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430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430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翊一鞭抽下,白龙驹痛嘶一声,四蹄如飞,狂奔而去。

    ………………

    七月中旬,东郡阳平城。

    大堤上,人流穿梭,吼声如雷,数千北疆将士和近万民夫正在奋力抢堵缺口。

    关羽、张燕、高顺、荀彧等数位北疆大吏,以及前不久才到达河北的臧洪和陈宫等人浑身泥泞,先后前来拜见大将军李翊。

    李翊还是第一次见到臧洪和陈宫,他非常客气的和两人寒暄了几句,然后和众人谈起了救灾的事。决口迟早都会堵上,眼前最紧要的问题是救灾,是如何让河北平稳度过这场灾难。

    高顺跪下请罪。东郡黄河北大堤连破四口,他做为驻防东郡的军队统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在不追究谁的罪责。”李翊一把就把他扶了起来,“如果要追究罪责,我是大司马、大将军,我的罪责最重。其次是云长,然后才能轮到你。”李翊望着高顺消瘦的面孔,心痛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还有许多事要干,不要累趴下了,我还指望着你啊。”

    高顺眼眶一热,赶忙低头擦了擦眼睛。

    臧洪和陈宫互相看看,眼里充满了敬佩。

    “主公,河北事了,第一件事就是渡河杀进兖州,剥了曹操那个屠夫的皮。”张燕咬牙切齿的说道,“还有公孙瓒那个混蛋,我要吃了他的肉。这两个逆贼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竟然暗中派人掘堤放水。多少无辜百姓,就这么葬身洪水,多少田地、房屋、牲畜,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张燕怒吼一声:“恨啦……”

    “他们掘了几个口子?”李翊望向关羽,问道。

    “至少有一半。”关羽心力交瘁,十分疲惫的坐在地上,“东郡黄河北大堤最先有两个地方决口,我们全力抢堵,疏忽了对其它地段的警戒,结果两三天后,稀里哗啦倒了一大片,想堵都堵不起来了。”

    “水流太急,只要掘开一个小口子,随即就会被洪水冲倒大堤,所以到底有几个决口是他们故意开掘地,我们也不知道。”臧洪愤怒的说道,“曹孟德这个逆贼一而再、再而三的屠杀无辜百姓,将来不会有好下场。”

    “没想到,公孙瓒也这么丧心病狂。”徐庶站在李翊身后,轻声叹道,“看样子,这事和袁绍也有关系。他为了占据关中,竟然不惜代价,做出这等人神共愤之事。他难道就不怕天打雷劈?”

    “他才不怕呢。”张飞没好气的骂道,“这次,他和曹操、公孙瓒把我们整得这么惨,他还怕什么?等我们恢复了元气,势必要把他们杀得血流成河,以报今日之仇!”

    李翊咬咬牙,心中杀气凛冽。

    ………………

    七月中旬,清河国,甘陵城。

    长公主刘静惊喜万分的冲了出来。

    李翊站在大堂上,长发披散,高大威武,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浓密而稍嫌凌乱的胡须上带着些许灰尘,显然是一路急行而来。

    刘静猛然站住了,迷人的面孔上突然泛起了两团红晕,眼睛里涌出绵绵情意。

    李翊听到脚步声轻轻传来,急忙抬头看去,四目相遇,李翊顿时一窒,心脏霎时剧烈跳动起来。

    下一刻,两人紧紧相拥。

    ………………

    跟随万年长公主刘静南下的,还有朝中重臣杨彪、甄举、司马防等人。

    李翊在跟刘静见面之后,就召集朝臣开会。

    会上,李翊把关中、关西、关东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最后说道:“由于黄河决堤,我们不得不撤出洛阳,迫使袁绍撤军关中的计策随即失败,平叛一事也就变得更加渺茫了。”

    杨彪等人听完李翊的述说,沉默无语。

    李翊心中冷笑,他知道这次事情出现变故,就是这些人在背后搞小动作的原因,主要就是皇甫嵩、杨彪等人,他们在关中的势力最强大,尤其是杨家,可以说是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

    不过,现在情况紧急,不是跟这些人算账的时候。李翊看了看这些人,无奈长叹道:“这次的平叛之举半途而废,河北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大水灾,财赋非常紧张,平叛的事只能暂时放一放了。眼前的难关,诸位可有应对之策?”

