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374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374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允急忙上车,车驾随即继续前行。周忠、淳于嘉和一帮大臣站在泥泞里,淋着靡靡轴雨,非常狼狈和尴尬。

    “天子怎么样?”董卓不待王允坐稳,马上问道,“病情很严重?”

    王允神情悲戚,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以我看,时日不多了。”

    董卓冷笑道:“关西战场的情况你很清楚,短时间内我们无法展开反攻。现在李翊正在攻打冀州,以北疆军的强悍,冀州指日可下。此刻天子如果驾崩,后果是什么,可想而知。”

    “是啊。”王允点点头,忧心忡忡地说道,“天子一去,李翊再无羁绊,他可以再立新君,然后联合袁绍、袁术和各地州郡大军攻打关中,也可以趁机割据一方,图谋王霸之业,篡夺我大汉社稷。”

    董卓沉默不语。

    “我和几位大臣私下商量了一下。”王允小声说道,“如果天子真的驾崩了,我们暂时密不发丧,待拿下关东后,再……”

    “再怎么样?结果会改变?”董卓不屑地说道,“我看大汉四百年基业,已经到头了。”

    王允脸色一变,低头不语。

    “子师,皇统的事要立即办,免得天子突然驾崩,我们措手不及。”董卓说道,“长安有很多宗室子弟,你和几位大臣趁早在其中挑一位合适的,你看如何?”

    王允想了一下,为难地说道:“太师,此事由我出面,似乎不太合适。”

    他小心翼翼地看看董卓,问道:“太师明天进宫吗?”

    董卓点点头,说道:“我明天上午进宫觐见陛下。”

    “明天我想给太师接风。”王允笑道,“不知太师明天出宫后,能否……”

    “到你府上?”董卓问道。

    “朝中大臣我都请到了。”王允拱手说道,“恳求太师……”

    董卓明白了王允的意思。明天自己见到天子后,大概就能估计到天子还能活多长时间。如果天子真像王允所说,已经时日无多,那么这皇统的事马上就要解决。明天司徒府上的接风盛筵,百官都在,恰恰是自己征询百官意见的最佳时机。

    “好,明天我去。”董卓爽快地答应了。

    ………………

    董卓到了太师府后,立即召来董璜,吩咐道:“明天出宫后,我去司徒府。你暂时不要回宫,直接带着人马去司徒府。要层层搜查,层层设防,不要有任何遗漏。”

    董璜犹豫道:“我已经离宫十天了,宫内的虎贲和羽林军……”

    “你放心,有李肃在,不会出事的。宫内肯定比宫外安全。”董卓笑道,“最近长安有点异常,你千万要注意,防止有人趁机在司徒府生事。”

    董璜于是连夜率两千南军卫士到司徒府上去了。

    ………………

    关中,扶风郡,槐里城。

    徐荣和宋宪带着三百铁骑飞驰入城。

    太守王宏闻讯后,匆匆出迎,问道:“两位将军不是在陈仓吗?怎么……难道关西战场……”

    听到熟悉的北疆口音,徐荣和宋宪都觉得很亲切,双双迎了上去。

    徐荣拱手说道:“我有陛下密诏,事关社稷安危,需要和使君密谈。”

    王宏脸显惊色,急忙把徐荣和宋宪请到了书房。

    “听说使君和王司徒是亲戚?”徐荣笑着问道。

    王宏点点头,说道:“我是太原王阀的旁支,算起来,司徒应该是我的叔伯长辈。将军问这个干什么?”

    徐荣和宋宪相视一笑,心里稍稍有了点底。宋宪把两道天子密诏拿了出来。

    王宏看了一下,然后仔细审验密诏上的印玺,神色显得很平静。王宏这种异乎寻常的反应让徐荣和宋宪心里一喜,看样子,王允把王宏也拉进了这场兵变。

    “董安呢?护羌校尉部的三千兵马呢?郿坞现在是什么情况?”王宏把密诏还给宋宪,低声问道。

    宋宪简略说了一下,最后说道:“如今种侍中正带着一千人驻防郿坞。我们现在需要大人的帮助,需要粮草和军械。”

    徐荣把手放到了刀把上,沉声道:“如果使君爽快一点,我可以留你一条性命,如果不从,可不要怪我不客气。”

    王宏微微一笑,从怀内也拿出了一封密诏,说道:“两位将军请过目。这几天我忧心如焚,等的就是两位将军。”

