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448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448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抵达甘陵城之后,李翊召集东路大军的关羽、张郃、高长恭、高顺等十几位统兵将领赶到行辕参加军议。(未完待续。)

第0639章 大步后撤() 
大将军府司马徐庶禀报最新战况。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战场已经后移到距离黄河一百五十多里的地方,但北疆军依旧没有找到歼敌的机会。相反,现在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最出人意料的变化就是曹操突然放弃了东路战场,让公孙瓒直接越过大河故渎加入了中路战场。

    本来我们准备在中路战场顽强阻击,在东路战场诱敌深入,然后充分利用中路和东路两个战场之间的距离,先围歼东路战场上的叛军,然后再伺机攻击中路战场上的曹操。谁知曹操竟然放弃了东路战场,让我们的计策全部落空。

    公孙瓒的青州军加入到中路战场后,叛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万人以上,是我军的两倍,决战态势已经形成。

    我们不愿意和叛军决战,我们之所以要改外线作战为内线作战,就是为了分散叛军的兵力,最大程度的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实力。如果这次我们被迫和叛军决战,那我们的损失肯定要远远大于在外线作战的损失。

    也就是说,我们即使打赢了这一仗,但我们却失去了在三到五年内平定天下的机会,这一仗其实我们打输了。

    “曹操很厉害,他虚虚实实弄了一个三路同攻,我们真假莫辨,上当了。”李翊摇摇头,曹操这家伙,不愧是智谋高达92的牛人,比起袁绍那些人来说,的确是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看了看自己手下的谋士们,李翊笑道:“这东路战场根本就是一个骗局,曹操的真实目的是为了牵制我们的兵力,以便他能迅速打到甘陵城,然后逼迫我们和他在甘陵城决战。决战态势这么快就形成了,可见我们现在有多么被动。”

    “当年我们没看出来他这么厉害?”张郃冷笑道,“早知如此,当年在冀州平定黄巾军的时候,就应该把他一块杀了。”

    众将哄堂大笑。

    “主公,决战就决战,怕什么?”李忠一拍案几,牛气冲天的一挥手道,“这些诸侯联军,不过都是些乌合之众罢了。就算是十万对二十万,我们也可以杀他个鬼哭狼嚎。”

    关羽转头看看他,笑嘻嘻的调侃道:“看不出来,你小子现在气魄这么大,佩服。”

    接着他脸色一变,突然恶狠狠的说道:“我北疆军损兵折将了,你小子心里面舒坦是不是??”

    李忠愣了一下,然后给了他一张哭丧的脸,不说话了。他了解关羽的脾气,他是开玩笑,也没有生气。

    现在这些北疆将领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对形势理解的很透彻,决战对河北来说不是好事。就像刚才徐庶说的,就算这次打赢了,但丢失了迅速南下平叛的机会。几年后,河北恢复了元气,但袁绍、曹操这些人也恢复了元气,而且可能比现在的实力更强悍。如果是这样,那将来的平叛之战就非常艰难了,平定天下的日子更加遥遥无期。

    用什么办法,才能避免决战并且重创叛军?

    诸将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很热闹。

    有主公坐镇甘陵,所有人都认为河北能打赢这一仗,这是十几年来经过无数惨烈大战后诸将心里最为牢固的一种信念,主公不会败,绝不会败。

    对此没有人怀疑。

    李翊示意众将安静下来,然后示意徐茂公上前做解释。

    作为首席军师,徐茂公代表军师出席了这一场军议。他在得到李翊的示意后,站到地图前,指着南皮说道:“南皮距离平原城三百里,打下南皮,叛军可以从侧翼威胁我们,也就是说,从甘陵城到信都城的这两百五十里范围内,都在叛军的威胁之下,所以我们一直坚信叛军会趁着我们调兵支援中路战场的时候,分兵支援东路战场以便迅速打到南皮,迫使我们继续后撤。”

    “我们之所以有这种判断,是因为我们认为叛军内部矛盾重重,他们不愿意和我们决战,或者叛军不敢这么快和我们决战,所以我们把歼敌的机会都放在了东路战场上。”

    “叛军显然非常准确的把握住了我们这种心理,因此他们一反常态,断然放弃了东路战场,转而把兵力全部集中到中路战场,寻求和我们立即决战,这样他们同样能达到迫使我们继续后撤的目的。”

