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350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350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勇急了,让我们这么点人马阻击冀州军?一阵乱箭就没了。还要不要人活了?这不是成心要我们死吗?

    他对身后的亲卫使了个眼色,那个亲卫心领神会,突然大声喊道:“兄弟们,官军来了,快跑啊……”

    公孙军士卒大吃一惊,不由自主地回头看去。

    远处的山冈上,北疆军高举战旗,正呼啸而来。

    “轰……”一千多人顿时炸了营,四散而逃。

    邓勇没想到敌人来得这么快,浑身不禁一阵战栗,大吼道:“擂鼓……擂鼓……守住堤岸,守住堤岸……”

    ………………

    老王在狂奔,汗珠顺着他的脸颊不停地滴下,四溅的泥水在眼前飞舞,巨大的喘息声让他几乎听不到厉啸而来的箭声。

    堤岸的敌军衣裳褴褛,有的拿着简陋的长矛,有的拿着缺口的战刀,有的甚至拿着一根木棍。拿弓的没有箭,拿箭的在来回飞跑递送箭支,有不少人在几个上官的指挥下,正迎着自己杀来。

    这群人太熟悉了,他们不是公孙军,他们是黄巾军。

    老王迟疑了,他迅速看了一下自己的左右,士卒们和自己一样,虽然还在竭尽全力奔跑、呐喊,但脸上的神情都显得非常的疑惑:我们的对手难道是黄巾军?

    “散开……散开……杀过去……”军司马杨奉歇斯底里的叫着,喊着,“占据河堤……”

    敌人的箭阵虽然非常稀疏,但还是陆续有士卒中箭倒下了。一个飞奔的士卒被一箭穿透,高声惨叫着倒飞而起,然后重重地栽倒在泥水里。

    老王躲闪不及,一脚踩在了这个士卒的脑袋上,惨叫声嘎然而止。老王心里一抖,跟上去的一脚突然散去力气,高大的身躯顿时摔了出去,一头冲进了泥浆里。

    “老王……老王……”十几步外的老宋疯狂地吼起来,“你死了吗……”

    老王怪叫一声,连滚带爬地站起来,大声道:“走,走,走……”

    “啊……”随着一声凄厉惨嚎,率先迎上敌军的几个士卒被一群强悍的敌人即刻砍倒,一具血淋淋的尸体被三支长矛高高挑起,呼啸着砸进了逼近的北疆士卒。

    老王大吼一声,高举盾牌挡住了那具迎面飞来的尸体,但巨大的冲击力依旧把他砸得连退数步,仰身翻倒在地,然后顺着泥泞的堤坝直滚了下去。

    几个飞奔而来的士卒躲让不及,有的踩着他的身躯冲了上去,有的被老王撞倒一起栽了下去。

    老王气急了,怒吼连连:“杀,杀上去……”

    血糊糊的盾牌从天而降。腾空而起的老老王一盾砸开了敌人的脑袋,手中战刀顺势插进了另外一个敌人的胸膛,热气腾腾的鲜血像箭一般射了他一头一脸。

    老王一身泥巴一身鲜血,惊怖骇人,怒吼道:“杀,是人都杀,给我杀光,杀光……”

    老宋带着人一路诛杀七人,气势汹汹地冲到了河水里。围住一艘还没有来得及靠岸的牛皮筏子猛砍,小筏子的五个公孙军士卒稍加抵推抗,就被剁下了头颅,射穿了胸腹,殷红的鲜血霎时染红了马颊河水。

    邓勇在几个亲卫的拼死保护下,跳上了一条皮筏,还没有等他坐稳,老王就带着人杀了过来。手弩厉啸,三支犀利的弩箭霎时射穿了皮筏。

    邓勇的一个亲卫呼号而来,老王来不及躲让,狂吼一声,举盾撞了上去。那个亲卫受到重击,张嘴喷出一口鲜血。

    老王咬牙切齿,一脚把他踢翻,举起弩弓对准他的脑袋就砸了过去,怒吼道:“去死吧……”

    下一刻,手弩碎裂,脑浆和着鲜血四射而出。

    邓勇摇摇晃晃的向河水中间逃去,老王奋力追上,抓住他的一只脚把他拖到了岸边。一个士卒拿起长矛,在邓勇凄厉的嚎叫声里,把他活活洞穿。

    邓勇双手竭力握住穿透胸腹的长矛,用劲最后一丝力气狂叫起来:“娘……娘……回家了……”

