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342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342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瓒暗自吃惊,沉吟不语。袁绍志不在冀州,难道他志在天下?想起袁绍这一年多来的所作所为,公孙瓒若有所悟。

    公孙瓒的五千铁骑到了,两军随即会合一处,气势汹汹地直奔邺城而来。

    韩馥不是朝廷的三公了,但袁绍还是,袁绍以监御史兼领渤海太守。

    李靖看到袁绍突然回来了,黑山黄巾军也退回去了,知道这一趟算是白跑了。不过,他可不希望两手空空的回邯郸。

    陈琳来见李靖,说了韩馥一大推的不是,最后说道,“尤其让人无法容忍的是,他竟然置天下社稷存亡于不顾,置百姓生死于不顾,蓄意挑拨北疆军和公孙瓒军的关系,意图挑起战事,祸害国家。这种人不杀,社稷何时能安?”

    李靖不耐烦地说道:“袁绍不就是要做冀州牧嘛,你说这么多废话干什么?”

    陈琳神情尴尬,张着嘴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他做不做冀州牧,怎么做冀州牧,和我无关,我只要钱粮。”李靖挥手说道,“还有,你告诉袁绍,叫他对洛阳的人打声招呼,不要没事找事。迁个朝廷到洛阳,哪有许多扯皮?再这么扯下去,天都要下雪了,社稷倒要崩塌了。”

    陈琳鄙夷地瞅了他一眼,不紧不慢地说道:“李将军,你也是名门之后,怎么毫无礼节。我家主公是你的上官,怎么能直呼其名?我要是一口一个李翊,不称呼大将军,你听了是什么感觉?”

    李靖剑眉高挑,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你这是跟我说话?”

    陈琳四下看看,淡淡的说道:“这里还有人吗?如果没有人,那就是和你说话。”

    “你找死……”李靖猛地一拍案几,冷声说道,“来人,拖下去,重鞭五十。”

    ………………

    城外有数万大军虎视眈眈地盯住邺城,城内有十几张嘴围着韩馥,逼着韩馥主动让出冀州牧的位子。

    韩馥至死不从,冷着脸说道:“头可断,圣意不可违。袁绍骄恣不法,图谋不轨,必遭天谴。”

    都官从事朱汉和韩馥有仇怨,他趁此机会围住韩馥的府邸,抓了韩馥的儿子,当着韩馥的面把他儿子的两条腿活生生地打断了。

    韩馥悲愤至极,拿起官印狠狠地砸到地上,怒骂道:“拿去吧,我倒要看看你们这般恶人能猖獗几时。”

    当天下午,韩馥带着家眷离开了邺城,返回老家豫州颖川郡。冀州府十几名从事掾属,数十名卫士随其而去。

    韩馥刚刚离开邺城,袁绍就进城了。长史耿武和别驾闵纯挟愤报复,夹在欢迎袁绍进城的官吏当中拔刀相刺。袁绍本想饶了他们性命,但郭图说,姑息养奸,将来必为奸所害,还是杀了好。袁绍把他们杀了,同时把朱汉也杀了。

    朱汉的恶行激怒了邺城门阀,不杀不足以平愤。

    袁绍急报长公主和朝廷,历数韩馥祸国之事:“韩馥自感罪孽深重,无颜再领冀州之事,挂印而去。如今冀州危难,冀州诸吏又百般相求,臣推辞不过,暂领冀州牧事。臣虽才能浅薄,但必为国尽忠,死亦无憾。”

    七月下旬,李靖率军返回邯郸,把冀州发生的事详细禀奏了长公主和朝廷,同时抄报骠骑大将军李翊。

    李靖在奏章中说:“我们暂时不会和袁绍、公孙瓒发生正面冲突,但考虑到北疆军在冀州的兵力严重不足,还是请调塞外铁骑南下冀州相助。”

    ………………

    大汉国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八月。

    八月上旬,洛阳。

    大臣们对诸事的争论迟迟没有结果,长公主和朝廷何时返回京城,渐渐成了一件难上加难的事了。

    朱儁自恃身份,想要在朝廷迁回洛阳的事情上力挽狂澜。

    七月的时候,他对大臣们说,这么争没有意思,还是先把长公主和朝廷迁回来吧。但长公主和朝廷回迁,牵涉到皇宫和诸多府衙的修缮整理,这些都需要钱。因此朱儁说,大家既然暂时不愿意向朝廷上缴赋税,那就先借点钱给朝廷应应急吧。

    没人应声。

    张温气得当场就拂袖而去。这也是大汉的臣子?这也叫拯救社稷?

