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367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367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优,北疆军撤到渑池,这是斥候亲眼所见。”牛辅笑道,“岳飞手上只有两万人,我们有近六万大军,就算岳飞用兵如神,此时他能变出什么花样?”

    “哼……”李傕冷笑,嗤之以鼻,“牛将军,弘农城当初是怎么丢的,你忘记了?”

    “我们傻乎乎的追到函谷关,北疆军从对岸渡河而来,把我们堵在函谷关下,我们喝风拉屁去啊?”郭汜毫不客气的讥讽道,“你也是打了十几年仗的人,怎么连这点门道都看不出来?”

    牛辅脸上挂不住,怒道:“你们懂,那你们当初怎么给岳飞打得屁滚尿流。”

    “好像在潼关上吓得屁滚尿流的是牛将军你吧?”张济立即反唇相讥。

    “好了……好了……”李儒急忙走到脸色铁青的牛辅身前,对李傕、郭汜等人连连摇手,“仗打输了,对谁都不好。诸位还是少说一句,听从安排吧。”

    “仗打输了,掉脑袋的是我们,而不是他。”樊稠冷笑道“他拍屁股,可以到长安继续做他的将军,而我们就要埋骨荒野了。”

    “好了,好了。”李儒十分不满的说道,“大家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兄弟,何必这样?这样去打仗,怎能不输?今年的情况不像去年,更不像前年,只要我们能拿下洛阳,天下数年可定。将来诸位不是入朝为卿,就是一方州牧,要什么有什么,有的是好日子。大家听我一句,先齐心合力,把洛阳打下来,好不好?”

    李傕、郭汜等人互相看看,勉强点头答应了。

    李儒转向牛辅,小声问道:“老牛,你看是不是暂时在弘农休整一段时间?”

    “算了,还是急速奔赴函谷关吧。”牛辅愤怒的摇摇头,非常郁闷的说道,“在弘农休整,一则太师不会同意,二则……”

    他伸手指指李傕、郭汜等人,没好气的说道:“你看看他们这样子,这要是休整下去,不打架才是怪事。走吧,打仗去,去拿下函谷关,攻占洛阳。”

    李儒还想再劝两句,但看看诸将大眼瞪小眼的样子,只好闭上了嘴。他心里面清楚,真要是在弘农郡休整,这些人闲极无聊之下,恐怕真的要闹内讧了。(未完待续。)

第0528章 坚持与改变() 
岳飞和荀攸再次见到了朱儁,朱儁瘦了很多,眼窝深陷,脸色腊黄,须发几乎都白了。

    他看到岳飞和荀攸走进来,挣扎着要从软榻上起身相迎。岳飞和荀攸急步上前,一左一右扶住了他。

    “鹏举,我竭尽全力,从徐州,兖州、豫州等十几个郡县要了七千人马,加上原来的军队,勉强凑齐了一万人。”朱儁咳嗽了两声,非常虚弱的说道,“这样,加上张飞的军队,你手上就有了四万人,应该够了。”

    岳飞点点头,说道:“朱将军,我已经下令让魏延从阳翟撤了回来。洛阳,我认为还是让魏延驻防为好。”

    朱儁苦笑道:“你为什么一定要在洛阳挑起战火?”

    岳飞沉默良久,然后他抬头看着朱儁,慢慢说道:“朱将军,从前年秋天我们攻占洛阳到现在,发生了许多事。到现在为止,难道你还看不出来,这天下到底有多少人愿意西上讨董勤王?现在不要说让那些人出兵讨董勤王了,甚至都没有人愿意帮助我们讨董勤王,这一点,朱将军也看不出来?”

    岳飞神情略显悲愤,有些激动的地继续说道:“洛阳已经被我们北疆军打下来将近两年了,长公主和朝廷早就应该迁回京都,各地州郡也应该上缴赋税。但就这么点天经地义的小事,大臣们竟然一谈半年,毫无结果,这也是我大汉的臣子?这也是我大汉的忠臣?这也是有心要拯救社稷?”

    “朱将军看看你头上的白发,看看你不到半年就已经花白的胡须。”岳飞痛心疾首的说道,“朱将军再看看袁绍,看看袁术,看看刘表,看看周乾,看看他们都干了什么?即使是徐州牧陶谦,愿意出兵出钱帮助你讨董勤王,但他给了你多少兵?给了你多少钱粮?现在在关西和董卓打仗的是谁?是我们北疆军的将士,除了我家主公和我们北疆军,你还看到谁在为拯救社稷奋战?”