    那个士卒骇然心惊,双手猛然松开矛柄,转身就跑。

    老王坐在河水里,目瞪口呆地望着邓勇,这一刻,他的心和河水一样冰冷彻骨。

    在河堤、河边的一百多步范围内,双方将士纠缠在一起,杀得血肉模糊。北疆军将士强悍的实力,默契的配合,精良的武器根本就不是这些刚刚投降公孙军的黄巾士卒能够抵挡的。时间不长,堤岸上就躺满了他们的尸体。

    对岸的公孙军士卒不敢再强行渡河,他们在上官的指挥下,迅速集结在一起密集射箭,不分敌我,一起射杀。

    杨奉一手举盾,一手举着血淋淋的战刀,嘶哑着声音高声叫道:“撤下去,撤下去……”

    老王伸手拽下插在邓勇身上的那柄长矛,最后看了一眼早已气绝的邓勇,哽咽的说道:“兄弟,不要怪我,我们都是可怜人。”

    徐晃接到杨奉的求援后,立即命令各部曲将士丢弃一切重物,只带长矛、战刀,急速驰援。等他们赶到马颊河时,血腥的战斗已经结束了。

    徐晃命令各部曲占领山冈、坡地,设置据马、鹿角,准备阻击公孙军渡河。

    几乎在同一时间,三千公孙军在校尉严纲的带领下,也赶到了马颊河,但渡河时机已经错过了。

    杨奉率领五百士卒,以损失一百一十人的代价抢占了马颊河。徐晃重赏了他们,并亲自带人掩埋了阵亡将士的遗骸。(未完待续。)

第0505章 大军齐集() 
大汉国初平二年十一月中旬,李靖率领大军进驻磐河。

    在马颊河西北方向,尚有三条支流,分别是笃马河、宋家河和老赵牛河。李靖为了拖延公孙瓒攻击魏郡的时间,于是依托这四条河流,在三十里的范围内,设置了一个“品”字形防御阵势。

    李靖命令徐晃陈兵于马颊河,李信驻兵于笃马河,卞喜、渤海郡校尉韩琼屯兵于老赵牛河,自己亲自率军驻扎于宋家河。两万余大军于第三日完成了整个防御部署。

    兵曹营在贾诩的指挥下,组织了十五万马夫,从邯郸和邺城两地日夜不停地往磐河运送粮草辎重。六百多里的大道上,人流如梭,车马如云。

    同一天,讨逆将军公孙瓒率十万大军进驻马颊河东岸。双方剑拔弩张,大战即将拉开。

    ………………

    宋家河,北疆军中军大营。

    李靖召集北疆军十六位都尉以上级军官齐聚大营,商讨迎敌之策。

    作为李翊特别指派的本次大战所有大军的军师,贾诩在这其中作用很大。

    贾诩详细安排了各部的攻守之策,最后说道:“公孙瓒于东光击败三十万黄巾军的事,最近在将士们中间传得沸沸扬扬。好像一夜之间,他成了天下第一悍将了。你们回去后告诉将士们,公孙瓒杀的不是黄巾军,而是流民,是无辜百姓。公孙瓒野心勃勃,想占据冀州,想图谋天下,他是大汉叛逆,罪不容恕。”

    鲜于辅犹豫了一下,说道:“文和先生,此事是从四处逃难的流民嘴中传出来的,将士们知道的不多,相信的也少,此事不足为虑,忧虑的是……”

    “是什么?”贾诩立即问道。

    “公孙瓒到底是不是大汉叛逆?”鲜于辅皱眉问道,“我们说他图谋占据冀州,为祸天下。但到目前为止,他好像除了南下击败黄巾军以外,没做什么其他事?真要说占据冀州,为祸天下的,反倒应该是袁绍,而不是公孙瓒。”

    贾诩脸色一僵,没有说话。

    李靖两眼一瞪,对鲜于辅说道:“子弼,你什么意思?这话是你说的,还是你手下那些幽州籍的军官说的?”

    鲜于辅呵呵一笑,说道:“我也很疑惑,我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在过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要南下帮助袁绍打仗?公孙瓒和主公是兄弟,我们为什么突然要打他?主公为什么命令我们打他?是为了三十万黄巾军报仇吗?”

    这时鲜于银也插嘴道:“打董卓,我们很理解,因为董卓挟持天子和朝廷,做了许多祸乱国家的事,他的确是大汉奸侫。但打公孙瓒有什么理由?他怎么突然变成大汉奸侫了?”