    “叛军的目的到达了,现在我们没有任何歼敌的机会,只有继续后撤,再撤两百五十里,撤到信都城。”

    徐茂公话音落下,满座皆惊。

    “我们如此快速的撤到信都城,使得叛军在两个战场上的距离被拉开了将近五百里。”徐茂公一只手指着地图上的信都城,一只手指着地图上的邺城,“诸位请看,这就是我们歼敌的机会。”

    高长恭马上问道:“茂公先生,从刚才元直介绍的情况来看,第一,我们不会放弃邺城,第二,袁绍未必会支援曹操,第三,两个战场的距离如此之大,叛军势必在意,我们很难分兵南下围歼袁绍,除非曹操想置袁绍于死地,但袁绍一旦败去,曹操又能存活多久?唇亡齿寒,这个道理肯定曹操很明白,所以在目前这种形势下,他绝不会给我们围歼袁绍的机会。”

    徐茂公赞赏地点点头,说道:“诸位,我们迅速撤到信都城,给叛军一个什么暗示?”

    高长恭若有所悟的说道:“冀州即将得手……”

    “对。”徐茂公笑道,“逼近到冀州中部,会让叛军非常兴奋,彼此之间的矛盾甚至会弱化,但由于我们重兵驻防,加上叛军粮道增长,屡受我们铁骑骚扰,他们肯定迫切想击败我们,这时,袁绍迟迟不能北上增援,无奈之下,他们只有一个办法……”

    徐茂公把手指向了南皮。

    众将蓦然醒悟。

    ………………

    六月下旬,信都城。

    尚书右仆射田畴奉命赶到信都城,会合左中郎将荀衍、冀州刺史包拯、安平国相甄俨,一起商讨有关撤离百姓事宜。

    甄俨是甄举的从弟甄俨的次子,也是如今李翊的夫人甄姜的二兄。在甄姜嫁给李翊之后,作为她的兄长,甄俨得到了李翊的信任,被任命为安平国相。而甄姜的三兄甄尧,则是接替荀衍出任泉州县令一职。

    前期两百万人口大撤离,主要是清河以南的魏郡、清河国、渤海郡和平原郡等四个郡国的几十个县的百姓,面积非常大,人口自然就多了。

    不过,此次要撤离地方就少一些了,撤离的百姓人数也大大减少,只有清河到信都城之间清河国广川县,安平国经县、南宫县等三个县,大约十几万人口。

    叛军逼近到冀州中部后,因为缺少两翼大军的保护,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孤军深入的态势,他们除了集中力量寻求和北疆军决战外,已经没有力量再占据几百里范围内的所有城池了,所以这次撤离的人口都集中在清河国北部地区和安平国南部地区,河北无需动用更多财力物力,对于冀州诸府来说,他们要想尽办法安抚百姓们惶恐不安的情绪,要让百姓们相信北疆军肯定能击败叛军。

    田畴没有具体说明大将军的破敌之策,这是军事机密,不能对外宣布。他只说目前因为没有歼敌机会,所以大将军才命令大军继续后撤,以便拉长敌人的战线,迫使敌人露出破绽,伺机寻找良机一击而中。

    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劝告百姓迅速撤离,而是稳定民心,让河北上下能够齐心协力。

    ………………

    七月初,北疆军撤到甘陵城。

    曹操、刘表、刘备、公孙瓒、马腾等五路大军在甘陵城下会合。

    这时袁绍还在内黄、繁阳一线和北疆军对峙。

    曹操很着急,几次召集刘表、马腾等人商议,催促袁绍尽快北上攻打邺城,牵制北疆军主力,免得耽误了决战。

    曹操的催促让袁绍很生气,他回书曹操,你的大军根本没有碰到北疆军的主力,虽然你打到甘陵城下了,但你算算你有多少损失?相反,我对面是却是北疆军的绝对主力,冀州的北疆军有二十多万,大半都在我这里呢,我每前进一步,都要踩着数不清的尸体,你不知道吗?