    “在这危及社稷存亡之际,这些人不思忠君报国,反而变本加厉的摧残大汉,相互攻伐,完全没有把大汉放在心里。这些人已经不是我大汉的臣子,而是我大汉的叛逆,人人得诛之。”

    朱儁听了岳飞的话,久久无言。想起风雨飘零摇摇欲坠的大汉,想起饿殍遍野日夜悲号的百姓,不禁痛苦不堪,泪水悄悄润湿了眼眶。

    张温、卢植等人已经说服了长公主,定下了中兴社稷之策,对各地州郡也有了非常明确的态度。凡不尊奉长公主和朝廷的,即为大汉叛逆。骠骑大将军奉旨攻打冀州,只是平叛的开始,更大的风暴将很快席卷大汉山河。

    在这一场席卷大汉山河的风暴中,血腥的杀伐势必将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无数的生灵将要在这场浩劫中化为灰烬。没有人知道,这场浩劫之后,谁能生存,谁能获得胜利,谁能笑到最后。这是一场自我毁灭的灾难。

    唯一能力挽狂澜的就是天子。只要能救出天子,重建天子的无上权威,大汉就能迅速稳定,战火就能迅速平息,百姓就能重新过上安宁的日子。

    朱儁极力向长公主和朝廷呈述自己的观点,但卢植在给他的回书中,毫不客气地指责了他。

    卢植质问朱儁道:“天子救出来了,一切恢复原状了,那么,奸阉会不会重新出现于朝堂?外戚专权又如何禁止?如果奸阉和外戚之祸不能根除,社稷又能稳定几日?百姓又能过上几天的安稳日子?今日的大汉要想中兴,已经不是社稷稳定这么简单的事。而是要借助社稷动荡之机,重修律法,重定纲纪,为汉祚千秋万代的延续打下一个坚如磐石的基础。”

    卢植在书信中还严厉批评了皇甫嵩和朱儁。卢植在书信中说道:“早在中平六年的时候,皇甫嵩完全有机会和李翊的北疆军、袁绍的讨董联盟把董卓围杀于洛阳,而且当时太傅袁隗也是这么定策的。但皇甫嵩为了一己之私利,为了皇甫家族的世代忠义,竟然毫无道理的放弃了铲除奸侫,振兴社稷的最佳机会。你和皇甫嵩一样,到现在还死死抱着自己的忠义不放,以为只要天子回到了洛阳,大汉就振兴了,这简直是笑话。”

    “何谓忠义?臣事君以忠的这个‘君’到底是天子还是大汉?武人误国,一点不假。你和皇甫嵩都是我大汉赫赫有名的武人,在经学上也颇有造诣,也算是经学大师,但你们学的是什么‘经’?你们在平叛的时候,面对十几万,几十万敌人,毫不手软,更没有退缩和忍让,但大汉在最需要你们保护他、拱卫他的时候,你们却退缩了,为了所谓的忠义退缩了。结果导致奸侫祸国,社稷危亡,生灵涂炭。”

    “此时此刻,皇甫嵩在长安城里,望着烽火连天哀鸿遍野的社稷,是不是应该横刀自刎以谢天下?你在洛阳,面对叛逆们一张张恶心的嘴脸,是不是应该刺瞎自己的眼睛,告诉天下人,你瞎了眼?”

    “中兴大汉的最终目的是要重建一个崭新的大汉,是要让大汉世世代代强大下去,是要让大汉的千千万万百姓世世代代的安居乐业,这才是我辈应该做的事,这才是真正的忠义。”

    朱儁很愤怒,不是因为卢植对他的批评,而是因为卢植的这番言论。在朱儁看来,君就是君,大汉就是大汉,怎么能混为一谈?自己研习经学几十年,“臣事君以忠”,“以君为本”,这难道自己还不懂?

    朱儁回信,把卢植的言论驳斥了一番。

    卢植以飞鸽传书回信,信中说道:“正是因为经学误人误国,所以才要改制。正是因为像你这样的大臣对经学的曲解和执迷不悟,所以才要大开杀戒,扫清一切障碍,重建大汉。”

    朱儁立刻就气倒了。

    卢植是朱儁最为拜服的经学大师之一,但卢植在给他的书信中所说的一切,却颠覆了他对经学的认识,这让他无法理解和认同,更无法认同卢植的改制强国之说。

    朱儁的心中非常疑惑,难道几十年来,我都是错误的?我的整个理念都是错误的?我极力主张讨董勤王,稳定社稷也是错误的?