    朱儁苦口婆心地劝说,安平国相张岐不满了,冷声道:“朱公伟,你已经不是朝官了。如果不是尊敬你,我们早把你赶走了。”

    张岐这句话差点把朱儁气晕过去。

    不过,朱儁的确还是有一些威望的,也有不少的人挺他。弘农太守杨懿、陈留太守张邈、会稽太守王朗、兖州牧府的刘翊等十几位官员纷纷指责张岐。

    当天晚上,十七个州郡大吏代表十七个州郡府衙联名上书举荐朱儁为“车骑将军,行车骑将军事,主掌洛阳诸事。”

    这份上书送到泉州,长公主自然会诏准,所以朱儁的身份立即就确定了下来,并成了洛阳城里官职最大的大臣,但这件事前前后后闹了很长时间,事情又耽搁了。

    这时,从冀州传来韩馥让位于袁绍,袁绍继领冀州牧的消息。

    接着又从豫州传来黄巾军攻打陈国、汝南,而各路州郡大军不打黄巾军却打北疆军的消息。

    继而又从南阳传来刘表攻打袁术的消息。

    洛阳城里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再也没有议事的兴趣。

    张邈站起来长叹道:“散了吧。就算现在天子在洛阳,又怎么样?散了吧……”

    冀州牧韩馥的为人和口碑一向不错,一年多来他兢兢业业地治理冀州,积极参加讨董,为各地州郡输送了大量的钱粮,功绩是有目共睹的,但袁绍竟然把他赶走了。

    从朝廷方面来说,一个郡太守把一个州牧赶走了,下官赶走上官,这实在让人无法相信,这还有天理,还有律法吗?

    从讨董联盟方面来说,韩馥一直极力支持和拥戴袁绍,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袁绍却毫无道理把韩馥赶出了冀州,这实在让人寒心,也让人失望至极。

    各地州郡官本来对袁绍寄予了厚望,认为他能高举讨董大旗,振兴社稷,但今日看来,他们大错特错了。

    袁绍一面向朝廷示好,一面拿着所谓的“承制诏书”为所欲为,这本身就让州郡大吏们心有怨言。此时他再把韩馥从冀州赶走,大家也就彻底明白了袁绍的心思。

    袁绍的确有宏图大志,但他志不在冀州,而在天下。

    此事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告诉正在洛阳争吵不休的大臣们,他们的争吵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天子也好,长公主也好,长安朝廷也好,泉州朝廷也好,无论他们在什么地方,都已经是一个摆设了。

    现在袁绍赶走了韩馥,占据了冀州,谁能拿他怎么样?今日的天下已经变了,大汉已经名存实亡了,从董卓开始,到袁绍、袁术、刘表、刘虞,再到骠骑大将军,谁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既然这样,我们还在这里争什么?吵什么?

    张邈一甩袍袖,扬长而去。(未完待续。)

第0494章 智计百出荀公达() 
PS:大家看书的时候顺手投几张推荐票啊(*…*)

    ………………………………………………………………………………………………

    州郡官吏们各怀心思,有的高兴,有的愤怒,有的悲伤。大家紧随张邈之后,纷纷告辞要走。

    朱儁和张温等人极力挽留。事情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怎么能一哄而散?你们对大汉的忠诚到哪去了?难道在你们的心里,大汉已经倾覆了?

    杨彪悲愤交加,指着高祖和世祖庙的方向大声喊道:“你们要走也可以。离开洛阳前,请诸位去拜祭一下高祖、世祖,然后拍拍自己的良心,你们对得起谁?”

    ………………

    八月上旬,扬州刺史周乾、山阳太守袁遗、彭城相汲廉、任城相袁忠等人率领本郡国兵马陆续赶到豫州。在扬州刺史周乾和梁国相程景等人的斡旋下,许靖和汝南太守徐璆握手言和,然后大家合兵一处,推举周乾为大军统帅,领四万大军急赴颖川阳翟城。

    张飞和荀攸的一万五千大军连续激战后,损失严重,尤其是对孙坚一战,北疆军伤亡了四千多人,其中阵亡将近两千人。现在两军加在一起只有一万多人,兵力上无法和州郡联军抗衡。

    张飞非常着急,要派人向李翊求援。

    荀攸笑道:“一帮乌合之众,不值一提。我写几份信,就能让这些人作鸟兽散。”

    荀攸随即写信给扬州刺史周乾,澄清误会,说道:“当天夜里袭击周昂和许靖的军队有两支,先是桥蕤,后是孙坚,和我们北疆军没有任何关系。周使君如果不信,可以问问许靖。以我看,周使君是被人利用了。周使君如果稀里糊涂的送了性命,那富裕的扬州会拱手送给谁?”