    袁绍用了一个多月的还没有打到邺城,再加上河内太守张扬的突然背叛,让曹操失去了耐心,他随即决定分兵支援袁绍,帮助袁绍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到邺城。

    刘表、马腾、曹洪、曹纯带着十万大军沿驰道向西,攻打清渊、馆陶,意图和袁绍的大军连到一起。

    北疆军不做抵抗,连续放弃清渊、馆陶。

    七月上旬,坚守内黄、繁阳一线的北疆军在侧翼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迅速撤到了邺城。

    七月中旬,袁绍率大军抵达邺城城下。

    至此,决战态势已经完全形成,北疆军要么继续北撤,要么在甘陵城下决一死战。

    北疆军选择了继续北撤,大军撤过清河,沿清河北岸设阵阻击。(未完待续。)

第0640章 左右为难的曹操() 
北疆军的撤退,让曹操等人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要不要继续北上追击?

    继续北上追击危险太大。

    从五月中旬开战到现在,北疆军都是利用城池和河流予以阻击,没有和联军面对面的打一场大战,损失极小,几乎可以省略不计。

    尤其是强悍的北疆铁骑,除了在朋亭偷袭了一次荆州军外,至今连个影子都没看到。北疆军的目的显而易见,李翊不愿和联军决战,他还在耐心的寻找机会。这头猛虎正把自己掩藏在黑暗的树林里,准备发起雷霆一击。

    放弃继续北上是不可能的。目前各路大军刚刚打到冀州南部,没有太大损失,北上讨伐李翊和占据冀州的目地都没有实现,必须要打。

    战局发展到这个地步,最好的办法就是督请袁绍赶到甘陵城和联军会合,然后集结三十七万大军向冀州中部全力猛攻,但邺城方向有十余万北疆军精锐,虽然袁绍把他们牵制住了,但他们也同样把袁绍牵制住了,双方谁都无法动弹。

    这时,一个惊人的消息送到了联军大营:马超叛乱,他联合韩遂、张辽正在攻打长安。

    这个消息是留守兖州的程昱送来的。程昱在信中说,这个消息早在本月初已经传到关东,但可靠性很低。因为马超如果叛乱了,他父亲马腾和西凉铁骑势必全军覆没,马超不是白痴,他无论如何也不敢行此忤逆之事。程昱认为这是河北的离间计,而袁绍之所以隐瞒不保,显然是马腾,担心曹操等人对马腾不利。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河北为了击败北征军,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

    河北这个并不高明的离间计似乎没有任何作用,不过,它倒是给了我们一个重击袁绍的机会,我们可以在这个离间计的基础上再施一次离间计,计中套计。

    我们先把这个消息秘密透漏给马超,让马超疑神疑鬼,对袁谭产生戒备,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诛杀马腾,逼反马超,让关中大乱,迫使袁绍无力进军中原。

    这样一来,我们就无须顾忌袁氏兄弟了。

    我们现在之所以不敢大胆杀进冀州,就是担心袁氏兄弟可能要趁着我们和北疆军决战的时候偷袭中原。如果袁绍陷进了关中叛乱,那么以袁术一人之力和我们争霸中原,纯粹就是自寻死路了。

    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在此双重离间计的保障下,主公可以放下所有包袱,竭尽全力攻打冀州。如能打下冀州,主公则同时拥有河北和中原两地,如此霸业可成。

    曹操看完程昱的书信后,思考了很久。

    对他来说,北征的首要目的并不是占据冀州,而是重创李翊,消耗袁绍、刘表、袁术等人的实力。只有各方实力此消彼长之后,自己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

    袁绍这几年发展太快,如果他不是有心要割据自立,不是和袁术明争暗斗,自己早已俯首称臣了。

    但也正是因为袁绍和李翊一样,竟然图谋篡逆大汉社稷,竟然要称霸天下,竟然要消灭所有的对手,所以自己不得不奋力抗争。

    然而,大汉走到今天,天子和朝廷的威信已经荡然无存,靠一人之力根本无法力挽狂澜。这个时候,无论是为了天下苍生,还是为了自己的生存,都必须要选择一条正确的路。

    但是曹操很清楚,依他目前的实力,辅佐天子中兴大汉无疑是痴人说梦,最现实的就是割据一方,先建“桓、文之功”,后图王霸之业。

    曹操的势力位居中原四战之地,四周都是其它诸侯虎视眈眈。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要说发展了,连生存都很困难。

    曹操之所以要联合公孙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