    贾诩和李靖相视一眼,都感觉问题很严重。

    “还有谁认为公孙瓒不应该打?”贾诩问道。

    阎柔、田畴等人哈哈一笑,阎柔说道:“想许多干什么?主公叫我们打哪里,我们就打哪里。”

    田豫也说道:“朝廷不是有圣旨吗?朝廷说公孙瓒是大汉奸侫,那就绝对不会错。我们位卑权轻,朝中的许多事我们不可能知道。如果事事我们都一清二楚,那我们不也就是朝廷重臣了。”

    “还有我。”徐晃在众人的笑声中,缓缓站了起来,“如今社稷危难,生灵涂炭,朝廷应该想尽办法平息内乱,讨董勤王,重振我大汉天威,而不应该主动挑起战事,让我大汉陷进倾覆的深渊,让我汉祚有灭绝之险。”

    大帐中霎时鸦雀无声。徐晃这话听上去是对朝廷不满,但言下之意却是指责李翊。

    李靖脸色一沉,猛地一拍案几,站起来就吼道:“公明,你这是公开抗旨!你这么做,对得起主公对你的信任吗?”

    贾诩一把拉住激动的李靖,小声说道:“药师兄,不要忘记了主公的嘱咐。”

    李靖气得咬咬牙,两眼瞪着徐晃,硬是把后面难听的话咽了回去。

    “公明,你也坐下。”贾诩冲他招招手,“这里面的事很复杂。”

    贾诩背着手,在大帐内来回走了几步,迟疑不决。朝中的事能不能说?不说,这仗打下去就很危险了。

    “药师兄,你看……”贾诩走到李靖身边,小声问道,“要不要解释一下?”

    李靖摇摇头,许多事牵扯到朝廷的重大决策,说出来,一旦泄密,冀州和洛阳无论那一边出了问题,损失都非常惊人,对北疆和社稷的危害都显而易见。

    “事情太复杂,无法解释。怎么解释,最后都要牵扯到国政上来,我们承担不了这个责任。”李靖扫视众人一眼,严肃地说道,“诸位跟着主公征战天下,主公是什么人,你们心里应该非常清楚。公孙瓒算什么?他能和主公相提并论?你们是相信主公,还是相信公孙瓒?”

    李靖指着徐晃,大声问道:“我问你,你相信谁?你不相信朝廷,不相信圣旨,可以,我理解,但你不能不相信主公。”

    徐晃猛地站起来,大声说道:“公孙瓒的确不算什么?他那十万大军也不算什么?将军要我现在杀过马颊河,我绝不皱眉,但主公和大汉比起来,孰重孰轻?主公如果要祸乱社稷,我们也跟着他倾覆大汉吗?”

    “你……”李靖七窍生烟,不知说什么好了。

    “公明说得好。”鲜于辅举手说道,“对面是十万大军,这是一场死战。我们可以死,可以为大主公而死,可以为大汉而死,但我们要死得明白,不要死了,还背上一个逆贼的罪名。”

    “子弼,你今天怎么了?”贾诩一把按住作势欲起的李靖,背对诸将冲着他连连摇手。同时,贾诩也在心里面暗暗佩服主公的先见之明。他正是因为担心众将心中不服,这才派了自己前来。现在看来,主公的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贾诩考虑良久,毅然说道:“简单说说吧,我们必须要解释一下。明天冀州府的沮授和逢纪要来,如果出了什么事……”

    “说兵事,不要说政事。”李靖无奈点头道。

    ………………

    大帐四周的巡哨增加了数倍,一层又一层。

    大帐内铺开了一张巨大的地图,贾诩站在地图上,详细解说了未来数月内,北疆军两线作战的具体计策。

    贾诩说道:“按照主公以及诸位军师的商议得出的结果,以洛阳为中心的战场是个诱饵,目的是牵制董卓、袁绍、袁术和各地州郡的力量,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大军筹措足够的粮草。”

    “北疆大军需要这么多的粮草就是为了打冀州。这次主公在两个战场动用了十余万大军,而单单是冀州战场就有十万大军。虽然冀州和荆、豫两地都答应给我们提供粮草,但数量不大。因为他们不知道主公已经从塞外征调数万步骑大军南下了。”

    “另外,我们和袁绍、袁术,还有各地州郡的关系随时会破裂,如果他们突然切断了大军的粮草供应,我们攻占冀州的企图可能会失败,会前功尽弃。所以,北疆需要足够的粮草储备,需要足够供应十余万大军半年用的粮草。”

    贾诩虽然极力说兵事,但通过复杂的兵事筹划,朝廷的目的是什么,也呼之欲出了。朝廷把振兴社稷的根基放到了河北。

    朝廷现在有北疆,如果再打下冀州,那黄河以北就尽在掌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