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385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385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正在荆、豫一带苦战的袁术一旦得到袁绍进驻洛阳的消息,必定要抽调兵力北上抢占大谷、伊阙等关隘。当袁绍和袁术两人打起来后,袁绍随即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

    这时如果长公主和李翊同意了自己的计策,督请岳飞迅速攻击关东,那么大军重新夺回洛阳的把握将大大增加。

    然而岳飞的做法让朱儁差点气昏过去。

    “现在关西战场我来指挥。”岳飞神情冷峻地望着朱儁,大手猛地握紧,一拳砸到案几上,“没有我的命令,一个士卒也不能离开大营。”

    诸将暗自惊凛。按照朝廷圣旨,岳飞现在主掌河东兵事,关西战场的指挥权他已经交给了朱儁。今天他从河东赶到关西,已经严重违律,现在又要公开夺取朱儁的兵事权,这事将来朝廷要是追究下来可是谋反大罪。如果主公不极力袒护,他这个将军算是做到头了。

    岳飞担心河南兵闹事,干脆把朱儁等人羁押在中军大帐。

    ………………

    快马急报。袁绍手下大将吕旷、吕翔攻下函谷关后,没有继续攻击,而是以重兵驻防于关隘。

    岳飞立即命令张郃、魏延率军于渑池、新安一带驻扎,阻止袁绍大军攻击关西。又命令黄忠率先领军撤回河东,驻防于蒲坂津。

    岳飞的骄纵不法和独断专行引起了泉州朝廷强烈不满。张温、卢植等大臣奏请长公主,立即罢免岳飞,让朱儁速领大军攻击关东。

    寇准和田丰坚决反对。

    寇准说道:“罢免岳飞,需要骠骑大将军的同意,其他人无权做出这样的决定,即使是长公主也不行,因为现在主掌国事的是大将军。另外,袁绍进驻洛阳,关东形势突然发生变化,北疆军应该如何应对,大将军至今尚未回复。所以我们现在不能说岳飞做错了。”

    长公主府和骠骑大将军府为此争论不休。

    饱受指责的寇准大为恼怒,说道:“早在四月上,天子和长安朝廷就来旨明确要求撤消泉州朝廷,天子还督请长公主和诸位大臣尽早返回长安。也就是说,从长公主接到天子圣旨那一刻起,泉州朝廷就没了。长公主的承制诏书也无效了,长公主和长公主府因承制诏书所拥有的权力也全部失去了。现在北疆的事是大将军说了算,是骠骑大将军府说了算。”

    寇准这句话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张温、卢植、丁宫、王瀚、郭蕴、王泽等大臣同时发难,纷纷指责寇准大逆不道,竟敢公开反对长公主和朝廷。

    “你们说岳鹏举违律抗旨,那你们呢?你们是不是也违律抗旨?依照天子圣旨,长公主已经无权干涉国政,泉州朝廷也撤消了,你们还有什么权力站在这里指手划脚?”寇准毫无惧色,声音更大了,“我看违律的是你们,抗旨的是你们,犯法的也是你们。”

    寇准手指面色铁青的张温、丁宫等大臣说道:“罢职的更应该是你们。”

    张温大怒,命令虎贲卫士拿下寇准。

    田丰不高兴了。寇准的话完全有道理,北疆的事本来就应该由骠骑大将军府主掌,长公主和朝廷这样横加干涉,实在太过分了。如果北疆连自己的军队都不能任意指挥,那还叫什么北疆军?干脆叫北军算了。

    田丰一生气,立即下令征调漂榆津的留守大军火速赶到泉州城,保护骠骑大将军府。说白了,就是把长公主府和两千虎贲卫士包围了。

    事情闹到这种地步,长公主也无法从中斡旋了。张温、卢植等大臣又气又急,先后病倒。郑玄、蔡邕在两府之间来回劝说,希望两府放弃分歧,齐心合力,共救社稷。

    张温、丁宫等大臣从大局考虑,主动承认朝廷的确过多干涉了北疆军政,但对攻打关东,夺回洛阳一事绝不松口。

    田丰认为既然朝廷已经退让了,而且岳飞违律抗旨的事也不了了之了,那骠骑大将军府还是适可而止吧,免得让主公为难,

    但寇准断然拒绝,他说道:“北疆应当遵从天子圣旨,急速把长公主和朝中大臣送回长安。”

