陷入混战,李傕、郭汜、张绣和胡轸等人急速回援,我们会被包围,就会陷入绝境。”

    朱儁嘲笑道:“将军乃北疆大将,难道就这么点胆子?”

    徐达摸摸颌下的短须,泰然自若地说道:“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娇妻幼儿,胆子难免小一点,惭愧,惭愧。”

    朱儁略显诧异地看了徐达一眼,然后毫不气馁,不厌其烦地继续给徐达分析局势,详细解释把董卓大军羁留在洛阳的诸般好处。虽然他没有绝对把握诛杀董卓,但他认为只要洛阳一乱,董卓就会失去南下占据颖川和南阳的最好机会。

    徐达安静地坐在那里,不急不躁,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朱儁说道:“将军是我大汉的将军,应该以社稷为重,以天下苍生为重,应该尽早出兵,勤王除奸……”

    徐达摇摇手,打断了朱儁的话,说道:“朱使君不要和我说什么社稷,什么苍生,我不懂这些东西。我只问你一句话,把董卓的大军主力留在洛阳,对北疆有什么好处?对我家主公有啥好处?”

    朱儁脸色微变,没有说话。董卓如果不能占据颖川和南阳,不能最大限度地掌握主动,他很可能一怒之下毁了关东,毁了大汉的根基,和大汉社稷同归于尽。今天的形势已经不同于年初的形势,今天的董卓也已经彻底看清了李翊,知道李翊不是他的兄弟,李翊迟早都要杀了他,所以他绝不会放弃今天这个打击李翊的机会。

    过去李翊拿着战刀,想把董卓围在关中,把他逐渐逼上绝路,但现在董卓奋起还击了。他给了李翊拦腰一棍,把北疆和荆、豫两地的联系彻底切断了。

    北疆为了生存,必须要攻击洛阳。也就是说,如果把董卓的主力留在洛阳,两人就会誓死相搏,而这正是朱儁愿意看到的结果。李翊如果不和董卓翻脸,不尽快把董卓击败,长安如何能攻下?勤王中兴的大业又何时才能实现?

    徐达这句括把朱儁难住了,他无法给徐达一个合理的解释。跟他谈江山社稷?明显徐达不关心这些;跟他谈讨董勤王?如果徐达真有这个意思,他早就行动起来了。毕竟,现在徐达可是持节将军,拥有天子赐予的独自率领大军行动的权力。很明显,如今的徐达,关心的只是北疆,只是他所谓的主公李翊。

    朱儁心冷如冰。(未完待续。)

第0443章 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