    “河北财赋,有至少三成要依靠冀州。冀州遭灾,财赋锐减,我们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无法变出钱财和粮食,所以……”杨彪停了一下,苦笑道,“我们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减少开支。”

    “缩减开支?”李翊沉吟良久,这才说道,“这好像不是什么好办法。”

    “是啊,的确不是好办法。缩减开支,首先就要削减河北诸府的日常费用和河北各级官吏的俸禄,其次就是要削减北疆军将士的军饷,至于出兵打仗,那就更不要想了,我们这两年打不起仗。”甄举对李翊说道,“这两年北疆军既然不打仗了,大将军是否考虑大量裁减军队?”

    李翊神情冷峻,连连摇头道:“这次平叛失败,关中和洛阳未能一战而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兵力不足。我看,北疆军不但不能裁减,反而要增加。另外,河北遭灾,无家可归的灾民要赈济,受灾郡县要恢复重建,各级官吏们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大家都非常辛苦,俸禄不能减。”

    既不削减官吏们的俸禄,又不裁减军队,更不增加赋税,财赋开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赈济救灾的开支,河北哪来这么多钱粮?诸位老臣们异口同声表示反对。

    “大将军,你如果执意要这么做,最后受苦受难的是百姓。没有粮食,赈济力度又不够,灾民们会死的。”司马防激动的劝阻道。

    “灾民得不到赈济,饿莩遍野,那是谁的错?”李翊大声说道,“官吏们辛辛苦苦、没日没夜的操劳,最后拿不到俸禄,那又是谁的错?北疆将士们浴血奋战,最后连肚子都吃不饱,那又是谁的错?”

    李翊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是我的错。”

    接着他又指着杨彪等人说道:“也是你们的错。我们一再说改制兴国,但改制几年了,我们竟然连一场灾难都无法度过,这样的改制难道能中兴大汉?我看不到中兴大汉的希望。”

    “如果黄河隔三岔五爆发大洪水,如果大漠和边郡时不时爆发大雪灾,如果干旱和蝗灾接连不断,如果河北陷入一场又一场的灾患,我们是不是就此等死?是不是就此眼看着社稷崩溃,汉祚灭绝?”

    大堂上鸦雀无声,众人陷入了沉思。

    钟繇知道李翊的意思,李翊肯定是想将当初在大将军府内部成员之间商讨的那一套,趁着这个机会,拿出来在整个河北实行了,于是拱手问道:“主公,在今日这种绝境下,你还有更好的解决之策?”

    其他人听了钟繇的话,也都诧异的把目光投向了曾程。

    李翊微微一笑,当即把自己早就想好计划抛了出来。

    要是换在往日,像是杨彪这些人肯定要反对李翊的计划,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实在是没办法处理当前的局面了,只好同意了李翊的办法。

    终于,李翊可以顺利的在河北三州二都护府,按照自己的想法施政了。

    这次的灾难,对于李翊以及河北而言,是一场危机,但在李翊的努力下,终于将危险度过去了,留下的是崛起的机会。

    不过短时间内,李翊不得不进入让河北再次进入休养生息状态,为后面的行动积蓄力量了。(未完待续。)

第0615章 平静的时间() 
时间飞快的进入了大汉国建安二年(公元197年)。

    自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下半年开始,河北因为黄河决堤导致冀州大部大水灾,不得不再次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因而在整个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都没有什么大的行动。

    但是,在黄河以南地区的大汉国,却是没有平静下来。

    袁绍在北疆军退守河东之后,很快挑起了董卓旧部的内乱,并最终逐步打败皇甫鸿、张济和王方等董卓旧部,占据了关中。

    不过,在袁绍打算进攻驻守潼关的张绣部的时候,却是被张绣打败。并且张绣趁着北疆军退到黄河以北的时候,占据了整个弘农郡。也进入了诸侯的舞台。

    尽管如此,袁绍依然占据了司隶的右扶风、京兆尹、河内郡和河南尹,豫州的颍川郡和汝南郡,荆州的南阳郡,再加上当初因为帮助曹操而得到的陈国,袁绍的势力膨胀了不少。

    而在青州,刘虞跟公孙瓒的矛盾逐步激化,最终爆发了战争,刘虞被公孙瓒打败,不得不退到河北,也宣布了他退出诸侯的行列。而得到刘虞地盘的公孙瓒,如今已经占据了除平原郡的黄河以北部分的青州全部,以及兖州东部的济北国、东平国、鲁国、泰山郡和东郡东部的黄河以南地区。