    寇准受够了。长公主府的一帮大臣们什么事都管,什么事都过问,骠骑大将军府处处受制,这样下去,北疆迟早要给这帮大臣们折腾得分崩离析。寇准痛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趁着这次机会把长公主和这帮大臣们赶出北疆。

    李翊离开泉州之前,把隶属于骠骑大将军府的军政大权一分为二,政事都交给了寇准,兵事都交给了田丰。

    从两人的职权上来看,寇准的权力明显大于田丰。现在寇准坚持己见,田丰也没办法,只好拖,拖到李翊来信为止。

    李翊一反常态,泉州和关西两地迟迟没有接到他的回复。

    五月中旬的时候,寇准接到了李翊的密信。在这份书信里,李翊详细叙说了冀州的现状,提到了解决冀州流民的几个办法,着重解释了一下自己打算在冀州大力打击和整顿土地兼并的设想和难度。

    李翊认为,依靠调节赋税来控制土地兼并,目前很不现实,而强行抄没门阀富豪们的土地,阻力太大,而且后果很难预料,冀州有可能因此而陷入连绵不断的叛乱。另外,这个计策也同样涉及到了北疆门阀富豪们的利益,他们的反对和担心恐怕要对北疆的稳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今日的大汉烽烟四起,战火遍布天下州郡,哪里没有战火,哪里当然就是流民的栖身保命之所,所以冀州逐渐稳定下来后,流民肯定会越来越多。当前冀州南部郡县的流民人数大约在两百万到三百万之间,也许还不止。安置这些人屯田是今年冀州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冀州土地远远不够。

    冀州是大汉最富裕的几个州郡之一。冀州人口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七百多万,由此可以想象它的土地之多。但它的土地几乎都集中在门阀富豪手中。要想安抚流民,让流民吃饱穿暖,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从这些门阀富豪手中抢土地。

    冀州西部的常山、中山、赵国和巨鹿四个郡国这几年由于屡遭黄巾军的侵扰,门阀富豪不是被杀就是外逃,无主土地多,但这四个郡国可以容纳的人口最多不过两百多万,明显不够。而想要安置更多的流民屯田,只能到冀州东南部的渤海、河间、甘陵、安平和魏郡五个郡国,也是冀州门阀富豪最多的五个郡国。

    用什么办法,既能保证冀州的稳定,又能从门阀富豪手中夺取土地?没有办法。当年光武皇帝中兴大汉,依靠的就是河北、南阳和颖川等地的门阀富豪。今天如果不依靠门阀富豪,是不是也能中兴大汉?我不知道,但你肯定知道,你给我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李翊自嘲的说,我是个武人,所以我想的办法总是离不开战刀和血腥,但用打仗的办法逐步削减门阀富豪,最后受苦受难的还是那些可怜的百姓,而社稷的倾覆更是成了必然。

    冀州形势越来越紧张,流民的危机必须立即解决,无论是用武力还是用其它办法,我们都要在十月秋收秋种之前彻底解决。所以,北疆现在急需一个声音说话,我们所要做的事无论对错,都不要受到任何掣肘。否则,冀州的流民问题永远无法解决,流民问题不解决,拯救社稷就是一句空话。

    寇准明白了李翊的心思。李翊的注意力不在关中,也不在洛阳,而是在冀州流民身上,他已经无心去管其它事了。现在,只要是有利于解决冀州流民吃饭的事,李翊就支持,否则,他一概否决。也就是说,他支持自己目前所作的一切。

    李翊碍于身份,不好直接出面逼着长公主和朝廷遵从天子的圣旨,所以他对泉州的事不理不睬。在李翊看来,泉州不论闹到什么地步,天子的圣旨摆在那,自己只要不过分,只要事事恭敬,面子功夫做足,自已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谁也管不到。

    如今董卓伏诛,天子主政,长安朝廷大权独揽的消息已经得到证实,自己还硬撑着这么个有名无实的泉州朝廷干什么?难道非要背上一个挟持长公主和朝廷,坐实篡逆的罪名?

    朝中这帮老臣非要利用这么个富丽堂皇的门面来掣肘自己,自己也没办法。总不能当着诸多老臣的面,公然撕破脸。岳飞、寇准和田丰三人这么一闹,恰好解决了自己的难题。

    李翊在书信的最后说道:“关中还没有稳下来,长公主和这帮老臣暂时不要送到长安,以免出现意外。”

    寇准急忙请来田丰,把李翊的密信给两人看了一下,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田丰欣然同意。(未完待续。)

第0553章 焦头烂额的王允() 
PS:感谢书友血色星辰的岁月投出的推荐票!