    荀攸握住朱儁的大手,望着他痛苦的样子,百感交集。

    朱儁是荀攸最崇拜的几位大汉英雄之一,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今却躺倒在函谷关里,面对烽烟四起倾霉在即的大汉,毫无办法。这不禁让人产生一种英雄迟暮的无奈悲凉之感。

    “朱将军,等打完这一仗,你就到北疆去吧。”荀攸小声劝道,“长公主和朝廷一再邀请你北上泉州,你……”

    “公达,你不要说了。我不会去的,我就是死了,也不到泉州去。”朱儁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大声说道。

    岳飞和荀攸闻言,暗暗摇头。

    “朱将军,我们不会撤出洛阳,我们会一直坚持讨董勤王。”岳飞急忙说道,“长公主和朝廷已经数次下旨,命令北疆军坚守洛阳。”

    “朱将军,你还是放心北上吧。我们是大汉的臣子,是大汉的军队,怎么会任由天子蒙难,奸侫祸国?”

    朱儁摇摇手,说道:“你们不要骗我了。大将军攻打冀州,北疆军主力全部进入河北之地。朝廷的意图已经一览无遗。至于坚守洛阳,讨董勤王,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以北疆目前的实力,哪能坚持两线作战?我哪都不去,我要讨董勤王,我要救出天子。”

    “鹏举,你要是还把我当作大汉的行车骑将军,你就听我一次,把魏延的大军调到关西参战,让淳于琼率军进驻平乐观大营,戍守洛阳。”朱儁剧烈地咳嗽了几声,断断续续地说道。

    岳飞和荀攸面面相觑,显然不太愿意,但碍于情面,两人又不好拒绝,神情很尴尬。

    “袁绍、袁术兄弟之间的事,我来解决。”朱儁说道,“北疆军如果挡住了董卓的进攻,关东就无忧。现在无论是袁绍兄弟,还是各地州郡大吏,都不希望看到董卓占据关东。但由于大将军出兵冀州,北疆实力突然膨胀,北疆对他们的威胁将迅速超过董卓对他们的威胁,所以双方的关系马上就会决裂。决裂后,你们大军的粮草辎重就只能靠河东提供,这对冀州战场的影响显然很大,因此,洛阳的事还是我来处理较为恰当。我来想办法给你们筹措粮草,尽可能保证大军的需要。”

    岳飞担忧的看看朱儁,问道:“将军的身体撑得下去吗?”

    “我暂时还死不掉。”朱儁勉强笑道,“鹏举是否同意我的建议?”

    岳飞考虑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北疆军撤出洛阳,驻扎于函谷关,以便东西兼顾,这样洛阳如果有什么事,我们可以随时支援。”

    朱儁苦笑道:“只要洛阳不再发生战祸,我就心满意足了。”(未完待续。)

第0529章 断绝粮道() 
三月上旬,渑池。

    牛辅和李儒带着后军赶到了渑池。

    李儒为了安全起见,建议牛辅让大军分成前中后三军,每军相隔六十里推进,这样即使中伏,大军也能互相支援。

    牛辅听从了李儒的建议,让张济和樊稠率军先行。两人一肚子不高兴,尾随黄忠到了渑池后,立即扎营休息,也不攻城。

    牛辅到了渑池,正要挥军攻城,却发现城墙上的北疆军突然消失了。北疆军弃城而去。

    李傕笑道:“我们的牛将军现在真是威名远震,只要你一到,北疆军立即丢盔卸甲,狂奔而逃,一将可抵十万大军啊。”

    郭汜、樊稠等人捧腹狂笑。

    牛辅恨恨地瞪了他们一眼,有点恼羞成怒的问道:“为何不攻城?北疆军一再弃城,背后定有诡计。我看你们离死也不远了。”

    李儒带人到城内转了一圈,匆匆而回,对牛辅说道:“老牛,此去函谷关一百多里,沿途都是险峻的山岭。一旦中伏,大军必然损失惨重。以我看,还是暂时停一停,让斥候沿途搜山,确认没有北疆军的埋伏后,再急速前进。”

    牛辅也被北疆军的不战而退吓住了。虽然西凉军兵力远超北疆军,但真要中了埋伏,大军不但受损,攻打洛阳的事也要耽搁下来。贻误军机的大罪,牛辅可担当不起。

    大军刚刚停下来,朝廷的圣旨和董卓的书信就到了。朝廷下旨犒师全军将士。董卓在书信中命令牛辅立即乘胜追击,攻克函谷关,打下洛阳,争取在四月初的时候发动对荆、豫、兖三州的攻击,以破坏京畿附近州郡的春耕,让各地叛军今年颗粒无收。

    董卓的命令牛辅岂敢不听?牛辅命令大军不再拉开距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