    曹操原本就占据了兖州西部的陈留郡、济阴郡、山阳郡、任城国和东郡西部的黄河以南地区,豫州的陈国、梁国和沛国,不过,当初为了攻打徐州,他不得不将陈国送给了袁绍,但却得到了徐州的彭城国和下邳国。

    刘备这小子原本差一点就被曹操灭掉了,但是在北疆军通过海路南下支援后,这小子出尔反尔,拒绝北上,再加上曹操当时的兵力有限,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倒是让刘备稳住了阵脚,保住了徐州北部的琅琊国和东海郡。

    袁术原本占据了扬州江北的九江郡和庐江郡郡,后来又从刘备手里抢走了广陵郡。就在他打算攻打扬州刺史刘繇的时候,却是遭遇了败仗,其想将势力发展到长江以南的想法落空了。

    不过,刘繇也没有讨到好处,因为他跟袁术纠缠着,却是被孙坚抄了后路,不得不放弃了丹阳郡,退守豫章郡。

    而得到了丹阳郡的孙坚,加上原本就占据的吴郡,却是在江东逐步崛起。如今,他正在打算攻打打算攻打盘踞会稽郡的王朗。

    倒是占据着荆州大部分地区的刘表以及盘踞益州大部分地区的刘璋比较安静,各自固守自己的地盘,没什么动作。

    在河北,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面,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军事行动,但是却是因为这一年多的休养生息,真正的恢复了实力。

    而且,李翊对河北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当初,皇甫嵩、朱儁等人暗中授意皇甫嵩之子皇甫鸿联合董卓旧部,在战场上背叛北疆军,企图以此造成北疆军的重创,动摇李翊在蓟城朝廷的地位,让士族门阀势力翻盘,可惜行动失败。虽然李翊在事后并没有马上找他们算账,但他们自知李翊肯定不会就那样放过他们,各自辞官归隐。并且在年底的时候,相继病逝。

    在两人辞官归隐之后,李翊也没有穷追猛打,而且在两人相继病逝之后,李翊还大方的向天子上奏章,追赠皇甫嵩为骠骑将军,追赠朱儁为车骑将军。

    不但是朱儁和皇甫嵩相继病逝,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之前因为万年长公主刘静的婚事而被罢官的张温、王允、周忠等人也相继病逝,士族势力在河北遭受重创。

    随着士族门阀的势力遭受重创,以李翊及其麾下的文武所代表的新兴势力在蓟城朝廷占据了绝对优势。

    面对这样的情况,肯定是有人不满的。这不满了,自然要搞出来一些幺蛾子才行。

    这不,诸侯的代表袁绍、曹操等人,就弄了这么一出出来。

    建安二年正月二十七,河东太守王邑急报朝廷,叛逆袁绍意图代汉篡立。

    ………………

    每逢乱世,必有谶纬出现,并或多或少起到一定的作用。

    秦始皇称帝六年后,派出寻仙访道的卢生带回来一句谶语: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认为这个“胡”是匈奴人,于是让大将蒙恬率军北击匈奴,并修筑了万里长城,可他偏偏忘了,自己还有个叫胡亥的倒霉孩子。

    秦末,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造反,两人先是在鲤鱼肚子里塞了根布条,有字曰陈胜王”,然后吴广半夜里又装狐妖在草丛里大喊大叫,“大楚兴,陈胜王”,结果这句话把大秦推翻了。

    汉高祖刘邦出身微寒,实在很难唬住人,于是炮制了一个芒砀山斩“白蛇”的惊天创举,自此高祖威震天下,打下了一片万里江山。

    汉高祖自己是不是斩杀了“白蛇”,没人知道,但汉高祖自己相信这些神秘的东西倒是真的。

    汉朝建立不久,一句宣告它灭亡的谶语登场了,“代汉者,当涂高也。”

    这句话出自《春秋谶》,这书是何人所作何时流传于世已经不可考,这话在汉武帝时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这谶语的意思是说本朝气数已尽,要有新的王朝代替它。不过这个代替者“当涂高”却很费解了。

    这是人名还是隐语?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