    ……………………………………………………………………………………

    田丰下令撤走包围长公主府的大军,寇准则是下令骠骑大将军府随大军迁到漂榆津大营,同时飞鸽传书急告北疆二州二都护府,今董卓伏诛,天子主政。长公主奉旨撤消泉州朝廷,并将于近日率朝中部分老臣返回长安。

    寇准以骠骑大将军李翊的名义写了一份奏章,然后命令飞鸽传书急送长安。在奏章中,表达了李翊对天子和朝廷的忠诚之意,并承诺于六月的时候一定把长公主和朝中老臣安全送回长安。

    在奏章中还说,如今中原各州叛乱四起,各个州郡官员各自拥兵自立,不尊朝廷。为了确保大汉疆域,恳求朝廷暂时让自己主掌河北并、幽、冀三州以及辽东、北庭二都护府的军政,以便最大程度地整合三州二都护府之力,平定中原叛乱以及拥兵自立的各州郡势力。

    田丰急告岳飞,把北疆军主力撤回河东,仅在弘农城留驻少量人马,以威慑关东和关中两地。同时以骠骑大将军府的名义书告朱儁,泉州朝廷已奉旨撤消,北疆上下坚决遵从天子和长安朝廷的一切命令。朱将军和河南尹的兵马可以到河东暂驻,也可以留驻关西,大军所需钱粮暂由北疆调拨。

    寇准和田丰的连番举动,逼迫长公主和张温等老臣不得不遵从天子旨意,撤消了朝廷。长公主和长公主府随即失去了所有权柄,等待着寇准派军把他们送回长安。

    ………………

    五月上旬,李傕在西凉诸将的拥戴下出任大军统帅,指挥大军再次杀向华阴城。

    段煨和皇甫鸿率军阻击,但面对近乎疯狂的攻城大军,北军将士力不从心,死伤惨重。大战的第五天,李儒指挥部下利用挖掘了五天五夜的地道,成功杀进城内。华阴城丢失。

    西凉诸将率军急进一百里,再攻郑县。北军士气涣散,溃不成军,弃城而逃。

    王允接到叛军再攻关中的消息后,急令徐荣率军援救。

    徐荣赶到戏亭的时候,和段煨、皇甫鸿的败军相遇。三人重整大军,准备再战。

    段煨军中有人叛逃,徐荣闻讯大怒,责骂段煨治军不严。

    段煨和董卓、朱儁都是同时代的武将,年纪大,资格老,战功显赫,哪里受得了徐荣的指责。他当即出言辱骂徐荣,说徐荣是胡奴,是叛主的小人。

    段煨这一骂,正好戳到徐荣的痛处。徐荣勃然大怒,不顾皇甫鸿的劝阻,命人把段煨拖出去打了二十军棍。

    段煨的许多部下、亲卫都是当年跟随段煨在西疆战场上出生入死多年的悍将,他们看到段煨被打,眼珠子都红了,双方差一点发生流血事件。

    ………………

    五月中旬,李傕随后挥军杀到,双方在戏亭大战。段煨部下临阵倒戈,徐荣、皇甫鸿大败,退回新丰城。

    北军一败再败,王允着急了,召集众臣议事。

    太尉周忠建议急召皇甫嵩回京,招抚叛军。北疆信使王柔此时还在长安,他建议王允向北疆求援。岳飞刚刚退到河东不久,大军旦夕可至。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王允也顾不上许多了,保护天子要紧,两个建议他都采纳了。

    皇甫嵩远在西凉的汉阳,近千里路,即使日夜兼程,也要半个月后才能到京,那时估计叛军已经打到长安了,所以王允把击败叛军的希望都寄托在岳飞身上。他现在也有点后悔,早知道关中形势变化这样快,当初就不应该把岳飞赶回河东去。

    王柔拿到圣旨后,小心翼翼地问道:“如今长安这么危急,子师兄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骠骑大将军的要求?”

    “不行。”王允坚决说道,“李翊要求主掌河北三州以及二都护府的军政大权,这怎么可能?本朝什么时候有过这个先例?你回去告诉他,就说是我说的,让他想想董卓的下场。自古以来,凡祸害天下者,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王柔颇为不满的说道:“子师兄,我们家在北疆,在晋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