    徐荣和宋宪喜出望外。徐荣毫不客气,随即提出要带走扶风郡的郡国兵。大军在攻打郿坞的过程中,损失非常大,有将近三千士卒伤亡,急需补充。

    王宏拒绝了。保征三辅郡县的稳定,是此次长安兵变的关键。三辅郡县里的大多数官吏都是董卓的人,长安兵变如果成功,董卓如果被杀,这些官吏都要受到牵连,很多人都有灭族之祸。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为了生存,必然要和牛辅、段煨等大军里应外合,反攻长安。

    王宏说道:“所以,郡国兵必须留驻本郡。一旦我得到董卓被杀,兵变成功的确切消息,我就要指挥大军四下抓捕董卓贼党,以保证扶风郡的稳定和长安的安全。”

    王宏句句在理,徐荣无法反驳。为了确保兵变成功后,朝廷能迅速掌控三辅,王允肯定把冯翊郡的太守宋翼也拉下了水。王宏和宋翼能坐上扶风郡和冯翊郡的太守位置,都是王允一手举荐的,这两人为了感恩图报,当然要誓死相报。何况诛杀董贼是拯救天子和社稷的大事,作为大汉的忠臣,怎能不尽心尽力,肝脑涂地?

    宋宪叹了一口气,说道:“五千人进攻长安,岂不是找死?”

    “你们要相信陛下,相信司徒。”王宏低声安慰了两句,但因为看不到兵变成功的可能,他也是心惊胆颤,底气不足。

    ………………

    深夜,徐荣率领大军急速行进在驰道上。

    槐里城距离长安八十里,大军一夜可至。

    天上的雨忽然停了,月亮也出来了。皎洁的圆月悬挂在漆黑的夜幕上,不时有若隐若现的云层掠过她迷人的脸庞。

    大军为了隐藏形迹,没有点起火把。将士们踩着泥泞的路面,低一脚高一脚,气喘吁吁地走着。拖着辎重的大车时不时陷进水坑,兵曹营的军官为了抢速度,紧急调用部曲士卒,把大车抬过坑洼不平的路面。

    孤单单的月亮伴随着这支孤零零的大军,一直向黑暗深处走去。

    徐荣脸色阴沉,驻马而立,宋宪和侯成等诸将策马站在他的身后,神情冷峻,谁都没说话。

    此去长安,有去无回。众将虽然心里沉甸甸的,但谁都没有露出丝毫的畏惧之色。

    徐荣掉转马头,面对诸将,大声说道:“今天子蒙难,社稷危亡,我等当义不容辞,为天子而战,为大汉而战。”

    众将心神震颤,举手呼应:“誓死追随将军,虽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未完待续。)

第0538章 图穷() 
四月初七,长安城。

    天子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先是捧着书高声诵读,然后弹奏两首乐曲,写几张字,待天光大亮后就走到书房外的回廊里,看看花园里美丽的风景。有时候他在虎贲卫的陪同下,也练练武技。

    今天他走出书房的时候,惊讶地发现雨停了,天蓝了,花艳了,连多日没有听到的鸟声也从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里清脆悦耳地传了出来。天子几步冲进了潮湿而碧嫩的草地上,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雨停了,雨停了……”

    侍中马宇跟在后面,笑着说道:“恭喜陛下。这雨停得及时啊,关中的百姓正好还来得及春耕。”

    天子笑得小眼眯成了一条细细的缝,说道:“爱卿,你看冬小麦还能抢回几成?今春百姓们还能吃饱肚子吗?”

    马宇脸色顿时黯然,低头不语。天子年幼,不知道这连续两月的雨水,已经把即将成熟的冬小麦损毁大半了。

    “爱卿为何不说话?”天子拉拉马宇的袍袖,高兴的问道。

    他茫然不知马宇此刻心中的痛苦。今春关中百姓又要遭殃了,昔日繁华的关中历经两年多的重重劫难后,已经满目疮痍,凋零不堪了。

    两年多来,关中的人口除了逃难和死去的,最多不过三十多万。近一半的人口已经消失在了关中大地上。今年关中再受灾患,战乱频繁再起,百姓们大概又要逃离和死去一部分了。如果继续下去,关中会慢慢变成废墟的。

    马宇正要回答,却发现天子突然面露惊骇之色。他举目四顾,霍然发现一队队全副武装的虎贲、羽林卫士正从东、西两门飞速而入,霎时间把御书房围了个水泄不通。

    李肃一身铠甲,大步走来。

    天子非常恐惧,一双小手牢牢地抱着马宇的胳膊,瘦小的身躯紧紧地贴在马宇身上。

    马宇心中一痛,把天子用力地搂进了怀里,沉声问道:“李将军,你这是何意?”