    荀攸又给许靖写了份书信,心里面说道:“那天夜里,周昂和桥蕤相约攻击你,后来汝南太守徐璆又打你,其用意不问可知,袁阀是要把你许阀连根拔掉。我建议你还是趁早回陈国招募兵马,把黄巾军赶到汝南去,否则你将死无葬身之地。”

    荀攸给汝南太守徐璆也写了封信,说道:“徐使君过去支持袁术为袁阀家主,现在又帮助袁绍谋夺豫州,你这样左右摇摆两面讨好,必为袁绍和袁术所不齿,将来他兄弟无论谁占据了豫州,都要把你赶出袁阀。徐使君应该好好想想自己的处境,不要被人杀了还不知道是谁杀的。如今黄巾军长驱直入,汝南如果遭劫,徐使君恐怕死得更快。”

    荀攸再次给袁术写信,说道:“如果我们现在退出阳翟,任由袁绍占据豫州,将军将面临怎样的处境?首先将军这个袁阀家主肯定做不成了,其次南阳马上就成了袁绍的囊中之物,而将军要么摇尾乞怜做袁绍的忠实奴仆,要么惶惶如丧家之犬四下逃窜。将军唯今之计,就是立即和我们联手。这样将军不但可以保住半个豫州,继续做袁阀的家主,还可以集中精力击败刘表,占据荆州,从而确保自己进退无忧。”

    荀攸给彭城相汲廉写信,说道:“去年北疆军曾千里迢迢赶到徐州,帮助你们击败黄巾军,此等千里相助之情,使君难道忘记了?我家主公出自幽州,与你家主公徐州牧陶谦陶恭祖颇有渊源,交情非同一般。以陶恭祖的为人,他命你率军到豫州,应该是攻打黄巾军,而不是攻打北疆军。如今使君违反陶恭祖的命令,擅自率军围攻北疆军,将来你回到徐州后,如何向陶恭祖交待?”

    荀攸给山阳太守袁遗、任城相袁忠写信,说道:“豫州是袁阀根基之所在,但由于袁绍袁术兄弟阋墙,实力大减。今袁绍在兖州与黄巾军激战,袁术和刘表纠缠不休,两人的主力大军都无暇顾及豫州。如果我北疆军趁此良机全力帮助许阀占据豫州,你袁阀将何以立足?不要忘了,我家主公和北疆军主力都在京畿弘农郡,只要我坚守十天半月,固守待援,你们必定大败而逃。你们可以逃,但袁阀必定会被我连根拔除,请两位三思。”

    八月中旬,陈国相许靖、梁国相程景以黄巾军何仪率军攻打梁国、陈国为由,率先退出联军,急速南下。彭城相汲廉随即以南下相助为由,跟着他们就走了。

    汝南太守徐璆听说黄巾军已经打到陈国,马上要到汝南了,顿时心急如焚,急忙向周乾、袁遗告辞,也走了。

    周乾和袁遗等人商量了一下,觉得现在攻打阳翟实在太冒险。骠骑大将军就在京畿,北疆军的主力也在京畿,一旦激怒了骠骑大将军,后果不堪设想。

    袁遗说道:“孙坚的长沙军一路北上讨董勤王,很厉害,把董卓都打跑了。但这次败给张飞,全军覆没。我们没有绝对的致胜把握,不能和北疆军交战。”

    就在他们进退失据的时候,袁绍送来急书,不要打了,立即屯兵颖阴,和北疆军形成对峙局面即可。

    周乾和袁遗等人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

    八月初,征虏将军岳飞率军渡过黄河,准备南下豫州。

    八月上旬,骠骑大将军李翊先后接到了李靖和朝廷的文书,知道袁绍已经占据了冀州。他和岳飞以及众谋士商议了很久,觉得冀州形势变幻莫测,实在很难预测未来形势的发展,夺取冀州的难度越来越大。

    李翊说道:“北疆要想度过危机和得到发展,必须要占据冀州、关东和关中这三个地方的其中一个。当初审配到北疆的时候,曾对我说过此事,也给我做了一番分析。后来卢植也说过同样的话。卢植和朝廷都建议占据关东,而我们的意见是占据冀州,但现在看来,占据冀州的难度太大,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先前的预料。你们看,我们要不要改变策略,先占据关东?”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