    李肃大礼拜道:“陛下,太师即将进官,臣奉命统率虎贲、羽林戒备皇宫。”

    马宇浓眉微皱,不满地说道:“太师不过是进宫觐见陛下而已,你用得着摆下这么大的排场?你惊吓了陛下。”

    天子听说太师回来了,心里一松,立即把脑袋从马宇的胳肢窝下伸了出来,问道:“太师回长安了?”

    李肃点头道:“陛下,太师昨天下午冒雨回到了长安。他听说陛下龙体欠安,今日一早即来进宫见驾。”

    天子僵硬的身体慢慢放松,说道:“好啊,朕很长时间没有看到太师了。”

    接着他看看四周密密麻麻的卫士,胆怯的说道:“李卿,朕这里很安全,不要这么多人。”

    李肃神情一紧,眼里立即露出了一丝不安,说道:“陛下,这是太师的命令。太师一再嘱咐,务必要臣保护好陛下。”

    天子眉头微皱,正要说话,马宇突然弯下腰,俯耳低声说道:“陛下,这些人是保护太师的。”

    天子猛然醒悟,急忙拉着马宇的手,匆匆回到书房。

    书房门轰然关闭,一队卫士随即站到了门外。

    李肃站起来,拍了拍膝盖上的泥巴,回头对站在身后的一群亲卫挥手喊道:“走,去宫门。”

    ………………

    董卓穿好朝服,在田仪和刘艾的陪同下,缓缓走向马车。

    “李肃的三千虎贲、羽林已经在宫内各处警戒完毕。”刘艾一边走,一边说道,“刚才董璜来报,他的两千虎贲、羽林也已在司徒府部署完毕,太尉周忠和司空淳于嘉此刻已经赶到司徒府了,其余百官将陆续到达。”

    “金准回报,他的两千铁骑已经奉命围住了皇宫,一切正常。”田仪伸手相请,“太师可以进宫了。”

    一千铁骑卫早已在府门外列阵相候。三百虎贲精锐护卫在马车两侧。军司马陈树远远看到董卓走近,大声吼道:“太师出府了,全体警戒。”

    董卓站在马车旁边,抬头看看天空,忽然笑道:“今天是个好天气。下了两个月的雨,总算看到太阳了。”

    “叔平,你陪我进宫。”接着他指指刘艾,“你去司徒府那里。昨天晚上我们商议的事,你可以先和太尉、司徒、司空他们先谈谈,让他们心里有个底。”

    刘艾犹豫了一下,问道:“太师不要我陪?”

    “我进宫去看一下就回来,用不了多长时间。”董卓挥挥手,笑着说道,“你不用担心。”

    陈树纵马出府,举手狂吼:“上马,护送太师进宫。”

    刘艾站在太师府的大门下,望着逐渐远去的车驾,眼睛突然红了起来,泪水霎时浸湿了眼眶。

    ………………

    镐城,西凉军大营。

    董越走进董徽的大帐,看到董徽还在睡觉,生气地走上去踢了两脚,骂道:“快起来。今天你要带着大军返回郿坞,难道你忘了?”

    董徽懒洋洋地爬起来,睡眼惺松地说道:“大哥,我们辛辛苦苦地走到长安,三千虎贲将士累得连站都站不起来了,你总要让我们歇一天。”

    “这是太师的命令。”董越又踢了他一脚,“快一点,立即带着大军返回郿坞。”

    董徽是董越的弟弟,虽然也是个校尉,但他很怕自己的兄长。兄长对他一向很严厉,伸手打骂那是家常便饭。

    “太师一点都不通情达理。”董徽一边穿着衣服,一边生气地说道,“上次他答应我的,要把我留在长安,结果他前脚走进长安城,后脚就把我踢回郿坞了。待在那个死气沉沉的坞堡里,把人都憋死了。”

    “你想死啊。”董越瞪着眼晴骂道,“我们家是董家的旁支,能有今天,太师已经格外恩宠了。你以为你是谁啊?你看看牛辅,牛辅是他的女婿,现在还在关西打仗。你是不是也想去关西打仗?”

    董徽连连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